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01工作面“一面一策”瓦斯治理方案

01工作面“一面一策”瓦斯治理方案

来源:九壹网


01回采工作面 “一面一策”

瓦 斯 专 项 治 理 方 案

编制单位:新安发煤矿通防科 编制日期:2012/8/3

方案会审表

会审单位 会审意见 会审人员 会审日期 生产技术科 通风安全科 机电运输科 矿长(总经理) 审 批 意 见

01工作面“一面一策”瓦斯专项治理实施方案

一、 矿井基本情况

井田面积5.7698 km2,批准开采2-11号煤层全井田资源/储量为39.76Mt,经计算,矿井设计可采储量为24.67Mt。,生产规模0.6Mt/a。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0.6Mt/a,矿井服务年限29.37a。 通风方式:矿井采用分列式通风 通风方法:机械全负抽出式 回采方式:走向长壁后退式 顶板管理:全部垮落法

现有一个开采水平,一个生产采区,现有一个回采面,一个掘进工作面

二、矿井瓦斯灾害情况

1、据2011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矿井最大相对瓦斯涌出量1.97m3/t,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2.34m3/min;最大相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1.67m3/t,最大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2.11m3/min,本矿为低瓦斯矿井。

2、煤层爆炸性与自燃倾向性:2010年6月煤层煤样检验资料:9号煤层火焰长度120mm,抑制煤尘爆炸最低岩粉用量60%,煤尘有爆炸性。经国家煤及煤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煤的自燃倾向性鉴定(2010.6)9号煤层吸氧量0.68cm3/g,自燃等级Ⅱ级,自燃倾向性为自燃。

3、地温:据调查,在开采过程中,地温一般为16℃-17℃,区内地温梯度小于3℃/100m,无地热异常,属地温正常区。

本矿及相邻矿井在生产过程中未发生过冲击地压危害。属地压正常区。

(一)、通风系统

通风方式:矿井采用并列式通风,通风方法:抽出式。主井和副井为进风井立井为回风井,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机电硐室均采用的通风。

矿井安装2台轴流式主要通风机,一台工作,一台备用,型号为FBCDZNO18B/2*132Kw、风量1400~5000m ³/min。总进风量为2722m ³/min,总回风量为2807.6m ³/min。采煤工作面采用全负压U型通风,掘进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机压入式通风。

(二)、瓦斯管理

1、我矿制定了瓦斯检查制度,每班配2名专职瓦斯检查员巡回检查瓦斯,每班检查瓦斯(二氧化碳)不少于3次。

2、瓦斯检查员提前30分钟下井,在井下交,有持证的瓦斯检查员18人。

3、配备了取得山西省计量检定证书的光干涉瓦斯测定器18台,光干涉瓦斯测定器每月进行校验,与灵石县煤炭管理局技术服务中心签订了服务协议,由其负责校验工作。

4、便携式甲烷检测仪配备了50台,矿长及各特种人员下井均携带甲烷检测仪,每个采掘作业点都配了甲烷检测仪。

四、01回采工作面“一面一策”瓦斯治理实施情况

一、(C9煤)煤层赋存特点

煤层厚度0-1.48m,平均1.10m,结构简单,一般无夹矸。

太原组中段(C3t2),从K2灰岩底界到K4灰岩顶界。厚度29.04-33.94m,平均31.21m,:

二、开采顺序

本采区按照区段由下而上的顺序开采,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回采。

四、01回采工作面通风系统

通风系统必须合理、稳定、可靠,其回风严禁串其他面。 工作面采用U型后退式通风系统。矿井通风路线为:新鲜风流由主副斜井井口→主斜井(副斜井)→井底车场→10#集中运输巷→01运输巷→01工作面→01工作面回风巷→回风下山→总回风巷→风井口→经风机抽出地面。

六、01回采工作面压风自救系统

本采区压风自救系统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规范》(AQ1048-2007)《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及(AQ6210-2007)的要求,压风自救系统覆盖全矿井。以满足井下掘井工作面用风设备用风,保证矿井发生事故时的井下通风供氧。

矿井在地面设有压缩空气站,安装有螺杆式空气压缩机两台,其技术参数为:空气压力0.7~1.0Mpa ,容积流量20~23m3/min,配套电机110kw。井下压风管路采用无缝钢管,井下主要巷道均布置压气管路,压风管路设置供气阀门,间隔不大于200米。矿井在距采掘工作面25~40米的巷道内、爆破地点、撤离人员与警戒人员所在的位置以及回风道有人作业处等地点至少设置一组压风自救装置;在长距离的掘进巷道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设置。每组压风自救装置应可供5~8人使用。矿井配有主供风管为φ108mm,支管为φ50mm,支管延接到井下各井下变电所、绞车房,机电硐室、采煤工作面、掘井工作面等处均设有支管,以便于井下发生灾情事故时,井下被困人员就近开启压气支管,保证在受困地区能通风供氧,等待救援。

