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来源:九壹网
2023年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六年级语文

单项选择

1. 下列加点字的字形、字音、字义全对的一项是( )A. 记载(zài) B. 处(chǔ)暑

瓜蔓(màn) 笨拙(zhuō)

羞涩 祭祀 高梁 节治

一丝不苟(马虎)两山排闼(小门)翠色欲(欲望)流不假(凭借)思索

C. 憎(zēng)恶 澄(chéng)碧 D. 旋转(zhuǎn) 提供(gòng) 【答案】B【解析】

【详解】本题考过字音和字形、字义。

A.记载(zài)——zǎi,瓜蔓(màn)——wàn;C.高梁——高粱,翠色欲(欲望)流——将要;

D.提供(gòng)——gōng,节治——节制,不假(凭借)思索——假借,依靠。故选B。

2. 下列词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提供资源 举行典礼 暴露秘密 脚步轻盈B. 猛烈阻击 摆开场子 处理政务 拍摄照片C. 挖空心思 确保安危 检测行李 接受馈赠D. 掩护群众 观测天体 价钱便宜 生活简朴【答案】C【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搭配。

C.确保安危——确保安全,检测行李——检查行李 。故选C。

3.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迎客松姿态独特,枝干蟠曲,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

B. 皮鞋匠看见进来个陌生人,站起来问:“先生,您找谁?走错了吧?”

C. 放眼望去,蓝天,远山,丛林和溪流构成了一个美丽的世界。D. 俗话说“一动不如一静”,古诗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答案】C【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C.“蓝天”“远山”“从林”是并列的词语,中间应该用顿号,不能用逗号。 故选C。

4.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B. 画眉在树林里婉转地唱着歌,战士们在草地上操练。

C. 天安门广场上的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一万支礼花陆续射入天空。D.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答案】C【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判断。A.本句运用了反问的修辞;

B.把画眉的啼叫说成唱歌,用了拟人的修辞;C.如实描写现场情景,没有使用修辞;

D.把乌云比作打翻了的墨水,把雨点比作洒落的珠子,用了比喻的修辞;故选C。

5. 下列关于课文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浪淘沙》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有“诗佛”之称;“浪淘沙”是唐代曲名。B. 《伯牙鼓琴》中伯牙演奏的琴曲是《高山流水》;“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C. 本期我们领略了朱自清的《草原》;了解了鲁迅的《好的故事》;学习了的《开国大典》。D. 《夏天里的成长》中“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是本文的中心句,起到总起全文的作用;《盼》一文写了铁凝自己小时候盼雨的事情。【答案】B【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识记。

A.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C.《草原》的作者是老舍,《开国大典》的作者是李普;

D.《盼》一文中“我”强烈盼望着能穿上新雨衣,并非盼望下雨;故选B。

6. 下列词语填在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京剧是我国人民 的一种传统艺术,京剧有 四大行当,艺术大师梅兰芳就是杰出的京剧旦行演员。他的演唱,念白可谓 ,表演更是 ,令人回味。A. 喜闻乐见 生旦净丑 字正腔圆 活灵活现B. 粉墨登场 唱念做打 余音绕梁 惟妙惟肖C. 喜闻乐见 唱念做打 余音绕梁 活灵活现D. 粉墨登场 生旦净丑 字正腔圆 惟妙惟肖【答案】A【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和辨析。喜闻乐见:形容很受大众欢迎;

粉墨登场:本指化妆后登台演戏,后比喻坏人经过乔装打扮后登上政治舞台;生旦净丑:是戏曲行当的名称,也作为成语使用;

唱念做打:指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也是戏曲演员的四种基本功夫;字正腔圆:形容吐字准确,唱腔圆熟;

余音绕梁:是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活灵活现: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象亲眼看到一般;

根据词义,结合本题语境,京剧很受我国人民喜欢,应选“喜闻乐见”;四大行当是“生旦净丑”;“念白”是一种介于读与唱之间的音调,要求吐字清晰,应选“字正腔圆”;“惟妙惟肖”多用来形容没有生命的物体,如雕塑、绘画等,形容表演应该用“活灵活现”;故选A。

