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第l3期(总第462期) 水利水电建设 帷幕灌浆在大口子河水库坝基防渗中的应用 丁得华 (甘肃水务山丹供水有限责任公司,甘肃山丹734100) 摘要:本文以某水库的工程作为案例,把帷幕灌浆的技术方法和施工工艺进行分析,经过一系列的灌浆质量的检查,针对 其能否适用于本次工程的防渗设计,进行施工参数的论证。 关键词:坝基防渗;帷幕灌浆;灌浆孔布置;压水试验;浆液变换;效果检查 中图分类号:TV5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 003—6997(2015)1 3-0095—02 山丹县大口子河水库位于山丹县老军乡境内大黄山北 麓的大口子河上,水库设计正常蓄水位2 576.44 m,最大坝高 率控制,本工程帷幕灌浆设计标准按照灌浆后基岩的透水率 不大于10 Lu控制。 33.13 m,坝长242 m,坝型为壤土均质坝;水库设计总库容 60.2万Irl ,兴利库容41.6万m 。 2.2.2灌浆设计一是灌浆孔长度确定。根据岩石透水率 确定坝基段帷幕灌浆深度为9.9~32-3 m,左右坝肩帷幕灌浆 深度为14.9—22.46 nl,两坝基灌浆范围延伸至正常蓄水位以 l 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及主要的地质问题 水库左右坝肩与坝基覆盖较薄,基岩岩石属坚硬岩,但 完整性差。坝基段基岩强风化层厚约4—10.7 m不等,地质勘 探及压水试验表明:坝基深度15.4~22.7 In以上属中等透水 上,形成封闭的灌浆带。二是灌浆孔布置。坝基、坝肩共布置灌 浆孔153孔,单排孔,孔距2 m,灌浆孔长度为9.9 32.3 m;桩 号0+062---0+082段坝基帷幕灌浆为三排孔,孔距2 nl,梅花 岩体,透水率为22.5 Lu左右,以下属弱透水岩体,透水率小 于10 Lu;左坝肩基岩强风化层厚约41.7 lrl,深度19.3 m以上 形布置,灌浆长度为3O~32.3 m,钻孔方向垂直向下。钻孔 冲洗至回清水时为止,冲洗压力为灌浆压力的80%,并不 属中等透水岩体,以下属弱透水岩体;右坝肩基岩强风化层 厚约6 m,深度22.4in以上属中等透水岩体,以下属弱透水岩 体;0+068.5__1D+O75.5处有一地区性逆断层穿过。两坝肩与坝 大于1 MPa,水泥灌浆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标号42.4 ;细度 要求为通过80 um方孔筛的筛余量不大于5%。 3 帷幕灌浆施工工序和方法 灌浆试验主要工艺流程:施工准备一测量放线一钻机就 位一钻进一洗孔、裂隙冲洗一压水试验一灌浆一封孔一检查 孔。 基均存在渗漏问题,因此需对两坝肩与坝基进行防渗处理。 2 处理方案 2.1设计处理方案 根据坝基与两坝肩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首先考虑 3.1灌浆孔的布置 3.1.1钻孔的设备应用XY一1B型回转模式钻机。 将建基面的砂砾石覆盖层全部清除,在坝轴线处开挖截水 槽,开挖至基岩面以下2 nl,然后对透水性大的基岩进行帷幕 灌浆处理;左右坝肩截水槽嵌入基岩内5 m,并进行帷幕灌浆 3.1.2孔直径采用孔径(I)91 mE的帷幕灌浆钻孔。 3.1.3孔深度采取帷幕灌浆孔,在其终孔段,如果其单位 处理,两坝基灌浆范围延伸至正常蓄水位以上,形成封闭的 灌浆带,单排孔,孔距2 m;对0+068.5—0+075.5段断层破碎 带进行开挖后,用砼进行填塞,然后对其影响带(0+062— 注灰量和透水率大于规定值时,钻孑L的深度应该继续加深 (根据设计的防渗标准和设计值低于l0 Lu以此来确定终孔 的深度)。 3.1.4钻进方式采取XY一1B型的回转式的钻机配置复 0+082)也进行帷幕灌浆,并设置三排孔帷幕。 2.2灌浆设计 合片钻头或者金刚石钻头钻进,在进行钻孔的过程中,对钻 2.2.1 灌浆设计标准帷幕灌浆的设计标准按照基岩透水 进压力、钻机转速、冲洗液流量严格控制其钻进参数。在各个 作者简介:丁得华(1979一),男,甘肃山丹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工程管理工作。 纛 95 水利水电建设 2015年第l3期(总第462期) 孔段来钻取岩芯,并且按照岩芯的顺序来编号,填牌装进箱 子,并对钻孔的柱状图进行绘制,对岩芯的地质进行描述。 