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11 故宫博物院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11 故宫博物院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

来源:九壹网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11 故宫博物院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

一、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这一天在晚餐桌上,伯父跟我谈起《水浒传(chuàn zhuàn)》里的故事和人物。不知道伯父怎么会知道我读了《水浒传》,大(慨 概)是爸爸告诉他的吧。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zǎo zhǎo)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āi ái)打挨骂还难受。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1)选择文中正确的读音和字。

水浒传________(chuàn zhuàn) 大________(慨 概) 囫囵吞枣________(zǎo zhǎo) 挨________(āi ái) (2)在文中在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简单——________ 认认真真——________

(3)用浪线画出具体写“我”读书“囫囵吞枣”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我”读书“张冠李戴”的句子。

(4)“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中“这句话”指的是________。

(5)用小标题概括这一段话的内容:________。这一段话表现了鲁迅先生________的品质。

【答案】 (1)zhuàn;概;zhǎo;ái (2)复杂;马马虎虎

(3)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

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

(4)“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5)谈《水浒传》;关爱孩子

【解析】【分析】(1)多音字结合词义确定其读音,大概的概是木字旁。 (2)先理解词语的意思,根据意思找出和它意思相反的词语。

(3) 仔细阅读文章,本题可以从“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这句话找到答案。

(4) 本题可以从“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这句话中找到答案。

(5)解答本题首先要仔细阅读语段,抓住语段中关键性的语句进行概括。 故答案为:(1)zhuàn、概、zhǎo、ái (2)复杂、马马虎虎

(3)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 (4) “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5)谈《水浒传》、关爱孩子

【点评】(1)此题考查对字音字形的掌握。要求学生首先要根据拼音的组合规则读准字音,然后根据汉字选择正确的音节即可。

(2)本题主要考查反义词的理解能力。做题时要先理解所给词语的意思,然后再从文中选出和它意思相反的词语。

(3)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筛选能力。做题时要根据题意并结合语段内容进行筛选。

(4)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做题时要先理解题意,再结合阅读语段进行解答。

(5)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能力。做题时要仔细阅读文章,抓住关键性的语句进行概括。

2.理解感悟

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地去看。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1)这段文字写的是________初次见面的情景。 (2)用“‖”将这段话分为三层,并给各层添加小标题。 (3)写出作者联想的句子。

(4)根据这段文字,说说闰土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 (1)“我”和闰土

(2)飞跑地去看。‖他正在厨房里……套住了。‖他见人恨怕羞……‖ 第一层: “我”对闰土的盼望之情。 第二层: 闰土的外貌描写。 第三层:“我”和闰土的交往。

(3)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4)健康朴实的海边农村少年。

【解析】【分析】(1)考查的是“我”和闰土初次见面的情景。(2)考查的是学生对句式的分割。(3)考查的是作者联想的句子。(4)考查的是闰土是一个怎样的人。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3.认真阅读文章,完成文后练习。无价之宝

有一年德国闹饥荒,有个富人把20个穷孩子请到了自己的家里,对他们说:“这只篮子里的面包你们每人一块,拿吧。以后每天这个时候都到这里来拿,一直到灾难(nán nàn)结束为止。”

孩子们抓住这只篮子,你争我夺,大家都想挑最好最大的面包,可是抢到手以后,也没说一声谢谢就走了。

唯有衣着整洁的穷女孩费朗西丝,她不好意思地站在一边,等到别人拣完了,才过去拿了剩在篮子里的最小的一块面包,谢了谢主人,然后悄然地不慌不忙地回家去了。 第二天,孩子们故伎重(chóng zhòng)演,还是那副饿狼扑食的样子,可怜的费朗西丝这次拿到的面包还没有别人的一半大。但是,等她回到家里,母亲切开面包的时候,里面却掉出许多白色的新银币。

她的母亲心里很纳闷(mèn mēn):“马上把钱拿回去,因为这钱肯定是谁错放到面包里去了。”

