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卷 第5期Vo1123No15重 庆 交 通 学 院 学 报
JOURNALOFCHONGQINGJIAOTONGUNIVERSITY
2004年10月Oct.,2004
高速公路建设中的生态治理对策
彭 波1, 林 立2, 薛 辉2
(11长安大学公路学院,陕西西安7100;21开封市公路管理局,河南开封466000)
Ξ
摘要:高速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破坏较大,生态绿化是公路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道路绿化应从植物学、生态学、环境美学的角度出发,分析生态绿化的功能及作用,考虑绿化虫害的防治对策及绿化的发展趋势,对生态绿化的方式、方法进行综合评估,以确定高速公路建设中生态环境治理的方法.关 健 词:生态绿化;原则;环境保护;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U412136;X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2716X(2004)0520059203
  高速公路建设对环境的破坏是不可避免的,如
何恢复建设后的生态环境,保证公路沿线的自然群落不受破坏,是公路建设中生态治理的主要内容.
公路生态是人们视觉所能看到的各种自然与公路交通要素的综合体,是公路三维空间加上时间而成为能够反映时、空变化的四维空间造型和人的视觉、心理感受等形式的综合环境效应,也就是乘坐交通工具的人在运动过程中对公路及公路环境的印象.
公路生态绿化是将公路及其沿线所有设施纳入绿化范围,以改善行车舒适程度,美化路容,展现地区景色,消除公路对生态规律的破坏.生态绿化的成效,反映出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公路建设与管理的特色和水平.
1 生态绿化的一般原则
植物的最大特征是具有生命.好的生态绿化不仅会带来优美的环境,而且具有一定的功能.公路绿化要从美学与发挥它的作用等方面出发,综合考虑.
111加强公路个性
绿化有很多设计手法.在单调的生态区域内(如草原、森林),应当运用对比绿化法使风景多样化;如可以采用整齐的行道树、林边或林间道路与开阔草地之间交替布置的方法;可以种植装饰性树木和绿化群体,可以利用一些比较特殊的载植手法在重要的技术、文化和生活设施内建立视觉标识.在多样的生态区域内(大森林、山区),则应采用联接绿化法,
Ξ
即重复邻近生态区域内容易记忆的形态(绿化的型
式、规模和树种等),强化路线识别特征.
采用不同的绿化方式将有助于加强公路特征,使公路生态具有一定的韵律和节奏,从而使不同的公路区分开,增强公路的连续性和方向性.112绿化要注意地方特色
不同的地区可以有不同的绿化方式和树种,在绿化设计时,应尽量利用原有的树木,维持地域性生态体系的运作.特别是在生态单调区域的长直线上、弯道的外侧、林边、路堑旁、进出口和交叉口附近、较陡的凸形竖曲线附近生长的树木都是很值得保留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凸形竖曲线的顶部种植树群可起到诱导视线的作用,使司机和乘客能预感到前方生态要发生变化.113绿化树种的选择
适合公路绿化的树种一般应是能耐受不良气体影响的,对土质和土壤水份要求不高,耐风、耐雪、耐光和耐寒的品种.为了使绿化种植尽快发挥作用,应选用速生树木,但为了装饰目的,不宜使用很快会失去装饰作用的树木.
各种绿化植物,因树形、色彩、香味、季相等不同,在生态、功能上都有不同的效果.根据公路生态上及功能上的要求,贯彻“四季长青、错落有致、色彩丰富、简单明快”的原则,就需要多品种与多种栽植方式的配合.可根据不同使用者的视觉特征及观赏要求,处理好绿化的间距、树木的品种、树冠的形状以及树木成年后的高度及修剪的问题.
收稿日期:2003211228;修订日期:2004202216作者简介:彭 波(1970-),男,西安市人,博士生,副教授,主要从事道路工程方面的研究.©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第23卷60                114绿化草种的选择
高等级公路绿化用草种主要是保证其成活、生长及护坡的功能.因此应考虑根系深而发达,扩张性强,生长和成坪快,抗逆性强;抗寒、耐热、抗旱;多年生、绿期长;耐贫瘠、耐粗放管理等因素.我国幅员辽阔,纬度差大,基本形成了亚热、温、寒3个气候带,选择草种首先考虑的问题应是气候.例如,北方地区选种要注意其抗寒性,能安全越冬,具有良好的抗干旱性能;常用的冷季型草种有黑麦草,紫羊毛、红豆草等.南方地区可选用暖季型草种,如结缕草、假俭草、香根草等.一般情况下,选用3种以上草种混合栽种效果会好一些.
