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抗旱王牛与红安格斯改良牛杂交育肥试验研究

抗旱王牛与红安格斯改良牛杂交育肥试验研究

来源:九壹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抗旱王牛与红安格斯改良牛杂交育肥试验研究

作者:蒋安 黄德均 孙晓燕 高立芳 陈静 向白菊 来源:《南方农业·上旬》2015年第11期

摘 要 引进的抗旱王牛与重庆市当地安杂牛(红安格斯牛与本地黄牛的杂交牛)开展三元杂交生产,在全舍饲的条件下将三元杂交与安本杂交牛进行生长、育肥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抗安本杂交牛生长发育迅速,增重快,优于安本二元杂交牛,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 关键词 抗旱王牛;红安格斯牛;杂交;肉牛;育肥性能

中图分类号:S8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0X(2015)31-034-02

知网出版网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50.1186.s.20151205.1609.032.html 网络出版时间:2015/12/5 16:09:18

重庆地区饲草和秸秆饲料资源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肉牛养殖条件[1]。为了更好地利用本地黄牛资源,在保留巴山黄牛适应性强,耐粗饲等优良特性的前提下,重庆市选择了具有生长快、饲料报酬高等优点的西门塔尔牛和红安格斯牛为主推品种[2],开展了杂交改良本地黄牛工作。随着改良工作的深入进行,安本、西本母牛的已积累了一定数量。近年来,多元杂交肉牛已经成为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3],如何在现有改良牛的基础上再引入其他优质肉牛品种开展多元杂交,培育重庆市肉牛养殖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提高养牛的经济效益是重庆市肉牛产业发展面临的一个紧迫课题。

抗旱王牛育成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北部,是几个品种经复杂杂交而育成的[4]。抗旱王牛体型大,体躯较长,耳中等大,垂皮长,略有瘤峰,被毛光亮,毛为红色,肌肉丰满,分为有角和无角2种。成年公牛体重950~1150 kg,母牛为600~700 kg。抗旱王牛生长快,出肉率高,耐热,耐粗饲,繁殖力强,适应于热带、亚热带地区饲养。重庆市良种肉牛繁育场于2012年从澳大利亚引进的抗旱王牛种牛,几年来通过对种牛进行了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对其进行适应性研究和日常饲养观察,发现抗旱王牛完全能够适应重庆低区高温高湿的地理气候条件,耐热性能高,是适合在重庆市推广的优良肉牛品种。

本试验将抗旱王牛和安本母牛进行杂交,测定杂交犊牛早期育肥性能,以期获得性能优异的杂交后代,使其同时具有红安格斯牛肉用性能与抗旱王牛生长性能好且耐热等优良特性,从而生产出市场需要的高档优质牛肉产品。 1 材料与方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1 试验牛来源

试验牛来源于重庆市良种肉牛繁育场场内的断奶犊牛。 1.2 试验组合及时间

从2014年3月起,根据种场冻配记录,选择精神状态良好,健康无病,个体生长发育正常的,年龄为5、6月龄左右抗安本、安本犊牛各8头,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进行对比试验。抗安本为试验组,安本为对照组,预试期为15 d,试验期为12个月。 1.3 饲养管理

经过15 d的预试期,试验各组犊牛在生活习性、体重等方面无明显差异,本试验统一用“干谷草+精料混合料(配方见表1)”的方式饲喂,自由饮水,日粮中粗饲料的比例不超过饲料总量的50%,每头牛每天补精料混合料2.5~4.5 kg,干草5.0~6.0 kg。 1.4 体尺、体重测量

试验期间分别在早晨同一时间空腹进行体尺、体重测量与记录,取其平均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体尺测定结果

从试验犊牛体尺测定结果来看,抗安本比安本杂交牛的体高、体斜长、胸围和管围都相应有所提高。从表2可见,12月龄抗安本比安本杂交牛的体高、体斜长和胸围分别提高8.09%、16.62%、17.80%和18.39%。在同等饲喂条件下,抗安本三元杂交肉牛体格健壮,体形匀称,生长较快。

2.2 体重变化情况

通过对安本、抗安本体重测定,结果显示(见表3):抗安本的体重指标相对安本、有大幅的提高,初生重、6月龄重、12月龄重分别比安本高5.68%、11.10%和12.74%。 3 结论

本育肥对比试验表明抗安本三元杂交牛的杂种优势明显。在安格斯改良本地牛的安本F1代的基础上,引入抗旱王牛杂交产生的后代抗安本牛生长发育快,育肥效果好。抗安本牛的体尺、体斜长、胸围、管围比安本牛都有所增长。抗安本肉牛的初生重、日增重均优于安本二元杂交肉牛,能达到外地或国外引进的良种母牛生产效能,而且适应力更强,但成本远低于直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引进良种母牛的成本[5],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多元杂交牛将会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养牛业提供了一个可持续的、健康的、高效的发展模式,值得进行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清才,张清均,张开胜.重庆巴山黄牛屠宰测定报告[J].畜禽业,2010,206(12):25-27.

[2] 赵家才,毛翔光,杨家顺.红安格斯牛杂交改良云南黄牛的效果报告[J].中国牛业科学,2012(3):33-36.

[3] 孟积善,田春花.三元杂交肉用犊牛育肥效果试验报告[J].黄牛杂志,2003,29(6):29-30.

[4] 江斌.抗旱王牛及其在我省的研究与推广应用[J].福建农业科技,1996(4):20-21. [5] 胡成华,李金龙,荣海林,等.不同肉牛品种杂交西门塔尔杂种牛效果的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2(15):1-4 . (责任编辑:敬廷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