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建设部科技司在津召开北方地区建筑节能工作座谈会 口本刊记者/刘紫嫣 为了调动、推进建筑节能工作的进一步展开,全面落实科 学发展观,建设部科技司于2006年10月31日在天津组织召 差: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难以启动;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 比例很低:节能技术材料、产品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究其原因, 武涌副作了几点指示:仍需加大监管力度,推进建j;; 节能工作:对于开发商和设计、施工单位来说,他们是受利益 驱动,关键是寻求什么样的运行:消费主体的老百姓没毹 认识到节能建筑相关与他们的切身利益;迄今为止,推进建笥 节能除了节能法原则提出了建筑节能概念之外,没有相关饵 开了北方地区建筑节能工作座谈会暨建筑节能技术论坛。会 议由建设部科技司节能处梁俊强主持,科技司副武 涌在会上作了工作报告,北方地区各省市的代表出席了会议 并作了重要发言。 梁俊强在会上明确节能的基本定义,他指出推进建筑 节能要做好3方面工作:即如何有效地降低建筑能源的需求: 如何提高能源的转化效益;如何在建筑的使用过程中引入可 再生能源。同时他强调要激励老百姓正确评价买房的实质花 费,建立他们的节能意识。 武涌副讲到,中国的建筑节能工作是从北方地区起步 的,在推进建筑节能工作中,北方同志作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 工作,今天建筑节能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就是在他们工作基础 障:技术与体系急需完善;人、财、物的相继投入。 之上取得的。北京、天津已经全面执行65%的标准,河南省也 已推出65%的标准,这样原定的建筑节能分三步走的战略在 “十一五”期间就可以提前实现了。 从中国整个能耗发展趋势来看还存在很大问题,其中包括 住宅与公共建筑和发达国家相比能耗尚处于较低水平:大型 公共建筑的能耗浪费严重:我国过渡地区采暧需求、空调需求 急剧上升,因此今后将成为备受关注的地区。 武涌副分析了当前建筑节能工作的主要障碍:新建建 图1 建设部科技司副武涌在会上讲话 从北方建筑节能工作来看,天津建筑节能工作系统、全面,盖 具有代表性,会上天津市建委副主任张连选从3个方面作了工 报告,总结了天津建筑节能、资源节约工作开展的一些经验 筑节能工作进展不平衡,大中城市做得较好,从南北方地区检 查的结果看,北方地区做得最好,过渡地区次之,南方地区最 又津建镊势蛙册吣.NO.6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连靛平能】 图2天津市建委副主任张连选在会上讲话 天津市建筑节能工作的回顾 天津建设领域资源集约工作之所以进展飞速主要是得到 了、市、市的很高重视。在法规建设、环境等 各方面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这为天津做好建筑节能工作取得重 要进展提供了一个、法规和制度上的保障。 推行建筑节能,建成了一批节能型住宅。天津建筑节 能工作已经有15 a历史,大体上分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90 年代编制的<天津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以市内6区为 重点,推动居住建筑第一步节能工作;1997年又率先编制了2 部节能的设计标准,并且于2000年在中心城区、塘沽、大港、 开发区正式施行;2004年发布了天津65%节能设计标准,从 2005年1月1日在天津的中心城区、滨海新区以及区县 所在地推动三步节能技术标准。到2005年7月1日起新建的 公共建筑达到了50%的节能设计标准;2005年10月发布了 《天津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截止到2006年6月共建 成了节能的住宅6 678万m2,其中一步节能住宅3 503万 m2,两步节能的住宅是2 345万m ,建成三步节能住宅1 500 万m2。截至2006年底共建成节能住宅约7 349万m ,总计占 全市城镇住宅总量的47.8%。 实行了计量供热,推动供热系统的节能。从1 998年研 究供热改革工作到2000年正式实施,取消了供热费、单 位报销制度,将暗补改名补,为推进热计量创造了条件。1999 年建成了全国第一个实施供热计量收费的节能示范住宅。 2001年开始出台相关的,要求所有的新建住宅,必须具备 实施计量供热的功能。