草坪植物与树木相比虽无粗大主根,根系较浅,但也要具备40cm厚的熟土层,因为有80%的根系在这层中生长;在熟土缺乏的地方,也应保持在20cm厚以上,此时根系已下降到40%左右;土层过浅,能生长的根系将会减少,直接影响草坪的正常生长.
一般草坪植物适合在pH值为615~715左右的中性土壤中生长.在pH值较小的强碱性土壤条件下(如灰土层处),草木将很难生长,此区域应采取换土或调酸等措施.
115工程建设各阶段生态绿化的考虑
公路建设项目在工可、设计、施工以及营运期间都应该严格遵守“生态”至上的原建设则,把生态建设作为项目环境影响及后评估的重要内容.德国道路建设中,生态是一大要素,规定生态景观设计应与道路总体有机的协调,将其对周围环境的破坏降至最低程度.美国有的州规定在工可、设计期间,应有专业园林工程师描述并记录工程沿线的生态环境及生物群落,同时对影响范围内的地形、地貌加密测量,施工中应尽量维护原有的生态环境及地形、地貌,工程完工后应按原有的生物群落及地形、地貌同时、等量予以恢复.
2 生态绿化的内容功能
211分隔带绿化
分隔带绿化起着遮光防眩,诱导视线,改善生态的作用.由于分隔带土层薄、立地条件差,树种应选择耐贫瘠、抗旱、枝叶茂密、常绿灌木.考虑到花木的生长空间,一般宽在80cm以上的分隔带方可考虑植被绿化.基于行车安全的考虑,在狭长的分隔带不适宜栽植高大的树木,可考虑栽植花草及矮生灌木,如冬青、洒金榕、小叶女贞等.212路侧植被绿化21211边坡植被绿化
多年来,我国公路边坡绿化一直主要考虑树种
的选择、草木移栽和养护管理等,而忽略了能阻止水土流失、增加公路边坡和路基稳定性的边坡生物防护,结果使公路边坡自然植被恢复缓慢,未起到保护公路和防灾效果.随着对植被绿化功能的逐渐认识,边坡绿化的目的更积极考虑到水土保持和美化环境.限于边坡缺水、土壤贫瘠等条件,其植被材料应考虑根系发达、茎矮叶茂,涵养水能力强及具有美感的耐旱草种.
21212边沟及坡脚绿化
边沟两侧栽种乔木不仅能稳定坡脚、美化路容,而且可作为视线诱导,指示驾驶员道路前进方向.尤其是在竖曲线顶部等路线走向不明了地段,可以使路线走向变得明显,有利于驾驶员安全行车;同时,栽种乔木还可以对线形做局部优化.在平原区,可选用垂柳等作为绿化树种,在丘陵区,可选用刺槐等.为了维护交通安全,保留足够的侧向净空,一般快车道边缘外115~310m内可考虑栽植花草及矮生灌木,310m外可考虑栽植较高大的乔木,即使如此,也应考虑到未来道路拓宽时,树木移植砍伐造成的绿化带损失等问题.213空地植被绿化
公路改线或截弯取直后余留下的废弃道路或空地,路边的弃土堆,土坑等,可妥善利用,规划为绿化、美化的景点,为驾驶员及乘客提供休息场所.214绿化的功能
道路绿化有三大机能,首先是生态美化机能,增进道路和沿线生态的协调,提高行车舒适性,使包括道路在内的整个区域风景更美丽;其次是交通安全机能,引导视线、遮光、防眩、确保交通安全;第三是环保机能,绿化可以有效地降低交通噪音,净化大气,吸附尘埃,协调微气候环境,减轻由道路交通造成的危害,改善沿线环境.215绿化与线形的配合
道路绿化与路线的平、纵线形要严格保持一致,这样有助于显示公路线形特征,平曲线、竖曲线部分的绿化应能诱导视线,两侧不宜种植高大乔木,防止影响视距及树影的斑驳在高速行驶时耀眼;应充分利用公路用地范围内的原有树木,除非因树木影响视线、妨碍交通而移植或砍伐后,有利于获得视觉景观外,应从公路设计开始充分考虑保留原有树木,与路线线形保持协调.如进入森林前及穿越森林后的路段,为利用沿线其它景观,可按计算行车速度的3~5s行程清理林木以便通视,并应在靠近森林边缘栽植与森林树种相同的树木,其密度宜疏于森林密度,保证视线诱导、维护公路线形的顺畅感及生态环境的协调性.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第5期           彭 波,等:高速公路建设中的生态治理对策            61216互通式立交桥等构造物的绿化