费朗西丝将钱送了回去。但是施主说:“不,我没有弄错。我是故意把钱放进最小的面包里去的,目的是想赏给你,我的孩子。记住,宁可拿最小的而不去抢最大的面包的人,将来一定会得到比放在面包里的银币更好的赐福。”

无私的品质是一种无价之宝,她使人的心灵显得高贵而又圣洁。平素别人比我们自己更加关注这种高尚的行为和崇高的德性,心地无私的人,必将得到别人的厚爱而幸福一生。 (1)为文中划线字选择正确读音,选择文中正确的音节。 灾难________(nán nàn) 故伎重________(chóng zhòng)演 纳闷________(mèn mēn)

(2)“第二天,孩子们故伎重演”词语中划线词语意思是________,文中具体指哪些内容,请在文中用“________”划出。 (3)找出写费朗西丝的句子。

(4)认真读读写费朗西丝的句子,写她“衣着整洁”“不好意思地站在一边”“等别人拣完了才去拿最小的”“谢了谢主人”“悄然地不慌不忙回家”,你最欣赏她什么?为什么? (5)费朗西丝这样做跟她的家庭有关系吗?你从哪里看出来? 【答案】(1)nàn;chóng;mèn

(2)老花招、老办法又演一遍(或老花招又重用一遍);文章第二节句子。 (3)文章第三小节 (4)略

(5)有关系。因为费朗西丝的妈妈看到面包里的银币,叫孩子马上拿回去,妈妈教育孩子不该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灾难( nàn)、故伎重(chóng )演、纳闷(mèn )。

(2)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故伎重演:老花招、老办法又演一遍(或老花招又重用一遍)。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从文中第二节找到答案。

(3)考查人物的细节描写,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从文中第三小节找到答案。(4)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体会其中的人性美。虽穷但衣着整洁,虽

饿但面对面包不争不夺,最后捡最小的拿,还说谢谢,懂得谦让,懂礼貌。(5)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可结合文中相关句子来回答。费朗西丝这样做跟她的家庭教育有密切的关系,因为费朗西丝的妈妈看到面包里的银币,叫孩子马上拿回去,妈妈教育孩子不该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点评】(1)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2)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3)此题考查对人物描写的把握能力。(4)此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体会其中的人性美。(5)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丑石》

我常常遗憾我家门前的那块丑石呢: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留在这里的,谁也不去理会它。只是麦收时节,门前摊了麦子,奶奶总是要说:这块丑石,多碍地面哟,多时把它搬走吧。

于是,伯父家盖房,想以它垒山墙,但苦于它极不规则,没棱角儿,也没平面儿;用錾破开吧,又懒 得花那么大气力,因为河滩并不甚远,随便去掮一块回来,哪一块也比它强。房盖起来,压铺台阶,伯父也没有看上它。有一年,来了一个石匠,为我家洗一台石 磨,奶奶又说:用这块丑石吧,省得从远处搬动。石匠看了看,摇着头,嫌它石质太细,不太采用。

它不像汉白玉那样的细腻,可以凿下刻字雕花,也不像大青石那样的光滑,可以供来浣纱捶布;它静 静地卧在那里,院边的槐荫没有庇覆它,花儿也不再在它身边生长。荒草便繁衍出来,枝蔓上下,慢慢地,竟锈上了绿苔、黑斑。我们这些做孩子的,也讨厌起它 来,曾合伙要搬走它,但力气又不足;虽时时咒骂它,嫌弃它,也无可奈何,只好任它留在那里去了。

稍稍能安慰我们的,是在那石上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坑凹儿,雨天就盛满了水。常常雨过三天了,地上 已经干燥,那石凹里水儿还有,鸡儿便去那里渴饮。每每到了十五的夜晚,我们盼着满月出来,就爬到其上,翘望天边;奶奶总是要骂的,害怕我们摔下来。果然那 一次就摔了下来,磕破了我的膝盖呢。