压风系统:地面空压机房→主斜井→井底车场→10#运输巷

(回风下山)→01运输巷(01回采工作面)

七、01回采工作面供水施救系统

本采区避灾路线上敷设供水管路,在压风自救装置处和供压气阀门附近应安装供水阀门。矿井供水管路应接入紧急避险设施,并设置供水阀,水量和水压应满足额定数量人员避险时的需要,接入紧急避险设施前20米供水管路采取高压软管。矿井主井口地面建有储水量为200m3防尘水池,配有直径为4寸钢管,并按要求安装到工作面作业点的防尘管路,保证能正常使用。

八、01回采工作面防灭火系统及技术措施

该工作面均采用锚网支护,喷雾降尘。相邻煤层无自燃发火倾向各火区,防火的重点是电缆、机械摩擦和人为火灾。作业点和各巷道中部均备有砂子,可直接灭火。防火水源来自地面防尘水池管路→主

副井→轨道巷→10#运输大巷→01运输巷→01工作面→经4寸、3寸管路和2寸管路接到工作面。

1、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开采,以减少采空区的漏风。 2、加强工作面采空区密闭封堵情况检查,如有漏风,则必须对密闭进行再次封堵,以减少向采空区的漏风。

3、加强工作面回风巷的检查,发现有高温点及时处理。 4、机电设备严禁缺润滑剂运转,其附近5m之内,不准存放润滑油、棉纱、布头等易燃物品。

5、工作面结束后,在一个月之内对停采线使用黄泥进行灌浆注水,对进风巷和回风巷做密闭。

6、任何人发现工作面着火时,首先应立即采取一切可行的方法直接灭火,并迅速报告矿调度室。在现场的班长或技术员依照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的规定,将所有可能受灾害威胁地区的人员撤离危险区域,并组织人员利用现场的一切工具和器材进行灭火。

九、监测监控系统及技术措施

本采区监测监控系统严格按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的要求,实现对煤矿井下瓦斯、一氧化碳浓度、温度、风速等的动态监控,为煤矿安全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安装的监测监控系统满足《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6)的规定,并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我矿于2009年10月份安装KJFT型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抚顺煤科院),本矿

共设13个分站,型号为KJFT-2B,在籍甲烷传感器在籍40台使用17台,一氧化碳传感器在籍23台使用11台,风速传感器在籍12台使用4台,温度传感器在籍14台使用9台,液位传感器在籍2台使用1台,负压传感器4台在籍使用1台,远程瓦斯断电仪在籍10台使用2台,瓦斯监控系统能有效准确的反应工作面的瓦斯、通风等情况。构成监测监控系统的各配套设备应与安全标志证书中所列产品一致。并加强系统设备维护,定期进行调试、校正,及时升级、拓展系统功能和监控范围,确保设备性能完好,系统灵敏可靠。矿井监测监控系统中心站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当系统发出报警、断电、馈电异常信息时,能够迅速采取断电、撤人、停工等应急处置措施,充分发挥其安全避险的预警作用。

1、工作面作业人员配动态检测设备,如便携式瓦检仪、低浓度学瓦检仪、高浓度光学瓦检仪、一氧化碳检定器等,并定期校验。对工作面有关地点、特别是加强工作面上隅角的瓦斯检测,生产中切实做好瓦斯日常检测及预测预报工作,确保生产安全。

2、由于本矿为高瓦斯矿井,按规定设置工作面的甲烷传感器,和工作面回风流中的甲烷传感器。所有工作点和进、回风巷都必须安设甲烷传感器,并实行双配。

3、工作面设置一名专职安全瓦斯检查员,加强瓦斯检查,检查地点:工作面上、下出口、上隅角、电动机附近、工作面回风流中、回柱放顶处,上述地点每班检查次数不少于3次。

4、瓦斯检查、瓦斯记录做到班报、牌板、日报三对照,不空班漏

检、假检。

5、 工作面和回风巷安设甲烷自动报警断电仪装置,工作面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0.8%时,甲烷自动报警仪发出报警信号,停止工作面的作业。当工作面瓦斯浓度达到1.2%或回风巷瓦斯浓度达到0.8%时。报警断电装置能自动切断工作面和回风巷所有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电源,并撤离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只有瓦斯降到0.8%以下时,才准人工复电,恢复工作。

