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1 、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形式运算阶段是在(D) A.0~2岁 B.2~7岁 C.7~11岁 D.11~15岁
2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对人发展产生影响的因素是(A ) A.环境 B.教育 C.遗传
D.社会活动
3 、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通常要求成功地完成以下多少百分比的教学评价项目,才能进入新单元的学习?(D) A.50%-60% B.60%-70% C.70%-80% D.80%-90%
4 、长时记忆的遗忘属于下列哪种障碍?(D ) A.生理性障碍 B.心理性障碍 C.存储性障碍 D.提取性障碍
5 、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C)。 [A]遗传素质[ B]社会环境[ C]学校教育[
D]个体主观能动性
6 、从发生早晚的角度看情绪与情感的差异,( )。 A.情绪发生早,情感产生晚 B.情绪发生晚,情感产生早 C.情绪情感同时产生
D.情绪情感都是与生俱来的
7 、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之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是(D ) A.课外教育 B.校外教育 C.业余教育
D.课外校外教育 8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出自(A ) A.《论语》 B.《大学》 C.《孟子》 D.《学记》
9 、个人同时面临两种有意义的活动目标,二选一的冲突是 (A ) A.双趋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 D.多重趋避式冲突
10 、当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时,这是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哪一阶段特征?(D) A.关注发展阶段 B.关注学生阶段 C.关注情境阶段 D.关注生存阶段
11 、儿童在知道“苹果”、“葡萄”和“香蕉”等概念之后,再学习“水果”这个概念,这种学习是(C)。 A.并列结合学习 B.下位学习 C.上位学习 D.归属学习
12 、直观时运用变式方法的目的是(D ) A.激发兴趣 B.引起注意 C.丰富想象
D.区分本质与非本质特征
13 、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几次飞跃提供了平台?(C) A.一 B.二 C.三 D.四
14 、下列学科从属于教育科学体系的是(ABCDE)。 A.教育哲学 B.教学论
C.教育科研方法 D.学校管理学
E.外国教育史
15 、下列属于连续操作技能的活动是(B)。 A.打开收音机 B.草书 C.实弹射击 D.开车
16 、50年代以前,苏联主要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家及论著有(ABCE)。 A.加里宁《论主义教育》 B.凯洛夫《教育学》
C.克鲁普斯卡姬《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 D.巴班斯基《教育过程最优化》 E.马卡连柯《教育诗》
17 、古人苏秦受辱而悬梁刺股,终成学业,恰好印证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名言,这说明人的情绪的两极() A、是对立而不可调和的 B、因一定条件而互相转化
C、是具有社会性的,可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 D、是可以寻找到一个平衡点的
18 、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B)。 A.并不重要的时期 B.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 C.没有效果的时期
D.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
19 、开设一门学习方法的课,由专门的教师向学生讲授如何进行学习,这种咨询与辅导的方式属于:() A.系统讲授式 B.专题讲座式 C.学科渗透式 D.协作辅导式
20 、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C)。 A.赫尔巴特 B.杜威 C.康德 D.洛克
21 、教师进修提高最经常、最普遍的形式是(A) A.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在本校组织的活动中学习提高 B.参加函授、电大课程学习
A.凯洛夫的《教育学》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22 、加涅的认知学习分类理论将认知学习分为(A) A.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
B.知识信息、智力技能、动作技能
C.言语信息、动作技能、认知策略
23 、“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是一种(A) 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C.定性评价 D.定量评价
24 、教育活动的基本规律包括(BD)。
A.教育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B.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C.教育现象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D.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25 、在近代教育史上,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而传授知识无关紧要的理论被称为„„„„„„„„„„„„„„„„„„„„„„„„(C) A.现代教育理论 B.传统教育理论 C.形式教育理论 D.实质教育理论
26 、“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A)特点。 A.示范性 B.复杂性 C.创造性
D.劳动方式个体性
27 、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校外教育主要有利于发展学生的(A ) A.个性 B.思维 C.兴趣 D.品德
28 、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D)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教好与管好学生
C.估好个别教育工作 D.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29 、教师的教育素养基本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A),二是教育技巧。 A.教育理论 B.教育手段 C.教育思想 D.思想品质
30 、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文件是(D)。 A.《教师资格条例》 B.《教师资格认定的过渡办法》 A.杜威 B.赞可夫 C.夸美纽斯 D.布鲁纳
31 、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其它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称为(C) A.刺激分化 B.消退
C.刺激泛化 D.获得
32 、情感是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高级的主观体验,概括地说,它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AB )。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幸福感 E.紧张感
33 、在学习新材料时,先对材料进行系统的分析、归纳和总结,然后,用简要的语词,按材料中的逻辑关系,写下主要和次要观点,这属于(D)。 A.复述策略
B.理解——控制策略 C.精加工策略 D.组织策略
34 、心理状态是从心理过程向个性心理特征转化的哪个环节? (B ) A.开端 B.中间 C.终端
D.外部
35 、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这是(D) A.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划分的 B.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划分的
C.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划分的 D.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