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婚姻家庭伦理 第1节 婚姻家庭伦理的基础理论
一、婚姻家庭的伦理基础
婚姻家庭的伦理基础的确立,从根本意义上看,取决于社会的生产方式;从直接意义上讲,取决于婚姻家庭的本质、性质和职能。
1、社会主义婚姻家庭的特征
(1)从婚姻的目的和性质看,婚姻家庭是男女两性结合为夫妻的社会形式,是一种具有强烈人伦性质的社会关系 (2)从婚姻的本质看,婚姻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它所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社会性的关系。
(3)从婚姻家庭的发展规律上看,婚姻家庭关系在当前依然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关系。
(4)从婚姻家庭和社会的关系上看,家庭利益与国家利益是一致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整体利益从根本上代表了广大社会成员的婚姻家庭利益。
(5)从婚姻家庭的内部关系上看,夫妻之间以及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
(6)社会主义婚姻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
2、社会主义婚姻家庭的伦理基础
爱情与义务的统一构成了社会主义婚姻家庭的道德基础 (1)爱情与义务的统一是由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决定的 (2)爱情与义务的统一是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基于平等互助的夫妻关系上的伦理要求
(3)爱情与义务的统一是和谐幸福的婚姻家庭关系的要求和表现
二、婚姻家庭伦理的基本规范 1、恋爱伦理的基本要求
(1)爱情应该是恋人的内在逻辑和道义基础 (2)处理好爱情与事业、友谊的关系 (3)严肃对待婚前性行为 2、婚姻伦理的基本要求
(1)把爱情作为婚姻的基础(本质) (2)婚姻自由
(3)一夫一妻制(单偶制) (4)男女双方权利和义务平等 (5)遵守两性道德
社会主义婚姻家庭伦理强调的性道德原则主要包括:自愿原则、无伤原则、爱的原则、婚姻缔结原则。 3、婚姻家庭伦理的基本规范 (1)尊老爱幼 (2)男女平等 (3)夫妻和睦 (4)勤俭持家 (5)邻里团结
三、婚姻家庭伦理的基本特征 1、它是一个历史范畴
2、在阶级社会中具有一定的阶级性 3、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4、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和相对性 5、全球性与普遍性
四、婚姻家庭伦理的主要功能 1、调节家庭关系 2、影响个人道德 3、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第2节 恋爱中的伦理道德
一、恋爱中的道德责任 二、向恋人奉献爱心 三、正确对待恋爱挫折
1、端正恋爱动机,恰当表达爱意
2、正视现实,做到失恋不失德、失恋不失志 3、矫正认识,调整心态,做到失恋不失态 四、补充
1、恋爱是一种社会关系
2、恩格斯:“彼此相爱是夫妻的义务”“如果说只有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那么也只有继续保持爱情的婚姻才合乎道德”。一方面强调爱情是婚姻的基础,另一方面“保持”意味着婚后夫妻双方都有通过自己的积极努力,继续培养原有的爱情的道德义务。
第3节 性伦理道德
一、人类性行为的基本属性和本质 1、人类性行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2、人类性行为的本质:社会属性 (1)人类性行为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2)人类性行为的目的取决于人的社会属性
(3)人类性行为会改变社会关系,影响社会原有的秩序 二、人类性行为的伦理要求
1、性伦理对个体的要求是性忠贞
2、开展性教育是巩固性伦理的基本要求 (1)我国当前的性教育误区
误区一:重性知识教育,轻性心理和性伦理教育 误区二:重课堂教育,轻环境教育 误区三:重教育服务,轻禁忌约束
误区四:重课堂灌输,轻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2)性教育的伦理价值
一方面:可以使相关性道德内容得到普及和推广; 一方面:可以提高全民的性伦理意识。 3、性道德与性伦理
(1)性道德现象包括:性道德意识现象、性道德规范现象、性道德活动现象
