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财务知识)财务管理练习题及答案最全版

(财务知识)财务管理练习题及答案最全版

来源:九壹网


(财务知识)财务管理练习

题及答案

财务管理练习题及答案

简答题

1.为什么将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

财务管理目标制约着财务运行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方向,是财务运行的壹种驱动。财务管理的整体目标:总产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4种观点,企业价值最大化普遍认可.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通过财务上的合理运营,采取最优的财务,充分利用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和报酬的关系,保证将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摆在首位,强调在企业价值增长中应满足各方利益关系,不断增加企业财富,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具有深刻的内涵,其宗旨是把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放在首位,着重强调必须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最大限度地兼顾企业各利益主体的利益。企业价值,在于它能带给所有者未来报酬,包括获得股利和出售股权换取现金。

相比股东财富最大化而言,企业价值最大化最主要的是把企业相关者利益主体进行糅合形成企业这个唯壹的主体,在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前提下,也必能增加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投资价值。

企业主要是由股东出资形成的,股东创办企业的目的是扩大财富,他们是企业的所有者,理所当然地,企业的发展应该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在股份制经济条件下,股东财富由其所拥有的股票数量和股票市场价格俩方面决定,在股票数量壹定的前提下,当股票价格达到最高时,则股东财富也达到最大,所以股东财富又能够表现为股票价格最大化。

股东财富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目标相比,有着积极的方面。这是因为:壹是利用股票市价来计量,具有可计量性,利于期末对管理者的业绩考核;二是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因素;三是在壹定程度上能够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因为股票价格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2.简述吸取直接投资的优缺点。 答:吸收直接投资的优点主要是:

1)、能够增强企业信誉。吸收投入资本所筹的资金属于企业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相比较,能够提高企业的资信和借款能力;

2)、能够早日形成生产运营能力。吸收直接投资不仅能够筹取现金,而且能够直接获得所需的先进设备和技术,和仅筹取现金相比较,能够尽快地形成生产运营能力;

3)、财务风险低。吸收投入资本能够根据企业运营状况的好坏,决定向投资者支付报酬的多少,比较灵活,不像发行普通股有支付相对稳定股利的压力。

吸收投入资本的缺点主要是:

1)、资本成本高。当企业运营好,盈利较多时,税后利润分配缺乏必要的规范,投资者往往要求将大部分盈余作为红利分配;

2)、产权清晰度程度差。吸收投入资本由于没有证券为媒介,产权关系有时不够清晰,也不便于产权的交易。 3.简述企业的财务关系

企业财务关系是指企业在组织财务活动过程中和各有关方面发生的经济关系,企业的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运营活动、利润及其分配活动和企业上下左右各方面有着广泛的联系。企业的财务关系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同其所有者之间的财务关系,企业所有者主要有以下四类:(1)国家;(2)法人单位;(3)个人;(4)外商。

2)企业同其债权人之间的财务关系,主要指企业向债权人借入资金,且按借款合同的规定按时支付利息和归仍本金所形成的经济关系。企业的债权人主要有:(1)债券持有人;(2)贷款机构;(3)商业信用提供者;(4)其他出借资金给企业的单位或个人。企业同其债权人的关系体现的是债务和债权的关系。

3)企业同其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关系,主要是指企业将其闲置资金以购买股票或直接投资的形式向其他企业投资所形成的经济关系。企业和被投资单位的关系是体现所有权性质的投资和受资的关系。

4)企业同其债务人的财务关系,这主要是指企业将其资金以购买债券、提供借款或商业信用等形式出借给其他单位所形成的经济关系。企业同其债务人的关系体现的是债权和债务关系。

5)企业内部各单位的财务关系,这主要是指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在生产运营各环节中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所形成的经济关系。体现了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的利益关系。

6企业和职工之间的财务关系,这主要是指企业向职工支付劳动报酬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关系。体现了职工和企业在劳动成果上的分配关系。 7)企业和税务机关之间的财务关系,这主要是指企业要按税法的规定依法纳税而和国家税务机关所形成的经济关系。企业和税务机关的关系反映的是依法纳税和依法征税的权利义务关系。 4.可控成本必须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可控成本应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条件:责任中心有办法知道将要发生的成本责任中心能够计量的成本;责任中心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加以调节,控制的成本。不能同时具备这三个条件的成本均属于不可控成本。

5.简述融资租赁的特点。

融资租赁是设备租赁的基本形式,以融通资金为主要目的。其特点是:①不可撤消。这时壹种不可解约的租赁,在基本租期内双方均无权撤消合同。②完全付清。在基本租期内,设备只租给壹个用户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的累计总额为设备价款、利息及租赁X公司的手续费之和。承租人付清全部租金后,设备的所有权即归于承租人。③租期较长。基本租期壹般相当于设备的有效寿命。④承租人负责设备的选择、保险、保养和维修等;出资人仅负责垫付贷款,购进承租人所需的设备,按期出租,以及享有设备的期末残值。5)、租赁资产金额大。 6.简述股份有限X公司的利润分配程序和