目前天津市已经建成具备供热计量的住 宅4 000万m2,2005年又扩大计量供热示范的范围,实施了 囵 }建设 2006-NO.6 200万m 。供热煤耗由“九五”期间的31 kg/m2标煤,降到了 26 kg/m 标煤,累计节约煤350万t标煤。 发展新型的墙体材料,开发新型的建筑体系。“十五” 期间墙体材料由单一的粘土砖发展为板、块、砖3大系列,共计 40多种。截止到2005年底全市新型的墙体材料生产企业近 200家,产量达到了51.57亿块标砖,折合754万m。,占墙体 材料总产量的70%以上,基本能够满足市场需求。2003年开 始在天津外环线以内、开发区、保税区和产业园区的新建居住 禁止使用粘土砖,“十五”期间比“九五”期间累计减少了 40.52亿块粘土砖,节约土地资源446 5万m 。 大力发展再生水。节约水资源。天津市2003年12月 1日由市颁布实施了<天津市城市排水和再生水利用的管 理条例》和<天津市住宅中水供水系统技术规定>,使再生水 入户工作有了法规、技术标准的支撑。2002年天津市建成了纪 庄子再生水厂,供水能力为5万t/d,截止到2005年底全市已 铺设再生水供水管道105 km,共有466个项目,1 629万m 的住宅进行了自来水、再生水的双管系统建设,形成了再生水 利用的高起步。 发展散装水泥保护城市的环境。天津市从2001年到 2005年累计使用水泥5 125万t,推广使用散装水泥2 628万 t,推广使用预拌混凝土3 992万m。。累计减少水泥损失 130_35万t,减少了5.21亿个水泥包装袋,节约包装费用7.82 亿元。 积极探索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采取“市场投资为主, 鼓励为辅”的办法,改造了塘沽区7 762 mz既有住宅。实 验结果表明,夏季空调节电48%,冬季采暖由原来的31 kg,m 标煤降至13 kg,m 标煤。 建立建筑节能工程质量管理。把建筑节能工程纳 入建设工程质量日常管理,采取监督巡查和专项检查并举的方 式,从开工、施工和竣工验收“三个环节”实施了“四不准四控 制”的监管措施。 制定了一整套建筑节能技术规范。几年来,我市发布 了建筑节能工程的设计、施工技术、质量验收、施工工法、建筑 物节能检测、门窗质量等31项技术标准和图集,初步形成技术 标准体系。其中强制性标准10项,用强制性标准约束建筑节能 工程的各方责任主体的行为,为推行建筑节能起到了较好的作 用。 加强建筑节能法规建设。市、市对节能立法极 为重视,2001年市颁布的《天津市节约能源条例>要求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建筑物的设计和建造应依照有关规定采用节能型的建筑结 构、材料和产品,提高保温隔热性能。”为我市建筑节能工作提 供了法律依据。为进一步推动建筑节能工作,2002年市又 发布了《天津市墙体材料革新和建筑节能管理规定》,为发展 新型墙体材料和建筑节能提供了法律法规的保障。按照市人 大、市的要求,我们先后制定10项配套的规范性文件,加 强了建筑节能工作的推广和监管。 2006年建筑节能工作重点 加强建筑节能和资源节约工作的领导。年初在原建 材办的基础上,组建了建筑节能管理办公室,专门负责建筑节 能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工作。继而成立了以委主要领导为组长 的“建筑节能和资源节约领导小组”,相关处室作为成员单 位,明确了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制定了2006年建筑节能实施 计划和职责分工,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大力推进建筑节能工 作。 加强建筑节能工程质量专项治理。(1)开展了建筑节 能工程大检查。2006年组织专家先后两次抽取了共140项工 程,对建设工程的施工图纸、施工方案、监理方案、材料抽样复 试、现场施工和工程资料等环节进行检查,对检查中出现的问 题进行整改,并给与了不同程度的处罚,逐步形成了重视建筑 节能工程质量的氛围和态势。(2)完善建筑节能标准。通过检 查发现施工现场的施工图对建筑节能设计的部分表述混乱, 组织专家编写了建筑节能施工图设计说明、节能计算书、重要 部位的图纸画法等技术要求,规范建筑节能施工图设计,便于 施工现场的技术人员按图施工。(3)加强建筑节能产品质量 管理。首先是按照国家标;隹要求,对建筑节能外保温体系要求 系统配套供应,实行建筑产品备案制度,对质量优质、信誉度 高的产品,实行建筑节能产品推荐制度。目前经过质量调查、 抽样检查等环节,筛选了一批符合要求的产品进行推荐。逐步 减少劣质产品进入施工现场。(4)建立建筑节能专项资质。