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发展产业集群品牌的必要性与对策研究——以陕西装备制造业为例

发展产业集群品牌的必要性与对策研究——以陕西装备制造业为例

来源:九壹网
高/等/财/经/教/育/研/究。 2014年12月 Joumal ofHizhcr Education Finance Dec.,2014 第17卷第4期 V01.17 No.4 发展产业集群品牌的必要性与对策研究 以陕西装备制造业为例 王保利,刘 凇,周义国 (西安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54) [摘要]发展产业集群品牌是提升陕西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本文对陕西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品牌的 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依次对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四个产业集群品牌进行定量评价,发现产业集群品牌竞 争力均处于较低水平,说明陕西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品牌整体发展比较落后。结合产业集群品牌对产业集群的效应和作用,提 出陕西装备制造业发展产业集群品牌的途径。 [关键词]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品牌;定量评价;陕西装备制造业 [中图分类号]F4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06X(2014)04—0079—08 Research on the Necessity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Cluster Brand 一一A Case Study of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 Shanxi WANG Bao—li,LIU Song,ZH0U Yi-guo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Xi 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Xi’an 7 10054,China) Abstract:It’s necessary to develop industrial clusters brand for promoting competitiveness of Shanxi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 this paper,it analyzes the status of Shaanxi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ial cluster development,by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in turn,the four representative industiral clusters brand of the industry are carried on th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 brand competitiveness of industril clauster are at a low level,which reflects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shanxi equipment manufacture industrial cluster brand is relatively backward.At last,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effects and the roles of Shanxi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cluster brand on the industril clausters,and puts forwards its development Key Words:industialr cluster;industrial cluster brand;quantitative evaluation;Shanxi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一、引言 装备制造业即“生产机器的机器制造业”,是制 造业的核心,国民经济的脊梁,其发展水平是衡量 一整升级的双重压力下,将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在产业 集群上。因此,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研究和实践 会愈发受到重视。 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科技进步水平以及社会发展 对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研究源于产业集群。 Porter(1998)认为,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在 程度的重要标志【1]。