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七下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七下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来源:九壹网
七年级历史(下)学习效果评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隋朝开通的大运河对中国的经济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大运河的中心是( B ) A、长安 B、洛阳 C、余杭 D、涿郡

2、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曾有人评价她: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她是( C )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3、我国是茶的故乡,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那么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是在( )

A、隋朝 B、唐朝 C、元朝 D、宋朝 4、中国有句佳话“和同为一家”。“和同为一家”是指( B)

A、唐和吐蕃的关系 B、隋和吐蕃的关系 C、唐和回纥的关系 D、唐和匈奴的关系 5、玄奘西游到达的是( A )

A、天竺 B、新罗 C、波斯 D、阿拉伯 6、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出现在( D ) A、西汉 B、东汉 C、隋朝 D、唐朝

7、下列有关宋与辽、西夏、金政权并立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C )

西夏A 、 辽 西夏B 、 金 辽 C 、金 西夏 D 、金 8、对“苏湖熟,天下足”最准确的理解是(北宋 北宋 D )南宋 南宋 A、苏州、湖州地区气候宜人 B、苏州、湖州地区商业繁荣 C、苏州、湖州地区物产丰富 D、苏州、湖州地区成为国家的重要粮仓 9、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一现象说明了( B ) A、国家重点支持东南沿海的开发 B、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C、东南沿海一带农民赋税负担沉重 D、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

10、组织了一支强大的,统一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政权的是( A ) A、铁木真 B、元昊

C、完颜阿骨打 D、阿保机 岭北行省 辽阳行省 11、与右图相关的朝代是( D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读右图,这本书中包括的主要内容有( B ) 中 ①造纸术 ②印刷术 四 国 ③指南针 ④火药 ⑤地动仪 大 古

发 代 A、②③④⑤ 明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13、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于( B ) A、唐朝 B、南宋 C、元朝 D、明朝 14、明初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的目的是( C )

A、更改旧的机构名称 B、扩大机构的管理权限 C、加强君主权力 D、解除元朝的民族压迫 15、元朝时期我国开始形成的一个新民族是( A ) A、回族 B、藏族 C、契丹族 D、蒙古族 16、清朝设置驻藏大臣的主要目的是(D )

A、平定回部叛乱 B、抵抗荷兰侵略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D、加强对的管辖 17、如果你是右图中一位榜上有名的考生,你不可能( D )

A、熟读四书五经 B、会写规范的八股文

C D 、成为听命于皇帝的官吏、在试卷中发挥自己对朝政的见解

18、中国有句俗语:“宰相肚里能撑船。”是说人的心胸要 明朝科举考生看榜图 宽广,我国古代封建官制中的“丞相”一职,开始设置 和最后废止的朝代分别是在( A ) A、秦朝、明朝 B、西汉、明朝 C、秦朝、唐朝 D、唐朝、明朝 19、宋朝为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而设立的机构( B ) A、布政司 B、市舶司

C、转运使 D、户部 皇上,居住在这样的国 20、右图是一位学生画的历史漫画,如果请 家,多安全啊!老百姓 你为这幅漫画命名,最恰当的应是( B ) 都丰衣足食呢 !

A 、君主集权的强化 B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重本抑末 D、闭关锁国 二、改错题(每小题中都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订正。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21、隋朝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玉带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1)错误: 玉带桥 (2)订正: 赵州桥 22

、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到辽东,蜿蜒六千余公里,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

12

(1)错误: 辽东 (2)订正: 鸭绿江 (3)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货币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2分)

由金属货币发展为纸币 23、唐玄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1)错误: 唐玄宗统治时期 (2)订正: 唐玄宗统治前期 五、综合题(本大题共 20分)

24、有句广告词叫:“药材好,药才好。”一医学爱好者想了解我国古代有关药物学方面的知识,28、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有人建议他查阅明朝着名的医学家李时珍着的《伤寒杂病论》。

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8分)

