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教育 SCIENCE&TECHNOLOGY 匪圆 基于波特五力竞争模型的金融院校发展战略研究 潘英桃 (广东金融学院 广东广州 51 0521) 摘要:加入wTO后,意味着金融院校所依托的中国金融业将置身于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化、市场一体化的世界大环境中,国际上 各种政治 经济 文化的变化都会直接反映到金融市场来 因此当下的金融院校必定会遇到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机遇、新情况.新 变化。为使金融院系利用新的机遇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取得稳定协调地发展,本文试图应用波特五力竞争模型理论,就金融高等学校 发展战略问题进行初步研宄和探讨,也为我国高等金融院系的管理者制定和实施发展战略提供参考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五力竞争 金融院系 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G4 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 6 72—37 9It200 9)07(c)一01 69--0 2 1金融院校概述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高等敦育取得 速 发展,尤其是“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使 高等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曰益显 现。近几年很多高等院校实施了扩招计 划,使高等教育迎来_『又一个快速发展的 春天。而金融院校在这一 大环境中得到¨r 迅速的发展,在众多综合性大学中渐露火 角,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当前,我国招收金融专业的院校起码 有八十多所.有学者把这些金融院系夫 分成这几类:第一类:综合大学里的金融学 院系,这类学校主要有:北京大学、复旦大 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等。第 二类:原中国人民银行所属财经大学金融 院系。这类学校是:西南财经大学、外经济 贸易大学、两安交大(指并人的陕西财经 学院),还有一大批原来的金融专科学校(但 相当一部分已经并入其他学校或升为本科 院校,如广州高等金融专科学院现升为本 科院校,, 东金融学院,现是省属的高校. 本文把这类学校归为第五类)。第三类:原 财政部所属砸寸经大学金融学院系,这类学 校是: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大学 (中南财经大学,与中南学院合并而 成J、东北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 财经大学、山东财政学院等。第四类:其池 经济部门所罹财经学校金融学专业,总体 上,这类学校的金融学专业较弱。这类学 校主要有:重庆工商大学(原重庆商学院, 与渝州大学合并)、兰州商学院、天津商学 院、北京工商大学(原北京商学院,与北京 轻工业学院、机械工、 管理f部学院合 并)、浙江工商大学( 杭州商学院)(上面 属于=原内贸部直属)、山西财经大学(原全 国供销社直属)、安徽财经大学(原安徽财 贸学院)(原全国供销社直属)等。第五类: 省属财经大学金融学专业,这些学校由于 原柬的地方特色.在一方天地范围 还是 很有影响的.这 学校有:财经学院、 内蒙占毋寸经学院、河南财经学院、、广东金 融学院、广东商学院等。第六类:工科大学 的金融学院系,J:科学校办经济类.办金融 学专业的历史应该都是比较短的,这类学 校主要育: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 航空航天大学、I:海交通大学、中南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 系的地方,作为其中一个学生的好处是 这些金融院系部分抓住'广机遇,得到 占而喻的。但这些学校一个共同的弱点 r迅速的发展壮大,而有一些随着时 的 恰恰是它们原来归属中国人民银行领导, 推移不见起色 逐渐被一些高校所合并。 教学的组织无论是理论还是实务,围绕银 行展开了其与现代金融的接轨,现代 2金融院校的的波特五力竞争模型分析 金融是以金融市场为核心的金融,金融机 五力竞争模型是迈克尔·波特(MiCl1 }{:j只是金融市场的一个主体而已,尽管很 ael Portel-)于8O年代初提出,对企业战 多学校做了转型,但原来的惯性是不容易 略制定产生垒球性的深远影响,用于竞争 改变的。 战略的分析,可以有效的分析客户的竞争 所以说,行、【 内竞争的成胁是较大的。 环境。五力分别是: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 2 2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 竞争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潜在竞争者 新进入者在给行业带来新生产能力、 进人的能力,供应商的对价还价能力、客 新资源的同时,将希望在已披现有企业瓜 户的讨价还价能力。