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海洋生态资源的价值初探

海洋生态资源的价值初探

来源:九壹网
第23卷 第6期2004年12月

工业技术经济

Vol123,No16

总第136期

海洋生态资源的价值初探

王 淼 刘晓洁

一、海洋生态资源的内涵与特点

11海洋生态资源与海洋生态资源系统(1)海洋生态资源

Ξ

海洋生态资源系统与海洋生态系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别。海洋生态资源系统是参与人类社会的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过程的一切海洋生态系统要素的总和。海洋生态资源系统是海洋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那些已经或正在被人类认识,正在或即将参与国民经济运行和人类生活消费的那部分海洋生命要素和海洋环境要素的总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另一部分则是那些尚未被人类认识和利用的,以潜在海洋生态资源形式存在的系统。如图2所示:

海洋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资源系统内的所有资源称为海洋生态资源。海洋生态资源的存在、开发和利用,极大的改善了人类的生存环境,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仅需要消耗各种海洋自然资源,也需要赖以生存的海洋生态环境,海洋生态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海洋生态资源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中,海洋生态资源环境由四大因素组成:人、自然环境、社会和经济环境。海洋生态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资源,是海洋经济活动不可或缺的投入物质,同时也是构成自然环境的基本要素之一。因此,考察海洋生态资源必须要

立足于社会、经济和自然(包括环境),这样才能保证海洋生态资源价值研究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海洋生态资源系统潜在的海洋生态资源系统

图2 海洋生态系统的构成

21海洋生态资源的特点

(1)整体性。从生态学角度体现的资源特征。海洋

生态资源存在于海洋生态资源系统中,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并表现出整体有用性,如改善环境、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同时,在其系统中,每种资源都可以彼此存在,具有独特的个性。

(2)多用性。海洋生态资源包含的资源种类繁多,

用途各异,且相互影响。即使是具体到某一种资源,也会有各种不同的用途。例如海水资源,可以用于海水淡

图1 海洋生态资源环境示意图

(2)海洋生态资源系统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内,所有的生物和非生物成分,通过能量交换与物质循环联结成的相对稳定的矛盾统一体。任何生态系统都是有两部分组成的:生物部分(生物群落)和非生物部分(环境因素)。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所有的物理的和化学的因子,如气候因子和土壤条件等。生态系统按照环境特征可以分为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属于水域生态系统的一种。对于海洋生态系统来说,生物群落包括相互联系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等,而非生物成分即是海洋环境:阳光、空气、海水、无机盐等。

化、化学物质提取、海水养殖等。

(3)经济性。所谓经济性,是指可以被人们所利用

的特性,这是海洋生态资源的基本属性。一方面海洋生态资源可以为人类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海洋生态资源的破坏也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4)区域性。不同区域海洋生态资源的组合和匹配

都不一样,有些资源总是在某些区域密度大、数量多或者质量好,易于开发,即海洋生态资源表现出自然丰度和地理分布上的差异性。

(5)稀缺性。海洋生态资源之所以称为资源,是因

为其对人类社会系统的不可逆性,它从本质上规定了资源的“单流向”特征,即资源只能是供体,社会系统是受体。而作为供体的资源总是被消耗的,只要是被消耗

Ξ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海洋生态资源价值理论与应用研究”(编号:03BJL039)

国家软科学研究项目“海洋生态资源价值管理的创新机制研究”(编号:2003DGQ3D060)

—68—

第23卷 第6期2004年12月

工业技术经济

Vol123,No16

总第136期

的,就是稀缺的。即使是可再生资源,当社会需求的增长速度超过资源再生增殖能力时,同样也会表现出稀缺的特征。

二、价值理论对海洋生态资源价值的解析

11劳动价值理论对海洋生态资源价值的解析

用,又以物品的稀缺性为条件,效用和稀缺性是价值得以出现的充分条件。因为只有在物品相对于人的欲望稀缺时,才构成人的福利(甚至生命)的不可缺少的条件,从而引起人的评价,即价值。②价值尺度是边际效用,价值量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效用的大小。③效用量是由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状况决定的,其大小与需求强度成正比。

