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应用大全含答案解析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应用大全含答案解析

来源:九壹网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应用大全含答案解析

一、三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解答题

1.小红家、小亮家和学校在同一条路上。小红家到学校有357米,小亮家到学校有580米。小红家到小亮家有多少米?(试着画图解决) 解析:第一种情况:357+580=937(米) 第二种情况:580-357=223(米) 【详解】 略

2.二年三班有学生42人,其中女生的人数是男生的4倍多2人,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

解析:男生8人,女生34人 【详解】

男生:(42-2)÷(4+1)=8(人) 女生:42-8=34(人)

3.妈妈带980元钱去超市购物。买食品花24元,买衣服花480元。现在妈妈还剩多少元?

方法一:先求( ), 再求( ) 列式: 答: 方法二:先求( ), 再求( ) 列式: 答:

解析:方法一:先求买食品和衣服一共花多少钱,再求还剩多少元; 980-(24+480)=476(元) 答:妈妈还剩476元。

方法二:先求买食品后还剩多少元,再求买完衣服还剩多少元。 980-24-480=476(元) 答:妈妈还剩476元。 【详解】 略

4.小马虎在做一道减法题的时候,把减数72错写成27,这时得到的差是309,正确的差是多少?

解析:2 【分析】

把减数72错写成27,减数减少了45,被减数不变,那么差增加45,309减去45得到正确的差。 【详解】

722745 309452

答:正确的差是2。 【点睛】

也可以根据差是309,减数是27,先求出被减数336,再减去72,得到正确的差。 5.某次数学考试,甲、乙的成绩和是184分,乙、丙的成绩和是188分,那么甲比丙少多少分? 解析:4分 【分析】

甲、乙和为184,乙、丙和为188,所以丙比甲多1881844分,即甲比丙少4分。 【详解】 甲+乙=184(分) 乙+丙=188(分) 188-184=4(分) 答:甲比丙少4分。 【点睛】

通过对比甲、乙分数和与乙、丙分数和的差,从而得出甲与丙的数量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6.小马虎在做一道加法题时,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3看作了5,十位上的4看作7,得到结果为376.正确的和是多少? 解析:344 【分析】

“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3看作了5,十位上的4看作了7”,相当于把这个加数看多了75﹣43=32,再根据另一个加数不变,可知算得的和比正确的和也得多32,据此用376减去32即为正确的和. 【详解】

小马虎把一个加数看多了:75﹣43=32, 另一个加数不变,和也多了32, 所以正确的和应该是:376﹣32=344; 答:正确的和是344.

7.一个三位数,个位数字是4,如果把个位数字移作百位数字,原来的百位数字移作十位数字,原来的十位数字移作个位数字,那么得到的数比原来的数少171,原来的数是多少? 解析:634

【分析】

先假设出百位和十位上的数字,按照题意列竖式,求出竖式中的未知数即可。 【详解】

假设原来三位数的百位数字是A,十位数字是B,则依题意可得竖式

个位4减B得1,则B为3;十位3减A得7,可知3减A不够减,从百位退1当10,13减A得7,A为6;百位6退1为5,5减4得1,所以原数为634。 答:原来的数是634。 【点睛】

对于此类问题,一般要采用设数法,再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进行推理或论证,得出结论。

8.设1,3,9,27,81,243是6个给定的数,从这6个数中每次取1个,或取几个不同的数,求和(每个数只能取一次),可以得到一个新数,这样共得63个新数,如果把它们从小到大依次排列起来是1,3,4,9,10,12……那么第60个数是多少? 解析:360 【分析】

因为共得63个新数,将这些数按照从小到大排列,那么第60个数是就是倒数第4大的数,按照题意,从最大的数开始算起,算到第4个,就是所求。 【详解】

第63个数:1+3+9+27+81+243=3 第62个数:3+9+27+81+243=363 第61个数:1+9+27+81+243=361 第60个数:9+27+81+243=360 答:第60个数是360。 【点睛】

要求第60个数,若从小到大找,很难找出来,采用逆向思考,从大到小找可更快找出。 9.一根2米长的绳子,剪去2分米,剩下的平均分成3段,每段长几分米? 解析:6分米 【详解】 2米=20分米 20-2=18(分米) 18÷3=6(分米) 答:每段长6分米。

10.小马虎在做一道加法试题时,不小心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3”看成了“8”,十位上的“7”看成了“1”,结果所得的和是746,正确的和应该是多少? 解析:801

【详解】 746-(8-3)=741 741+(70-10)=801 答:正确的和应该是801。

11.家、芳芳家和学校在同一条街上,家距学校570米,芳芳家距学校390米.请问芳芳家到家有多远? 解析:180米或960米 【解析】 【详解】

家、芳芳家和学校的位置关系可能在同侧和两侧这2种关系. 在同一侧时有:570﹣390=180(米) 在两侧时有:570+390=960(米)

答:芳芳家到家有180米,也可能有960米.

