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与旅游 中国市场2016年第51期(总第918期) 基于可持续理论的探险旅游目的地开发 ——以徽航古道为例 宣平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烹饪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3) [摘要]探险旅游作为一种依托自然环境的新兴的旅游产品,如何使其可持续地发展,是文章的研究重点。文章通过 对徽杭古道的实证研究,尝试从旅游企业、探险旅游者和地方旅游管理机构及有关部门三方面来回答如何使探险旅游目 的地得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探险旅游目的地;可持续旅游;徽杭古道 [DOI]10.13939/j.cnki.zgsc.2016.5 1.212 探险旅游在中国是一个新兴旅游产品,但是从1989年 开始,我国的探险旅游一直保持着年30%的增长速度,中 国探险旅游市场潜力巨大。探险旅游按性质可将其分为硬探 险和软探险。硬探险侧重于“运动”,软探险更侧重“旅 行”,但比普通旅游“险”。如野外徒步穿越、山地自行车 等。因此,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软探险的参与度更高一些。 级户外徒步线路,强度适中,适合普罗大众参与。近年来, 徽杭古道年均游客突破百万人次,旅游收入过半亿元。从 2009年起,徽杭古道相继获得“全国驴友休闲示范基地”、 “中国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和“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线 路”等称号。 本文选择了徽杭古道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徽杭古道作为 研究对象的理由主要是:它已经是一个发展成熟的也是华东 1 徽杭古道探险旅游现状SWOT分析 具体分析见下表。 地区最早普及的户外徒步穿越线路,并且徽杭古道属于入门 SWOT分析表 S(优势) 1.地理位置好,地处“长三角” W(劣势) 1.营销力度不够,作为探险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没有塑造起来 2.交通方便,合福高铁即将开通 景观 结构完整的生态景观大道 0(机会) 2.适于探险旅游的有效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4.缺乏应急保障救援,安全事故频发 营探险旅游的旅游经营商 T(威胁) .3.大区域旅游资源丰富,周边有黄山、宏村、西递等世界一流 3.社区参与不够 4.徽杭古遭本身也是历史悠久、生态景观丰富、植被完好、古石 5.组织单位多为探险协会、俱乐部或中小旅行社,尚未形成专门经 1.探险旅游越来越被大家重视,将其视为一种绿色、生态、健康 1的旅行方式 地方财力不够雄厚 2.2.中国探险旅游氛围不够,没有鲜明的产业形象 近年来我国户外俱乐部的迅速发展给探险旅游提供了很好的 3机会 尽管当地积极开发相关探险旅游产品,但没有重视旅游可持 .续性发展 3.当地非常重视,积极开发相关探险旅游产品,打造全国驴 4友基地 持久的获利模式和销售模式没有建立起来 .徽杭古道作为一个探险旅游目的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 欢迎,当一个旅游目的地广受欢迎的时候,它就面临接待太 2.1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赖以生存的基础,是旅游的客体。 多旅游者和承受过度开发而导致环境破坏的风险。做SWOT 分析,是为了找到自身的长处和不足,发现对于徽杭古道探 险旅游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进而整合自身的资源, 做出徽杭古道探险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计划。 探险旅游作为不同于大众观光旅游的一种特殊旅游产品, 对旅游资源有较高的要求。景区开发建设时尽量不要对景 观、景点实施大规模人工改造建设,要尽可能保持景观原 始、自然的风貌。徽杭古道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工程建 设基本只从安全性角度出发,实施初步建设,保留了古道 的原貌。宾馆、酒店等大型旅游服务设施都建在核心景区 外,核心区内只建一些与周围环境相适应的简易而有特色 2 实现探险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途径 要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者、旅游开发商、旅 游经营者以及有关管理部门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的休息和食宿设施,如木屋、木棚等,公路也并没有通人 景区内。 脑2016.12 宣平:基于可持续理论的探险旅游目的地开发 2.2旅游经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前往徽杭古道一日游或二日游的探险旅游者主要是通过 智慧城市与旅游 高当地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2.5 国家旅游部门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制定法律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式,目 专业的旅行社或户外机构,比如游侠客等组织前往。这些旅 游企业在策划线路时应避开脆弱、敏感的生态区域,例如清 凉峰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徒步线路应绕行该区域。此外, 前中国的《旅游法》和《自然保护区条例》等都有相关条 款涉及旅游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其次对旅游业有关部 门、企业和从业者进行培训和教育。最后一定要保障探险旅 游者的安全。 探险旅游的人数要控制在适当的范围,景区应计算出在目前 条件下能接纳的合理游客容量,以及通过什么方式来控制旅 游者人数。小团队旅游便于探险游领队实施有效管理,从而 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破坏。领队应正确引导旅游者的消 费行为,培养旅游者的环境保护意识。 目前徽杭古道的住宿设施主要是原本的村居改建的民宿 安全是旅游者的基本需求,是旅游活动的前提条件, 同时也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探险旅游危险系 数高,近年来安全事故频发。我国探险旅游主要由俱乐部 组织,加上个人组织,不规范。应成立专业组织,如专业 和一个露营地。由于游客的持续增长,目前民宿发展非常 快,当地村民在取得经济利益的同时要注意环境的保护。露 营地的选择和规划既要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又要考虑能为 旅游者提供基本的使用与服务实施,同时保证安全和便于 维护。 2.3探险旅游者行为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企业也好,相关也好,都应当教育每一名游客 做文明的探险旅游者。旅游者最基本的要做到不随地丢弃垃 圾,尽量减少使用或不使用一次性消费的塑料饭盒和饮料瓶 等白色污染物,古道上垃圾箱等基础设施也还需要加强建 设。另外,徽杭古道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区内的蓝天 凹是天目山杜鹃花的主产地,旅游者不应干扰野生动物的正 常生存,而要做到不采集野生植物,不踩踏贵重植物,不食 用、不购买被保护生物及其制品。 2.4社区参与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同时,旅游地问题日益突出,促使 人们重视旅游与社区关系问题的研究,从社区的角度思考和 寻求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目前当地的社区居民很 难有机会参与到旅游业中,只有少数当地居民通过经营客 栈、露营地、路边摊获取一定的收入,然而由于淡旺季明 显,经营维持相对困难,大多数居民并没有从当地的旅游活 动中获得收益。应当让当地居民参与到探险旅游的规划和管 理中,让旅游业替代原有的不符合生态要求的生产活动,提 旅行社,进行相关人才培养,系统学习,建立系统安全措 施。在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的前提下,也要关注建立探险旅 游应急救援保障体系,尤其是救援队伍的建设。对所有旅 游者都应普及探险、野外生存相关知识,并完善人身意外 保险。 3结论 探险旅游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探险旅游未来必定有很 大的发展潜力。但是国内关于探险旅游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结合的相关理论几乎是空白。笔者认为在的引领下,开 发过程中强调当地社区居民参与,旅游者、旅游企业共同努 力,必然会使探险旅游有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增文,向宝惠,王婧,等.国内外探险旅游研究进展 [J].人文地理,2009(5). [2]陈岩峰.近年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J].资源开发与 市场,2009(25). [3]刘纯.户外探险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产业与 科技论坛,2009(6). [作者简介]宣平,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烹饪学院, 讲师。 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