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已成为实 业界和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而且随着改革开放的不 断深人,装备制造业在技术创新瓶颈和产业结构调 地理上靠近且具有合作与竞争关系,有相互关联性 的企业、专业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 [收稿日期]2014一l1—10 【基金项目]本文为作者主持的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专项科研项目“陕西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品牌构建策略研究” (11JK0180)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保利(1964一),女,陕西西安人,西安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是营销管理、 品牌管理、产业集群;刘凇(1988一),女,陕西韩城人,西安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是 营销管理、品牌管理;周义国(1987一),男,河南洛阳人,西安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是 营销管理、品牌管理。 ・79・ 产业的企业及其他相关支撑机构等构成的群体[21。 笔者认为,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是在具有竞争与合 作关系的装备制造业领域,相互关联的装备制造业 企业、专业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 关产业的厂商和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地理集聚 体。与一般产业集群相比,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通 常会以大企业为核心,且具有明显的地域相关性与 本地根植性,受特殊文化氛围影响较重,对产业关 联度要求高,而紧密的产业关联通常是装备制造业 集群效率的助推器[31。目前,国内对产业集群的研究 主要集中于中小企业集群,而对装备制造企业集群 的研究相对较少。所以,填补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 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集群品牌作为集群内企业的公有品牌,不仅 具有单个品牌所无法比拟的巨大品牌效应和难以 模仿的竞争优势,而且对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升 和区域经济的发展都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目前, 关于产业集群品牌,国内外学者进行的研究都较 少,且多数学者使用的是“区域品牌”和“产业集群 品牌”。吴传清(2010)认为,区域产业集群品牌是 指特定区域内产业集群发展所积累的产业f或产 品)知名度和美誉度等,是以区域、产业(或产品通 用名)名称联合标示的集体品牌,是产业集群整体 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4】。本研究认为,产业集群品 牌是指以一定产业及其集群作为支撑,并在此基 础上形成的具有相当规模、较高市场占有率和影 响力等优势的产业产品,以区域地名和产业名组 合为共享品牌名称,并获得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 的区域公共品牌【5J。 陕西作为我国四大装备制造业基地之一,基础 相对雄厚,但相比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制造业 的高速发展而言,陕西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势头明显 后劲不足。要振兴陕西老工业基地,就需要对装备 制造业产业集群进行培育和发展。故此,陕西装备 制造业可以通过培育有影响力的集群品牌,来提升 产业集群的竞争力,这对于推动陕西装备制造业产 业结构升级和获得强有力的竞争力是非常有必要 的。本文以此为突破口,探讨陕西装备制造业产业 集群品牌的发展策略。 二、陕西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品牌的发展现状 及评价 (一)陕西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品牌发展现状 装备制造业既是陕西的支柱产业,也是陕西的 优势产业,对全省经济的贡献率仅次于能源化工 ・8O・ 业。但是,改革开放以来,陕西装备制造业发展势头 减弱,在全国排名相对落后。2010年,陕西装备制造 业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18位。不过,陕西省已确立 了“建设西部经济强省”的战略目标,并且在“十二 五规划纲要”中已明确了要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 业,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基地的目 标。据统计,2010年,陕西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 企业由“十五”末的647家发展到1 029家,总产值 年均增速29.87%,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24.59%。 