12.三年三班有55名学生,其中爱好数学的有22人,爱好英语的有22人,爱好语文的有22人,三科都爱好的有6人,都不爱好的有8人.只爱一科的有几人? 解析:34人 【解析】 【详解】 55-8-6=41(人) (22-6)×3=48(人) 48-41=7(人) 41-7=34(人)

13.昆虫馆有蜻蜓和蝉这2种昆虫。蜻蜓有6条腿和2对翅膀,蝉有6条腿和1对翅膀。已知蜻蜓的腿的个数比禅的腿的个数少48个。蜻蜓的翅膀的对数与翅膀的对数一样多。求蜻蜓和蝉这2种昆虫各有多少只? 解析:蜻蜓8只,蝉16只 【分析】

由于蜻蜓和蝉的腿的数量相同,都是6条,蜻蜓的腿比禅的腿的个数少 48 条,那么蜻蜓比禅少8只,又蜻蜓的翅膀的对数与翅膀的对数一样多,说明蝉的数量是蜻蜓的2倍。 【详解】

4868

821 81 8(只) 8816(只)

答:蜻蜓8只,蝉16只。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差倍问题,关键是根据蜻蜓和蝉的腿和翅膀的关系找到二者的差和倍数关系。

14.小冬今年12岁,五年前爷爷的年龄是小冬年龄的9倍,爷爷今年多少岁? 解析:68岁 【分析】

先求出小冬五年前的年龄,再计算爷爷五年前的年龄,最后求爷爷今年的年龄。 【详解】

1257(岁) 7963(岁) 63568(岁)

答:爷爷今年68岁。 【点睛】

本题较为简单,直接利用倍数关系求解即可,注意两个人的年龄同时增加,同时减少。 15.阿呆的高思积分比阿瓜的多150分,且阿呆的高思积分比阿瓜的4倍少30分,阿呆和阿瓜分别有多少个高思积分? 解析:阿瓜有60分;阿呆有210分 【分析】

根据题中两个量的关系,把阿瓜的积分看作单位“1”,150+30是阿呆比阿瓜多3倍的量,(150+30)÷(4-1)求出的是一倍量阿瓜的积分,用阿瓜的积分加上150,就是阿呆的积分。 【详解】

(150+30)÷(4-1) =180÷3 =60(分) 60+150=210(分)

答:阿呆有210分,阿瓜有60分。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找出阿呆比阿瓜积分多的份数所对应的量,再根据差倍问题的数量关系式解答。

16.学校合唱团成员中,女生人数是男生的3倍,而且女生比男生多80人,合唱团里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

解析:男生有40人;女生有120人 【分析】

首先还是根据倍数关系画出线段图,找出女生比男生多的80人表示的线段,根据份数和数之间的关系求出“1”份表示多少。

“”1:80(31)40人

女:403120人

【详解】 80÷(3-1) =80÷2 =40(人) 40×3=120(人)

答:合唱团里男生有40人,女生有120人。 【点睛】

此题是一道差倍问题,根据差÷(倍数-1)=一倍的量求解。

17.妈妈买来桃子和猕猴桃共12个,如果再买6个桃子,桃子的个数就是猕猴桃的2倍,那么妈妈买来桃子和猕猴桃各多少个? 解析:桃子6个;猕猴桃6个 【分析】

把猕猴桃的个数看作1份,桃子的个数是2份,共3份,3份是(12+6)个,先求出一份即猕猴桃的个数是多少。 【详解】

猕猴桃的个数:(12+6)÷(2+1) =18÷3 =6(个)

桃子个数:1266(个) 答:妈妈买来桃子和猕猴桃各6个。 【点睛】 和倍问题

已知大、小两个数的和与它们的倍数关系,求大、小两个数的问题。 解答方法:

小数=和÷(倍数+1) 大数=小数×倍数=和-小数

18.甲、乙两袋大米共36千克,从甲袋取出3千克放入乙袋,此时乙袋的大米是甲袋的3倍。甲、乙两袋原有大米各多少千克? 解析:甲袋12千克,乙袋24千克 【分析】

从甲袋取出3千克放入乙袋,两袋的总质量没有变。从甲袋取出3千克放入乙袋后,甲袋是1份,乙袋是3份,总质量是(3+1)份。 【详解】

36÷(3+1)=9(千克) 甲袋:9+3=12(千克) 乙袋:36-12=24(千克)

19.