为 了尽快杜绝施工队伍整体素质混杂,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出台 了建筑节能墙体保温工程施工特种专业资质标准和实施办 法,实行建筑节能工程施工专业队伍施工。(5)开展建筑节能 工程施工技术培训,持证上岗。对所有在施项目的一线操作人 员和工程技术管理人员进行专项培训,并进行专项考核颁发 合格证书,没有合格证的操作人员不得进行建筑节能工程施 工。(6)强化建设工程各方责任主体的法律责任。根据<建设 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相关法规及强制性标准,制定了建筑节 能工程的责任主体责任,进一步明确了建设、设计、施工、监理 【遣锭子能】 等单位的责任和处罚的相关规定,具有很强的操作性。(7) 积极开展提高外保温使用寿命的研究,经过大量调研,拟对全 剪力墙结构体系推荐采用大模内置工艺,对框架结构体系推荐 采用灰砂加气混凝土单一材质保温墙体,多层建筑推荐采用水 泥植物纤维板、抗辐射聚乙烯外保温干挂技术,逐步减少外墙 粘贴工艺的应用,使外墙保温与建筑同寿命。 实施绿色节能示范建筑。落实市建委“十一五”发展规 划提出的建设100项绿色节能建筑的目标,2006年实施20 项绿色、节能建筑示范项目。示范建筑要求全部达到我市建筑 节能标准的要求,并采用雨水收集、LOW—E玻璃、单一材料保 温、太阳能、地源热泵等新技术。其中,由市建委投资建设的 “建筑节能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按照绿色建筑标准实施,采用 大型可伸缩的遮阳系统、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溶液式新风和除 尘末端系统、太阳能发电和热水系统等新技术,并作为2006 年试点项目。 加大既有建筑改造力度。2006年在塘沽杨北里改造试 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尝试以供热单位为改造主体的既有建筑改 造模式,又在红桥区实施3万m 、12栋大板楼建筑节能改造, 以红桥区供热办为投资改造主体,财政补贴200万元,按照我 市三步节能标准对该既有建筑实施节能改造,供热系统实施 计量供热。并对中海油基地住宅进行建筑节能改造,一期工程 10万m ,供热系统采用可再生能源。 加快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地源热泵技术、地 源热泵与太阳能结合的技术日臻完善,以梅江综合楼为起点, 以天津大学为技术依托,建立了土壤温度场监控数据模型,进 行了利用太阳能储热扩大供热面积,降低土壤温度,调整土壤 温度场的实验,为地源热泵的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为减少地源热泵的热套现象积累了数据。目前我们正在组织 约100万m 采用地源热泵供暖和制冷技术的示范项目。 积极推行滨海新区建筑节能。编制<天津是滨海新区 建筑节能指导意见》,从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等全面 推行建筑节能工作。规划滨海新区的新能源战略,在滨海新区 积极推行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采用地源热泵技术、太阳 能技术实现供热和制冷,开发应用污水源热泵技术,为滨海新 区能源合理利用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示范项目。 开展创建建筑节能示范城市的研究。在建设部科技司 的指导下,我们组织天津市城建学院及有关专家,开展创建建 筑节能示范城市的研究。归纳我市建筑节能的基本情况,发挥 我市的地理优势、技术优势、管理优势,建立建筑节能示范城市 又 {建设i 鲢删.NO.6圄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遣锭子能】 的基本模型,制定建筑节能示范城市的目标。从建筑围护结构 节能、供热系统节能、既有建筑改造、可再生能源利用、新型墙 体材料应用、技术服务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通过创 建节能示范城市,提高建筑能工作和技能效果的整体水平,达 到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的目的。 建立长期的宣传基地。在建筑节能服务中心投资建成 了建筑节能展览馆,向全社会开放,成为建筑节能宣传基地。可 培育社会大众构建节约型社会的责任意识,组织多种形式的参 观教育,组织中学生参观建筑节能展览,培养下一代人对节能 的重视;组织中老年人参观学习,培育社会监督体系;组织 业内专业技术人员参观学习,开展专业的节能技术讲座,进一 步提高节能技术水平。 