7. 字正腔圆,看拼音写词语。lǐn liè (

dǐ yù

páo xiào

) (

tái xiǎn)

) ( ) (

píng zǎo dān ge líng lì jīng yíng(

) (

) (

) (

【答案】 ①. 凛冽 ②. 抵御 ③. 咆哮 ④. 苔藓 ⑤. 萍藻 ⑥. 耽搁 ⑦. 伶俐

⑧. 晶莹##经营【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拼写能力。

解答此题时,要认真读给出的拼音,根据句子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再次检查是否有误,书写时要注意笔画与笔顺,一定要做到工整、规范、正确。书写时注意“凛”“冽”“抵”“御”“哮”“藓”“耽”的正确写法。

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8. “李商隐”用拼音拼写应为“Li Shangyin”;“都梁路”应拼写为“DOULANGLU”。 ( 【答案】×【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拼音的拼写规则。

人名的拼写要求姓在前,名在后,姓名之间用空格分开。姓和名的第一个字的首字母大写,名的几个字的字母要连写。地名的字母可全部大写,由专名和通名构成的地名,原则上专名与通名分写。故题干中的“都梁路”的正确拼写应为“DOULIANG LU”。故题干叙述有误。9. 读古诗词的时候,遇到不理解的字词,可以借助注释理解。( 【答案】√【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词的理解方法。

理解古诗词的方法:①遇到不理解的字词,借助注释理解。 ②有画面感的诗句,通过想象去体会。 ③多了解古代文化常识,可以有助于理解古诗词的意思。④关注诗句运用的修辞方法。⑤搜集一些与这首诗创作时相关的背景资料,也有助于理解诗意。⑥比较同一诗人、同一题材或者有同一意象的诗歌。故题干叙述正确。

10. “动静、虚实、来往、盈亏、装卸”这些词的构词方式是相同的。 ( 【答案】√【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归类。

“动”与“静”是一组反义词,“虚”与“实”是一组反义词,“来”与“往”是一组反义词,“盈”与“亏”是一组反义词,“装”与“卸”是一组反义词,它们的构词方式都是:由一组反义词的字组成的。故题干叙述正确。

11. 五彩是指“黄 青 蓝 白 黑”。( 【答案】×【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国学常识。)

五彩:青、黄、赤、白、黑,泛指各种颜色。这五种颜色从阴阳五行学说上讲,分别代表木、金、火、水、土。同时,分别象征东、西、南、北、中,蕴涵着五方神力。故说法有误。

12. 《穷人》是的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篇短篇小说,他的主要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等。( 【答案】√【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作家作品。

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中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文学家、思想家和哲学家。他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1869年)、《安娜·卡列尼娜》(1877年)和《复活》(19年)等。短篇小说《穷人》确实是他所写的一篇知名作品,它主要通过讲述一个贫苦渔家夫妇在同情心的驱使下收养已故邻居的两个孤儿的故事,展现了人性中的善良和美好。故本题叙述正确。

13. 柳公权、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玄秘塔碑》是赵孟頫的楷书代表作之一。 ( 【答案】×【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知识的积累。《玄秘塔碑》是柳公权的楷书代表作之一;故错误。

按要求写句子。

14. 全场响起了一阵阵掌声。(改为夸张句)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全场响起了一阵阵雷鸣般的掌声。【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改写夸张句。

夸张句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

方式。夸张可分为“普通”类和“超前”类。夸张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如:全场响起了震耳欲聋的掌声。

15. 如果他们当中哪个先“醒”了,拿起兵器朝着对方一刺,对方不就“完”了吗?(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如果他们当中哪个先“醒”了,拿起兵器朝着对方一刺,对方就“完”了。【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句式的转换。

反问句转为陈述句,有“不”去掉“不”,没“不”加上“不”,去掉疑问词,问号改句号。所以“不就”要改为“就”,疑问词“吗”去掉,问号改成句号。故:如果他们当中哪个先“醒”了,拿起兵器朝着对方一刺,对方就“完”了。

16. 我知道这件事情。 我并不了解事情的全过程。(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虽然知道这件事情,但是并不了解事情的全过程。【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关联词合并句子。

