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某矿沿空动压巷道变形特征分析及锚杆支护方案优选

某矿沿空动压巷道变形特征分析及锚杆支护方案优选

来源:九壹网
Serial No.587 现代 矿 业 总第587期 March.2018 M0DERN MINING 2018年3月第3期 某矿沿空动压巷道变形特征分析及锚杆支护方案优选 李 强 (山西汾西矿业集团贺西煤矿) 摘要结合现场观测成果,对某矿三采区相向掘进沿空动压巷道(12306轨道巷)顶板及巷 帮的变形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巷道顶板和煤柱侧巷帮变形量较大,实体煤侧巷帮变形量较小,巷 道变形呈现不均称特征。结合12306轨道巷变形特征分析,认为该巷道原支护方案中锚杆选型、锚 杆支护密度、钢筋梯安装角度均不合理。根据上述分析,设计了3种锚杆支护方案(方案I、Ⅱ、 Ⅲ),并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研究表明:方案I对于巷道围岩稳定性的控制效果最优,即12306轨 道巷合理的支护方案应为采用规格为4)22 mm×2 200 mm无纵筋左旋螺纹钢锚杆支护,顶板与实 体煤侧巷帮锚杆端头锚固,锚杆间排距为800 mm×800 mm;右帮锚杆全长锚固,锚杆间排距为 600 mm×800 mm,靠近顶板位置的锚杆与水平方向呈2O。夹角安装。 关键词 井巷支护 沿空动压巷道巷道变形特征锚杆支护 DOI:10.3969/j.issn.1674-6082.2018.03.006 Analysis of the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Optimization Selection of the Anchor Rob Supporting Scheme of the Gob-side Roadway Influenced by Dynamic Pressure of a Mine Li Qiang (Hexi Coal Mine,Shanxi Fenxi Mining Group) Abstract Based on the actual monitoring results,the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oof and two. sides of the gob—side roadway(12306 track roadway)influenced by dynamic pressure and excavated in opposite direction in the three mining area of a coal mine is analyzed,it is show that the deformation of the roof and two—sides of roadway are both large,while the deformation of two—sides of roadway is small,de— formation of the roadway is characterized by heterogeneity.According to the roadway deformation charac. teristics of 12306 track roadway,the deficiencies of the original supporting scheme of the roadway is dis. cussed,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anchor rob type selection,anchor rob supporting density and installation an. e of steel ladder of the original supporting scheme are unreasonable,it is necessary to be optimized. Based on the above study results,three supporting schemes(scheme I,I1,II1)based on anchor rob are designed,and the corresponding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are analyzed.The study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mal roadway stability controlling