小白猫钓了多少条鱼? 解析:19条 【详解】

8+1=9(条) 9×2=18(条) 18+1=19(条)

20.下面的货物要用卡车从北京运到天津。

(1)这辆卡车能一次运走这些货物吗? (2)运输这些货物一共需要付运费多少钱? 解析:(1)能 (2)910元 【详解】

(1)456+347+528+431+238=2000(千克) 3吨=3000千克 2000<3000 答:这辆卡车能一次运走这些货物。 (2)2000千克=2吨 455+455=910(元) 答:运输这些货物一共需要付运费910元。

21.一根铁丝围成一个边长为7厘米的正方形,余下的正好围成一个长为12厘米、宽为10厘米的长方形。这根铁丝长多少厘米? 解析:72厘米 【分析】

正方形的周长加上长方形的周长,正好是这根铁丝的长度,正方形边长为7厘米,长方形长为12厘米、宽为10厘米,分别求出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相加得到铁丝的长度。 【详解】

7428(厘米)

121022(厘米) 22244(厘米)

284472(厘米)

答:这根铁丝长72厘米。 【点睛】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是求解几何图形周长最基础的方法,要做到熟练应用公式解决问题。

22.下面是李爷爷的农场平面图,中间是一个边长为23米的正方形水塘。要把每个饲养区都围上木栅栏,一共需要多长的栅栏?(水塘四周也围栅栏)

解析:460米 【分析】

要把每个饲养区都围上木栅栏,先观察哪些边需要围栅栏,然后将需要围栅栏的边的长度相加。因为这些饲养区和水塘的边缘有重合的部分,重合部分只需要围一次木栅栏,不用重复计算,据此解答。 【详解】 (23+46)×4 =69×4 =276(米) 46×4=184(米) 184+276=460(米) 答:一共需要460米的栅栏。 【点睛】

解题时要充分利用题目中的已知信息,因为题目中说到“中间是一个边长为23米的正方形水塘”,所以这4个饲养场的长和宽完全相等。找到需要围木栅栏的边,外面一圈其实就是大正方形的周长,里面需要围的其实就是4个46米的和,最后相加即可。

23.四个同样大小的长方形正好拼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为厘米,长方形周长是多少?

解析:40厘米 【分析】

正方形的边长是16厘米,即小长方形的长是16厘米,小长方形的宽是4厘米。 【详解】

416(厘米) 1644(厘米)

1642

202 40(厘米)

答:长方形周长是40厘米。 【点睛】

本题主要是考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长方形周长长宽2, 正方形周长边长4。

24.80名师生去旅游,大客车每辆限乘30人,租金50元,小客车每辆限乘20人,租金30元。如果每辆车都坐满,怎样租车便宜?至少需要多少元?

解析:租4辆小客车便宜,至少需要120元 【分析】

根据题意,每辆车都坐满,先求出不同的租车方案,再把不同租车方案花的钱算出来,比较即可。 【详解】

方案一:租2辆大客车和1辆小客车,租金为 50×2+30 =100+30 =130(元)

方案二:租4辆小客车,租金为 30×4=120(元) 120元<130元

答:租4辆小客车便宜,至少需要120元。 【点睛】

正确找出不同的租车方案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5.

(1)如果每条船都坐满,可以怎样租船? (2)怎样租船最省钱?至少需要多少元? 解析:(1)租5大1小(答案不唯一) (2)租5大1小,至少需要115元。 【分析】 方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租大船的条数 0 1 2 3 4 5 6 租小船的条数 9 8 6 5 3 1 0 (1)因为要每条船都坐满,所以由上表得知租5大1小; (2)把每一种方案都计算一次,然后再找出最划算的即可。 【详解】

(1)租5大1小:5×8+5=45(人) 答:租5大1小。

(2)租5大1小:20×5+15×1=115(元) 答:租5大1小,至少需要115元。 【考点】

26.1条裤子78元,1双皮鞋的价钱是1条裤子的2倍,1件上衣的价钱是1双皮鞋的2倍,爸爸想买这3样东西,需要准备多少钱? 解析:546元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用1条裤子的钱乘2求出1双皮鞋的钱,再用1双皮鞋的钱乘2得到1件

上衣的钱,再将三者的钱求和即可求出需要准备多少钱。 【详解】 78+78×2+78×2×2 =78+156+156×2 =78+156+312 =234+312 =546(元) 答:需要准备546元。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倍的认识和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先计算出1双皮鞋的价钱,和1件上衣的价钱是关键。 27.(1)上午有多少名学生来参观? (2)这一天一共有多少名学生来参观?

