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儿科药历2

儿科药历2

来源:九壹网


药历

建立日期: 年 06 月 10 日 建立人: 科别 姓名 儿科 床号 性别 女 住院号 年龄 1岁11月 住院时间 年06月19日 籍贯: 民族: 联系电话: 出科时间年 06 月 25日 工作单位: 无 联系地址: 身高(cm) 134 87 体重(kg) 11.0 体重指数 14.53 血型 B 血压(mmHg) 未测 体表面积(m2) 0.49 不良嗜好(烟、 无 酒、药物依赖) 主诉和现病史: 主 诉:咳嗽20+天。 现病史:入院前20+天患儿受凉后出现咳嗽,呈阵发性,夜间明显,无发热,无声嘶,无喘息,无呕吐、腹泻等症状,家属予以药物治疗(头孢克洛、氨溴特罗、酮替芬、止咳平喘糖浆等)后,患儿咳嗽无缓解,遂带至我院,门诊以\"支气管肺炎。\"收住院。 此次病后患儿精神欠佳,食纳、睡眠欠佳,二便正常。 入院查体 T:36.5℃,P:126次/分,R:25次/分,W:11Kg,spo2:90%。发育正常,营养良好,急性病容,神清、精神欠佳,面色红润。皮肤粘膜无黄染,毛发分布正常,皮肤弹性好,无皮下结节、瘢痕,无皮下出血、皮疹,无瘀点、瘀斑,乳晕无加深,皮肤无水肿,无肝掌、蜘蛛痣。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部:头颅无畸形。眼部:双眼睑无水肿,结膜无充血,眼球活动正常,巩膜无黄染,角膜正常,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正常。耳部:耳廓正常,外耳道无异常分泌物。鼻部:鼻翼无煽动,鼻外形正常,鼻腔无分泌物。口部:唇周无紫绀,口唇无发绀,口腔无特殊气味,舌苔正常,口腔粘膜无溃疡,口腔无白色附着物,咽充血(++),双侧扁桃体II°肿大,咽后壁可见较多淋巴滤泡增生。颈部:双侧对称,颈软,颈静脉无怒张,颈静脉回流征阴性,颈动脉波动无异常搏动,气管居中,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胸部:胸廓对称,肋间隙正常。肺部:视诊:呼吸25次/分,呼吸运动度对称。触诊:两侧语颤均等,胸膜无摩擦感。叩诊:双侧叩诊清音。听诊:双肺呼吸音粗糙,可闻及固定的中细湿罗音、痰鸣音,无哮鸣音。心脏:视诊:心前区无局部隆起。触诊:心尖波动于锁骨中线外1cm,心尖部未触及抬举样波动。叩诊:最大心尖距左锁骨中线1cm。听诊:心率126次/分,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视诊:腹平坦,腹壁静脉无怒张,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触诊:腹平软,无包块,肝脏未触及肿大,脾脏未触及肿大。叩诊:呈鼓音,无移动性浊音。听诊:肠鸣音正常,无移动性浊音。肛外生殖器:肛门、会阴部及外生殖器无畸形,无红臀。脊柱、四肢:无畸形,肢端循环可,关节活动自如。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查体无异常体征。专科检查:急性病容,神清、精神欠佳,面色红润,咽充血(++),双侧扁桃体II°肿大,咽后壁可见较多淋巴滤泡增生,双肺呼吸音粗糙,可闻及固定的中细湿罗音、痰鸣音,无哮鸣音。 9 辅助检查:门诊血常规:WBC 15.75×10/L,G 73.7%,L 18.5%,M 7.3%,RBC 4.31×1210/L,Hb 122g/L,Plt 377×109/L。2019-06-19胸片:双肺改变提示:支气管肺炎表现。 既往病史:平时体质一般。既往无喘息史,有1次发热抽搐史。 既往用药史:头孢克洛、氨溴特罗、酮替芬、止咳平喘糖浆。 家族史:家族人员体健,无近亲婚配史,无家族遗传病史。