2010年产值为2 587.66亿元,增加值为632.89亿 元,分别比“十五”末增长2.69倍、2倍,占陕西工业 的23.10%、14.97%。从业人员45.2万人,占陕西工 业的29.93%,是城镇就业的主渠道[61。近年来,为了 有效提高产业集聚度,扩大产业规模,完善产业结 构,陕西省正着力打造各类产业集群。随着产业发 展的不断推进,装备制造业等行业已经在产业集群 上取得了一些进步,已有2O个产业集群正在成形, 为陕西产业集群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此基础上,产 业的发展方式也得到了初步转变,现已形成了一些 主导产业和龙头产业,并且围绕着这些产业,形成 了产业集聚的格局。 2007年8月,陕西省确立了十大装备制造 业产业集群,并对其发展思路进行了规划,以图促 进产业集群发展,确保陕西装备制造业实现突破。 陕西省的十大产业集群:输变电设备产业集群;数 控机床产业集群;重型汽车产业集群;航空产业集 群;航天产业集群;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电子通信设 备元器件产业集群;冶金煤炭重型装备制造产业集 群;石油装备产业集群;陕北能源化工基地能化装 备产业集群。其中,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集群为重 型汽车产业集群、输变电设备产业集群、航空产业 集群以及电子通信设备元器件产业集群。重型汽车 产业集群和航空产业集群属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重点打造“两园一区”。输变电设备产业集群属电气 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已基本形成“一基地五园区”的 战略格局。电子通信设备元器件产业集群属电子及 通信设备制造业,主要依托西安高新区电子工业园 和航天产业基地。 产业集群品牌是把产业集群整体作为一个品 牌来经营管理,其品牌名称由区域地名和地方特色 产业组合而成,从而彰显区域经济与文化特色,并 体现区域软实力。 2009年年底,中国社科联合研究中心严格按照 已拟定的多项指标,并且参考了地方产业集群 的品牌推广力度,发布了“2009年第三届中国百佳 产业集群”获奖名单。此次评选也是其在2007、2008 省市分布排行 2007 年后的第三次评选,现对(2007—2009)“中国百佳产 业集群”名单分布情况进行对比,如表1所示。 代表性产业集群 表1 2007~2009年“中国百佳产业集群”名单分布 年份阶 2oo8 2Oo9 1浙江 2江苏 3广东 4山东 5福建 6河北 7山西 36 17 21 5 6 1 0 29 23 20 8 7 2 0 24 15 13 11 7 6 4 瑞安汽摩配件产业集群、苍南印刷产业集群、余姚模具产业集群 宜兴电线电缆产业集群、昆山IT产业集群 中山机电产业集群、花都汽车产业集群 青岛电子及家电产业集群、临清轴承产业集群 厦门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南安五金水暖产业集群 泊头铸造产业集群 定襄锻造产业集群 8河南 9辽宁 10上海 11湖南 12吉林 13湖北 14重庆 l5安徽 16贵州 17黑龙江 l8 19陕西 2O四川 2l北京 1 2 2 0 1 O 1 0 O 2 0 O 1 1 1 1 3 0 O 1 O 0 0 1 0 0 l 1 3 3 2 2 2 2 1 1 l 1 1 1 0 O 长垣起重机产业集群 大连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上海浦东微电子产业集群 浏阳烟花爆竹产业集群 通化钢铁产业集群 武汉东湖高新光电产业集群 璧山摩托车产业集群 合肥家电产业集群 仁怀白酒产业集群 兰西亚麻纺造产业集群 石河子棉纺织产业集群 宝鸡钛业产业集群 宜宾白酒酿造产业集群 北京海淀区IT产业集群 22内蒙古 23江西 1 1 1 1 0 0 呼和浩特乳业产业集群 景德镇瓷器产业集群 24云南 合计 l loo 0 10o 0 l0o 玉溪烟草加工产业集群 从表1可以看出,第三届“中国百佳产业集群” 获选名单与前两届相比有了明显的变化,浙江虽然 仍居首位,但获选集群数量2009年比2007减少了 l2个,前5名的获选集群总数量也由85个减至70 个。可见,沿海地区入选名单明显减少,环渤海地区 和中西部地区则获得了较快的增长,像山西、湖南 等都是首次人选名单。同时,人选名单的省份也增 至19个,从而使得中国百佳产业集群分布更趋均 衡。这也表明,随着沿海地区传统产业承载能力的 减弱,实现区域经济的梯度转移是必然的趋势,而 国内需要的快速发展,也为非沿海地区创造了更大 装备制造业的宝鸡钛业产业集群唯一入围名单。这 表明,虽然陕西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在西部地区具 备一定的实力,但其整体在全国的影响力还远远不 够,发展水平还比较低。 (二)陕西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品牌发展现状 要对陕西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品牌发展现状 有具体的把握,需要对其进行定量评价分析。然而, 要对所有产业集群品牌现状进行评价不符合实际。 陕西装备制造业正努力打造十大产业集群,具有比 较优势的有四个,即重型汽车产业集群、输变电设 备产业集群、航空产业集群以及电子通信设备元器 件产业集群。