运用效用价值论来衡量海洋生态资源价值:第一,海洋生态资源本身具有存在价值。海洋生态资源是人类存在和发展不可缺少的资源,对人类具有巨大的效用,无论是经过人类劳动加工过的,还是未曾凝结人类劳动的,都具有存在价值。从长远来看,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种存在价值或早或晚都将会被人类所认识和利用,它是人们对某一资源存在而愿意支付的价格。第二,海洋生态资源具有边际效用。随着海洋开发的加大,某些资源的供给与需求之间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其利用价值就越来越大。因此,边际效用的大小决定了海洋生态资源的价格,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海洋生态资源,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第三,部分海洋生态资源具有间接使用价值。有些海洋生态资源属于不可交易资源,不能通过市场交易体现其价值,例如海洋能资源,其价值只能借助于机会成本收益来估算。

三、海洋生态资源的价值构成与评价方法

11海洋生态资源的价值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认为:

(1)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商品的使用

价值是指物品的有用性或效用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其中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使用价值交换进行量的比较的基础;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而使用价值的实现要以价值的实现为条件。

(2)劳动的二重性。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

从一方面看,是具体劳动,从另一方面看,是抽象劳动。具体劳动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与自然物质共同构成使用价值的源泉,而抽象劳动是撇开各种劳动的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是形成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

(3)商品价值量。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劳

动时间的长短决定的。这里的劳动时间是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用劳动价值论来考察海洋生态资源的价值,关键在于确认海洋生态资源是否凝结人类的劳动。人类开发和利用海洋生态资源,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例如: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环境保护,研制和开发了许多新材料、新能源。海洋生态资源正是被人类所认识和利用或正在研究认识的资源,实际上它们已经凝结了人类的劳动,应该具有价值。

21效用价值理论对海洋生态资源价值的解析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劳动与海洋生态资源相结合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使得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与此同时社会再生产对海洋生态资源的需求不断扩大,由此而出现资源稀缺。在这种情况下,人类一方面要投入劳动逐步形成新的替代资源产业;另一方面要防止海洋经济发展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而且人类要投入劳动使可再生资源得到更新,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海洋生态资源是因在资源稀缺的压力下,人类必须要对海洋生态资源投入劳动,形成、维护和产生了新的资源产业或是新的人工资源产业,从而进入了生态经济系统的运转并具有了价值。

综上所述,海洋生态资源的“价值”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异的人类劳动;二是海洋生态资源对人类各种需求的满足程度。海洋生态资源的价值是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

21海洋生态资源的价值构成

效用价值理论是从物品满足人的欲望能力或人对物品效用的主观心理评价角度来解释价值及其形成过程的经济理论。所谓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效用是消费者对商品满足自己的欲望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心理评价。在19世纪60年代前主要表现为一般效用论,自19世纪70年代后主要表现为边际效用论。

(1)一般效用论。英国早期经济学家N.巴本(10~1698)是最早明确表述效用价值观点的思想家之

一。他认为,一切物品的价值都来自它们的效用;无用之物,便无价值;物品效用在于满足人的欲望和需求;一切物品能满足人类天生的肉体和精神欲望,才成为有用的东西,从而才有价值。

(2)边际效用价值论。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

根据现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观点,海洋生态资源的价值是由三部分构成:现实使用价值、选择价值和存在价值(如3图所示)。

总价值

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边际效用价值论完成于19世纪70年代初,最后由阿弗里德.马歇尔运用简单而有力的供需模型给予高度概括。边际效用价值论的主要观点是:①价值起源于效

现实使用价值

选择价值

存在价值

图3 海洋生态资源的价值构成

—69—

第23卷 第6期2004年12月

工业技术经济

Vol123,No16

总第136期

(1)现实使用价值。现实使用价值可以划分为直接假想市场法。常用的一种是意愿调查评估法,与前两种方法不同的是,该方法是基于调查者的回答。但是在实际调查过程中调查与被调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因此会存在调查结果偏倚的可能性。