1)股份有限X公司的利润分配程序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2)提取法定公积金; (3)提取法定公益金; (4)提取任意公积金;

(5)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或股利。

2)股股利主要包括:剩余股利、固定股利、固定股利支付率和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利是关于X公司是否发放股利、发放多少股利以及何时发放股利等方面的方针和策略。 壹、剩余股利

剩余股利是指X公司生产运营所获得的税后利润首先应较多地考虑满足X公司投资项目的需要,即增加资本或公积金,只有当增加的资本额达到预定的目标资本结构(最佳资本结构)后,如有剩余,才能派发股利。剩余股利壹般适用于X公司初创阶段。 二、固定股利

固定股利或稳定的股利是X公司将每年派发的股利额固定在某壹特定水平上,不论X公司的盈利情况和财务状况如何,派发的股利额均保持不变。壹般适用于运营比较稳定或正处于成长期、信誉壹般的X公司。 三、固定股利支付率

固定股利支付率是X公司确定固定的股利支付率,且长期按此比率支付股利的。只能适用于稳定发展的X公司和X公司财务状况较稳定的阶段。 四、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

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是X公司事先设定壹个较低的经常性股利额,壹般情况下,X公司每期都按此金额支付正常股利,只有企业盈利较多时,再根据实际情况发放额外股利。

计算分析题

1.某X公司拟筹资5000万元,其中按面值发行债券2000万元,票面利率为10%,筹资费率2%;发行优先股800万元,股息率为12%,筹资费率3%;发行普通股2200万元,筹资费率5%,预计第壹年股利率为12%,以后每年按4%递增,所得税率为33% 要求:(1)计算债券资金成本; (2)计算优先股资金成本; (3)计算普通股资金成本; (4)计算综合资金成本。 解:

(1)债券资金成本

=债券年利率(票面利率)X(1-所得税率)/(1-债券筹

资费率)

=[10%×(1-33%)]/(1-2%) =6.84%

(2)优先股资金成本

资金成本率年股利额=优先股股息率/(1-优先股筹资费率)

优先股筹资额(1筹资费率)=12%/(1-3%) =12.37%

(3)普通股资金成本

=预计第壹年股利率/(1-普通股筹资费率)+普通股利年增长

=12%/(1-5%)+4%=16.63% (4)综合资金成本

=(债券筹资额x债券资金成本+优先股筹资额x优先股资金成

本+普通股出资额X普通股资金成本)/总筹资额

=2000/5000×6.84%+800/5000×12.37%+2200/

5000×16.63%

=12.03%

2.某企业计划年度甲材料耗用总量为7200千克,每次订货成本为800元,该材料的单价为30元,单位储存成本为2元。 要求:(1)计算该材料的经济采购批量;

(2)若供货方提供商业折扣,当壹次采购量超过3600千克时,该材料的单价为28元,则应壹次采购多少较经济? 解:

(1)经济采购批量

=(2x年采购总量x单次采购费用/单位商品储存费用)-2 =(2x7200x800/2)-2 =2400(千克)

(2)壹次性采购2400千克的全年总成本

=7200×30+2×2400/2+800×7200/2400 =220800(元)

壹次采购3600千克时的全年总成本

=7200×28+2×3600/2+800×7200/3600 =206800(元)

比较全年总成本可知,应壹次采购3600千克。

3.某企业有壹台旧设备,原值为15000元,预计使用年限10年,已使用5年,每年付现成本为3000元,目前变现价值为9000元,报废时无残值。当下市场有壹种新的同类设备,购置成本为20000元,可使用5年,每年付现成本为1000元,期满无残值,若X公司资金成本率为10%。

要求:确定该设备是否进行更新。 解:使用旧设备的现金流出量现值

=当前设备变现价值+年付现成本x(P/A,10%,5) =9000+3000×3.791 =20373(元) 采用新设备的现金流出量现值

=设备购置成本+年付现成本x(P/A,10%,5) =20000+1000×3.791 =23791(元)

差量=23791-20373=3418(元)

评价:由于使用新设备比使用旧设备多发生现金流出3418元,故应放弃采用新设备。

4.某X公司进行壹项股票投资,需要投入资金200000元,该股票准备持有5年,每年可获的现金股利10000,根据调查分析,该股票的贝塔系数为1.5,目前市场国库券的利率为6%,股票市场上的股票市场风险报酬率为4%。

要求:(1)计算该股票的预期收益率;