人都骂它是丑石,它真是丑得不能再丑的丑石了。

终有一日,村子里来了一个天文学家。他在我家门前路过,突然发现了这块石头,眼光立即就拉直了。他再没有走去,就住了下来;以后又来了好些人,说这是一块陨石,从天上落下来已经有二三百年了,是一件了不起的东西。不久便来了车,小心翼翼地将它运走了。

这使我们都很惊奇!这又怪又丑的石头,原来是天上的呢!它补过天,在天上发过热,闪过光,我们的先祖或许仰望过它,它给了他们光明,向往,憧憬;而它落下来了,在污土里,荒草里,一躺就是几百年了?!

奶奶说:“真看不出!它那么不一般,却怎么连墙也垒不成,台阶也垒不成呢?” “它是太丑了。”天文学家说。 “真的,是太丑了。”

“可这正是它的美!”天文学家说,“它是以丑为美的。” “以丑为美?”

“是的,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正因为它不是一般的顽石,当然不能去做墙,做台阶,不能去雕刻,捶布。它不是做这些玩意儿的,所以常常就遭到一般世俗的讥讽。” 奶奶脸红了,我也脸红了。

我感到自己的可耻,也感到了丑石的伟大;我甚至怨恨它这么多年竟会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而我又立即深深地感到它那种不屈于误解的寂寞的生存的伟大。 阅读全文,完成练习:

(1)“它黑黝黝地卧在在那里,牛似的模样”一句用的修辞方法 是________,这句话形象的描写了丑石的________的特点。 (2)第②③段各写了丑石“无用”的哪些方面?(可用文中语句回答) 第2段中它不能________ 第3段中它不能________ (3)第5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4)第六段“眼光立即就拉直了”,表明了天文学家认识了丑石的? (5)“丑石的伟大” 在文中指的是?

(6)了解了丑石前后不同的遭遇,你明白了什么? 【答案】(1)比喻;形状极其蠢笨

(2)垒不成山墙;压不成台阶;凿磨太细;浣纱捶布 (3)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4)了解了丑石前后的不同遭遇,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认识事物不可限于表面,而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 (5)它的价值

(6)这么多年竟会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它那种不屈于误解的寂寞的生存着是多么伟大。 【解析】【分析】(1)“它黑黝黝地卧在在那里,牛似的模样”一句用的修辞方法是比喻的修辞手法,这句话形象的描写了丑石的形状极其蠢笨的特点。(2)第2、3段各写了丑石“无用”方面:

第2段中它不能垒不成山墙;压不成台阶;凿磨太细;第3段中它不能浣[huàn]纱捶布。(3)第5段在文中的作用是: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4)第六段“眼光立即就拉直了”,表明了天文学家认识了丑石的价值。眼光是无形的东西,拉直将无形化为有形,生动、形象,作用是写出了科学家那种意外的惊喜和全神贯注的神情被刻画的活灵活现。体现了丑石的不同凡响和科学家的慧眼识珠。(5)“丑石的伟大”在文中指的内容是:“这么多年竟会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它那种不屈于误解的寂寞的生存着是多么伟大。”(6)了解了丑石前后不同的遭遇,大家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认识事物不可限于表面,而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阅读能力,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5.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作业。

“明星”上的一粒“微尘”

那里在北京召开数学研究会的时候。

有一天,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收到了一位普通中学青年教师的来信。

信的大意是_____我读了您写的_____堆叠素数论_____觉得这本书写得很好_____可是经过反复核算_____发现有一个问题计算错了_____这好比在明星上蒙上了一粒微尘_____希望您能更正_____

华罗庚读完信,翻开书来看,再一算,果然有错,他赞不绝口:“真是太好了。他的意见完全正确,有着很高的才华。”

华罗庚在数学研究会上读了这封信,还把写信的青年人请来参加会议。这个青年人就是陈景润,后来他也成为一个有名的数学家。

就这样,华罗庚从自己的错误中发现了一个难得的人才。 (1)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标点符号。

信的大意是________我读了您写的________堆叠素数论________觉得这本书写得很好________可是经过反复核算________发现有一个问题计算错了________这好比在明星上蒙上了一粒微尘________希望您能更正________

(2)文中“明星”指的是________,“微尘”指的是________。

(3)陈景润给华罗庚写信的时候,华罗庚是一位________,陈景润是一位________。 (4)陈景润在信中写了三层意思,分别为: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5)本文赞扬了华罗庚的哪些品质?