(2)性伦理与性道德是相通;性伦理源于性道德,高于性道德,是性道德的升华,是性道德的高级表现形式。 三、两性关系的几种特殊方式与道德评价
1、婚外情人
(1)原因一,婚姻家庭中的爱情已不存在 (2)原因二,无爱情的婚姻难以解除
2、同性恋:伦理学界一般习惯从同性恋在西方国家的滋长中吸取教训,首先从总体上采取不赞同的立场,同时又注意对具体情况做具体分析,主张恰当运用伦理教育、心理治疗等各种措施加以挽回,阻止同性恋在我国的泛滥。 3、独身
(1)特点:男多于女;年龄越大、男女人数相差越多,性别比也因此越高;独身男主要在农村、独身女主要城市;存在男低女高的文化差异。
(2)原因:受到当代性、新性伦理观、新婚恋观的影响;择偶时的过分理想化倾向导致择偶困难 四、婚前性行为及其危害 1、婚前性行为的内涵与类型
(1)文章主要探讨的是恋人之间或非恋人之间有感情因素的自愿性行为。其特点是自愿性。
(2)有4种类型:因爱情而发生;因性需要而放纵;因物质利益而进行的性交换;被不法者强迫所致。 2、人们对婚前性行为宽容的原因 (1)社会经济发展迅速 (2)年轻人孤独感增强 (3)性观念发生变化
(4)避孕和堕胎技术的简化和普及 (5)社会有更多的宽容度 3、婚前性行为的危害
(1)是对双方性权利的侵害或者说是对重新选择对象权利的忽视
(2)会对双方造成思想压力
(3)对女方造成的身心伤害更为严重
(4)可能引发性功能障碍,和染上性病和艾滋病的危险 (5)可能给婚后生活留下潜在阴影,危害将来夫妻感情 4、正确对待婚前性行为
(1)矫正对婚前性行为的认识
(2)对恋人之间的婚前性行为应加以引导、教育为主,不宜采取惩罚措施
(3)家庭、社会各界应积极开展青年婚恋期性教育 (4)转变上一代的婚姻观
五、婚外恋和婚外性行为及其危害 1、当前婚外性行为的特点
(1)主要靠金钱维持,性交易色彩浓厚
(2)往往不打破原来的家庭关系,但严重影响夫妻感情,使原有的夫妻关系沦为形式,变成了无爱的婚姻 (3)这是一种享乐主义思想支配下的腐朽生活方式 2、当前婚外恋和婚外性行为增多的原因
(1)市场经济下差别拉大,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家庭生活差别大,同时有些人物欲膨胀,交换意识渗透到性意识当中,于是有人富有后求性,有人以性求富有 (2)由于工作关系与异性接触增多,加之某些人为实现商业竞争的目的而采取利用美色拉近距离的手段等
(3)在性、性自由等西方性观念的影响下,一些人对婚外恋和婚外性行为不认为不道德,反认为在不改变原理家庭的状况下,可以享受婚外性行为
(4)封建的父权制、一夫多妻等糟粕重新抬头、文化中性刺激增多、享乐主义得到宣扬等 3、婚外恋和婚外性行为的危害 (1)影响夫妻感情,降低婚姻质量 (2)导致夫妻反目,破坏婚姻家庭 (3)对子女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 (4)传播性别和艾滋病
(5)破坏社会风气和社会安定 4、正确对待婚外恋和婚外性行为
(1)要注重把婚姻建立在真正的爱情的基础上,确保婚后能互相承担夫妻的各项义务,并保持和不断发展双方的爱情
(2)充分认识婚外恋和婚外性行为是不道德的 (3)正确处理配偶的婚外恋和婚外性行为
第4节 离婚中的伦理道德
一、离婚自由的实质
1、离婚自由是结婚自由的必要补充
2、离婚自由是由婚姻关系的本质所决定的 二、离婚中应遵循的道德要求 1、离婚中表现出的道德情操 2、离婚中应遵循的道德要求
(1)保障婚姻自由,反对轻率离婚
(2)要排除其他一切不良动机,正确理解婚姻的道德基础问题
三、补充:社会主义婚姻的本质特征是以爱情为基础
第5节 树立良好家风
一、良好家风的内涵
家风,又称门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繁衍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生活作风、生活方式、传统习惯、道德规范和为人处世之道的总和。一般内涵为: 1、健康向上的思想氛围 2、积极的情感氛围 3、较好的智力氛围 4、良好的道德氛围
二、树立良好家风的意义
1、良好的家风可以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2、良好的家风可以促进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 3、良好的家风可以为人们成就事业提供有力支持 三、良好家风的形成条件 1、要有强烈的家庭责任感 2、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四、树立良好家风的建议与措施 1、注重继承传统文化中良好的家风
2、注重家长在家风建设中的作用 3、注重领导干部自身的家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