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业务核算
一、单项选择题:
1.从应计贷款转为非应计贷款后,在收到该笔贷款的还款时,应( A   )
A. 先收本,后收息       B. 先收息,后收本
C. 都是银行的资产,先收哪个都可以 D. 确认为当期利息收入
2.抵押贷款的贷款额一般最高为不超过( D   )
A. 抵押品现值的100%       B. 抵押品现值的90%
C.  抵押品现值的80%       D. 抵押品现值的70%
3.贴现体现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主要受(  D  )的规范和约束。
A. 公司法                        B. 合同法
D. 票据法                        C. 商业银行法
4.将抵债资产入账时,按( D   )作为入账价值。
A. 抵债资产的原账面价值  B. 贷款本金
C. 抵债资产净值          D. 实际抵债部分的贷款本金和已确认的利息
5.财政部规定商业银行贷款利息逾期90天以上,无论贷款本金是否逾期,其应收利息不再计入当期损益,转入表外核算。体现了(  C  )。
A. 配比原则  B. 重要原则  C. 谨慎原则  D. 客观原则
6. 教育助学贷款帮助的借款人为( D   )
A. 小学四年级以上的学生      B. 初中学生
C. 高中学生         D. 高校学生
7.贷款呆帐准备金一般应按年计提,贷款呆帐准备金的年末余额应不低于年末贷款余额的( A   )
A. 1%     B.  1‰      C. 3%     D.3‰
8. 贷款损失准备的一般准备应按( D   )计提,其年末余额应不低于年末贷款余额的1%。
A. 月      B.  季      C. 半年      D. 年
9.(C    )贷款指借款人无法保证足额偿还本息,即使执行抵押或担保,也肯定要造成一部分损失。
A. 关注      B. 次级     C. 可疑      D. 损失
10.我国贷款的核算方式主要采用的方式是(B   )
A 定期调整                        B 逐笔核贷
C 下贷上转                        D 存贷合一
                                                            二、多项选择题
1.按贷款性质和风险程度划分,银行贷款可分为(BCD    )
A. 抵押贷款  B. 担保贷款   C. 票据贴现    D. 信用贷款
2.贷款业务核算的要求是(ABC    )
A. 坚持贷款原则      B. 正确核算贷款本息
C. 坚持国家信贷     D. 加强期限管理,监督贷款的使用和归还
3.委托贷款是指( ABC   )
A. 由委托人提供资金       B. 风险由委托人承担
C. 商业银行不得代垫资金      D. 利息按协议分成
4.商业银行为借款单位办理贷款展期手续时,(ABCD    )
A.要求借款单位提交“贷款展期申请书”
B. 在原贷款分户账上批注展期后的还款日期
C. 用一红两蓝特种转账传票将原贷款转入“展期贷款户”
D. 将展期申请书与原借据一同保管,不另作账务处理
5.贴现业务与贷款业务的区别包括( ABCD   )
A. 行为方式不同        B. 法律关系不同
C. 流动性不同        D. 计息方法不同
6.下列哪些日期与贴现天数计算有关(BC    )
A. 出票日     B. 到期日     C. 贴现日     D. 背书转让日
7.已贴现的商业承兑汇票到期时,如果付款人存款账户余额不足支付,则将(AD A. 凭证退回贴现银行       B. 由付款人开户行执行强制扣款
C. 由付款人开户行转入付款人逾期贷款账户
D. 由贴现银行向贴现申请人收取票款
)
8.个人质押贷款的质押物包括( ABD   )
A. 凭证式国债 B. 定期存单  C. 活期存折     D. 股票
9.按贷款五级分类法,(BCD    )贷款称为不良贷款
A. 关注      B. 可疑      C. 次级      D. 损失
10.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范围具体包括( ACD   )等商业银行承担风险和损失的资产。
A. 各项贷款  B. 应收利息  C. 贴现   D.拆出资金
三、判断题√
1.商业银行贷款利息为定期结息,利率实行一年一定。(× )
2.助学贷款是财政贴息的性贷款。(× )
3.应计贷款指贷款本金或利息逾期90天没有收回的贷款。(×    )
4.贷款损失准备包括贷款呆账准备、坏账准备、一般准备及特种准备。(×    )
5.贷款是商业银行的主要生息资产,因此,贷款发放得越多越好。(×    )
6.应计贷款转为非应计贷款时,应将已入账的利息收入和应收利息予以冲销。( √     )
7.商业银行对逾期贷款应从贷款之日起至还款之日止的实际天数计收罚息。( ×   )
8.次级贷款是指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本息,但存在某种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    )
9.对已核销的呆账贷款,商业银行不再继续追索。(× )
10.对2001年12月31日以前纳入损益的应收未收利息,要求在不超过5年内,按照银行自身的经营情况,逐步冲减利息。(√  )
四、问答题
1.试述银行贷款利息核算的方法。
答:商业银行对单位、个人发放的贷款,可按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分别核算。
短期贷款利息的核算按结息期的不同,分为定期结息和逐笔结息两种。定期结息是指银行在规定的结息期结计利息,一般为按季结息或按月结息,即每季末月20日或每月20日为结息日,计算各户贷款利息,并于结息期次日办理结息转账手续。逐笔结息是指银行按规定的贷款期限在收回贷款的同时逐笔计收利息
中长期贷款为按季结息,规定每季末月20日为结息日。利率实行一年一定,即每满一年后,再按当时的贷款利率确定下一年利率。
计息公式:利息=本金×贷款期限×利率
计收贷款利息时,如借款人存款账户资金不足,则贷款利息自结息日起,逾期90天(含)以内的应收未收利息,应继续计入当期损益,其不足支付的部分列入应收利息账户,并按规定按季计收复利。
贷款利息逾期90天以上,无论贷款本金是否逾期,发生的应收未收利息不再计入当期损益,而在表外核算,实际收回时再计入损益。
对已经纳入损益的应收未收利息,增量部分(2002年1月1日产生的应收未收利息),在其贷款本金或应收利息逾期超过90天(不含90天)以后,要相应作冲减利息收入处理,并转入表外科目进行核算。贷款本金逾期后,改按罚息利率计收复利。
2.银行为何要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如何合理地预提?