从经济意义 柬1井 分完毕的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这就有可 斫有学校都是一个经济实体,在经济高速 能会与现有企、I 竞争。金融院校的潜在竞 发展的今天,高等学院的运作与管理与企 争者总体有以 三个片面。 业极其相似,要想在竞争中获胜,必须深入 方面,随着这几年学校的升级优化, 了解哪一种压力对自身有更大的影响,从 由于的支持和吸引,不少院校通过合 而先缓解哪方面压力。因为这五种竞争力 计,联合办学实力增强,很多学校从本科院 能够决定一个单位的获力能力和竞争优 校向第二层教学科研型大学靠拢,如国家 势,影响其长期发展。现从五方面对金融 解决三农问题使得农科专业吸引了更多的 高等院校进行分析。 生源,变得更有竞争力。这些都形成对金 2 1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 即现有 融院校,也是对全部高校的新的威胁。 竞争者的威胁 另一方面,由丁经济的发展,金融专业 根据上文提到的金融院校分的六大类 前景看好.一些大学渐渐新增金融专业,也 可以看出,金融院系i Hl的竞争是比车交激 是对现有的金融院校造成潜在的威胁。如 的。一方面,考生报考金融专业时选择多, 科大学的金融学院系,工科学校办经济 另一方面,企业招金融方面的毕、I 生也有 类,办金融学专业的历史应该都是比较短 很多的选择。即招生和就业方面的竞争激 的,但上科的优势是它的雄厚的数理基础, 烈。六类金融院校各有优势和不足.产生 而现代金融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定量分析, 的百家争鸣的局面。 这些学校在人才方面比较有优势,所以金 如综合大学里的金融院系,凭借着学 融』:程这种金融专业的优势就变得比较明 校的高名气,其专 l 实力,l 一定排前列,恒 加} 上科学校特有的名气,所以专业t 受到各地很多学生的追捧,卡H比之下,一些 升的速度去很快,特色明显,成为令后金融 地方性财经金融院校在金融专业上任当地 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潜力股。 打响了品牌、在当地很有知名度,但全国而 第三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IT、环保 言就名不经传r,但这种院校的好处就是 等行、l 渐渐吃香,这些专业无疑也将是金 得到当地 金融机构和金融企业的重 融院校招生和就、l 的威I协。 视,也 ;乏生源。 2 3替代品的替代能力 又如原属于中国人民银行的学校,较 金融院校的替代品包括一些职业技术 甲 中国的宕融业基本I 可以由银行业所 培训机构和金融企、Jk的培|Jll机构。如今, 替代.所以自然拥有了先天的优势,他们近 高校扩招使得毕业生数量猛增,大学生就 水楼台先得月,无论是学生的就业还是金 业率 断F降,职业技术培训机构能由于 融学科的交流部与银{了有着天然的割不断 直接教授技术,适合社会对专业蓝领的要 的联系.据说现在各银行的主要负‘贵 求,就业率升高,受到社会的认可,对部分 多是这些学校毕业的,在中国这种重人际 生源较有吸引力。另外,金融行业的自身 科技资讯SCiENCf&r FCHNO[OOY{Nf OI MA I ION 1 69 ij{圆— i : 。 。 科技教育 培训机构,自产自销,如保险公司对业务代 输式或填鸭式方法教五、教育要面向国 合,为学生成立很多的实习实践基地,培养 理人的要求是高中毕业,到公司后开展一 际,培养出具有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金融 出来的学生有较强的实战能力。而工科大 系列的培训就可以上岗。这种学员比本科 人才金融国际化是21世纪金融发展的趋 学里的金融院系的优势在前文已提及,它 金融学校毕业的学生肯干,留得住,成本也 势,这就是说,加入WTO,中国金融业将要 的雄厚的数理基础和定量分析,特色明显, 低。这种威胁对省属地方性院校特别明 置身于全球化的国际市场,要参与国际竞 工科学校的学生在人们心目中树立与众不 显。但是在中国的传统思想下,让子女读 争。因此,要求金融教育必须面向国际,培 同的独特形象,得到企业的青睐,这些学校 大学仍是大多数人的选择。所以这些培训 养出有广阔视野、具有参与国竞争能力的 在人才方面占有优势,形成了工科学校里 机构的威胁不是很大。 金融人才。 金融院系特有的名气,从而在竞争中取得 同时,近年来高校行政化、学术、 可见,客户的议价能力是强大的。 优势。 学生培养机制僵化等诸多弊病遭到了家 长、民众和媒体炮轰。如果说,前些年内地 高校还可以高枕无忧,还可以摆出一副舍 我其谁的姿态的话,那么,今天他们已经不 3.3集中化竞争发展战略 3金融院校的战略发展选择 所谓集中化竞争发展战略,就是把学 由于忽视发展战略的研究、制定和管 校的培养对象和顾客目标集中在某一类特 理,不少高校在高速发展中暴露出缺乏战 定的群体或成员身上,充分集中和利用自 大可能再敢于自我封王称后了。内地高校 略观念、竞争意识、市场导向等先进理念。 再不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那么,更多的高 我国市场化程度的日益深入,要求高等学 分考生将远游——选择自费读港校甚至自 校的管理者们尽快榭立起市场意识、顾客 费留学。这些海外院校也成为内地高校的 导向,把学校当作“企业”来运营,变管理 潜在威胁。 为经营和服务,重视学校发展战略的制定 2.4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和管理。波特五种竞争力量的抗争中蕴含 金融院校和其他高校一样,供应商包 着三类成功的战略思想:成本领先战略、 括和家长。