熟读句子,分清分句之间的因果、假设、转折等各种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我知道这件事情”与“并不了解事情的全过程”之间是转折关系,故可用关联词“虽然……但是……”连接,将后面分句的主语“我”省略。合并为:我虽然知道这件事情,但是并不了解事情的全过程。17. 这个小姑娘勇敢乐观的精神深深地鼓舞了自暴自弃的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精神鼓舞了我。【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缩句。

方法:(1)“的”前修饰都删去。(2)“地”前要删去。(3)“得”后补充说明也删去。(4)数量词语。(5)“着”、“了”、“过”要保留。(6)表示方位的词组应该完整地去掉。(7)不改变句子的语气。(8) 抓住主干来缩简,只要抓住句子的主干“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这是每个完整句子都具备的),就可迅速地缩写句子。

根据以上方法“这个小姑娘勇敢、乐观的精神深深地鼓舞了自暴自弃的我。”压缩时去掉“的”字前面的词语“勇敢乐观的”“自暴自弃的”,去掉”地”字前面的词语“深深地”,删去数量短语”这个”,抓住主干来缩简,剩下“精神鼓舞了我”。

18. 老村长对大伙说,让老人和孩子先走。(改为直接引语)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老村长对大伙说:“让老人和孩子先走。”【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改为直接引语。

改为直接引语的方法:要把逗号加上冒号,给引语加上引号,第三人称“他”或“她”应改为第一人称“我”,说话内容涉及第一人称“我”应改为第二人称“你”。本句中的引语中没有人称的变化,即:老村长对大伙说:“让老人和孩子先走。”

19. 我们全班同学通过并讨论了写给校长的建议。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们全班同学讨论并通过了写给校长的建议书。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病因是语序不当与搭配不当,应该先“讨论”再“通过”建议书的内容,这样才能确保逻辑的通顺;写给校长的不是“建议”,而是“建议书”。

故应该改为:我们全班同学讨论了并通过了写给校长的建议书。

20. 根据所学内容或词境填空。

(1)古诗词中有盎然的春意“_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有迷人的晚景“_______,江清月近人”;有壮丽的山河“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有深厚的友谊“待到重阳日,____”。

(2)艺术创作离不开细心观察,艺术家也应该向劳动人民学习,正如《书戴嵩画牛》中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我想到了曹植《白马篇》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这句名言。

(4)《七律·长征》中具体描写红军战士面对汹涌的金沙江和大渡河也不退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千里莺啼绿映红 ②. 野旷天低树 ③. 浪淘风簸自天涯 ④. 还来就菊花 ⑤. 耕当问奴 ⑥. 织当问婢 ⑦. 捐躯赴国难 ⑧. 视死忽如归 ⑨. 金沙水拍云崖暖 ⑩. 大渡桥横铁索寒【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及名言的理解与默写。

(1)书写时要注意“莺”“啼”“野”“低”“簛”的正确写法。

(2)“耕当问奴,织当问婢”出自宋代苏轼的《书戴嵩画牛》,意思:种田要问耕种的农民,织布要问织绢的婢女。

(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出自两汉曹植的《白马篇》,意思:为国家解危难奋勇献身,把死亡看得像回家一样平常。

(4)出自现代的《七律.长征》,全文: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意思: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给人温暖的感受。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由此可知,具体描写红军战士面对汹涌的金沙江和大渡河也不退却的诗句是: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21. 口语交际。

环保问题已成为了热点问题,你身边存在哪些环境污染问题,为保护环境我们应怎样做,并设计一条公益广告来呼吁大家共同努力。(问题、做法至少写两点)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滥砍滥伐: 植树造林,保护土壤植被;(2)空气的污染:工业废气处理后排放,不焚烧垃圾。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口语交际。

结合题干,说出自己在平时生活中存在的一些环境污染问题和自己的处理办法即可。

如:废旧垃圾胡乱丢弃,污染生活用水工厂的废水未经处理或处理的不达标直接排入河流,会污染水源。过量使用化肥农药,残余的化肥农药会流入水中会污染水;我们应把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减少使用化肥农药。把工业废气处理后排放,不焚烧垃圾。