(2)该股票5年后市价大于多少时,当下才值得购买。

解:(1)该股票的预期收益率

=βx股票市场风险报酬率+基准利率(当前国债利率) =1.5×4%+6% =12%

(2)设该股票5年后市价为X元时,股票投资的未来现金流入的现值等于目前的投资额,即该投资不盈不亏。

则:投入资金额=年现金股利(P/A,12%,5)+X×(P/F,12%,5)

200000=10000×(P/A,12%,5)+X×(P/F,12%,

5)

X=(200000-10000×3.6048)÷0.5674 =2853.12(元)

所以,该股票5年后市价大于2853.12元时,当下才值得购买。 5.某企业产A.B俩种产品,产品的单价分别为2元和5元,边际利润率分别是25%和10%,全年固定成本为45000元,A.B俩种产品预计销售量分别为50000件和30000件。 要求:(1)计算盈亏临界点销售收入;

(2)计算盈亏临界点销售量;

(3)如果增加广告费5000元可使甲产品销售量增至60000件,而乙产品的销售量会减少到20000件,试计算此时的盈亏临界点销售收入,且说明这壹广告措施是否可行。 解:

(1)加权平均边际利润率

=(A产品销量x单价x边际利润率+B成品销量x单价x边际利润率)/(A产品销售收入+B产品销售收入)

=(50000x2x25%+30000x5x10%)/(50000x2+30000x5) =16%

盈亏临界点销售收入 =年固定成本/边际平均利润率 =45000/16% =281250(元) (2)盈亏临界点销售量

A产品盈亏临界点销售量

=盈亏临界点销售收入x(A产品销售收入/((A产品销售收入+B产品销售收入))/A产品单价

=281250×(50000x2/(50000x2+30000X5)/2 =56250(件) B产品盈亏临界点销售量

=盈亏临界点销售收入x(B产品销售收入/((A产品销售收入+B产品销售收入))/B产品单价

=281250×(30000x5/(50000x2+30000X5)/5 =33750(件)

(3)增加广告费的加权平均边际利润率

=(A产品销量x单价x边际利润率+B成品销量x单价x边际利润率)/(A产品销售收入+B产品销售收入)

=(60000x2x25%+20000x5x10%)/(60000x2+20000x5) =18%

盈亏临界点销售收入 =年固定成本/边际平均利润率 =(45000+5000)/18% =277777.78(元)

增加广告费使盈亏临界点销售收入降低,有利于增加企业利润,所以这壹广告措施可行。

6.光华股份有限X公司有关资料如下:

(1)X公司本年年初未分配利润贷方余额为181.92万元,本年息税前利润为800万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

(2)X公司流通在外的普通股60万股,发行时每股面值1元,每股溢价收入9元;X公司负债总额为200万元,均为长期负债,平均年利率为10%,假定X公司筹资费用忽略不计。

(3)X公司股东大会决定本年度按10%的比例计提法定公积金,按10%的比例计提法定公益金。本年按可供投资者分配利润的16%向普通股股东发放现金股利,预计现金股利以后每年增长6%。

(4)据投资者分析,该X公司股票的ß系数为1.5,无风险收益率为

8%,市场上所有股票的平均收益率为14%。 要求:

(1)计算光华X公司股票的风险收益率和投资者要求的必要投资收益率。

(2)利用股票估价模型计算光华X公司股票价格为多少时投资者才愿意购买。

解:(1)必要投资收益率

=无风险收益率+β(所有股票的平均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 =8%+1.5×(14%-8%) =17%

风险收益率=必要投资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

=17%-8% =9%

(2)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

=净利润+年初未分配利润-公积金、公益金

其中税前利润:=本年息税前利润-负债总额X平均年利率

=800-200×10% =780万元

净利润:=税前利润x(1-所得税率)

=780×(1-33%) =522.6万元

年初未分配利润181.92万元 提取的公积金.公益金

=净利润x(计提公积金率=计提公益金率) =522.6×20% =104.52万元

因此,

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522.6+181.92-104.52=600万元 股利=可分配利润x现金股利率

=600×16%=96万元 每股股利=股利/发行量

=96÷60 =1.6元

股票内在价值≥股票价格

=每股股利/(必要投资收益率-以后每年现金股利率) =1.6/(17%-6%) =14.55元

即:当股票内在价值小于14.55元时,才值得购买。

7.甲企业计划用壹笔长期投资购买股票。现有MX公司股票和NX公司股票可供选择,甲企业只准备投资壹家X公司股票,已知MX公司股票现行市价为每股9元,上年每股股利为0.15元,预计以后每年以6%的增长率增长。NX公司股票现行市价为每股7元,上年每股股利为0.60元,股利分配将壹贯坚持固定股利。甲企业所要求的投资必要报酬率为8%。 要求:

(1)利用股票估价模型,分别计算M.NX公司股票价值。 (2)代甲企业作出股票投资决策。 解:

(1)计算M.NX公司股票价值 MX公司股票内在价值

=每股股利X(1-年现金股利率)/(投资必要报酬率-年现金股利率) =0.15x(1-6%)/(8%-6%) =7.95元

NX公司股票内在价值:

=每股股利X(1-年现金股利率)/(投资必要报酬率-年现金股利率) =0.6/8% =7.5元 (2)分析和决策

MX公司由于现行市价9元高于其价值7.95元,故不宜投资;NX公司由于现行市价7元低于其价值7.5元,故值得投资,应购买NX公司股票。

8.预计下月初:现金余额8000元,应收账款4000元,下月可收回80%,应付账款50000元需全部付清;下月:销售50000元,当期收现50%,采购材料8000元,当期付款70%,支付工资8400元,间接费用50000元,其中折旧4000元,预交所得税900元,购买设备付现20000元;现金不足时银行借款,借款额为1000元的倍数,现金余额不得低于3000元,现金多余可购买有价证券。要求:

(1)计算运营现金收入 (2)计算运营现金支出 (3)计算现金余缺

(4)确定资金筹措或运用数额 (5)确定现金期末余额 解:

(1)现金收入

=下月应收账款x下月资金收回率+下月销售收入x收现率 =4000×80%+50000×50% =28200(元)

(2)现金支出

=采购材料x付现率+应付账款+支付工资+固定资产+所得税 =8000×70%+50000+8400+(50000-4000)+900 =110900(元)

(3)现金余缺

=流动资金-流动负债

=现金余额+现金收入—现金支出—设备投资 =8000+28200-(110900+20000) =-94700(元)

(4)借款

=(现金余缺)+现金限值 =95000+3000 =98000(元)

(5)期末现金余额

=借款—现金余缺 =98000-94700 =3300(元)

9.某X公司货币资金150000元,固定资产425250元,销售额150万元,净利75000元,速动比率为2,流动比率为3,应收账款平均收帐期40天,权益报酬率12%,期初股东权益60万元。假设(1)流动资金中只有货币.应收账款.存货三个项目;(2)应收账款期初和期末相等。 要求计算:

(1)收账款为多少? (2)流动负债为多少? (3)流动资产为多少? (4)总资产为多少? (5)总资产净利率为多少? (6)期末净资产为多少? (7)长期负债为多少? 解:

(1)40=360*应收账款/1500000

应收账款=收帐期X货币资金/360

=40x1500000/360 =166666.67(元)

(2)因为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所以,流动负债=速动资产/速动比率

=(150000+166666.67)/2

=158333.33(元)

速动资产包括现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扣除坏账损失)、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等。

(3)因为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所以,流动资产=流动负债X流动比率

=158333.33×3 =475000(元)

流动资产的内容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帐款和存货等。

(4)总资产=流动资产+固定资产

=475000+425250 =900250(元)

(5)总资产净利率=净利润/总资产

=(75000/900250)X100% =8.33%

(6)因为平均净资产=(期初净资产+期末净资产)/2 其中,平均净资产=净利润/权益报酬率

=75000/12% =625000(元)

因此,期末净资产=2x平均净资产-期初净资产

=2*625000-600000

=650000(元)

(7)因为总资产=期末净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负债

所以,长期负债=总资产-期末净资产-流动负债

=900250-650000-158333.33 =91916.67(元)

10.某X公司2004年的财务杠杆系数为1.5,净利润为60万元,所得税率为40%。该X公司全年固定成本总额为150万元,当年初发行债券1万张,每张面值100元,发行价为105元,债券年息为当年利息总额的20%,发行费用占发行价格的2%。

要求:(1)计算该X公司2004年利润总额;

(2)计算该X公司2004年息税前利润总额; (3)计算该X公司2004年利息总额; (4)计算该X公司2004年运营杠杆系数; (5)计算该X公司2004年债券筹资成本。

解:

(1)利润总额=净利润/(1-所得税额)

=60÷(1—40%) =100(万元)

(2)息税前利润总额为:

因为,财务杠杆系数=税后利润变动额x税后利润额/(息税前利润变动额x息税前利润)

所以,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x财务杠杆系数

=100x1.5 =150(万元)

财务杠杆系数(DFL)=息税前利润EBIT/利润总额

(3)利息总额=150—100=50(万元)

(4)运营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EBIT+固定成本)/息税前利润EBIT

=(150+150)/150 =2

运营杠杆系数(DOL)=(息税前利润EBIT+固定成本)/息税前利润EBIT

(5)债券筹资成本=

债券资金成本率=(债券面值×票面利率)×(1-所得税率)/[债券的发行价格×(1-债券筹资费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