3.1.5钻机的平整度钻机应该要求平整度平稳固定,必 须在施工的过程中保证不松动,钻孑L的方位角度、顶角、定位 误差等要控制好。 3.1.6分段钻孔段长基岩的接触段灌浆的段长应该是 2~3 in;以下的各段都依照实验拟定的参数开展。在特殊的 情况下,应该适当地加长或缩短。 3.1.7孔位偏差对钻孔的孔位偏差应该不高于10一。钻 孔应该按照监理人确认的编号和孔序,并且做好钻孔的记 录,碰到岩性和岩层的掉块、塌孔、洞穴、断层、漏水、孔内涌 水和岩性变化等异常情况,要记录详细,并且对业主和监理 人及时报告和分析岩体和钻孔的情况,有了决定再进行钻进 和处理。设计孔深和钻孔深度的误差不高于20 cm。 3.1.8孔斜偏差每一次的钻灌段要进行一次方位角和孔 斜的测量,顶角低于5。或者垂直的灌浆孔,在其孔底的误差 值应该低于表1中的规定。 表1 钻孔孔底最大允许偏差值 表1中允许误差值包括由于方位值偏移而产生的误差, 经过孔斜的实测材料分析,对于不符合以上要求的部分,应 该把单位耗灰量和压水试验结合来进行综合分析,在影响灌 浆质量的结果时,应该采用补救措施。 钻孔结束时,待灌孔口都应妥善保护。 3.2钻孔冲洗及压水试验 裂隙冲洗到回水清净后再结束,冲洗压力应该占灌浆压 力80%,若该数值大于1.0 MPa,要采用1.0 MPa。 对大型破碎、断层、岩溶带等地质复杂的地段,在进行灌 浆孔段的裂隙冲洗时,要依据实际地质情况来确定。 压水试验要在裂隙冲洗之后进行,应用单点法。压水试 验的压力值,是该孔段最大值的80%,并且不大于1 MPa。在 平稳的压力下,每3—5 min测量一次压人的流量,在4次后 读取数中最小值与最大值之差低于最终值的10%,或者在最 小值与最大值小于1 L/min时,该阶段试验可以马上结束,把 最终的流量值当做计算值,计算成果用透水率Lu表示,具体 的计算方法按照准确的规章制度执行。 3.3帷幕灌浆施工 3.3.1灌浆方法及压力控制灌浆的压力:试验孔的接触 96 髓¥ e 赡@嘏 瓣燕l瓣 i 段应用0.30 Mpa;随后各段灌浆的压力伴随钻孔深度加深而 不断升高;至第三段时,升至最大的压力值。注入率和灌浆压 力是相互联系的两个重要的参数,在进行灌浆时,依据实际 情况运用以注入率为主或者压力为主的控制方式:岩层的透 水性较小、结构完整时,应该把压力为主作为控制方法,在短 时间内以达到设计的压力,一直持续至结束;岩层透水性较 大、结构破碎时,采取把注入率放在第一位的控制方法,较低 灌浆压力应用于注入率大时,并且依据规定展开浆液变换, 直到注人率不断减少时,分级升压达到设计压力,持续至结 束。 3.3.2浆液变换按照规定,灌浆水灰比应用5:1、0.5: 1、0.8:1、1:1、2:1、3:1六个比级,开灌的水灰比一般都 采取5:1,由稀到浓,一级一级变换。当灌浆的压力保持不变 时,注入率不断减少时或注入率不改变但是压力持续升高的 时候,不可以改变水灰比。当某一级的浆液注入量,已经达到 300 L以上或者灌注时间达30 min,但是注入率和灌浆压力 都没办法改变或者改变不明显时,要改浓一级。当注入率高 于30 L/min时,可根据实际状况越级变浓。 3.3.3灌浆结束标准采用从上而下的分段灌浆方法,在 最大压力设计下的灌浆段,注入率低于1 L/min时,继续进行 30 min的灌注,方可结束灌浆。 3.3.4封孔灌浆封孔采用全孔压力灌浆封孔法。对完孔 进行浓浆置换和压力封孔。 3.4帷幕灌浆防渗效果检查 帷幕灌浆的效果检查大多主要以钻孔压水的试验为主, 共有15个检查孔,透水率的最大值应该是4.67 Lu,最小值是 0.80 IJll,其标准设计满足小于5 Lu。说明在帷幕灌浆后,渗水 的通道已经被堵塞,灌浆的效果比较好。 4 结论 经过对该水库的帷幕灌浆工程进行检查分析和质量评 价,讲明了此次灌浆采用的浆液配比、灌浆段长、孔距、排距 等施工方式和施工参数在效果上、技术上可行,经济上也合 理,防渗的效果满足设计的要求。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对 质量的控制也要做好工作,一切用于灌浆、压水试验、冲洗、 钻孔的仪表和机械设备,要经过工程师到场查看才能使用, 把设计的要求作为依据,建立起自身的施工质量体系,制定 好管理制度,对每道工序都认真执行贯彻和自我控制、自检。 (鳊辑张顺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