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0年中考物理复习实验专题十六《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2020年中考物理复习实验专题十六《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来源:九壹网
2020年中考物理复习实验专题十六《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装置,每只钩码重为0.5N(钩码个数若干),弹簧测力计量程为0~5N。

(1)图甲中,杠杆静止时处于______(平衡/不平衡)状态.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明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左/右)移。

(2)如图乙,小明保持弹簧秤竖直放置,然后认真调零后,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在水平OD≠F2×OC,其原因位置平衡。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杠杆受到钩码的拉力为F2,小明发现F1×是_______。

(3)接着,小明准备做图丙所示实验,实验前小明首先再取一只弹簧秤与已调零的弹簧秤进行对拉,如图丁,他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在做了10多次图丙所示实验后,他还做了几次图戊所示的实验,他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

【答案】平衡 左 杠杆自身受到的重力不能忽略 对第二个倒置使用的弹簧秤进行调零 排除偶然结论总结发现普遍规律

2.物理实验复习时,小美和小丽再探有关杠杆平衡的问题.

(1)小美先将杠杆调节至水平位置平衡,在左右两侧各挂如图甲所示的钩码后,杠杆的________端下降.要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不改变钩码总数和悬挂点位置,只需__________即可. (2)小丽还想探究当动力和阻力在杠杆同侧时杠杆的平衡情况,于是她将杠杆左侧的所有钩码拿掉,结果杠杆转至竖直位置,如图乙所示.小丽在A点施加一个始终水平向右的拉力F,却发现无论用多大的力都不能将杠杆拉至水平位置平衡.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

(3)他们认为(2)问中拉力是做功的.如果水平向右的拉力F大小不变,OA长L,将杠杆从竖直位置拉着转过30°的过程中,拉力F做功为________.(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的对边长是斜边长的一半) 【答案】左 把杠杆左边的两个钩码移到右边 当处在水平位置时,动力臂为零,杠杆不能平衡

1FL 2

3.我班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在杠杆支点的两边分别挂上钩码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若杠杆静止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此时杠杆平衡吗?________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 (2)为尽量减小杠杆自身的________ 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应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甲中,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 (选填“左”或“右”)调节;将杠杆调在水平位置平衡还可以方便的测量________ .

(3)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表格中漏填的数据为________ N.

(4)“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有的同学按现有方案得出如下结论:离”.这个结论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符,为解决本实验方案的这一不足,小刚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替换了一组钩码,并使测力计的拉力方向 ________ ,使杠杆平衡,再做几组实验,即可得到验证。 【答案】 平衡 重力 右 力臂 1 不在竖直方向

4.如图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几个实验情景。

(1)挂钩码前,杠杆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静止,此时杠杆_____(选填“达到”或“没达到”)平衡状态,接下来应向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如图乙所示,杠杆上的刻度均匀,在A点挂4个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B点挂_____个相同的钩码;当杠杆平衡后,将A、B两点下方所挂的钩码同时朝远离支点O的方向各移动一小格,则杠杆的_____(选填“左”或“右”)端将上翘。

(3)如图丙所示,在A点挂一定数量的钩码,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斜向上拉(与水平方向成30°角)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如图丙所示。请画出F的力臂l1(______),已知每个钩码重0.2N,则在A点应挂_____个钩码。

【答案】达到 右 6 左 4

5.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杠杆上每小格长为2cm)、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1)实验前,把杠杆的_____支在支架上,杠杆静止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此时杠杆处于_____(选填“平

衡”或“不平衡”)状态。

(2)实验时调节杠杆两端的_____,使杠杆在_____位置平衡,主要是为了_____,因此应将如图甲所示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适当往_____(选填“左”或“右”)调。开始实验时,在杠杆两侧挂上钩码,需要改变钩码的_____,使杠杆重新平衡。