伴发疾病与用药情况: 无 过敏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 药物不良反应及处置史:无 入院诊断:支气管肺炎。 出院诊断:支气管肺炎 初始治疗方案分析: 患儿反复咳嗽20+天,家属予以药物治疗(头孢克洛、氨溴特罗、酮替芬、止咳平喘糖浆等)后,患儿咳嗽无缓解;入院查体示咽充血(++),双侧扁桃体II°肿大,咽后壁可见较多淋巴滤泡增生,双肺呼吸音粗糙,可闻及固定的中细湿罗音、痰鸣音,无哮鸣音。;胸片示支气管肺炎;外周血常规示WBC 15.75×109/L,G 73.7%。根据《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规范(2019年版)》,患儿症状有咳嗽表现;体征有中细湿罗音、痰鸣音;影像学检查与实验室检查均支持肺炎诊断,结合血常规及患儿症状体征,可考虑患儿有细菌感染的征象。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谱常见的细菌包括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A群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其中肺炎链球菌是生后20天至儿童期各年龄段CAP最常见的病原。患儿精神欠佳,食纳、睡眠欠佳,一般情况差,肺炎病情重,有静脉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征。患儿起病1—3天内炎性指标明显升高根据《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规范(2019年版)》推荐使用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 头孢噻肟钠为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是第三代头孢菌素药物,可有效抑制肺炎链球菌、溶血链球菌等链球菌属作用比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类强;其抗菌机制为作用于细菌细胞壁,是细菌因细胞壁破裂而溶解;由于人体细胞无细胞壁结构,因此头孢噻肟钠对人体毒副作用小、杀菌作用强。 患儿入院时呼吸气促,可予以多索茶碱平喘治疗。多索茶碱是甲基黄嘌呤的衍生物,它是一种支气管扩张剂,可直接作用于支气管,松弛支气管平滑肌。通过抑制平滑肌细胞内的磷酸二酯酶等作用,松弛平滑肌,从而达到抑制哮喘的作用。 雾化吸入是用雾化装置将药液吹散成细小的雾粒,经口或鼻吸入,以达到湿化呼吸道黏膜、祛痰、解痉、抗炎等目的。雾化吸入具有起效快、药物用量小、不良反应少等特点。目前临床常用的雾化吸入药物有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黏液溶解剂等。患儿咳嗽、痰液不宜咳出、有气促表现,可予以雾化吸入减轻支气管症状。 布地奈德混悬液是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止痒及抗渗出的作用,可减轻支气管的炎症反应,可提高β 受体对支气管扩张剂的敏感性,从而发挥解痉、止咳、抗炎及扩张支气管等作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可改善支气管肺炎患儿的呼吸困难,缓解气促,缩短肺部啰音消失及胸部X 线片改善时间。儿童使用剂量0.5~ 1.0 mg,分1~ 2 次使用。联合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用于缓解支气管痉挛以达到湿化呼吸道黏膜、祛痰的目的。 患儿有痰不易咳出,可予以氨溴索溶解黏痰,使痰液稀释,易于咳出。氨溴索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安全性很高的祛痰药,其祛痰机制为可裂解痰液中酸性糖蛋白的多糖纤维索,抑制粘液腺和杯状细胞中酸性糖蛋白的合成,使痰液中唾液酸含量减少,降低痰粘度;同时可刺激肺泡和支气管、支气管粘膜腺体的粘液细胞分粘滞性较低的小分子——粘蛋白,稀释痰液,使其易于咳出;同时氨溴索可激活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合成表面活性物质,稳定肺泡,增加肺的防御机制;另外氨溴索对呼吸道粘膜有廓清作用;此外,氨溴索可提高抗生素对肺组织的穿透能力,提高抗生素在支气管和肺组织中的浓度;增加溶酶体酶活性,尤其是肺泡巨噬细胞中的溶酶体活性,与其他受体激动剂、茶碱等扩张支气管药物合用有协同作用。因此,可应用于各种支气管炎及感染。 目前中药注射剂在抗病毒方面缺乏循证医学支持,且不良反应较多,不推荐常规使用。