再写出关于保护环境的宣传标语即可,注意:宣传语要语言简洁、句式简短、用语要通俗,字数适中、表情达意准确,并且具有鼓动性。

如:手下留情,足下留青,爱护环境,人人有责。

阅读

课内阅读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他在

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

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的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22. 说说下列字词在文中的意思。

(1)素:_______________ (2)如许:_______________(3)单:_______________ (4)希奇:_______________

23. “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句话可以用成语“_______”来概括。24. “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是指( )A. 獾猪、刺猬和猹等小动物经常咬瓜。C. 海边风大,天气不好,西瓜容易烂。

25. 选文出自课文《__________》,选自_________的《___________》,请写出作者的一句关于“民魂”的名言___________。

26. 从选文中,能体会到“我”对少年闰土的___________之情。【答案】22. 23. 孤陋寡闻 25.

①. 向来 ②. 如此多、这么多 ③. 只 24. A

②. 鲁迅

③. 故乡

④.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

④. 稀罕新奇

B. 走路的人口渴了偷西瓜吃。

①. 少年闰土

才有真进步。 26. 羡慕和钦佩【解析】【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字词解释。

(1)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我向来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素:向来;(2)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海边有如此多颜色的贝壳,如许:如此多;这么多;(3)我先前单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我先前只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售罢了。单:只;(4)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希奇:稀少新奇。【23题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理解。

结合第③自然段内容“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意思是看到的东西很少,见识很少,所以可以用成语“孤陋寡闻”来形容,意思是形容学识浅薄,见识狭窄。【24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文章内容可知也就是说西瓜除了会在水果店里出售之外,它还有可能被獾猪、刺猬,尤其是猹吃掉,要有人管,赶走它们才可以保护西瓜。因此“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是指西瓜被獾猪、刺猬、猹偷吃。故选A。【25题详解】本题考查作家作品。

结合文章内容可知是《少年闰土》,文章出自《少年闰土》,《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1921年写的短篇小说《故乡》。这篇文章是小说《故乡》中一段插叙。

结合自己的积累,写出鲁迅的和“民魂”有关的名言,如: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的魂,是一个民族的根。【26题详解】本题考查思想感情。

结合文章第③自然段句子“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的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可知表达了作者对少年闰土知道的那么多的崇敬之情和对闰土的生活的羡慕之情。课外阅读

①记得有一年,我丢了工作。在那之前,父亲所在的工厂倒闭。我们全家就只靠妈妈为别人做衣服所得的微薄收入生活。

②有一次,妈妈病了几周,没法干活。因为没钱支付水电气费用,家里被电力公司停了电,随后又被煤气公司停了煤气。最后要不是因为健康部门为了公共卫生的原因制止了自来水公司停水,我家就会连水也没有了。家里的食品柜空空如也。幸亏我家有个小菜园,于是我们在后院生起柴火煮菜充饥。

③一天,妹妹放学回家,兴冲冲地说:“我们明天要带些东西到学校里去捐给穷人,帮助他们A(渡 度)过难关。”此时妈妈面露难色,正要说些什么,和我们住在一起的外婆B(查 察)觉到了什么,她赶紧拉住妈妈的手臂,皱皱眉,示意她不要说话。

④随后外婆把妈妈拉到厨房。“伊瓦,”外婆说,“如果你让孩子从小就把自己当成一个‘穷人’,她一辈子都会是个‘穷人’。她会永远等待别人的帮助,这样的人怎么能C(震 振)作起来,怎么能变成‘富人’呢?咱们不是还有一罐自家做的果酱吗?让她拿去。要知道一个人只要还有力量帮助别人,他就是富有的。”说话间外婆不知从哪里找来一张软纸和一段粉红色的丝带,把我家最后一罐果酱精心包好。第二天,妹妹欢快而自D(豪 毫)地带着礼物去帮助“穷人”了。

⑤直到今天,拥有三家酒店的妹妹仍然记得那罐果酱。( )是在公司里,( )在社区里,一看到有人需要帮助,妹妹总认为自己应该是“送果酱的人”。27. 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28. 请将括号内恰当的字书写在下面横线上。

A.__________ B.___________ C.___________ D.___________29. 在文中第⑤段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0. 文中第___段(填序号)具体表现出家里生活的困窘。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字词语。

31. 妈妈想说的话是什么?外婆为什么不让她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外婆对妹妹的影响是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27. 送果酱的人 28.

