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商贸工业 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 2009年第3期 论存货的计价方法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 董 馥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粮食总公司,辽宁大连116600) 摘 要:发出存货计价方法的不同,对企业财务状况、企业价值、纳税和现金流量、管理人员业绩、盈亏情况会产生不同 的影响,适合企业的存货计价方法才是最好的存货计价方法,企业才会从中受益。所以必须全面考虑,扬长避短,选择最适 合企业的存货计价方法。 关键词:存货;计价;对企业;会计核算;影响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oo9)O3—0167—01 对于企业而言,选择哪种存货计价方法最好,主要看企 涨情况下,采用此法使存货发出成本降至最低,从而使账面 业所经营存货的特点和财产物资的盘:薛制度以及物价变动 利润虚增,导致资本分派过度,对企业的长期经营不利。经 情况等,适合企业的存货计价方法才是最好的存货计价方 营活动受存货形态影响较大或存货容易腐烂变质的企业, 法,企业才会从中受益。所以必须全面考虑,扬长避短,选 一般采用先进先出法,并且这种方法在实地盘存制和永续 择最适合企业的存货计价方法。 盘存制下计算发出存货成本相等。 按照国际会计惯例,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常见的存货 2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的影响 计价方法有: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 发出存货计价方法的不同,对企业财务状况、盈亏情况 1几种存货计价方法的分析 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对企业损 (1)个别计价法 这种方法是假设存货的成本流转与 益的计算有直接影响。表现在:期末存货计价(估价)如果 实物流转相一致,按照各种存货,逐一辨认分批发出存货的 过低,当期的收益可能因此而相应减少;期末存货计价(估 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别和生产批别,分别按其购人和生 价)如果过高,当期的收益可能因此而相应增加;期初存货 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做为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 计价如果过低,当期的收益可能因此而相应增加;期初存货 成本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 计价如果过高。当期的收益可能因此而相应减少。②存货 货的成本比较合理准确,但这种方法的前提是需要对发出 计价对_丁资产负债表有关项目数额计算有直接影响,包括 和结存存货的批次进行具体认定,以:辨别其所属的收入批 流动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等项目,都会因存货计价的不同 次,实务操作的工作量繁重,困难较大,并且采用这种方法 而有所不同。③存货计算方法的选择对计算所得税费用的 极易被用作调节利润的手段。因为,如果营运不佳,估计利 数额有一定影响。因为不同计价方法对结转当期销售成本 润不高,管理人员就会高价售出低成本的商品,以提高利 的数额会有所不同,从而影响当期利润数额的确定。存货 润,或以相反的方法降低利润。企业中一般不能互换使用 计价方法是因为物价变动而产生的。若存货进价固定不 的存货、或为特定的项目购入、或制造单独存放的存货、以 变,不同存货计价方法将失去存在的必要。对各种存货计 及购人批次少、容易识别、单位价值较高的贵重物品中,一 价方法的评价也要以物价变动为背景。下面以物价上涨为 般采用个别计价法。并且这种方法在实地盘存制和永续盘 前提,比较几种存货计价方法的影响。 存制下均可使用。 2.1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2)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也称月末一次加权平均 采用先进先出法时,期末存货均按后期进价计算,比较 法,指以期初存货数量和本月购进存货数量作为权数来确 接近编表日重置成本,使资产计价较为合理。当采用后进 定本期存货发出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这种方法只需在月 先出法时,期末存货按较早期的单价计量,与编表日的重置 末计算一次,比较方便。但只能在期末确定存货成本,无法 成本差距较大,物价变动幅度越大,这种现象越明显。在通 随时从帐面上提供存货的结存金额,不利于加强存货的日 货膨胀时期,后进先出法所产生的期末存货数偏低,使资产 常管理。这种方法在实地盘存制下才可用。 计价失去意义。若采用先进先出法,则比较早期的存货成 (3)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根据先购进的存货先发 本与现实的营业收入相配比,毛利虚计。若将算得的毛利 出的存货实物流转假设为前提对存货的发出和结存进行计 金额将所得税、股利等减除后,则收回的成本因数额较低, 价。采用先进先出法,存货成本是按:最近购货确定的,期末 在现实物价水平下,难以重置相同数量的存货,致使企业不 存货成本比较接近现行的市场价值,其优点是使企业不能 能按原有规模持续经营。 随意挑选存货计价以调整当期利润,缺点是比较繁琐,特别 2.2对纳税和现金流量的影响 是对企业进出量频繁的企业更是如此。而且在物价持续上 后进先出法可以压低期末存货成本、提高销货成本,减 现代商贸工业 No.3,2009 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 2009年第3期 全面预算管 业管理水平探讨 (中远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45) 摘 要: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种方法,是兼具控制、激励、评价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贯彻企业经营战略的 管理机制,正确认识和运用全面预算管理工具,对于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强化内部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全面预算 管理的本质,以及与传统意义上预算概念的区别出发,指出了全面预算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立和管理原则,侧重分析了滚动 预算的编制方法,并重点对于确保全面预算管理获得成功的几个要素进行了分析,对于企业正确认识和运用这一管理工具 具有启示作用。 