31212施用技术水平低
公路构造物及道路设施要与公路线形协调一致,宜进行园林设计.对一般的桥,最好的美学处理是使其不显眼,对于有纪念意义的桥要向驾驶者展现这些桥.如互通式立交桥的不同匝道在空间组合后留下不规则的空地,空间分割而产生破碎感,应该用绿化把分离的空间连结成协调的整体,使之具有顺畅的美感.立交绿化因地形不同,空间分割不同,方案也不同.立交区域内由于多层道路穿插,要考虑对行车的诱导绿化及保持良好的通视空间,突出匝道的动态曲线美及建筑艺术形象;环岛的空间较大,是绿化植栽的重点,宜栽植图案式嵌花草坪,并适当点缀花坛、喷泉或雕塑小品,营造高雅的氛围,提高观赏价值,构成景观重点,增加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感.
3 绿化虫害的防治
311公路绿化虫害的发生特点
据有关资料报道我国害虫有4000种左右,危害较大的优势种有近100种.这些虫害常常造成公路绿化林的损害,直至大面积死亡.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公路绿化虫害是从农林生态系统带来的,其实,公路虫害的发生除一般规律外,还有其自身的特点:31111非生物因素
汽车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化氢对蚜虫、介壳虫和粉虱等刺吸式口器害虫的繁殖有刺激增强作用;尾气中含铅微粒积累在植物组织中对害虫天敌的杀伤作用大于对植食性害虫的作用;公路上的尘埃覆盖在叶面上影响光合作用的同时又阻碍了寄生蜂在寄主植物体表的产卵活动.31112生物因素
公路绿化生态系统中的植物相对稀少,结构单一,生长势不佳,落叶很快被清扫干净,不能进入生态系统循环.同时天敌系统脆弱,稳定程度差,微生物常常处于抑制状态.公路害虫经过长期适应,必然在生物学特性以至生理上形成程度不同的变异,在行为习性和适应性、抗逆性等方面都与农、林、园林生态系统中的昆虫有所不同.312化学药剂防治的危害
多年来,公路对植保重视不够,在防治病虫害方面基本上采用农药防治.但是,化学农药已成为当今我国城市中的重要污染物,其危害主要有3方面.31211投放量大
我国公路绿化为防治虫害,化学药剂投放量非常大,如大连市1999年农药用量超过20t,70%280%以上为有机磷农药,而生物农药一般不超过1%23%.
几乎98%以上农药采用的是单一、粗放的高压喷雾方式,喷洒在虫体及植物上的药剂常常不足10%,其余药液流失到地面或挥发到空气中,既破坏了环境生态系统,又杀伤大量害虫天敌,使害虫抗药性明显增强.
31213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农药除了对人体皮肤与呼吸系统造成直接危害之外,环境中的长期农药污染所引起的细微效应,是对人类危害最为严重也是无法避免的.313综合治理
为适应“以人为本”的环境建设需要,公路害虫
(IntegratedPestManage2防治工作宜采用“综合治理”
ment,简称IPM)的策略.
IPM是60年代末,70年代初,人们考虑到单纯使用化学农药的不良后果提出的一种防治新策略.1996年FAO(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对IPM的定义是:害虫综合治理是一个害虫防治体系,这个系统考虑到害虫的种群动态及其环境,利用所有适当的方法和技术尽可能相互配合,把害虫种群控制在低于经济危害的水平.这与我国提出的“从城市环境的整体观念出发,以预防为主,综合管理”的方针原则是一致的.IPM的基础是“容忍哲学”而不是以前的“消灭哲学”,只求降低害虫种群的数量,使其不造成危害,而不是追求彻底消灭.它要求科学地减少化学药剂的施用次数与施用量,逐步增加生物及微生物药剂的施用量,以昆虫种群和植物类群的生态平衡,避免虫害的发生.