①. 渡

②. 察

③. 振

④. 豪

29. 不论 30.

还是

②. 家徒四壁

③. 穷困潦倒

①. 2##二

31. 妈妈想说难道还有比“我们”更穷的人吗?外婆怕妈妈的话使妹妹从小就觉得自己是“穷人”,只会等待别人的帮助,永远振作不起来,所以外婆不让妈妈说。

32. 无论是在公司里,还是在社区里,一看到有人需要帮助,妹妹总认为自己应该是“送果酱的人”。【解析】【27题详解】

本题考查给文章加标题。

给文章加标题方法:①根据主要内容概括出题目;②根据文章主旨提炼出题目 ;③利用相关的景或物做题目; ④代表性时间、地点做题目;⑤用主要人物或事件做题目;

文中“一罐果酱”是外婆让妹妹帮助“穷人”的东西,是爱心的体现,后来妹妹“妹妹总认为自己应该是‘送果酱’的人”,可见文中“一罐果酱”代表着“爱心”的接力传递。故文章标题可拟为“送果酱的人”或“一瓶果酱”等。【28题详解】本题考查选字填空。

度:本义为伸张两臂量的长短,引申指计量、揣测等意思。

渡:1.过河;通过水面。2.通过;跨过。3.渡口。过河的地方。4.用船载运过河。5.渡船。

渡过难关:在面临困难或挑战时,通过个人努力和外部支持,成功地克服并走出困境,恢复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状态。

查:1.认真仔细地验看。2.细致地了解情况。3.翻检资料。察:1.仔细观看。2.调查。

察觉:表定在某个事情中或者某个事件中,用于发现某个事物而形成的一个表述性词语。震:1.颤动;使颤动。2.特指地震。3.情绪非常激动。4.八卦之一。符号是☳,代表雷。振:1.摇动;挥动。2.振动。3.振作;奋起。4.救助。振作:使精神饱满,情绪高昂 使灰心丧气的人振作起来。

豪:1.才能出众的人。2.气魄大;直爽痛快,不拘谨。3.权势大。4.强横。5.有钱有势,强横霸道的人。6.感到光荣;值得骄傲。

毫:1.长而尖的毛。2.细毛。3.指毛笔。4.秤或戥子上用手提的绳。5.一点儿(只用于否定式)。6.量词。长度单位。寸的千分之一;。7.重量单位。钱的千分之一。自豪:指自己感到光荣,成就,值得具备成就感。【29题详解】本题考查关联词。

题干中是属于条件关系,“无论……还是……”或者“不论……还是……”都是合适的关联词来填这个句子。完整的句子如下:无论是在公司里,还是在社区里,一看到有人需要帮助,妹妹总认为自己应该是“送果酱的人”。或者:不论是在公司里,还是在社区里,一看到有人需要帮助,妹妹总认为自己应该是“送果酱的人”。这两个关联词都表达了相同的意思,即妹妹无论在哪里,只要有人需要帮助,她都会觉得自己有责任去帮忙。【30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词语的理解。

从第②段的“有一次,妈妈病了几周,没法干活。因为没钱支付水电气费用,家里被电力公司停了电,随后又被煤气公司停了煤气。最后要不是因为健康部门为了公共卫生的原因制止了自来水公司停水,我家就会连水也没有了。家里的食品柜空空如也。幸亏我家有个小菜园,于是我们在后院生起柴火煮菜充饥。”可以看出家里生活的困窘。表示经济困难、家里生活的困窘的词语有:捉襟见肘、一贫如洗、家徒四壁、穷困潦倒、身无分文、饥寒交迫、入不敷出等。【3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从前文可知我的家境很贫困,结合第③自然段妹妹说的话“我们明天要带些东西到学校里去捐给穷人,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可知,当妹妹说要捐助穷人时,妈妈肯定很吃惊。如可能会说:“我不知道还有比我们