6、工作面甲烷传感器设置在回风巷距工作面不大于10 m范围内,回风巷甲烷传感器设置在回风巷距离混合风流10-15 m处。传感器垂直悬挂,距巷道两帮不得大于0.3 m,距顶板不得小于0.2 m,且安设在巷道顶板要坚固、无淋水,不得悬挂在风筒出风口和风筒漏风处。 7、在工作面的上隅角实行报警仪挂点作业,报警仪距作业点不得少于5米,一个传感器放在距上出口10米处,一个放在回风巷口10米处的位置,在总进风巷和总回风巷必须安设风速传感器,且风速不得大于8米每秒,被控设备开关侧应设置馈电状态传感器。 8、人员点位系统,工作面每个职工必须佩带标识卡,确保系统运行正常,从地面监控室能正确读出井下作业点实际工作人数。 9、安全监控系统中心站必须实时监控工作面瓦斯浓度变化及被控设备的通、断电状态。

10、监控室必须由专人24小时轮流值班,当发现瓦斯超限及突发情况时能及时通知工作面作业点撤退人员。

十、01回采工作面机电设备安全技术措施

1、工作面机电设备实行专职管理,每班有一个机电工跟班维护和操作。

2、每台溜子输送机每班设置专人开机管理。

3、跟班电工必须穿绝缘鞋,按时人井,在工作面进行交,交接人员在交时,若设备发生故障应配合人员修好再下班。 4、跟班电工坚守工作岗位,做到随叫随到,随坏随修,不误生产。

5、跟班电工在时,必须检查有无损坏,若有事故不清除不。

6、电缆不能有破口或漏电现象,坚决杜绝“鸡爪子”、“羊尾巴”、明接头,电缆要吊挂整齐,不能盘圈,开关及电气设备不合格、不完好不能入井使用。开关要上架,“五小”要上牌。

7、检修设备,严禁带电作业,需停电检修,必须提前联系通知,开关处应挂“有人工作,严禁合闸”牌,上紧闭锁派人看守,未经许可不得送电。

十一、01回采工作面电气设备防爆措施

1、加强机电设备维护保养工作,保证设备完好率达到100%。责任到人,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电气设备必须零部件齐全,防爆性能良好,摆放在干燥地方,并上架,未经机电科验收的设备,不准人井使用。

3、开关的熔断丝禁止用钢、铁、铝丝代替,必须使用和电气设备负荷相符的保险片。

4、各类电气设备要做到勤检查、勤维护,严禁失爆和带病工作。 5、电气设备有过流、漏电、接地保护装置、检漏继电器每班必须试验一次。无特殊情况不得停运检漏继电器。

十二、01回采工作面其他各项瓦斯治理技术措施。

1、技术、安全、生产矿长每周定期检查工作面进风巷、回风巷及通风设施,发现有断梁、折腿、冒顶等情况时及时处理,保证正常的通风断面,杜绝瓦斯积聚现象。

2、工作面通风管理员由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的瓦检员负责该工作面的通风和瓦斯管理工作,瓦检员所携带的瓦检器必须完好。

3、瓦检员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严禁假检、漏检、脱岗空班,必须在现场蹲守。

4、防尘系统必须完善、可靠、防尘设施必须齐全、可靠。 5、工作面瓦斯浓度达到0.8%必须停止作业,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进行处理。

6、必须执行三专两闭锁。

7、工作面的所有电气设备重新检修,并加大力度检查该工作面的日常运行,检修情况,发现问题立即处理。电器设备防爆率必须100%。

9、风门必须连锁,防止同时打开两扇风门,造成风流短路。通风设施和风门如有损坏须及时维修、更换,避免影响工作面风量。 10、工作面回采之前,通风队必须按照作业规程规定,把风量配够,并每旬定期测量进风和回风巷风量。根据工作面瓦斯涌出等情况,

制定调风措施,进行风量调整,满足工作面生产需要。

11、工作面必须是新鲜风,其回风直接进人专用回风并,不得与其他工作向串联通风。

12、工作面进风巷、回风巷必须畅通,不得任意堆放杂物,其通风断面不得小于设计断面的2/3。

13、当工作面进风巷、回风巷出现冒顶情况时,在安全的前提下及时疏通巷道。如通风巷道阻塞、风量过小,造成工作面瓦斯超限时,切断工作面、回风巷所有电气设备的电源,停止工作面人员工作,并及时通知调度室。进行巷道维修,对冒顶部分进行架木垛,防止顶板再次冒落,等到巷道恢复原来断面,工作面瓦斯不超限,再给工作面、回风巷电气设备送电,恢复生产。

14、每班带班副矿长必须到该工作面监督检查瓦斯管理落实情况,发现问题,立即处理。

15、强化安全培训,所有作业人员必须熟知重点面各项规定,并掌握避灾方法,避灾路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