资金和的供应商是政 差异领先战略、集中战略,在上文对金融 府,而生源的供应商是家长和老师。处于 院校进行五力分析的基础上,可以看出,不 高校教育的提供者地位的,具有较强 同类型的院校应采取不同的战略管理。 的议价能力,对高校具有绝对的控制 3.1低成本竞争发展战略 权,一旦对高校的支持减弱,学校将面 低成本竞争发展战略,又叫成本领先 临相当大的风险,但是由于的目标是 战略。该战略的推广和普及是建立在规模 经济的长期持续高速发展,而经济的发展 经济和学习曲线的概念之上的,整个战略 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对高校的一 目标是追求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但同时 般是支持其发展的。 也不可忽视质量、服务、需求和其他方面 家长和老师的议价能力表现在决定让 的管理。这一被企业所广泛应用的竞争战 子女选择某一学校的能力,因为家长是学 略同样适应于高等学校。根据前面对金融 费的提供者,所以影响是极大的,而他们对 院校的分析,该战略可适用于第一类的综 高校的认识来源于平时生活的认知,比如 合性大学里的金融院系,这些金融院系可 网上形形式式的高校排名也影响家长对学 享受到所在大学带来的规模效应,该院系 校的声誉和知名度的认知,但一般的家长 可以控制办学成本,利用学校的大规模实 特别是农村的家长对高校不是很了解,他 现规模效应,减少宣传和公共费用,努力追 们依赖老师给建议。高中的老师对各高校 求经验成本的降低,充分利用大学里人力 的招考分数和就业前景比较了解,金融业 资源和设施资源,节省成本用于院系金牌 前景看好的情况下,金融专业都是热门的。 专业的建设,比如师资队伍的建设、人才 当然,为凸现教学成绩,名牌综合性大学是 的培养等,获取相应的竞争优势。 他们首推对象,省属地方性金融院校在这 3.2差异化竞争发展战略 方面就处于劣势。 高等学校的差异化竞争发展战略是指 2.5客户的议价能力 学校在行业中,选择用户视为重要的一种 高校的客户,主要是指接收毕业生的 或几种特性,并且使自己在满足这些需要 企业。金融院校的客户主要是面对金融企 方面处于独一无二的竞争地位 该战略适 业,所以金融业的发展状况对金融院校的 用于第二类、第三类、第六类的金融院校, 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加入WTO意味着中 即原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所属财经大学 国金融业将置身于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 金融院系和工科大学的金融院系。这些金 化、市场一体化的世界大环境中,国际上 融院系要突出自己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差异 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化都会直接反 性,特别是产品(毕业生)的差异性。即通过 映到金融市场来,使得金融市场瞬息万变, 专业、课程设置以及办学过程与手段的改 中国金融企业必定会遇到许多前所未有的 革与创新,使培养的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 新情况、新变化,这就对金融人才的素质 变化,在知识结构、心理素质、应变能力等 和能力提高了要求,金融院校要适应新的 方面具有明显的个性特征和差别优势。如 形势,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注意加强对创 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所属的院校,与金 新能力的培养。多年来,我国高等学校的 融业具有天然的联系,又得到银行、财政 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同程度上还是采用灌 部等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加强产学研结 7O 科技资讯SCIENCE&TECHNOLOGY INFORMATION 己的优势资源为特定目标提供特定的服 务。集中竞争发展战略适用于其他经济部 门和省属地方性金融院系。这些金融院系 相对较弱,属于中小规模,但专业性比较 强,在全国看影响不大,但在省市内影响很 大,得到当地和金融企业的重视。这 些学校应该着眼于所在地的市场,努力取 得成本优势和差异化优势。这是因为综合 性大学等面对的市场比较广泛,在某个特 定市场需要方面表现处于劣势,因而这些 地方性的金融院系可实行集中战略以满足 这部分市场的需求,把握好自己的定位,办 出自己的特色,提供更好的服务,从而确立 自己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陈绍业.教育产业研究【M】.北京:高等 教育出版社,l975:15~l7. 【2】(美)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 陈小悦【译】.竞争战略【M】.华夏出版社, 2003,6. 【3】金占明.战略管理(第2版)【M】.清华大 学出版社,2004:77~l10. 【4】张世春.迎接“入世”挑战培养高素质 金融人才【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 报,2002(4). 【5】胡鹏山.论加强高校的战略管理【J】.上 海高教研究,l997(3):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