effects can be obtained by adopting scheme I,therefore,the reason— able supporting scheme of the roadway can be described that the roadway surrounding rock can be effec. tively supported by adopting the left—handed screw steel anchor rob without longitudinal reinforcement,its technical parameters is+22 mm×2 200 mm,the ends of anchor rob in roadway roof and entity coal seam side are anchored,the anchor rob density iS 800 mm×800 mm.the whole long of the anchor rob in the ightr side of roadway is anchored,the anchor rob density is 600 mm×800 mm,the angle of the installation direction of anchor rob near the roadway roof and horizontal direction can be determined as 20。. Keywords Mine supporting,Gob—side roadway influence by dynamic pressure,Roadway deforma— tion characteristics,Supporting by anchor rob 某矿12302采煤工作面位于该矿所处井田北 李强(1974一),男,工程师,033300山西省柳林县。 部、北翼三采区东侧,是三采区第4个回采工作面, 27 总第587期 现代矿业 2018年3月第3期 整个工作面呈北偏东向、南偏西向布置。该工作面 垂直深度为~592 615 m,地质储量8.12 Mt,可 巷道围岩的破碎程度,本研究采用钻孔窥视仪对巷 帮及顶底板煤岩体进行观测 剖。具体方案为在距 离12302工作面煤壁前方20,4O,6O,80 m处12306 轨道巷巷帮两侧及顶底板分别布置4 m深探测钻孔 (观测点)(图2),采用钻孔窥视仪对探测钻孔逐个 进行探测,钻孔内每间隔0.2 m取1个记录点,并记 录相应的观测数据。 12302I作面 ● 采储量5.55 Mt。12302采煤工作面主采煤层为石 炭一二叠系月门沟群太原组12下层煤,矿区内见煤 点煤层厚1.2~1.92 m,平均1.6 m(含0.1—0.4 m 厚夹矸),属中厚煤层,结构中等,层位稳定,煤层厚 度变化较小,煤类单一。12下煤层顶板为粉砂质泥 岩、细砂岩,硬度系数,:4;煤层伪底板为泥岩,底板 为第8层石灰岩,结构致密坚硬,厚约6.2 ITI,硬度 系数f=6.5。本研究以该工作面沿空动压巷道 (12306轨道巷)为例,结合实测成果对该巷道变形 特征进行分析,针对原有支护方案存在的不足进行 优化设计。 8Om 60m ● 40m 1 jl l 12306轨道巷 f 1 点 2 3 点 4 点 1 12306轨道巷支护结构及变形特征 1.1巷道支护结构 图2观测点布置示意 对钻孔窥视仪的探测数据(图3、图4)进行分 析可知: 4.Um 12306轨道巷(图1)原采用锚网+钢筋梯作为 永久支护,支护材料为 18 mm×1 800 mm等强金 较完整 属螺纹锚杆、树脂药卷以及菱形网,菱形网采用相互 连扣的连接方式,用钢带压边,钢带采用2根 2.0m 4,12 mm圆钢焊接而成,纵向安装。顶板锚杆间排距 为800 mm×900 mm,帮部锚杆间排距为800 mm× 900 mm。顶板支护紧跟迎头,并在前探梁安全支护 下及时打锚杆,锚杆距离迎头不大于900 mm,并及 时凿掉浮矸。 整较完整破裂 4m 3m 2.2m 破裂 煤柱 4m 12302 赫 霞嚣 骥 破裂 轨道巷/ ~ 芝霆 O1.5 m 霎 破较完裂 整 .6m 。 完整 4.0m 图3 1 观测点围岩破碎特征 堡蠢l 道 (1)煤柱侧巷帮破坏深度大于实体煤侧,且煤 体的破坏程度较大,煤壁前方2O~60 m处巷帮煤体 破碎深度逐渐减小。80 m处巷帮煤体破碎情况与 图1某矿12306轨道巷位置示意 1.2巷道变形特征 1.2.1巷道支护结构破坏特征 60 m处基本一致,煤体破碎受采动影响较小,锚杆 的初始支护强度不足,以致煤体破裂范围较大,此时 两帮破碎深度已达1.8 m。 (2)顶底板岩体破坏深度与巷帮侧相似。煤壁 通过现场考察发现,12306轨道巷在初期掘进 过程中稳定性较好,随着12302工作面开采,受动压 影响,围岩与支护体发生变形、破坏,甚至出现片帮 问题。