本研究认为,这四个产业集群在陕西 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中具有代表性,其产业集群品 牌现状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陕西装备制造业产业 ・的发展空间,这也是中西部地区人选“中国百佳产 业集群”逐年增多的主要原因。 陕西省在2009年首次人选该名单,但仅有非 81・ 集群品牌整体的发展现状。所以,本文通过构建产 但关于企业品牌竞争力评价研究的指标体系比较 成熟,较经典的是将品牌竞争力分解为三个方面, 即品牌的市场能力、品牌的管理能力和品牌的基础 能力。鉴于此,并且由于集群各企业为产业集群的 核心,本着权威、科学、客观、动态和操作简便的原 则,结合吴传清等学者给出的产业集群品牌的定 义,构建出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品牌竞争力评价指 标体系,如表2所示。 业集群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 确定指标权重,采取模糊综合评价法,依次对四个 产业集群的集群品牌发展现状进行评价,从而探究 陕西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品牌整体的发展现状,为 陕西装备制造业发展产业集群品牌提供必要的经 验依据。 1.指标体系的构建。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后发现, 对产业集群品牌竞争力评价的研究尚属起步阶段, 表2产业集群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目标层A 准则层B 指标层C 集群市场占有能力 测量指标层 集群市场占有率 集群品牌创利能力 集群品牌市场能力 集群品牌知名度 集群品牌美誉度 集群品牌忠诚度 集群品牌定位能力 产业集群品牌竞争力 集群品牌管理能力 集群销售利润率 定性 定性 定性 市场研究投入费用率 集群品牌传播能力 集群技术创新能力 集群管理能力 集群品牌传播投入费用率 技术创新资金投入率 集群管理效率 总资产占有率 集群品牌基础能力 集群总资本 集群人力总资本 集群文化影响力 人力资本占有率 集群文化建设资金投入率 2.指标测量和数据收集。产业集群品牌竞争力 评价指标要分别对集群品牌市场能力、集群品牌 管理能力、集群品牌基础能力及其子指标进行测 B1、B2、B3,相应的指标权重分别为O9 (09ll,9lO2, ∞14,9lO5)、O9 (o921, 笠)、O9。(o931, 32, 33,0934,∞35),经计算 则有: 1= 量。产业集群品牌竞争力评价测量指标的数据,主 要来源于《陕西统计年鉴(2012)》、陕西省统计局、 陕西省装备制造业协会,并通过对各集群企业实 地调研、访谈、问卷调查、专家座谈等方式对数据 进行补充。 3.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本研究通过层次分析法 (即AHP)对各个指标赋以权重。根据陕西装备制造 1.8171=0.528 o92=0.140 o93=0_333 A一:3.054 C/": :0.027 则CR=0.047-<0.1,具有满意的一致性,故得∞ -(0.528,0.140,0.333)。 相应的可得:∞。(0.307,0.333,0.077,0.111,0.172)、 (0.667,0.333)9o (0.085,0.162,0.279,0.400,0.073) 业产业集群及集群品牌发展实际,结合专家评分法 fDelphi法),确定出判断矩阵A,指标权重为o ̄(o9 , 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权 重,如表3所示。 9O ,9O )。指标层对准则层的判断矩阵依次分别∞ 为 表3产业集群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权重 目标层A 准则层B 权重 指标层C 集群市场占有能力 产业集群品牌竞争力 集群品牌市场能力 0.528 集群品牌创利能力 集群品牌知名度 权重(相对上层) 0.307 0.333 0.077 ・82・ (续袁3) 集群品牌美誉度 集群品牌忠诚度 0.111 0.172 集群品牌定位能力 集群品牌管理能力 产业集群品牌竞争力 0.140 集群品牌传播能力 集群技术创新能力 集群管理能力 0.667 0.333 0.085 0.162 集群品牌基础能力 0.333 集群总资本 集群人力总资本 集群文化影响力 0.279 0.400 O.O73 4.模糊综合评价。模糊综合评价fFuzzy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从多个方面对事物进行 y22={集群品牌传播能力l。y3由5个因素组成,即: y31={集群技术创新能力),y32={集群管理能力), y33={集群总资本},y34={集群人力总资本),y35={集 群文化影响力l。 在对重型汽车产业集群品牌竞争力现状进行 评价时,本文把评价等级设为“好”、“较好”、“一 全面的、整体的评价。它既可用于主观指标的综合 评判,又可用于客观指标的综合评判,比较适合处 理多因素、多层次的复杂事物。因此,模糊综合评价 法比较适用于对陕西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品牌竞 争力现状的分析评价,我们依次对重型汽车产业集 群等四个在陕西具有代表性的产业集群进行集群 品牌发展现状评价。 般”、“较差”、“差”五个等级,相应的评语集为V: = { ,, :, ,, , )={好,较好,一般,较差,差)。 (2)评价指标的数据化处理。定量指标的处理: 产业集群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有9个定 (1)建立因素集和评语集。y1={集群品牌市场能 力},y2={集群品牌管理能力},y3={集群品牌基础能 力}。