【答案】 (1):;《;》,;。;,;,;,;。 (2)华罗庚;计算错误

(3)著名的数学家;普通中学青年教师

(4)《堆垒素数论》这本书写得很好;发现有一个问题计算错了;希望能更正 (5)谦虚、真诚、实事求是。

【解析】【分析】(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常用的点号有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冒号、叹号;常用的标号有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括号等。要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重点掌握每一种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5)评价人物精神或品质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故答案为:(1):《》,。,,,。 (2)华罗庚、计算错误 (3)著名的数学家、普通中学青年教师 (4)《堆垒素数论》这本书写得很好;发现有一个问题计算错了;希望能

更正

(5)谦虚、真诚、实事求是。

【点评】(1)对于标点符号的考查有选择题、加标点题、修改题。所以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还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位置。 (2)、(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5)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精神或品质。

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风

一年四季都有风。人们常常把春天的风叫和风,夏天的风叫熏风,秋天的风叫金风,冬天的风叫朔风。________它们都是风,________它们的脾性却完全不同。

春天,农民伯伯脱下棉衣,播下种子。一阵阵春风吹过,唤醒了万物,许多种子悄悄地露出头来,探望那明媚的世界。草儿绿了。花儿开了,田野里一片生机勃勃。温暖的春风给人们带来了欢乐。

夏日,天气非常闷热,大滴大滴的汗珠从人们脸上滚落下来,人们是多么需要风啊!可是,风却和我们捉迷藏,不知躲到哪里去了。即使有点风也是暖烘烘的。吹散不了炎热,怪不得叫“熏”风。

初秋,一阵凉风拂来,吹在们身上凉丝丝的。黄色的树叶纷纷地飘落下来,河边的芦苇轻轻地摇摆着。高梁红了,稻子熟了。人们高兴地收割庄稼。金风给人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

隆冬,凛冽的寒风怒号,卷起尘土,刮得人们睁不开眼睛。清晨,路上行人稀少。有些人缩着脖子匆匆地赶路,几个调皮的小男孩干脆倒退着行走,躲过风头。我们却迎着寒风坚持长跑,________我们有一颗火热的心。

风啊,风!人们欢迎你,需要你,可有时又讨厌你,怕你。我长大了要叫你听人们的话,为人类造福,你愿意吗?

(1)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①________它们都是风,________它们的脾性却完全不同。

②我们却迎着寒风坚持长跑,________我们有一颗火热的心。 (2)有“Δ”划分段落,写出段意。 (3)抄写两个拟人句。 【答案】(1)虽然;但是;因为

(2)第一段(1自然段)一年四季的风脾性不同。第二段(2-5自然段)四季的风特点各不相同。第三段(6自然段)我愿长大让四季风都为人类造福。

(3)①许多种子悄悄地露出头来,探望那明媚的世界。②风都和我们捉迷藏。 【解析】【分析】(1)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①分句前后是转折关系。故选“虽然……但是……”;②分句前后是因果关系。故选“因为……”

(2)分段就是划分文章的意义段,即在意义上可以构成一个完整单位的部分。考查概括段

意的能力。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第一段(1自然段)一年四季的风脾性不同。第二段(2-5自然段)四季的风特点各不相同。第三段(6自然段)我愿长大让四季风都为人类造福。

(3)拟人句: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如:①许多种子悄悄地露出头来,探望那明媚的世界。②风都和我们捉迷藏。