巷道支护结构破坏特征主要表现为:①受 12302工作面回采的影响,巷道出现片帮现象,影响 巷道正常使用,顶板受力不均匀,出现不同程度下 前方2O~40 m处岩体破碎深度呈减小趋势,80 m 处顶底板破碎程度与60 m处相似,即60~80 m区 段内围岩受采动影响非常小。锚杆支护结构对顶板 的控制效果不理想。 随着巷道围岩破碎程度逐渐增大,其承载能力 沉;②支护体破坏较严重,顶板出现离层现象,锚杆 末端外露,部分区域出现“网兜”现象,肩角及巷帮 中部区域部分锚杆失效,帮部钢筋梯出现弯折现 象 4。。 1.2.2巷道围岩破碎程度与支护结构分析 为了解在原有支护结构的作用下,受动压影响 2R 不断降低 。合理有效的巷道支护体能够将巷道 围岩维持在三轴受力状态,从而提高煤岩体的承载 能力,将巷道破碎和围岩变形控制在正常生产可以 接受的范围内 } J。通过对12306轨道巷围岩破坏 特征进行监测分析,发现该巷道原有支护方案的不 李强:某矿沿空动压巷道变形特征分析及锚杆支护方案优选 较完整 2018年3月第3期 顶锚杆 22×2 200 破裂 、 l鼍 酱 煤柱 4m /l 捌测 剁赫 隧 黼 破裂 轨道巷/12302. 择01_.62m 霎 破较裂完 整  ’完整 4.0m 图4 2 观测点围岩破碎特征 足有:①锚杆选型不合理,巷道两帮锚杆应用 +18 mm×1 800 mm等强度金属螺纹锚杆,未施加 预紧力,锚杆实际作用长度小于巷帮破坏范围,无法 有效发挥锚固作用;②锚杆支护密度需要优化,巷道 两帮出现片帮现象,顶板出现“网兜”现象,因此有 必要加大锚杆支护密度,加强巷帮及顶板的整体性; ③钢筋梯安装角度不合理,钢筋梯作为支护体系的 一部分,其与锚杆、锚网是互为影响的,在支护结构 中,钢筋梯一般采用纵向安装方式,易与巷帮一并发 生变形,同时也会影响锚杆的支护性能。 2 12306轨道巷支护方案优选 2.1支护方案设计 根据12306轨道巷现场监测结果以及动压巷道 围岩变形的控制原则,在确保经济合理的情况下,本 研究设计了如下3种巷道支护方案。 2.1.1方案I 选用规格为+22 mm X2 200 mm无纵筋左旋螺 纹钢锚杆支护,顶板与实体煤侧巷帮锚杆端头锚固, 锚杆间排距为800 mm X 800 mm;右帮锚杆全长锚 固,锚杆间排距为600 mm X 800 mm,靠近顶板位置 的锚杆与水平成20。安装(图5)。 2.1.2方案Ⅱ 选用无纵筋左旋螺纹钢锚杆支护,锚杆规格为 18 mm×1 800 mm,顶板与实体煤侧巷帮锚杆端头 锚固,锚杆间排距为800 mm×800 mm;右帮锚杆全 长锚固,锚杆间排距为600 mm×800 mm,靠近顶板 位置的锚杆与水平成20。安装;帮顶选用 2 mm× 4 000 mm注浆锚索,排距为2 000 mm×2 000 mm (图6)。 2.1.3方案Ⅲ 选用无纵筋左旋螺纹钢锚杆支护,锚杆规格为 +22 mm×2 200 mm,顶板与实体煤侧巷帮锚杆端头 锚固,锚杆间排距分别为800 mm×800 mm、 1 400 mm×800 mm;右帮锚杆全长锚固,锚杆间排 图5方案1支护示意(单位inln1) 上一 图6方案Ⅱ支护示意(单位:mm) 距为800 mm×800 mm,靠近顶板位置的锚杆与水 平成20。安装;帮顶选用西22 mm×4 000 mm注浆锚 索,排距为2 000 mm×2 000 mm(图7)。 图7方案Ⅲ支护示意(单位illl'll'1) 此外,上述3种方案中,托盘选用规格为 1 500 mm x 1 500 mm×8 mm(长×宽×高)高强度 托盘,其承载能力不低于锚杆杆体的极限破断力。 顶板锚杆的预紧力应不小于20~30 kN,两帮锚杆 设计锚固力为80 kN。为保证支护结构具有较高的 耦合性以及煤体的整体性,将钢筋梯的安装方向变 为横向,采用8 铁丝编织的菱形金属网配合钢筋梯 使用。 29 总第587期 2.2支护方案优选 现代矿业 2018年3月第3期 进的复合作用下,采用上述3种支护方案后,12306 轨道巷的位移变化数值模拟分析结果如图8所示。 暑 昌 在12302工作面回采及12306工作面轨道巷掘 吕 吕 皇 吕 血l 删 蜉 靴 I曼5 辩 工作面距掘进巷道距离,m (a)顶板下沉量 (b)左帮位移量 (c)右帮位移量 图8 12306轨道巷位移变化特征 ·一方案I;·一方案1I;▲一方案Ⅲ 分析图8可知:采用3种支护方案时,12302工 作面从12306轨巷前方70 Ill位置推进至其后方 80 m位置,巷道顶板下沉量相差较小;对于巷道两 帮变形的控制效果,方案I明显优于方案Ⅱ及方案 Ⅲ。综合分析可知,方案I对于12306轨道巷变形 [4] 谢福星.大采高沿空掘巷小煤柱稳定性分析及合理尺寸研究 [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10. [5] 王 琳,李树刚,王红胜,等.沿空掘巷窄煤柱合理宽度确定 [J].煤炭技术,2013,32(3):86.88. [6] 梁兴旺,王连国,何兴华,等.