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本科课程教学大纲(理论课)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本科课程教学大纲(理论课)

来源:九壹网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课程名称: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码: 开设学开课单位: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期: 课程性课程类型: 专业核心类 质: 共32学时,其中讲授总学时数: 32学时 数: 课程学适用专业: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分: 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 陈杰、黄鸿编《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二版),高等教育出参考教材: 版社,2010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是电子类专业一门重要的职业技术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获得误差理论、传感器、自动检测工程应用方面的基本知识。

本课程的目标和任务是介绍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综合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技术应用能力,使学生掌握检测系统的设计和分析方法,能够根据工程需要选用合适的传感器,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更好地提高研发、系统组成等方面的能力。(限于学时,本书的第10-13章可不讲授,留学生参阅,不作具体要求)。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前导课程:高等数学、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后续课程:无

三、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

2 周学时2 选修 第六学期 C072070 (一)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概念 (1学时)

传感器的组成、分类及发展动向,技术的定义及应用。 1.基本要求

熟练掌握传感器的组成和分类,了解传感器的发展动向及应用。 2.重点、难点

重点: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目的和意义。 3.说明:课堂教学和现场认识教学相结合。

(二)传感器的特性(3学时) (1)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

(2) 传感器的动态特性及其响。

1.基本要求

掌握传感器的静态特性(线性度、迟滞、重复性、灵敏度与灵敏度误差、分辨率与阈值、稳定性、静态误差),掌握传感器的动态特性(线性系统的传递函数、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指标,动态响应分析的基本方法)。

2.重点、难点

重点:传感器的静态特性与动态特性的性质。

难点:工艺计算与平面布置;微机联网控制系统。

3.说明:本章主要讲述传感器的特性,不涉及复杂的内容。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强化实际操作。

(三) 电阻式传感器 (4学时)

(1)电位器式传感器的主要特性及其应用。 (2)应变片的工作原理。

(3)应变片式电阻传感器的主要特性及应用。 1.基本要求

理解电位器式传感器、应变片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它们的性能特点,了解其常用结构形式及应用。

2.重点、难点

重点:电位器式传感器、应变片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难点:线性与非线性电位器的测量原理,应变片式传感器的测量原理、温度误差及其补偿。

3.说明:本章主要讲解电阻式传感器的检测方法;课堂教学、实操训练、多媒体教学,强化实际操作。

(四) 电感式传感器 (4学时)

(1)自感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等效电路与转换电路,自感式传感器的特点及其应用。

(2)变压器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等效电路及其特性。 (3)差分变压器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及其应用。

(4)涡流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转换电路及其应用。 (5)压磁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结构形式及其应用。

(6)感应同步器的工作原理、测量方法及误差分析。 1.基本要求

理解自感式、差动变压器式、涡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其性能特点,了解其应用。2.重点、难点

重点:自感式、差动变压器式、涡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难点:自感式、差动变压器式、涡流传感器的性能特点。

3.说明:本章主要讲述自感式、差动变压器式、涡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检测方法;课堂教学、实操训练、多媒体教学,强化实际操作。

(五) 电容式传感器 (4学时)

(1)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类型。 (2)电容式传感器的灵敏度及非线性。 (3)电容式传感器的特点及等效电路。 (4)电容式传感器的设计要点,转换电路。 (5)电容式传感器的应用。 1.基本要求

理解各种形式电容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其性能特点,了解其应用。 2.重点、难点

重点:各种形式电容传感器的性能特点。 难点:电容式传感器的等效电路及特性。。

3.说明:本章主要讲述电容式传感器的检测方法、电路及误差分析方法;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分组讨论、强化实际操作。

(六) 磁电式传感器 (4学时) (1)霍尔式效应与霍尔元件。

(2)霍尔元件的构造及测量电路。 (3)霍尔元件的补偿电路。 (4)霍尔传感器的应用举例。 1.基本要求

理解霍尔元件的工作原理,转换电路,掌握其性能性点。 2.重点、难点

重点:霍尔元件的性能特点。

难点:霍尔式传感器工作原理及应用。

3.说明:本章主要讲述霍尔传感器的检测方法及应用;课堂教学、实操训练、分组讨论、多媒体教学,强化实际操作。

(七) 压电式传感器 (4学时) (1)压电效应。 (2)压电材料。

(3)压电式传感器的等效电路及测量电路。 (4)压电式传感器的应用。 1.基本要求

了解压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常用压材料及其性能特点,理解其转换电路。 2.重点、难点

重点:压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性能特点。 难点:压电式传感器的等效电路及测量电路。

3.说明:本章主要讲述常用压电式传感器的检测方法及技术要求,不涉及复杂的内容;课堂教学、实操训练、分组讨论、、多媒体教学,强化实际操作。

(八) 热电式传感器 (4学时)

(1)热电阻材料及工作原理、测量电路。

(2)热电偶的基本定律、测温电路及温度补偿。 (3)热敏电阻的特性及应用。 1.基本要求

掌握热电阻材料及工作原理、测量电路;了解热电偶的基本定律、测温电路及温度补偿;掌握常热敏电阻的特性,并了解其应用。 2.重点、难点

重点:热电式传感器的测量原理、测量电路。 难点:热电式传感器的应用。

3.说明:本章主要讲述常用热电式传感器检测方法,不涉及复杂的内容;课堂教学、实操训练、分组讨论、、多媒体教学,强化实际操作。

(九) 光电式传感器 (4学时) (1)光电效应。

(2)光电器件及其特征。

(3)光电式传感器及其测量电路。 (4)光电式传感器的应用。 1.基本要求

了解光电器件的原理、应用,掌握脉冲光电式传感器(PCD)、光纤传感器、电荷耦合器件(CCD)、光栅、激光传感器的原理、特点及应用。 2.重点、难点

重点:光电式传感器的检测方法、信号转换的基础知识。 难点:常用光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3.说明:本章主要讲述光电传感器的测量基础知识及应用,不涉及复杂的内容;课堂教学、实操训练、分组讨论、、多媒体教学,强化实际操作。

四、教学安排及方式

总学时:3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时数32学时,实验教学时数为0学时。 教学环节 实验看或 其他 讲 习 上 小 备 教学时数 (实录参 (说课 题 课 机 计 注 践) 像观 明) 课程内容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概 1 1 念 传感器的特性 3 3 电阻式传感器 4 4 电感式传感器 4 4 电容式传感器 4 4 磁电式传感器 4 4 压电式传感器 4 4 热电式传感器 4 4 光电式传感器 4 4 五、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 笔试(开卷)。 2、成绩评定:

各教学环节占总分的比例:平时测验及作业:30%,期末考试:70%

六、推荐教材与参考资料 1、推荐教材: 陈杰、黄鸿编《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参考资料:

(1)周杏鹏等编《检测技术及系统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6。 (2)侯国章编 《测试与传感技术》(第二版),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

(3)刘君华编 《现代检测技术与测试系统设计》,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