yl由5个因素组成,即:yll={集群市场占有能 力},y12={集群品牌创利能力),y13={集群品牌知名 度l,y14={集群品牌美誉度l,y15={集群品牌忠诚度l。 y2由2个因素组成,即:y21={集群品牌定位能力}, 量指标因素,经前文对重型汽车产业集群品牌竞争 力评价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和计算,得到9个定量指 标因素数据统计(表4)。其中,权重是由前文经层次 分析法确定的,最优值、最劣值是指标因素在理想 状态下的权限值。 表4定量因素统计 代码 1 2 3 指标因素 集群市场占有率 集群销售利润率 市场研究投入费用率 权重 0.307 0.333 0.667 最劣值 0.000 0.oo0 0.0o0 最优值 1.0oO 1.000 1.000 实测值 0.7530 0.1210 0.0375 4 5 6 7 8 9 集群品牌传播投入费用率 技术创新资金投入率 集群管理效率 总资产占有率 人力资本占有率 集群文化建设资金投入率 0.333 0.085 O.162 0.279 0_400 0.O73 0.O00 0.oo0 O.000 0.O00 0.O0o 0.0o0 1.0oO 1.000 1.Ooo 1.O00 1.0o0 1.000 0.0838 0.2560 0.3860 O.8140 0.8230 0.O451 定性指标的处理:产业集群品牌竞争力评价指 研访谈过程中,共计发放200份简制问卷,有效回 收176份,要求被采访者分别给予评级,并统计出 标体系共有3个定性指标因素,即集群品牌知名 度、集群品牌美誉度和集群品牌忠诚度。将此三个 定性指标统一划分为五级标准,即高、较高、一般、 较低、低。在对重型汽车产业集群内各企业进行调 各评价指标因素属于各评价等级的频数慨和隶属 函数值 。3个定性指标因素数据统计结果,如表5 所示。 ・83・ 表5定性因素统计 集群品牌知名度 标准 高 较高 一集群品牌美誉度 人数 9 48 82 26 集群品牌忠诚度 人数 4 22 102 33 人数 13 54 77 23 隶属函数值 0.074 0_3o7 0.438 0.131 隶属函数值 O.051 0.273 0.466 0.148 隶属函数值 0.023 O.125 0.580 O.188 般 较低 低 总数 9 176 0.051 1 l1 l76 0.063 l l5 176 0.085 1 (3)构建单因素评价矩阵。通过计算隶属函数值, 对因素集Y中的每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评价,可分别 群品牌基础能力的综合得分为43.806 148,处于较 差水平。相应可得,输变电设备产业集群品牌竞争 力的综合得分为46.072 641,属较差水平;航空产业 集群品牌竞争力的综合得分为51.519 185,属较差 水平;电子通信设备元器件产业集群品牌竞争力的 综合得分为43.045 821,属较差水平。 (5)评价结果分析。由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可以 得单因素评价矩阵F1,F 、F,。假定模糊分布呈正态分 布,则可求得单因素评价矩阵F 、F 、F 分别为: 0.001 0.001 999 0.0 =0 0.159 0 0  l0 0 438 0.131 0.051 l l0.074 0.307 0.0.051 0.273 0.466 0.148 0.063 l『 0 0.007 0.856 11 0 0.047 0.460 J 0.001 0.996 0.001 0.238 0.129 O 0 O 0 O 0 0 0 看出,陕西的四个具有代表性的装备制造业产业集 群的集群品牌竞争力均处于较差水平,这在一定程 度上反映出陕西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品牌整体的 发展还比较落后,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装备制 造业产业集群品牌。本研究认为,在发展初期没有 0.023 0.125 0.580 0.188 0.085 l 0 0 0 0 0 0 0 0 636 F3=10.022 0.0.O3l 0 0.555 O 对该集群做比较系统的产业集群品牌发展策略规 划,在形成过程中缺乏产业集群品牌引导和管理是 个重要的原因。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市场竞争 一0.010 0.799 更多的表现为品牌的竞争,而产业集群品牌培育落 后就意味着营销落后,效益低下。所以,本研究认 为,陕西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迫切需要培育产业集 群品牌来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三、陕西装备制造业发展产业集群品牌的必 要性 (4)计算模糊综合评价值。在得到单因素评价 矩阵Fl、F2、F3后,利用已知权重 (∞。, 2,… ),运 用模糊合成运算可求得第i个影响因素的模糊综合 评价 为:B × (6 6 ,bm6 ,b )。故,对重型汽 车产业集群品牌竞争力的模糊综合评价为: = ×F (0.014422,0.334782,0.110821,0.097268,0.134315)。 为了便于对重型汽车产业集群品牌竞争力的整体 水平进行分析和了解,本文将把模糊评价向量转换 为综合得分值。假定评价等级与综合得分的对应关 系为:好一[90,100];较好一[75,90];一般一 发展产业集群是陕西装备制造业的必然趋 势,而创造出具有优势的集群品牌是陕西装备制 造业发展的关键。随着产业竞争的加剧,把发展产 业集群与集群品牌结合起来无疑能够带给陕西装 备制造业强大的生命力。笔者认为,发展产业集群 品牌对陕西装备制造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促 进作用。 (一)产业集群品牌对产业集群发展的积极效应 [6O,75];较差一[4O,60];差一[O,4O],则综合得分的 计算公式为: D -(95,82.5,67.5,50,2O)×( ) (i=1,2,3) 经过计算,重型汽车产业集群品牌竞争力处于 较差水平,有待提高。主要表现为:集群品牌市场能 力的综合得分为51.633 460,处于较差水平;集群品 1.生产要素聚集效应。陕西装备制造业虽然门 类齐全、结构完整,但也存在历史负担重、结构老化 的事实,加之存在于各个企业间的恶性竞争,已经 很难有效的吸引外资和人才、技术的流入。这些无 牌管理能力的综合得分为15.498 640,水平为差;集 ・84・ 疑给陕西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增加了 不小的压力。通过打造陕西装备制造这一集群品 牌,使各个企业明确自身在集群品牌中所扮演的角 色和承担的责任,则可有效避免恶性竞争并促进彼 此间交流合作,从而壮大产业集群并提高集群品牌 的影响力。在陕西装备制造业集群品牌的积极推动 下,将吸引各种社会资金、技术、管理和专业人才的 聚集,并进一步促进资源和信息共享,从而发挥生 产要素聚集效应。 2.集群品牌的品牌效应。陕西装备制造业中有 不少中小企业,它们由于综合实力有限,不能像陕 汽、西电等大企业一样树立起自己的品牌。于是,中 小企业可以借助集群品牌来促进企业自身形象及 产品形象的推广宣传工作,从而充分发挥出集群品 牌的品牌效应。另一方面,集群品牌凸现出产品在 质量、价格以及服务上的优势,能有效地提高客户 对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忠诚度,这对产业集群内企业 建立和维系良好的客户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相关产业带动效应。陕西装备制造业集群品 牌一旦形成,装备制造企业的寻租动机将使得生产 要素向产业集群内部流动,吸引相关产业的辅助企 业和支撑机构,即专业和服务供应商、中介机构、科 研单位在此区域内集聚,从而可以提高装备制造企 业的专业化水平和协作效率,有助于增强装备制造 企业的活力和市场竞争力,进而推动专业性市场的 形成,最终达到提升陕西装备制造企业水平乃至装 备制造业产业集群整体竞争力的目的。 聚集效应、品牌效应和带动效应三者的关系如 图1所示。产业集群品牌的三个效应并不是单独对 陕西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发挥作用,而是彼此间相 互影响、相互渗透、互为补充,共同推动产业集群的 整体发展,只有在这三方面效应充分融合并完全发 挥的前提下,陕西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知名度和 美誉度才能达到最大化。 陕 囊群  集群品牌效应发挥度 图1产业集群品牌效应关系图 (二)产业集群品牌对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 促进作用 1.产业集群品牌可以提高产业集群的整体营销 能力。首先,陕西装备制造业集群品牌建立在一定 总量的经济基础上,直接显示出在市场份额上的优 势。由于产业内部既协作又竞争的氛围,产业集群 拥有单个企业所无法比拟的创新活力,集聚带来的 成本优势和创新动力将使集群产品拥有较强的市 场竞争力和较高的市场份额。其次,地方要为 陕西装备制造业集群品牌的培育提供强有力的支 持,营造一个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提供必需的法 律和制度保障,增强信息化在集群品牌培育中的溢 出效应等。这些举措在促进陕西装备制造业整体升 级的同时,可以提升陕西装备制造这一集群品牌的 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拓展外部市场,扩大整个产 业集群的销售规模。最后,可以借助陕西装备制造 业产业集群的品牌效应,达到品牌营销和降低集群 内部企业成本的目的。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市场 竞争日益剧烈,促使企业由自然营销转变为现代品 牌营销。现代营销尤其是品牌营销,具有很强的规 模经济性,通过成员企业集体努力培育的产业集群 品牌,一方面能有效降低集群内部企业营销成本, 另一方面可以借助产业集群品牌这一公品的 非竞争性和非排它性,更能显著增强单个企业品牌 的市场渗透力。 2.培育产业集群品牌可以强化产业集群网络各 个结点的沟通与合作。陕西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品 牌的培育,不只是单个装备制造企业自己的事情, 装备制造业群体、地方、中介服务机构、相关科 研单位都是其构建和培育的行为主体,通过培育产 业集群品牌,有利于加强集群网络各个结点的横纵 向合作关系。一方面,与有品牌基础的装备制造企 业和科研机构合作,能够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优 化内部管理,提升品牌实力,从而以强大的企业品 牌去支撑整个产业集群品牌;另一方面,品牌的培 育需要长期而持续的巨大投入,实力欠缺的中小企 业可通过分工协作联合起来,从而为产业集群品牌 的培育打造良好的基础,并推动整个产业集群优化 升级。 3.培育产业集群品牌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 变,并优化产业结构。目前,陕西装备制造业产业集 群主要是通过扩大规模、强化市场和完善产业配套 发展起来的,多数走的是外延型、速度型和粗放型 的发展模式。