初始药物治疗监护计划: 1、 告知医生:(1)在未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采集患儿血液标本、痰液标本送检,查患儿PCT、CRP等炎性指标,还需筛查呼吸道病毒及非典型病原体,做鼻咽分泌物病毒抗原检测及血清特异抗体。(2)头孢噻肟钠易引起过敏,应随时做好过敏抢救(3)多索茶碱为茶碱类衍生物,长期使用易出现不良反应。使用多索茶碱可能引起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头痛、失眠、易怒、心动过速、期前收缩、呼吸急促、高血糖、蛋白尿。如过量使用还会出现严重心律失常、阵发性痉挛等。此表现为初期中毒症状,此时应暂停用药,监测血药浓度。(4)患儿纳差,又同时使用了多索茶碱和沙丁胺醇,可能会导致患儿血钾降低,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监测血钾值,一旦低钾,考虑补钾并调整治疗方案。(5)中药注射剂用于小儿抗病毒治疗不是目前主流的推荐方案,由于中药注射剂成分较多、不良反应不明确,不建议小儿使用中药注射剂,建议医生停用中药注射剂。 2、 告知护士:(1)输注头孢噻肟钠之前应详细询问患儿过敏史,输注之前应皮试,并随时做好过敏抢救。(2)多索茶碱应缓慢滴注,时间大于45min。(3)输注热毒宁期间应特别注意患儿有无不适反应,若出现任何不适反应应立即停止输注并做好抢救准备。 3、 告知家属:(1)做好患儿安抚工作,积极配合治疗。(2)不宜给患儿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及食含咖啡因的食品。(3)雾化时患儿吸气时须紧闭双唇,并按住出气口,使得雾化器内保持一定压力,让被雾化的药液尽可能进入肺部。吸气后需屏气3 ~ 5 s,使吸入药物更好地在肺部沉积,以发挥疗效。呼气时应注意从口中移开喷气口,减少飞沫及痰液喷射到药液中形成恶性循环; 嘱患儿尽量减慢呼气以减少因呼气造成的药液丢失; 同时松开出气口以减少因雾化器压力过大引起的患者不适。在雾化过程中若出现呛咳,应停止雾化,家属手空心状由下而上拍打患儿背部,协助患儿将痰咳出,待患儿缓解后继续雾化吸入。若雾化过程中患儿有心跳加快或有其他不适反应,立即停止雾化并告知医生。雾化后,用湿布清洁患儿面部皮肤,用棉签沾上生理盐水清洁患儿口腔及咽喉部。(4)在患儿输液期间若出现皮疹、身体某部位疼痛,应立即告知医师。在患儿治疗期间,若出现腹痛、腹泻,心慌气促等体征,应立即告知医师。(5)注意观察患儿饮食状况及精神状态、观察患儿二便情况,及时与医师沟通。住院期间注意家属及患儿卫生,勤洗手,注意护理。 辅助检查: 6.17血常规:WBC 15.75×10^9/L、NEU 73.7%、 LYM 18.5 %、RBC 4.31×10^12/L、HGB 122 g/L、PLT 377×10^9/L。 6.19尿常规:(-)。 6.19hsCRP、心肌酶谱、肺炎病原体:a-HBDH 324.9U/L,CK 729.54U/L,MB 33.19U/L,hsCRP 17.98mg/L,肺炎支原体(+)。 6.19胸片:双肺支气管肺炎表现。 治疗药物: 注射用头孢噻肟钠0.55g ivgtt q8h 6.19—6.25 注射用多索茶碱0.045g ivgtt qd 6.19-6.25 布地奈德混悬液 1mg 雾化吸入 bid 6.19-6.21 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溶液 2.5mg 雾化吸入 bid 6.19-6.25 盐酸氨溴索口服液 2.5ml p.o bid 6.19-6.22 热毒宁注射液4.5ml ivgtt qd 6.19-6.25 注射用阿奇霉素110mg ivgtt qd 6.20-6.25

