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1、皮亚杰将个体的认识发展划分的阶段包括(ABCD)。 A感知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E抽象运算阶段
2、“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B)
A.《大教学论》 B.《教育漫话》 C.《爱弥儿》
D.《普通教育学》
3、一个人在旅游的过程中,既想多观光风景、游玩,又害怕多花钱的心理冲突,属于下列哪一项(C )
A.双趋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
D.双重趋避式冲突
4、个性结构的核心成分是(C )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兴趣
5、注意是一种(B)
A.的心理活动过程 B.心理活动 C.个性 D.气质
6、在现代社会中,影响一个国家盛衰强弱的关键因素是(D)。 A.科技 B.经济 C.综合国力 D.教育
7、文献法就是对需要的文献进行查阅、分析、整理,从而筛选出有助于研究进行的文献的科研方法,下列属于文献的是(ABCDE)。 A.会议记录
B.期刊 C.录音 D.评述 E.文摘
8、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的(B)素养。 A.教育理论知识 B.崇高的职业道德 C.文化学科知识
D.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9、由于先前活动而形成的心理的一种特殊准备状态称为(C)。 A.迁移 B.变式 C.定势
D.原型启发
10、人工智能是属于(D) A.人和动物的学习 B.人类的学习
C.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D.机器学习
11、以下各项活动中,属于教学的微观设计的有(ABC) A.确定教学目标 B.制定教学计划 C.编选教材
D.选择教学模式
12、聘任教师的形式有(ABCE) A.招聘 B.续聘 C.解聘 D.不聘 E.辞聘
13、学生运用概念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技能是(B) A.言语信息 B.智力技能 C.动作技能 D.认知策略
14、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D ) A.学校教育制度
B.高等教育制度
C.社会教育制度 D.国民教育制度
15、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现象,属于下列哪项的表现?( B)
A.联想 B.迁移的作用 C.原型启发
D.问题表达方式
16、教师以口头语言向学生呈现、说明知识,并使学生理解知识的行为是(B) A.对话行为 B.讲述行为 C.指导行为 D.提问行为
17、现代教育的特征主要有(ACDE) A.公共性和生产性 B.公益性和免费性 C.科学性 D.国际性
E.终身性和未来性
18、“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B)
A.《大教学论》 B.《教育漫话》 C.《爱弥儿》
D.《普通教育学》
19、皮亚杰认为形成儿童道德的他律道德在(B)。 A.0~5岁 B.6~8岁 C.8~10岁 D.10~12岁
20、以学习成绩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有序材料进行的课堂教学是(B)。 A.发现教学 B.指导教学 C.程序教学 D.合作教学
21、一切较高级心理活动产生的基础是(D) A.思维 B.记忆 C.回忆 D.感觉
22、哪个学习理论学派的学生观,强调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D)
A.完形一顿悟说 B.认知一结构学习论
C.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3、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 A.六三制 B.双轨制 C.分支型 D.五四制
24、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比如12~18岁阶段阶段的危机冲突是(C) A.勤奋感对自卑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自主感对羞耻感
25、被周恩来称为“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布尔什维克”的人民教育家是(D)。 A.徐特立 B.蔡元培 C.杨贤江 D.陶行知
26、学生害怕在社会交场合讲话,担心自己会因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眼睛。这种心理症状是一种:(B) A.抑郁症 B.恐怖症 C.焦虑症 D.强迫症 27、“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记忆属于下列哪种记忆类型(C ) A.形象记忆 B.逻辑记忆 C.情绪记忆
D.动作记忆
28、狗听到主人唤它的名字就跑过去是 (C ) A.无条件反射 B.本能的行为
C.第一信号的条件反射 D.第二信号的条件反射
29、在近代教育史上,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而传授知识无关紧要的理论被称为„„„„„„„„„„„„„„„„„„„„„„„„(C) A.现代教育理论 B.传统教育理论 C.形式教育理论 D.实质教育理论
30、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任务的是(A) A.避免失败者 B.力求成功者 C.自我实现者 D.追求荣誉者
31、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措施有(ABC)
A.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培养 B.重视学生主体参与课堂,获得体验 C.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针对性教育 D.教育目标要反映社会发展
32、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D)。 A.权利 B.威严 C.权威
D.人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