解析:(1)192名 (2)348名 【分析】

(1)每批48人,一共4批,那么总人数就是4个48人,用48乘4即可求出这天上午共有多少名学生来参观。

(2)要求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参观,用已求出上午来参观的人数和下午来参观的人数相加即可解答。 【详解】

(1)48×4=192(名) 答:上午有192名学生来参观。 (2)192+156=348(名)

答:这一天一共有348名学生来参观。 【点睛】

解答本题先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出上午来参观的人数,再根据加法的意义求解即可。 28.

月季花 8朵 菊花 ?朵 向日葵 24朵 (1)菊花朵数是月季花和向日葵朵数的4倍,菊花有多少朵? (2)向日葵的朵数是月季花的几倍?

解析:(1)128朵; (2)3倍。 【分析】

(1)因为菊花朵数是月季花和向日葵朵数的4倍,那么先将月季花和向日葵的总数量求出来,再乘4即可得到菊花的数量。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 【详解】 (1)(8+24)×4 =32×4 =128(朵) 答:菊花有128朵; (2)24÷8=3

答:向日葵朵数是月季花的3倍。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整数乘除的实际应用,关键要从统计表中得到正确有用的信息。 29.现有15吨花生,可用下面的两辆车来运。

车型 载质量 租金 200元/次 3吨 6吨 350元/次 (1)如果每次运花生的车都装满,怎样安排才能把花生恰好运完?用列表的方法,把不同的方案列出来。

方案 ① ② ③ 载质量为3吨的车 ( )次 ( )次 ( )次 载质量为6吨的车 ( )次 ( )次 ( )次 运花生总吨数 15吨 15吨 15吨 (2)方案几最省钱?要花多少元? 解析:(1)见详解

(2)方案③最省钱,要花900元 【分析】

(1)让花生的总重量15吨除以各车辆的载重吨数,求解运载次数,如果除不尽,观察计算余数是否能除以另外一辆车的载重能除尽,据此解答。

(2)根据分析比较看那辆车实惠,掌握那种车更实惠,选方案就尽量多用实惠的车。 【详解】 (1)列表如下:

方案 ① ② ③ 载质量为3吨的车 5次 3次 1次 载质量为6吨的车 0次 1次 2次 运花生总吨数 15吨 15吨 15吨 (2)3吨的运载车型需要200元/次,6吨的运载车型只需要350元/次,说明6吨的运载车型比较便宜实惠,所以尽量多用6吨的车型,据此挑选方案③,计算价格如下: 350×2+200 =700+200 =900(元)

答:方案③最省钱,要花900元 【点睛】

本题考查优化问题的实际应用,选择最便宜实惠的方式是解题的基础。

30.将一张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纸,剪成4个完全一样的小正方形纸片,这些小正方形的周长和比原来的正方形周长增加了多少厘米?

解析:40厘米 【分析】

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剪成4个完全一样的小正方形,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5厘米,求出4个小正方形的周长之和,减去大正方形的周长。 【详解】

1025(厘米) 544104 8040 40(厘米)

答:这些小正方形的周长和比原来的正方形周长增加了40厘米。 【点睛】

相当于是把大正方形切了两刀,增加了4条边,每条边是10厘米,总共增加了40厘米。 31.下图是一座楼房的平面图,图中用不同字母表示长度不同的各条边。已知b=50米,c=30米,g=10米,这座楼房平面的周长是多少米。

解析:180米 【分析】

如图,把边l的上半部分向左平移,得到一个长50米,宽30米的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加上两段g的长度,得到这个图形的周长。 【详解】 如图所示:

503080(米) 802160(米) 1601010180(米)