(3)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小明在杠杆A点处挂上2个钩码,做为动力F1,B点处挂上1个钩码,做为阻力F2,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乙所示,分别测量出两个力的力臂l1和l2,计算后便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F1l1=F2l2,但小红认为小明这种实验处理方法是不完善的,理由是_____。 (4)接着,小明提出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明利用如图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在杠杆D点处挂上2个钩码,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处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以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动力F1,钩码重力为阻力F2,多次调整力和力臂l'1总是大于F'2×l'2,其原因主要是_____作用的影响。 的大小进行测量,发现:F'1×

(5)实验中,用装置图的方式悬挂钩码,杠杆也能水平平衡(杠杆上每格等距),但老师建议同学不宜采用这种方式,该种方式的不足主要是因为_____

A.一个人无法操作 B.力臂与杠杆不重合 C.力和力臂数目过多,不易得出结论 D.杠杆受力不平衡

【答案】中点 平衡 平衡螺母 水平 便于在杠杆上读取力臂的值 右 数量或钩码在杠杆上的位置 数据太少,得出的结论有偶然性 杠杆的重力 C

6.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_____。

(2)杠杆平衡后,小英同学在图甲所示的A位置挂上两个钩码,可在B位置挂上_____个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3)取下B位置的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拉杠杆的C点,当弹簧测力计由位置1转至位置2的过程中,杠杆在水平位置始终保持平衡(如图乙),测力计示数如何变化:_____。

(4)在探究过程中,我们需要测量和记录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四个物理量,在进行多次实验的过程中,我们_____(选填“可以”“不可以”)同时改变多个量,进行探究测量。 (5)探究完杠杆平衡条件后,小英同学发现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杠杆:

a.在农村老家她发现一种“舂米对”的古代简单机械,它的实质是一种杠杆,其示意图如图丙所示。使用这个装置时,人在A端用力把它踩下后立即松脚,B端就会立即下落,打在石臼内的谷物上,从而把谷物打碎。用力将它踩下去的过程中,动力是_____(它的重力/脚踩的力),脚松开到打在石臼内的谷物时,它的重力是_____(动力/阻力)。

b.回到家里,发现家里的两种墙壁开关也是杠杆如图丁,其按钮可绕面板内的轴转动。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你认为_____(填“1”或“2”)较易损坏,这是因为按动这种开关的_____较小,按动需要的力较大。

【答案】便于测量力臂大小 3 先变小后变大 可以 脚踩的力 动力 1 力臂(或者“动力臂”)

7.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实验前,杠杆左端下沉,则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调节(左/右),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实验时便于测量_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杠杆上的刻度均匀,在A点挂4个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B点挂_________个相同的钩码;当杠杆平衡后,将A、B两点下方所挂的钩码同时朝远离支点O方向移动一小格,则杠杆_________(能/不能)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3)如图丙所示,若不在B点挂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B点向下拉杠杆,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当

测力计从a位置转到b位置时,其示数大小将_________.

(4)本实验中多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A.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B.避免偶然因素,寻求普遍规律 (5)下列属于杠杆平衡条件应用的是_________. A.温度计 B.托盘天平 C.量筒

【答案】右 力臂 6 不能 变大 B B

8.利用杠杆开展相关实验探究:

(1)安装好杠杆,将其放到水平位置后松手,发现杠杆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如图乙所示,在A点挂3个重力均为0.5N的钩码,在B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N;若在第(1)小题所描述的情形中未调节平衡螺母而直接开展上述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始终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从水平位置缓慢转过一定角度,如图丙所示。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力臂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拉力的大小_______。 【答案】左 2.0 偏小 变小 不变

9.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实验前,杠杆右端下沉,则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静止,目的是便于测量_____。

(2)如图乙所示,已调节好的杠杆上刻度均匀,在A点挂3个钩码后,在B点挂上2个钩码,则杠杆_____(“左”或“右”)端向下沉,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挂在B点的钩码向_____移。(“左”或“右”)

(3)如图丙所示,若不在B点挂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B点向下拉杠杆,使杠杆仍处在水平位置,当测力计从a位置转到b位置时,其示数将_____,原因是在a位置拉力的力臂比在b位置时拉力的力臂_____。

(“大”或“小”)

【答案】左 力臂 左 右 变大 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