药 物 治 疗 日 志 6.20(第二天) 病史无补充,经过治疗后,患儿咳嗽有所缓解,呈阵发性,有痰,不易咳转,喘息较前缓解,无发热,无呕吐、腹泻等症状;精神、食纳、睡眠可,大小便正常,查体:面色红润,全身未见皮疹或瘀斑瘀点,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唇无发绀,咽充血(++),双侧扁桃体II°肿大,咽后壁可见较多淋巴滤泡增生,呼吸急促,三凹征(-),双肺呼吸音粗糙,可闻及固定的中细湿罗音、痰鸣音,无哮鸣音;心音有力,律齐,腹软,肝脾不大,未扪及包块,颈阻(-);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 患儿经治疗后,咳嗽有所缓解,目前治疗有效,患儿MP-IgM 阳性(+)。指示:今日继予以头孢噻肟钠抗感染;辅以对症处理;加用阿奇霉素治疗;并密切注意咳嗽、喘息变化。 药师:患儿MP-IgM 阳性(+),有使用阿奇霉素抗感染治疗的指征,阿奇霉素具有典型的抗菌素后效应,与其血药半衰期长有关,其血药半衰期可长达35~48小时,由此使得阿奇霉素在停药的72小时内仍然能够保持最小有效抑菌浓度。这一特点,一方面使其具有长效作用,每日只需用药1次;另一方面使其不必连续给药,可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建议应用阿奇霉素时采取序贯疗法,即给药3天停药4天,再给药3天。阿奇霉素为15元环大环内酯类药物,其抗菌机制为通过和50s核糖体的亚单位结合及阻碍细菌转肽过程,从而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阿奇霉素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合用能够起到协同杀菌的作用。 告知护士阿奇霉素药液在使用前须用肉眼观察是否有颗粒状物,如溶液中有明显的颗粒物,应将药物溶液丢弃,滴注时间不少于60分钟。 告知家属,在输注阿奇霉素期间若患儿出现注射部位疼痛、皮疹、瘙痒等反应应立即告知医师。治疗期间若患儿出现腹泻、恶心、腹痛、厌食、心慌、气促等反应应与医师沟通。 6.21(第三天) 患儿咳嗽有所缓解,呈阵发性,有痰,易咳转,喘息较前缓解,无发热,无呕吐、腹泻等症状;精神、食纳、睡眠可,大小便正常,查体:面色红润,全身未见皮疹或瘀斑瘀点,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唇无发绀,咽充血(+),双侧扁桃体II°肿大,咽后壁可见较多淋巴滤泡增生,呼吸急促,三凹征(-),双肺呼吸音粗糙,可闻及中粗湿罗音、痰鸣音,无哮鸣音;心音有力,律齐,腹软,肝脾不大,未扪及包块,颈阻(-);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 药师:由于患儿纳差、又使用了影响血钾的药物(多索茶碱、沙丁胺醇雾化溶液),应警惕患儿低血钾的发生。今年3月11日,FDA发表声明称阿奇霉素或可导致潜在致命性心律失常,可致QT间期延长。因此在使用阿奇霉素期间应密切监测患儿电解质情况,若出现低钾则更容易导致尖端扭转型心动过速。 6.24(第六天) 患儿偶有单声咳嗽,无喘息,无发热,无呕吐、腹泻等症状;精神、食纳、睡眠可,大小便正常,查体:面色红润,全身未见皮疹或瘀斑瘀点,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唇无发绀,咽充血(-),双侧扁桃体I°肿大,咽后壁可见较多淋巴滤泡增生,呼吸平稳,三凹征(-),双肺呼吸音粗糙,偶闻及痰鸣音,无哮鸣音;心音有力,律齐,腹软,肝脾不大,未扪及包块,颈阻(-);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患儿病情好转,继续目前治疗,动态观察病情变化。 药师:治疗方案未变,监护同前。 6.25(第七天) 患儿无发热,无明显咳嗽,无呕吐、腹泻等症状;精神、食纳、睡眠可,大小便正常,查体:面色红润,三凹征(-),全身未见皮疹或瘀斑瘀点,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呼吸不促,唇周无发绀,咽充血(-),双侧扁桃体I°肿大,未见脓性分泌物,其他无特殊;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音有力,律齐;腹软,肝脾不大,未扪及包块,手足未见疱

疹,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已临床治愈,今日办理出院。 出院诊断:尿路感染 出院医嘱:3日后口服阿奇霉素 一次100mg 吃三天,停三天,再吃三天,2.防受凉并门诊随访一周。 药师:(1)阿奇霉素按医嘱服药,不得随意增减。(2)出院后注意患儿个人护理、避免受凉,要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若家人有人感冒应避免接触患儿。让患儿做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助于身体恢复,注意运动范围和强度, 不宜过于劳累, 注意定时开窗通风,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药 物 治 疗 总 结 通过参与此病例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疗效观察及不良反应监测,临床药师对患儿的治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应注意到,临床药师要开展药学监护,必须参与临床一线工作,才能掌握药物治疗的疗效、不良反应及相互作用等。另外,临床药师要自主制定药物治疗方案、疗效监护以及监护计划的随访评估,仍需提高临床经验的积累。在患儿治疗过程中,药师重点关注患儿用药的安全性,,临床药师作为治疗团队中的一员,与医师共同讨论、制定用药方案,协助医师降低医疗风险,与医护合作保障用药安全。临床药师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与医护协作,为患者安全、合理用药保驾护航。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