参 考 文 献

1.姜文来.水资源价值论.科学出版社,19982.钦佩,安树青等.生态工程学.南京大学出版

使用价值(DUV)和间接使用价值(IUV)(见图3)。所谓直接使用价值是指海洋生态资源直接进入当前的消费和生产活动中的那部分价值,有的可以在市场上直接获得,如鱼类、矿产资源等的市场价格;间接使用价值是指海洋生态资源的价值并非直接用于生产和消费的经济价值,它们没有直接的市场价格,其价值只能间接的表现出来,即生态功能价值,如海水具有调节温度、改善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作用。

现实使用价值

社,1998

3.许晓峰,李富强等.资源资产化管理与可持续

发展.1998

41毛文永.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概论.中国环境科学

出版社,1998直接使用价值

间接使用价值

51[英]罗杰・珀曼(Perman,R.),马越,詹姆斯・

麦吉利夫雷,迈克.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第2版.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61卢基扬契可夫,波特拉夫.自然资源利用经济与

图4 海洋生态资源的现实使用价值(2)选择价值(OptionValue)。选择价值指人类为了保护或保存某一海洋生态资源而愿意做出的预先支付。例如,人们为了保护海洋珍稀动物、海洋环境等而形成的支付意愿。选择价值衡量的是未来的直接或间接使用价值,以确保在未来不确定下资源的供给。海洋生态资源的选择价值是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提高的。

(3)存在价值(ExistenceValue)。即以天然方式存在

管理.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71张白玲.环境核算体系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

社,2003

81王辉.海洋生态系统模型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

海洋与湖沼,1998,29(4)

91罗秉征.海洋生态学.地球科学进展,1998,8(5)

101李万吉.论生态经济生态价值和生态经济效益.

时表现出的价值,实质上是一种生态领域的价值。存在价值是与人和使用目的无关的价值,是一种非商业功能价值,或一种尚未发现的使用价值,如以海洋作为内在价值的课题,具有文化、责任等方面的价值。

海洋生态资源的总价值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表述:

海洋生态资源的总价值(TV)=直接经济价值

(DUV)+间接经济价值(IUV)+选择价值(OV)+存

山师大学报・社科版,1998,3

111赵海月.论生态价值的特性、形态与实现.电

子科技大学学报,1999,1(3)

121严曾.生态价值浅析.生态经济,2001(10)131汤天滋,王文翰.开展海洋资源核算促进海洋

生态经济持续发展.生态经济,2001(8)

141张光文.关于自然资源价格的形成及体系的探

在价值(EV)。

31海洋生态资源价值的评价方法

讨.现代经济探讨,2001(6)

151苏月中.自然资源价值核算浅析.生态经济,2001(9)

161杨艳琳.自然资源价值论———劳动价值论角度

海洋生态资源价值评价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市场价值法。又称直接市场法,是针对可交易

的海洋生态资源而言的,利用其市场价格来推定评估其价值的评价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的前提是海洋生态资源是在相当成熟、有序和规范的市场条件下销售的,其市场价格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其价值。

(2)替代性市场法。当所研究的海洋生态资源属于

的解释及其意义.经济评论,2002(1)

171何承耕.自然资源和环境价值理论研究评述.

福建地理,2001(6)

181李源.从劳动价值、虚拟价值到自然力价值.

不可交易资源,本身没有市场价格来直接衡量时,通过寻找替代物的市场价格来衡量,这类方法称之为替代性市场法。替代性市场法努力寻找那些能够间接反映人类对海洋生态资源质量评价的商品或劳务,并用其价格来衡量海洋生态资源的价值。该方法往往能够利用直接市场法所无法利用的、可靠的、客观存在的信息。

(3)假想市场法。有些海洋生态资源在衡量其价值

天津社会科学,2002(4)

191刘治兰.关于自然资源价值理论的再认识.北

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5)

作者简介 王淼,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管理学院副院长、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海洋经济与管理研究。刘晓洁,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时,连替代性市场都难以找到,在这种情况下,就只能人为的创造假想的市场来衡量其价值,这种方法称之为

—7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