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健康成长
-----家庭教育心得
在正常的家庭中,孩子无疑是家庭的中心,父母们把很大的经历都用在孩子的教育身上,并把教育好孩子做为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社会对早期教育问题已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兴趣和关注。
然而,怎样的孩子才是父母亲最期许的?“让孩子健康成长”是一直以来我这个母亲的宗旨,“健康”的意义并非单纯的身体强壮、无病无恙,而是拥有健康的性格、健康的心理、健康的习惯,一个全方位健康发展的健康孩子才是父母最希望的。
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新一代的父母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家庭教育,但是由于社会和工作上的压力,时间和精力往往却很有限,所以一些家长们还是将教育孩子的事情寄托给幼儿园、学校和老师,然而,家庭教育是幼儿园、学校教育不可代替的,父母亦不是老师可以取代的。虽然幼儿园和学校越来越重视自由开放式教育,但毕竟集体教育必须遵守纪律,另外教学任务的要求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师教学的发挥,规范式的教学某种程度上不能完全达到“因材施教”。而与学校、幼儿园“一对多”的教育模式相比较,家庭教育的“一对一”模式就更具有独特性、灵活性、针对性,更能有效进行个性教育。所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缺一不可,并要有效结合才能给孩子全面的教育和发展。
二、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和习惯
1
性格和习惯决定人生---这是一句很深刻的论言。每一个孩子都有各自与生俱来的性格,但后天培养的良好性格趋向和习惯对他们的一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性格决定未来,性格决定命运。最好的性格是热爱生活、热爱同学、热爱一切事物,那么所有人也都会热爱你!”孩子从呱呱坠地开始,他就要生活在人的社会中,良好的性格会使其与人的交往和对事物的认识更加游刃有余。所以,根据年龄,我们在家里的墙壁上贴上颜色鲜艳的图片、亲自唱或者CD里放着唱优美的儿歌和音乐、给他讲动听的童话故事,长大一些后带他去动物园、植物园、海洋世界、去爬山……总之,让孩子去感受一切美好的事物,从而热爱生活中的一切。良好的性格不仅会使孩子追求正面的事物,同时也会使孩子正确认识和对待负面的事物,以积极、乐观、热情的态度去面对人生。自从孩子上幼儿园以后,展现在他们面前的又是一番新天地,他们的世界里不再仅仅是家庭环境中的人和事,出现了老师、小伙伴,而且要在没有爸爸妈妈的环境中跟老师、小伙伴做很多事情,也可以说这是孩子们接触的“第一社会”,在这个关键期,我告诉孩子如何与老师、小朋友相处,如何做一个老师喜欢、同学们也喜欢的完美孩子,让他做幼儿园健康宝宝。
良好的习惯也同样重要,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甚至良好的玩的习惯都会使孩子周围的一切变得更加顺利和有条不紊,也会使追求目标所付出的努力事半功倍。幼儿时期是形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时期,所以我和孩子一同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刷牙漱口、按时睡觉、整理自己的玩具和文具等等,事无巨细,真正让孩子从生活中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许多家长常常剥夺孩子玩的时光,强迫孩子超越其能力学习知识,而使孩子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甚至对学习产生反感、厌倦的情绪,实在是有害无益。父母应该把自己融入
2
孩子的世界,与孩子一起玩,并将教育蕴含在玩中,使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循循善诱,让孩子主动学习。因为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而玩恰恰就是孩子们的最爱,所以家庭中,尽量将对孩子的教育融入游戏中,这样,既加深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感,又使孩子在学与玩的过程中进行探索,获得知识,激发了孩子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动力。
四、做真正合格的父母和良师益友
父母是孩子人生的启蒙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要做真正合格的父母,负担其起生活中的责任,并勇于承认对错得失;做孩子的良师,时刻用自己的行为影响着孩子,展示给孩子积极面对生活和工作的一面,并严格约束自身言行;做孩子的益友,和孩子做心灵的交流和沟通,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和他一起面对周围的一切。
五、让快乐成为孩子生活的主旋律
让家庭和谐温馨的气氛笼罩着孩子,这是孩子快乐的基础。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尊敬、相亲相爱,会营造出友爱、和睦的家庭氛围,孩子的心灵才会是阳光的、快乐的、洋溢着爱的,也只有这样孩子才会用同样阳光、快乐、洋溢着爱的心去面对外面的世界。父母要用自己的行为告诉孩子,怎样的生活才是一种高质量、有意义、快乐的人生。
每个孩子最初的开始都是一张洁净无暇的白纸,相信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能在那上面描绘出美丽的人生图画,父母也有义务帮助孩子一起绘出他的七彩人生,只要我们用心去教育,关爱我们的孩子,每一个孩子都会健康的成长。
中二班 刘一宏妈妈:魏娜
3
二OO八年十二月十五日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