更穷的人!”。

阅读文章第④自然段句子“如果你让孩子从小就把自己当成一个‘穷人’,她一辈子都会是个‘穷人’。她会永远等待别人的帮助,这样的人怎么能C(震 振)作起来,怎么能变成‘富人’呢?”可知,外婆不让妈妈说是因为外婆怕我们从小就把自己当成穷人,总觉得自己需要别人的帮助,这样就会形成惰性,永远都没办法振作起来,这样就会一直“穷”下去。【3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寻找关键句子。

阅读文章第⑤自然段句子“直到今天,拥有三家酒店的妹妹仍然记得那罐果酱。无论是在公司里,还是在社区里,一看到有人需要帮助。妹妹总认为自己应该是‘送果酱’的人。”可知外婆对妹妹的影响:外婆让妹妹懂得了自己是有力量和能力去帮助别人的,妹妹也一直在尽自己的努力帮助别人。故用第⑤段的“不论在公司,还是在社区,一看到有人需要帮助,她就会去帮助别人。”来回答即可。33. 习作乐园。

“竖起大拇指”这个小小的动作是种无声的语言,它能让人倍感温暖,让人充满自信,让人泪流满面。你有过向别人竖起大拇指或别人向你竖起大拇指的经历吗?请以“为 竖起大拇指”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补写完整题目,写一篇语句通顺的记叙文,要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2)卷面整洁,书写工整,不少于500字;(3)不得抄袭、套作,文中不得透露学校、班级、姓名等信息。题目:_________【答案】例文:

为他竖起大拇指

我佩服的人很多,令我竖起拇指的人却很少。其中有一个陌生人,他的做法也让我为他竖起大拇指。这天天气刚好,不是很冷,我和朋友走在大街上,突然前面有一堆人围着成一个圈,好奇的我也跟着去看,只听见一个大约三十多岁这样的叔叔抓着一个十对岁小孩子的衣襟,狠狠一拽,蹲在地上的孩子立马被叔叔拽起来了。“说,为什么偷我店里的东西?”叔叔又接着说:“你小小年纪不学好,这长大了还得了。”我们一听,全明白了,原来是这个十多岁的小弟弟偷人家叔叔店里的东西啊,可是看男孩也不像是偷东西的,不过一看他穿的衣服大家也觉得不是不可能,这么穷了,偷点东西还能卖钱不是?“我……我……”那个男孩子说不出话来,只是狠狠咬着嘴唇。男孩可能是被众人盯着许久,或许是内心的挣扎,他缓慢的开口:“对不起……”

那个店叔叔有些不忍,自己也有一个这么大的孩子,自己的孩子自己都当宝贝疼着,就算别人的孩子也都是孩子啊。他把手搭在男孩的肩膀:“你是不是有什么迫不得已?”男孩一五一十的把全部说出来。原来男孩的爸爸前几年得癌症死了,妈妈又瘫痪了,家里还有一个妹妹,他想给妈妈买件毛衣却没有能力,所以才偷了。店叔叔听见后把刚刚男孩偷的毛衣递给男孩,说:“你真是个孝顺的孩子,不过你再怎么穷,

再怎么没能力都不能偷,这算是我借你的,长大以后再还给我。”虽然店叔叔这样说,小男孩也明白,他想自己要学会自主。最后小男孩含着眼泪回家了。

店叔叔的善良,我要为他竖起大拇指。【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

本题为半命题习作,要求以“为 竖起大拇指”为题写一篇习作。先想一想你向谁竖起了大拇指,是爸爸、妈妈、同学、朋友……想好后,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想一想他(她)的哪些方面值得你点赞,注意选择典型的事例去表现。写清楚为什么要“点赞”,他(她)有什么优秀品质,要围绕中心,抓住重点,不要面面俱到。重点部分要详写,写具体,要有真情实感,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思路:

开头:开篇点题,点明自己为谁竖起大拇指。

中间:以典型的事例来描写,具体写清楚为什么为他(她)竖起了大拇指。可以运用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和恰当的修辞手法来描述。结尾:总结全文,再次点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