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中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及其意义
教学质量是关系每一位师生的大事,教学评价正是帮助教师掌握教学情况,适时地发现问题并改进工作的一种有效途径。
一次完整的教学评价应当包括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两大方面。其中,教师评价主要指不同教师分别对一次教学活动评价。在此过程中,参与评价的教师主要立足课程标准,结合当堂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等,对授课教师的施教情况及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学生评价主要指学生对当堂课程的直接感受。在学生评价中,学生从获取知识的角度出发,对当堂课程的理解、掌握及运用情况加以反思并作出评价。
教师评价是教学评价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授课教师的教学流程一定是其在熟练掌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学情等一系列因素综合考虑后,最方便学生接受的教学过程。而处于不同教学环境下的教师在面对同一知识点时,施教手段常有不同。因此,教师与专家间、教师与教师间针对同一教学内容相互交换教学思想,相互取长补短,则成为迅速提高教学质量的十分有效一个环节。学生参与评教则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的真正体现,是教师教学效果评价的重要依据,是激励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上海市第二期课程改革重在强调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因此,缺少了学生评价的教学评价活动一定是片面的,唯有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才是更为客观、的教学评价。
以我本人从教几年来所参与的几所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评教活动来看,几所学校的教学评价活动的流程竟趋于一致,即忽略了教学评价活动中作为活动主体的学生的直观感受,而单单由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和一线教师们做单方面评价。由此不难发现,改变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态,鼓励学生本人、同学等参与到评价活动中,将评价变为多方面共同参与的活动,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发展是有利的。
首先,学生对他人评价的过程也是学生本人再学习和交流的过程,能够帮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教师施教过程中的得失;
其次,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引导学生对教学流程进行反思的方式,让学生系统地小结个人的学习活动中的收获,有助于培养学生自我发展、自我成长能力;
最后,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手段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为学生提供有关自身学习、发展状况的信息,能够帮助学生更全面地认清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