通过培育陕西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品 ・85・ 牌,可以有效整合各种资源,逐步建立起一定的标 准和规范,并搭建更具竞争力的公共服务平台,从 而推动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向追求技术创新、提高 产品技术含量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四、陕西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品牌的发展对策 (一)进行集群品牌策略规划,构建陕西装备制 造业产业集群品牌 侧重资源整合,突出区位优势,整合品牌传播途径, 如兴建专业化市场、举办产品博览会、装备制造业 会展、组团宣传、开辟专业讲座、建立行业互联网站 等,也可通过大众媒体如电视、报纸、网络等,向普 通大众宣传推介集群品牌。通过产业集群品牌营 销,可向消费者展示独特的区域文化和产品魅力, 从而提高产业集群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产业 集群品牌营销和宣传推介的过程中,要注意维护产 业集群品牌形象的统一和持续性。 (四)充分发挥核心企业对产业集群品牌培育 的促进作用 谋求陕西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当务之 急,就是要在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国 家和陕西省的产业发展,认真选择发展模式, 确定经营主体,明确规划要点,从而系统构建“陕西 装备制造”这一产业集群品牌,具体包括集群品牌 定位、集群品牌核心价值、集群品牌个性塑造、集群 品牌文化建设等。当然,产业集群品牌的打造,需要 核心企业是产业集群品牌培育的主导。核心企 业通过独特的产品和服务,或持续的技术创新,建 立起竞争优势,并形成自身的个性品牌。核心企业 的个性品牌能为产业集群品牌的培育提供重要的 支撑。所以,核心企业在打造自身个性品牌的同时, 应摒弃狭隘的营销观念,要站在更高的角度充分审 企业群体、地方、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和科研机 构共同完成,多种行为主体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产 业集群品牌培育。 (二)加强产业集群品牌的维护和管理 在培育陕西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品牌的过程 中,一定要注意加强对产业集群品牌的维护和管 理。如若管理失当,将会造成集群品牌滥用、破坏集 群品牌形象等负面后果。因此,必须制定陕西装备 制造业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和产业集群品牌使用及 视企业个性品牌与集群公有品牌的关系,要树立起 产业集群“大营销”的市场观念。在宣传自身品牌 时,企业应强调所处的区域大环境,让客户不仅了 解单个企业的情况,也能了解整个产业集群的发展 状况。同时,企业不能为追逐短期收益而做出有损 管理规范。这可以依靠职能的发挥,把培育产 业集群品牌当作地方的一个重要公共工程,并 安排专门部门管理,选择具备一定实力、市场信誉 度和美誉度好的龙头企业优先使用陕西装备制造 集群品牌,以开拓产业集群品牌的影响力。同时,要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制定行业规范,加强行 业自律。 (三)注重产业集群品牌营销 集群品牌整体形象的行为,要加强对集群品牌的经 营和管理,以防出现“柠檬市场”的现象。 五、研究结论 从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打造产业集群品牌对 陕西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经济的发展和增长具有 重要的意义,发展产业集群品牌迫在眉睫。结合当 前陕西装备制造业的实际,要培育成熟的陕西装备 制造业集群品牌,需要部门、核心企业、行业协 会和中介机构等各方的强力推动和密切合作,并进 行持续的维护和管理,才能成功培养陕西装备制造 业产业集群品牌。 产业集群品牌营销是塑造区域内集群整体形 象,提升集群品牌价值的一系列公关活动的总称。 基于陕西装备制造业集群品牌的品牌营销,要更加 [参考文献] l 1 J T.Laosirihongthong,H.Paul,M.W.Speece.A Evaluation of new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implementation:an empiircal study[J_】_in the Thai automotive indust ̄,Technovation,2003:321—331. 12]Michael E.Porter.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76(6):77—90. [3]赵忠华,赵凌飞.装备制造业创新型产业集群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2008,26(2):39—42. [4]吴传清.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的术语、权属和商标保护模式分析[J].经济管理,2010(9):52—58. [5]孙丽辉.国内区域品牌理论研究进展述评[J].经济纵横,2008(11):121—124. [6]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陕西省“十二五”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R]. [责任编辑:冯・霞] 8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