近期工作思路 张连选强调,天津市建筑节能工作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与 国家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下一步要认真贯彻建设部制定的 《建设部关于贯彻(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的实施 意见>,结合本市的实际情况,加强推进建筑节能工作的力度, 使天津市建筑节能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1)大力推进建筑节能,扩大执行建筑节能标准范围, 2007年扩大到区县建制镇、新城的居住建筑全部执行65%节 能设计标准。全市公共建筑执行节能50%设计标准。2007年 建成节能建筑1 500万m 。到“十一五”末,除农民自建房以 外,全部执行65%节能标准。 (2)发展可再生能源,推广太阳能、浅层地能、污水热能、 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用于建筑采暖、空调及生活热水,2007 年建成采用可再生能源的住宅400万m 。“十一五”末建成采 用可再生能源的建筑2 000万m ,占新建建筑面积的25%以 上。 (3)加强建筑节能工程质量管理,推行外墙保温特种专业 承包资质,制定建筑节能产品推荐目录,加强建筑节能工程责 任主体的管理,2007年开展建筑节能200项大检查,提高建筑 节能工程质量。提高建筑节能工程的安全性能,高层建筑推广 使用大模内置保温体系,框架结构推行灰砂加气混凝土单一材 质保温体系。 (4)加大即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力度,积极争取市的支 持,建立即有建筑改造资金,从办公用房及有条件的大型 共建项目入手,加快即有建筑改造步伐,探索改造模式。 (5)发展新型墙体材料。2007年新型墙体材料产量占全 市墙体材料总量的77%。扩大禁止实心砖范围,2007年外环 ml文;建设"堰2006・NO.6 线以内和区县建成区及重点镇改造项目的新建建筑禁止使用 粘土实心砖。推广散装水泥,2007年散装水泥自产520万t,散 装率达到91%。 (6)推行计量供热2007年完成500万m ,全市平均供 热煤耗下降4%,“十一五”末计量供热实施2 000万m 。建立 能耗统计制度,制定能耗运行标准。 (7)建立建筑节能服务推广机制,开展建筑节能的技术评 估和能效标识;建立建筑能耗核准制度,制定建筑节能能耗核 准实施办法;积极做好国家各类建筑节能示范项目工作,积极 做好申报和实施,加强国家示范项目的管理,做好世行项目。 会上北方各省市代表相继作了发言,可以看出各个省都以建设 部的指示精神为目标,因地制宜地计划了适合本省的节能发展 规划和措施。例如一些和措施的出台,个别省市在颁布 <建筑节能管理条例>之前专门下达了省令作为依据。同 时许多省市也很注重宣传工作,充分利用了各省的主流媒体进 行宣传、引导,以便得到公众的理解支持。 北方大部分省市也在积极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有效实施建 筑节能的全过程的闭合式管理,同时也有相关的技术标准出 台,以促进建筑节能工作的积极推进。许多省市也建立了节能 示范项目,通过范例带动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在热改方面个 别省市也有新突破,实现了过去的暗补到现在的明补,初步建 立了谁用能、谁交费制度。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方面,大部分省 市表示工作突破的方法还没有落实,仍需要摸索。 此次大会给各省市相互学习交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节能工作进展比较缓慢的省市可以吸取工作突出省市的经验, 这对于推进全国建筑节能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此次大 会召开时,北京、天津等城市建筑节能工作已初显成果,可以成 为很好的建筑节能典范,以此来激励其他省市加快步伐,同时 也可促进南方地区的工作开展,形成全国共节能的大趋势。另 一方面,建设部科技司有关领导可以通过此次座谈会细致地了 解到各省市当前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困难,这对于他们将来制 定、统筹全局都有很大的帮助。 口■ 口中图分类号:X7 口文献标识码:D 口文章编号:1 008—31 97([2006)06—0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