关键词:认识和运用;全面预算管理 中图分类号:F8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3-0168-03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种方法,这一方法 随着我国企业逐步走向国际社会,参与国际竞争,全面 自从上个世纪2O年代在美国的通用电气、杜邦、通用汽车 预算管理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其理念得到了广泛认同, 等公司产生之后,很快就成为大型工商企业的标准作业程 并逐步进入到实际运用阶段。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我 序,从最初的计划、协调发展到现在的兼具控制、激励、评价 们发现,很多企业未能走出传统意义上的预算概念,操作流 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贯彻企业经营战略的管理机制,全面 人形式,不能正确认识和使用全面预算管理工具,达到预期 预算管理已处于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地位。 的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强化内部控制能力的目的,这是当前 少本期应税利润,因而减少应纳税所得产生的现金流。因此 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的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按 使企业的净现金流人比采用先进先出法和加权平均法为 其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存货的成本低于其可变现净值 多。但是,从长远时期看,企业的全部存货成本,不管何时 的,按成本计量,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但原已计提存货跌 形成,正常情况下最终会将转化为销货成本。若所有存货 价准备的,应按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金额的范围内转回。 均已售出,其成本将全部转化为销售成本,则在其他条件相 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是指未来净现金流人,而不是指存 同的情况下,无论采用哪种计价方法,几个会计期的销货成 货的售价或合同价。企业销售存货预计取得的现金流人, 本总额、税前利润总额、所得税总额、税后利润总额、现金流 并不完全构成存货的可变现净值。由于存货在销售过程中 人总额都是一致的。 可能发生相关税费和销售费用,以及为达到预定可销售状 2.3对管理人员业绩的影响 态还可能发生进一步的加工成本,这些相关税费,销售费用 某种存货计价方法的合适与否,还与企业管理人员业 和成本支出,均构成存货销售预计产生现金流入的抵减项 绩评价方法与奖励机制有关。不少企业按利润水平的高低 目。只有扣除这些现金流出后,才能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 来评价企业管理人员的业绩,并根据评价结果来奖励管理 值。企业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当以取得的确凿证据为 人员。此时。管理人员往往乐于采用先进先出法,因为,这 基础,并且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资产负债类日后事项的影 样做会高估任职期间的利润水平,从而多得眼前利益 响等因素,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凿证据,是指对确定存货的 3新会计准则对存货计价的影响 可变现净值有直接影响的确凿证明。如产品或商品的市场 3.1对存货发出计价方法的影响 销售价格,与企业产品或商品相同或类似商品市场销售价 首先从大的方面来看,新准则下存货取消了“后进先出 格、供货方提供的有关资料、销货方提供的有关资料、生产 法”,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 成本资料等。除了对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做了明确的规定 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这对生产周期较长的公 外,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账务处理也发生了变化。旧准 司将产生一定影响 原用“后进先出法”,且存货较多,周转 则下,存货跌价准备的对应科目是“管理费用”,其会计分录 率较低的公司。如家电、金属加工类等上市公司,若存货价 为: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而在 格下跌,在次年年报存货核算法改变后,其利润可能出现大 新准则下该分录变为: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存 幅度下降,对公司业绩将产生一定影响。 货跌价准备”科日。若相关资产的价值又得以恢复,应在原 3.2对存货期末计价的影响 已计提的跌价准备金额内,按恢复增加金额,借记“存货跌 新准则规定,在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 价准备”科目,贷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作者简介:李娟(1971一),女,四川成都人,会计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为财务会计。 一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