1970年美国California州最早开始IPM试验,试验区内1969年全年共施用9种602kg化学农药控制各类害虫,到1973年全年共用2种计9113kg化学农药,到1974年只需1种微生物农药(Bt乳剂)2127kg,分别为1969年的1125%和0173%.国内北京大学在校园内实施IPM,仅1994年一年就使元宝枫细蛾等害虫幼虫的虫口密度下降了94%,基本上实现了“重视养护,保护天敌,减少农药,保持生态”的原则.
4 结  语
1)生态绿化可以起到确保交通安全、景观协调及环境保护等功效;
2)生态绿化要注重地方特色,不同地区可以有
不同的绿化方式和树种;
3)生态绿化应该在工程建设从工可到营运期的全过程综合考虑,要确立生态环境与工程构造物协调、顺畅的整体美感,并应遵守生态绿化的原则;
(下转81页)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第5期            唐红梅,等:公路泥石流研究综述(Ⅱ81
Reviewofdebrisflowresearchinhighway(Ⅱ)
TANGHong2mei, CHENHong2kai
(Inst.ofGeotechnicalEngineering,ChongqingJiaotongUniversity,Chongqing400074,China)
Abstract:Debrisflowisoneofimportanthighway2waste,andoneofmaindynamicforcetodestroyhighwaytoo.Accordingtoanalysestore2searchdocumentsathomeandabroad,theauthorsdividestudiesstatusquointoeightparts,i.e.subjectsystemofdebrisflowanddebrisflowclassification,formationofdebrisflow,modelofdebrisflowmass,movementandimpactofdebrisflow,abrasionofdebrisflow,controltech2niqueofdebrisflow,debrisflowtestinganddisasterappraise.Itisanalysesandappraiseindetailinthispaperthatabrasionofdebrisflow,controltecniqueofdebrisflow,debrisflowtestinganddisasterappraise.Furtherapproachsomekeyproblemsincontrolofdebrisflowwithim2pactanddepositindebrisflowinhighway.
Keywords:debrisflowinhighway;controlstructure;abrasion;controltechnique;debrisflowtesting;appraiseandforecast
(上接61页)
  4)生态绿化要注重绿化保护和虫害防治.在实
践中摸索适合中国的保护生态、恢复生态、绿化国土的技术与方法,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同时也应注意了解和学习国外的技术和方法,尤其是借鉴那些能使我们走向成功和可少走弯路的技术.参考文献:
[1] 和丕壮.道路绿化工程的景观设计[J].西安公路交通
[2] 熊广忠.路美学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公路学报,
1994,(1):40244.
[3] 彭 波.道路绿化美学在高速公路中应用[J].长安大
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28232.
[4] 赵 强,王 勇.化临高速公路绿化设计[J].华东公
路,2000,(5):35237.
[5] 王明怀.高等级公路施工技术与管理[M].北京:人民
交通出版社,1999.
[6] JohnQrmsbeeSimands.LandscapeArchitecture[S].Mc
Graw2HillBookcompany,1983.
大学学报,1999,(3):18221.
Theecosystemmanagingofexpresswayconstruction
PENG Bo1, LIN Li2, XUE Hui2
(1.SchoolofHighway,Chang’anUniversity,Xi’an7100,China;21HighwayAdministrationBureau
ofKaifengCity,Kaifeng466000,China)
Abstract:Ecosystemgreeningisanimportantpartofexpresswayconstruction,apartofenvironmentprotect.Basedonthestudyofbotany,e2cologyandenvironmentaesthetics,thefunctionsandrolesofhighwayafforestationareanalyzedinthepaper.Consideringthepreventionofin2sectpestandthedevelopmenttendencyofafforestation,acomprehensiveassessmentonthemeansandmethodsforithasbeenputforward.Keywords:highwaygreen;principle;environmentalprotection;wormprevention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