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科目):车工
课 题 授课人 上课班级 上课时间 上课地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突破重点 解决难点 的措施 教法与学法 教 具 车外圆技能训练 教室 课型 实践 理论 所需8 课时 熟悉车外圆技能训练 外圆的车削 车外圆的注意事项 1多媒体演示 2学生互助学习 教法:任务驱动法 学法: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 车床 师生活动情况 教学内容及过程 以CD6140A车床为例:熟练掌握车外圆的加工步骤 1.粗车外圆; (1)三爪自定心卡盘或四爪单动卡盘夹持工件外圆毛坯表面,在满足加工要求的前提下,工件伸出尽量短一些。 (2)用手转动卡盘找正工件表面,并夹紧。 (3)练习用钢直尺、后顶尖或工件端面中心,装夹车刀。用钢直尺测量装刀时,车床主轴中心高度为220mm。即钢直尺刻度值为220mm。 (4)根据图纸要求和工件毛坯加工余量的大小,合理选择刀具、车床主轴转速、进给量及切削速度。并制定相关的加工工艺。 (5)启动车床,使主轴正转。 (6)对刀,用车刀刀尖轻轻接触工件被加工外圆表面。 (7)中滑板刻度盘尺寸不动,只是纵向退出大滑板。 (8)利用中滑板刻度盘控制切削深度。 (9)纵向进给1mm~3mm左右。 (10)中滑板刻度盘尺寸不动,大滑板向右纵向退刀,停车打空挡并进行测量;(试车试量) (11)根据所去处余量的大小,控制切削深度,保证工件粗车尺寸,并留精车余量然后纵向自动进给车工件外圆; (12)倒角; (13)退刀,停车打空挡进行检测; (14)重复上述操作至要求尺寸。 1
2.精车外圆采用试切法进行精加工,方法同上。 3.检测:用游标卡尺或千分尺测量工件外圆。 例:接刀车外圆(如图所示)短轴
一、分析图纸
根据图纸要求选择毛坯为Ф55×52mm的圆棒料,材料为:45钢。 二、工艺分析
因为工件毛坯长度为52mm,而工件长度为50mm,因此该工件外圆只能调头接刀车削才能完成。
三、刀具、量具的选择:
刀具的选择:45°端面车刀;90°外圆车刀。
量具的选择:0~150mm的游标卡尺;50~75mm的外径千分尺。 四、加工工艺
1.三爪自定心卡盘夹持毛坯Ф55×52mm的外圆,工件伸出卡盘长度为20mm,找正并夹紧工件。
2.车端面,端面车平即可。
3.粗、精车工件Ф520-0.05mm的外圆,长度接近卡爪位置(注意不能车到卡爪,应留1mm左右的距离)。
4.倒角2×45° 5.调头
三爪自定心卡盘夹Ф520-0.05mm的外圆(已加工表面垫铜皮,以防夹伤工件表面;并且工件阶台与卡爪的距离留3mm的间隙)。
6.校正工件外圆,并夹紧工件。
7.车端面,控制工件长度50±0.1mm至尺寸。 8.粗、精车Ф520-0.05mm外圆至尺寸。 9.倒角2×45° 10.检测各部尺寸。
一、在车外圆的加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车削时必须检查车床各部分间隙,进行适当的调整,以充分发挥车床的有效负荷能力。大、中、小滑板的斜铁需要调整合适避免产生松动现象,此外摩擦离合器及皮带的松紧程度也要进行调整,以免在车削中发生“闷车”现象。。
(2)看清图纸,测量工件毛坯材料的尺寸是否符合加工要求,并在车
2
床上装夹牢靠。
(3)在车削中发现车刀磨损,需及时刃磨。否则主切削刃磨钝后切削力剧烈增加会造成“闷车”损坏车刀等严重后果。
(4)随时清除刀架、拖板、导轨上的铁屑,以免增加工件,车床和车刀的工作温度。
(5)工件、刀具必须安装牢靠。工件在两顶尖间装夹时,必须注意工件是否顶牢,顶尖是否磨损。
(6)车削时如出现像带子一样的切屑,应立即停车,用铁钩将切屑拉断,同时必须重新刃磨车刀,改变车刀的几何角度,或采用断屑装置使铁屑自行折断。
(7)车削脆性金属材料的工件时,会产生飞溅的铁屑,这时必须戴防护镜或使用有机玻璃的挡屑板。
(8)车外圆时预防振动的方法。 在车外圆时,如果产生了振动,会使工件和车刀之间产生瞬间的相对位移,从而影响了工件和车刀之间的正常运动轨迹,并且缩短了车刀的使用寿命,严重时车削则无法进行。因此,为了避免产生振动,不得不降低切削用量,也降低了生产效率。同时在切削过程中车刀与工件之间摩擦会发出刺耳的响声。
车削过程中的振动主要有强迫振动和自激振动。强迫振动主要有车床、夹具和工件等回转体的质量不平衡所引起的,还有可能是从地面或其它系统传来的振动。
二、车外圆时废品的产生及预防 1.毛坯车不到规定的尺寸
(1)产生废品的主要原因是: 1)工件材料的加工余量不够。 2)工件材料弯曲没有矫直。 3)工件装夹在卡盘上没有校正。 4)中心孔位置不正确。 (2)预防措施: 1)在车外圆工件时,必须事先测量工件材料是否有足够的的加工余量。 2)长棒料必须进行矫直后才能加工。