故答案为:(1)虽然……但是……②因为(2)第一段(1自然段)一年四季的风脾性不同。第二段(2-5自然段)四季的风特点各不相同。第三段(6自然段)我愿长大让四季风都为人类造福。(3)①许多种子悄悄地露出头来,探望那明媚的世界。②风都和我们捉迷藏。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2)此题考查划分段落并概括段意的能力。(3)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第一面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都是54门大炮齐发,一共28响。起初是全场______,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接着,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______的公告。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他读到“选举了为”这一句的时候,三十万人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______的欢呼。 (1)文段选自________。

(2)从下面各组词语中选择一个恰当的填入文中的横线上。 A________肃静 寂静 安静 B________宣告 宣布 宣读 C________热情 热烈 热心

(3)这三个自然段按________顺序,写了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程序。

(4)“新中国第一面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这句话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 A. 用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部分 B. 用于话题突然转变

C. 用于声音延长的拟声词后面 D. 用于事项列举分承的名项之前。 【答案】(1)《开国大典》 (2)肃静 ;宣读 ;热烈 (3)时间

;奏国歌 ;毛 (4)A

【解析】【分析】本题综合考查了课文内容的理解、近义词语的辨析、标点符号的用法等相关知识,结合题目要求进行填写。

故答案为:(1)《开国大典》(2)肃静;宣读;热烈(3)时间;奏国歌;毛(4)A

【点评】解答本题,要理解课文内容,理解破折号的用法,理解文章内容。

8.阅读下面一段话,然后按要求做。

五位壮士顺利地完成掩护任务,准备转移。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容易暴露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另一条是通向三面悬崖的莲花瓣、棋盘陀顶峰。走哪一条路呢?为了保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莲花瓣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1)给下面的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壮士________

①强壮; ②雄壮; ③加强,使壮大 绝路________

①断绝; ②完全没有了; ③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 (2)概括写出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3)读了这段话,五壮士的________精神深深感动了我。 【答案】(1)③;②

(2)为了保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五壮士不顾自身危险,把敌人引上绝路——棋盘陀顶峰。

(3)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一字多义的理解掌握情况,要结合语境去理解。壮士:加强,使壮大。绝路:完全没有了;

(2)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记人的文章要抓住,课文写的谁,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然后概括主要内容,

(3)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点评】(1)主要考查学生对多义字的理解,先理解字义,然后根据词语的意思再一 一对号座。

(2)此题考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能力。

(3)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二、习作作文

9.题目:小事不小

提示:小事往往包含着智慧、道理;小事也能表现出一个人的精神风貌,真可谓“小事不小”。你在生活中一定经历过这样的小事,请选择其中的一件写一篇作文,表达真情实感。 【答案】 略

10.你送过爸爸、妈妈或别的什么人礼物吗?你有过突然收到礼物的惊喜吗?同学们,“礼物”的种类可多了:它可以是用钱购买的物品,也可以是帮爸爸妈妈做的一件让他们高兴的事,还可以是一幅画、一首歌、一张贺卡、一个微笑、一次好的表现,一次表扬,一张高分的试卷等等。下面就以《礼物》为题写一篇习作,注意写出“赠送”或“接收”礼物时人的动作、神态及语言等,要写出真情实感。题目可以另拟。 【答案】 略

11.如果可以设一个好玩的节日,比如“不穿袜子节”、“睡觉节”、“玩泥巴节”……你打算设立一个怎样的“节日”?同学们,请你发挥想象,脑洞大开,以“________节”为题,写出自己的创意,写清楚设立这个节日的原因,并告诉大家你希望在这个节日里做哪些有意思的事情。

要求:表达流畅,文从字顺,言之有序,350字左右。 【答案】 略

12.习作。

在你的生活中,会有很多人给你带来了身心愉悦的感觉。请以“有你,真好”为题写一篇习作。

要求:①把“真好”的原因写清楚;②要写出真情实感;③不少于500字。 【答案】 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