答:这座楼房平面的周长是180米。 【点睛】

用平移法求不规则图形的周长时,尤其注意有凹槽的情况,有一个凹槽就会少算两条边,最后需要加上。

32.把一块长20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按下图所示方法一层、二层、三层的摆下去,共要摆十层,摆好后图形周长是多少厘米。

解析:0厘米 【分析】

如果摆十层,那么最下面一行有10个长方形,最下面的长度是200厘米,图形总的高度是120厘米,经过平移转化成规则图形求解。 【详解】 如图所示:

201012102

3202 0(厘米)

答:摆好后图形周长是0厘米。 【点睛】

不规则图形的周长,可以通过平移法,转化成规则图形求解。 33.妈妈买回一些苹果,小明把这些苹果的了奶奶,再把余下苹果的果? 解析:40个 【详解】

5×2=10(个) 10+10=20(个) 20+20=40(个)

34.丽丽家和明明家与学校在同一条街上,丽丽家距学校520米,明明家距学校390米,丽丽家距明明家有多远? 解析:130米或910米 【分析】

本题中因为明明家和丽丽家与学校在同一条街上,所以明明家和丽丽家可能在学校的同一侧,也可能分别在学校的两侧。相对学校方向不同,距离也就不同。因此明明家距丽丽家的距离有两种可能。

情况一:明明家和丽丽家在学校的同一侧。如图所示:

11送给了幼几园小朋友,把余下苹果的送给221留给妈妈,这时还有5个留给自己。妈妈一共买回多少个苹2

520-390=130(米) 所以明明家距丽丽家130米远。 情况二:明明家和丽丽家分别在学校的两侧,如图所示:

520+390=910(米)所以明明家距丽丽家910米远。 【详解】

(1)明明家和丽丽家在学校的同一侧: 520-390=130(米);

(2)明明家和丽丽家在学校的两侧: 520+390=910(米)

答:明明家距离丽丽家可能是130米,也可能是910米。 【点睛】

本题是多情况的题目,解决有关距离问题可以画线段图,这有助于找到解题思路。

35.把两根60厘米长的竹板钉在一起,钉完后的竹板长116厘米,钉在一起的部分是多少厘米? 解析:4米 【分析】

如下图所示,两根竹板如果不钉在一起的话长为60+60=120厘米;所以钉在一起部分的长度为:钉之前的两个竹板的长度和-钉完以后的竹板长,列式解答即可。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 60+60=120(米) 120-116=4(米) 答:钉在一起的部分是4米。 【点睛】

本题考查了有关整数加减法的应用题,根据题干数量关系,画图帮助理解,列式解答即可。

36.阳光加油站新购进一桶汽油,连桶共重500千克,用去一半后,连桶共重280千克,汽油重多少千克?桶重多少千克? 解析:440千克;60千克 【分析】

“500千克”与“280千克”之差正好是汽油一半的质量,由此可以求出全部汽油的质量。 【详解】

500-280=220(千克) 220+220=440(千克) 500-440=60(千克)

答:汽油重440千克,桶重60千克。 【点睛】

本题考查了整数加减法的应用题,解题的关键是求出一半汽油的质量。

37.弟弟有卡片27张,如果哥哥给弟弟13张他们就一样多,哥哥有多少张卡片? 解析:53张 【详解】 27+13+13=53(张) 答:哥哥有53张卡片。

38.图书馆、体育馆和小华家在中山大道的一旁。小华家距图书馆450米,小华家距体育馆900米。图书馆和体育馆相距多少米? 解析:1350米或450米

【详解】

如果图书馆,体育馆在小华家两侧: 450+900=1350(米)

如果图书馆,体育馆在小华家同一侧: 900-450=450(米)

39.小兰家、小飞家和学校都在雄楚大道上,小兰家距离学校680米,小飞家距离学校220米.小兰家距离小飞家多少米? 解析:460米或900米 【解析】 【详解】

(1)680﹣220=460(米) (2)680+220=900(米)

答:小兰家距离小飞家460米或900米.

40.用长9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摆成下图形状,最上层是一个长方形,以下每层多一个长方形,一共四层,得到的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解析:112厘米 【分析】

先观察图,第一层有一个长方形,第二层有两个长方形,第三层有三个长方形,第四层有四个长方形,可以转化成如图所示的长方形,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即可。 【详解】 如图所示:

9×4=36(厘米) 5×4=20(厘米) (36+20)×2 =56×2 =112(厘米)

答:得到的图形的周长是112厘米。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平移法求不规则图形的周长问题,应用的是平移不改变图形形状的这一性

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