沿空掘巷窄煤柱合理宽度的确定 [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7,27(2):29 31. [7] 曲天智.深井综放沿空巷道围岩变形演化规律及控制[D].北 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8. [8] 温克珩.深井综放面沿空掘巷窄煤柱破坏规律及其控制机理 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09. [9]李庆忠.综放面小煤柱留巷理论与试验研究[D].青岛:山东 科技大学,2003. 的控制效果优于方案Ⅱ、方案Ⅲ。 3 结语 以某矿沿空动压巷道(12306轨道巷)为例,对 该巷道的变形破坏特征及已有支护方案的不足进行 了详细讨论,在此基础上设计了3种锚杆支护方案 (方案I、Ⅱ、1I)。通过数值模拟分析,认为方案I 对于巷道变形的控制效果较优,故而推荐采用该方 案进行巷道支护施工。 参考杨[1O] 张农,高明仕.煤巷高强锚杆支护技术与应用[J].中国矿 业大学学报,2004,33(5):524-527. [12] 王怀新,周 明.高强锚杆支护材料在深井的开发应用[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2,19(1):30-31. [13] 沈绍学.锚杆支护理论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08(25): 9O-91. 文献 科,谢广祥,常聚才.煤柱宽度对巷道围岩稳定性影响分 [14] 何满潮.中国煤矿锚杆支护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 社.2004. 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5):991-995. [2] 奚家米,毛久海,杨更社,等.沿空掘巷合理煤柱宽度综合分析 与确定[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8,36(4):42-45. [15]桂宝军.煤矿井下软岩巷道支护措施[J].现代矿业,2016 (8):232-233. [3] 张科学,姜耀东,张正斌,等.大煤柱内沿空掘巷窄煤柱合理宽 度的确定[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4,31(2):255-262. (收稿日期2017.12.12) (上接第26页) [5] 马念杰,侯朝炯.回采巷道围岩整体下沉及其力学分析[J].煤 炭学报,1993(2):11-18. 于学馥.地TX.程围岩稳定性分析[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 社.1983. 陆家梁.软岩巷道支护技术[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 社.1995. [6] 乔卫国,狄胜同,林登阁,等.深部高应力硐室支护方案数值模 拟分析[J].煤矿安全,2015,46(12):136-139. [7] 江军生,曹 平.深部高应力下层状岩体巷道底鼓机理及控制 技术[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6(11):4218- 4224. ,乔卫国,宋伟杰.深部软岩巷道沉降变形规律分析 [J].煤矿安全,2016,47(3):189—192. 董方庭,宋宏伟,郭志宏,等.巷道围岩松动圈支护理论[J]. 煤炭学报,1994(1):21-32. 王王[8] 谷守云,张振全.深部膨胀性软岩巷道变形特征及支护技术 博.深埋煤矿巷道锚杆支护设计探讨[J].工业安全与环 博,惠兴田,张保圆.软岩巷道锚索加固补强技术研究 [J].煤炭安全,2015,46(1):109.111. [9] 宋召谦,王振伟,车 明.近距离跨采影响底板软岩巷道围岩 保,2011,37(8):16—17. 控制技术[J].煤炭安全,2014,45(10):55-57. [1O] 孟庆彬,韩立军,乔卫国,等.极弱胶结地层开拓巷道围岩演 化规律与监测分析[J].煤炭学报,2013,38(4):572-579. [11] 彭立敏,刘小兵.交通隧道工程[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3. [J].煤炭技术,2009,28(11):100.102. 康红普.软岩巷道底鼓的机理及防治[M].北京:煤炭.z-,_lk出 版社.1993. (收稿日期2017—12-09) 3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