答:为提高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真实核算其经营损益,保持银行稳健经营和持续发展,各商业银行应当按照谨慎会计原则,合理估计贷款可能发生的损失,及时计提贷款损失准备。
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范围具体包括贷款(含抵押、质押、保证等贷款)、银行卡透支、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垫款、信用证垫款、担保垫款、进出口押汇等。
贷款损失准备由商业银行总行统一提取。一般准备按季计提,其年末余额应不低于年末贷款余额的1%。专项准备按照贷款五级分类及时、足额计提,具体比例由商业银行根据贷款资产的风险程度和回收的可能性合理确定,也可参照以下比例按季计提:对于关注类贷款,计提比例为2%;对于次级类贷款,计提比例为25%;对于可疑类贷款,计提比例为50%;对于损失类贷款,计提比例为100%。其中,次级和可疑类贷款的损失准备,
计提比例可以上下浮动20%。特种准备由商业银行根据不同类别贷款的特殊风险情况、风险损失概率及历史经验,自行确定按季计提比例。商业银行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计入当期损益,发生贷款损失冲减已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
五、业务题 要求:计息与转账
1、本行于2004年7月15日发放短期贷款一笔给乙单位,金额为150万元,期限3个月,贷款时约定利率为5.3%。经双方协商,采用按月支付利息。
1)假设该单位账上有足够的资金支付贷款本、息。请编制7月15日发放贷款、7月21日收息、8月21日收息、9月21日收息和10月15收回贷款本、息的会计分录.
7月15日     借:短期贷款-乙单位  1,500,000
贷:活期存款-乙单位  1,500,000
7月21日     借:活期存款-乙单位    1,325
贷:利息收入           1,325
8月21日、9月21日  借:活期存款-乙单位    6,625
贷:利息收入             6,625
10月15日  借:活期存款-乙单位    1,505,300
贷:利息收入               5,300
短期贷款-乙单位  1,500,000
2)假设在9月21收息时,该单位账上资金只能支付贷款利息的一半,其余的暂欠。贷款到期时能偿还全部本、息。请编制9月21日收息和10月15收回全部贷款本、息的会计分录。(罚息率为0.4‰)
9月21日  借:活期存款-乙单位    3,312.5
应收利息            3,312.5
贷:利息收入           6,625
10月15日  借:活期存款-乙单位    1,508,624.2
贷:利息收入                 5,311.7
短期贷款-乙单位     1,500,000
应收利息                  3,312.5
利息=(150万元+3312。5元)×5.3%/360×24 +3,312.5=5311.7+3312.5= 8624.2  (元)
3)假设在9月21收息时,该单位账上资金不能支付贷款利息。贷款到期时也不能偿
还本息。经努力催收,直到10月21日该单位才偿还贷款本金及所欠利息。请编制9月21日收息、10月16转账和10月21日收回贷款本、息的会计分录
9月21日      借:应收利息   6625
贷:利息收入 6625
10月15日     借:逾期贷款-乙单位  1,500,000
贷:短期贷款 -乙单位  1,500,000
10月20日   利息=(150万元+6625元)×5.3%/360×24+
(150万元+6625元)×0.04%×6+6625=39.31+6625=155.31(元)
10月20日  借:活期存款-乙单位    1,5155.31
贷:利息收入                 8,939.31
短期贷款-乙单位     1,500,000
应收利息                 6,625
2、本行收到甲公司提交的尚有三个月到期,票面金额为50,000元的银行承兑汇票及一式五联贴现凭证,经审查同意办理贴现。贴现利率为月利率4.2‰。
利息=50,000×3×0.42%=630(元)
借:贴现-银行承兑汇票   50,000
贷:利息收入                  630
活期存款-甲公司      49,370
3、2004年7月,本行的贷款客户乙企业因遭受洪灾损失严重,无力归还银行的贷款本金100,000元和利息5,400元(已作非应计贷款处理)。经报批准,该笔贷款从贷款损失准备中核销。年末,该行应计提贷款损失准备300,000元。
借:贷款损失准备 100,000
贷:非应计贷款   100,000
(付出):催收贷款利息   5400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贷款损失准备  300,000
贷:贷款损失准备        3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