(1)错误: 《伤寒杂病论》 (2)订正: 《本草纲目》 探究一 制度篇

25、北宋司马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巨着。 (1)错误: 司马迁 (2)订正: 司马光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0分) 26、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时新科进

士鱼贯而出

材料二 明

规定……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

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

个部分,称为“八股文”。

(1)材料一中的“新科进士”是古代哪一重要选官制度的内容?它创建于哪个朝代?(4分) 科举制度;隋朝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这种制度到明朝时在内容和形式上发生了什么变化?带来哪些不良影 响?(4分)

内容上:四书五经;形式上:“八股文”。不良影响: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他们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 (3)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你希望历史学科考试有哪些改变?(2分)

历史考试要与现代社会生活实际相结合;历史考试不能束缚考生的思想,要能促进考生的学习兴趣等。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材料二

(1)材料一、二的钱币分别发行于什么朝代?(4分)

唐朝;北宋。

(2)材料二的纸币当时称为什么?最早出现在哪一地区?它的出现有什么历史意义?(4分) 交子;四川;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1)统治阶级为加强集权,不断调整,开创新的政治制度。元朝在地方实行的什

么行政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分) 行省制度 探究二 经济篇

(2)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着提高的标志。下

图是唐朝时期发明和使用的农业生产工具。它们的名称分别是 曲辕犁 。 和

筒车。 (2分)

探究三 文化篇

(3)举一例宋元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2分)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或火药的广泛运用)

探究四 感悟篇

(4)综合以上内容,在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方面,你获得了哪些启示?(2分) 继承前人宝贵经验,努力学习先进文化知识,勤思多问,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勇于实践等

29、古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包括中国与亚非欧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以及侵

略与反侵略的斗争。在这个过程中,友好交往是中外交往的主流。结合下列有关隋朝至清朝时期的对外关系的两组图片,回答问题:(12分) 第一组

①鉴真准备东渡 ②郑和下西洋的海船模型 第二组

③戚继光 ④郑成功接受荷军投降图 ⑤雅克萨之战

(1) 主题命名

结合图片中的信息,分别为这两组图片命名一个合适的主题。(4分) 第一组: 友好交往 第二组: 抗击侵略。 (2) 人物追踪

请结合图片及文字信息,写出相关的历史人物。(5分)

六次东渡 鉴真 ;②七次下西洋 郑和 ;

③明代抗倭 戚继光 ;④收复 郑成功 ; ⑤雅克萨之战 康熙帝 ;

(3) 国家识记

第一组图片反映了我国与哪些国家或地区的友好关系?(3分) 日本,亚非等许多地区

七年级历史(下)学习效果评价参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答案 B 题号 11 答案 D 2 C 12 B 3 B 13 B 4 A 14 C 5 A 15 A 6 D 16 D 7 C 17 D 8 D 18 A 9 B 19 B 10 A 20 D 二、改错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指出错误2分,订正或理由2分,共20分) 21. 玉带桥改为赵州桥22. 辽东改为鸭绿江23. 唐玄宗统治时期改为唐玄宗统治前期 24. 《伤寒杂病论》改为《本草纲目》25. 司马迁改为司马光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2分) 26、(12分)

(1) 科举制度;隋朝(4分)。(2)内容上:四书五经;形式上:“八股文”。不良影响: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他们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 (3) 历史考试要与现代社会生活实际相结合;历史考试不能束缚考生的思想,要能促进考生的学习兴趣等。

27、(1) 唐朝;北宋。(2) 交子;四川;有利于商业的发展。(3)由金属货币发展为纸币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18分)

28、(1)行省制度;(2) 曲辕犁和筒车。(3)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或火药的广泛运用)(4)继承前人宝贵经验,努力学习先进文化知识,勤思多问,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勇于实践等。 29、(1)友好交往;抗击侵略。(2) 鉴真;郑和;戚继光;郑成功;康熙帝。(3)日本、亚非许多国家和地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