3)工件装夹在卡盘上后,要注意校正外圆和端面。
4)在两顶尖之间装夹的工件,一定要使工件两端中心孔的中心线与工件中心线重合。
2.车出来的工件尺寸不正确 (1)产生废品的主要原因是:
1)如果大于图纸上所要求的尺寸,尚可返修,小于图纸要求尺寸就要报废。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粗心大意,看错图纸或看错刻度盘读数。
2)量具本身有误差或测量不正确。
3)在吃刀时盲目吃刀,没有进行试车削,测量不正确。 4)由于切削热的影响,使车出的工件直径尺寸产生变化。 (2)预防措施: 1)在车削工件时一定要先看清图纸尺寸和技术要求,正确使用刻度盘,并要看清格数。
2)在进行测量时,如果一次测量没有把握,可以多量几次或使用两种量具结合测量(前题是量具使用前,必须仔细检查和调整零位)。可先用卡
3
尺测量得到实际尺寸后,再用千分尺测量,这样可以避免产生测量不正确。
3)根据工件加工余量计算出吃刀深度,试切一刀(长约3-5mm)后,再根据尺寸要求修正吃刀深度。
4)不能在工件温度较高时测量。如果要测量,必须先掌握工件的收缩量或在车削时浇注冷却液,降低工件温度的作用。
3.把工件车成圆锥体
(1)产生废品的主要原因是:
1)用一夹一顶或两顶尖装夹工件时,后顶尖的中心线不在主轴的中心线上。如果尾座顶尖向里(既操作者站的一边)偏,则车出来的工件靠尾座一端小,如尾座顶尖向外偏则其结果相反(如图1所示)。
图1 两顶尖不在主轴中心线上产生锥度
2)在用小滑板车外圆时产生锥度是由于小滑板的位置不正确,即小滑板上的刻线与中滑板上的刻线没有对准“0”位。
3)用卡盘装夹工件并纵向走刀车削工件外圆时,产生锥度是由于车床导轨与主轴中心线不平行。
4)工件在卡盘上装夹时伸出卡盘外长度太长,车削时因受切削力的影响使工件前端让开,而产生锥度。
5)刀具磨损车削工件时,产生让刀。 (2)预防措施:
1)为了防止在两顶尖间装夹或一端用卡盘夹住,一端用顶尖支顶车削外圆时产生锥度,在粗加工时产生锥度,在粗加工时必须首先校正锥度。校正的方法是先在工件的靠尾座一端,车一段长约10毫米左右的外圆。用外径千分尺测量这两个已加工面。根据测得尺寸的差异,移动尾座。如果工件靠尾座的一端直径大,应将尾座向里偏移;如果工件靠主轴一端直径大,则应将尾座向外偏移。偏移后,紧好螺丝(或手柄),在进行如上述的试切削,这样反复矫正,直到车出的前后两端尺寸基本一致时即可。为了保险起见,往往在校正后,还要将工件外圆从头至尾的走一刀,在进行前后两端的测量,如确已消除了锥度即可进行加工。
2)在使用小滑板车削外圆时,一定要事先检查小滑板上的刻线是否与中滑板刻度线的“0”位对准。
3)调整车床主轴与床面导轨的平行度。
4)在满足加工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工件的伸出长度或另一端用顶尖支顶,以增加工件的加工刚性。
5)选用合适的刀具材料或适当降低切削速度。 4.车出的工件成扁圆形或椭圆形 (1)产生废品的主要原因是: 1)车床主轴间隙太大。
2)工件用两顶尖装夹时,两顶尖孔接触不良或后顶尖顶的不紧以及所使用的活顶尖产生摆动。
4
3)毛坯余量不均匀,在切削过程中吃刀深度发生变化。 4)前顶尖产生跳动。 (2)预防措施
1)在车削开始前应检查主轴间隙大小,并调整合适,如主轴因磨损太厉害而使间隙过大,则需修理主轴和轴承。
2)工件在两顶尖间装夹则必须注意支顶程度要松紧适当,发现活顶尖产生摆动须及时修理或更换,精度要求较高的工件,选用死顶尖加工。
3)工件安排粗、精车。
4)更换或重新安装前顶尖,如果是自治顶尖则需要把前顶尖锥面车一刀,然后再装夹工件。
5.表面粗糙度达不到要求 (1)产生废品的原因 1)车刀角度不正确。
2)切削用量选择不恰当(吃刀太深,走刀量过大)。
3)机床各部分的间隙太大而引起振动,导致工件表面不光洁(如主轴太松,中、小滑板大的塞铁太松等),即车床工艺系统刚性不足。
4)工件材料太软。 (2)预防措施
1)根据需要选择合理的车刀角度。 2)进给量要小,留的加工余量要适中。
3)车削前,先检查车床各部间隙是否合适或增加工艺系统的刚性。 4)工件车削前,现经过正火或调质处理。 技能训练
例1:用三爪卡盘装夹车阶台轴(如图所示)
一、图纸分析:
根据图样选择工件毛坯为Ф30×165mm的圆棒料,材料为:45钢。 二、工艺分析:
根据图纸要求工件中间部位不需要加工,可选择三爪自定心卡盘夹持。装夹工件时,要特别注意工件伸出卡盘长度不能太长。
三、刀具、量具的选择:
刀具的选择:45°端面车刀;90°外圆车刀。
量具的选择:0~200mm的游标卡尺;25~50mm的外径千分尺。
5
四、加工工艺: 1.三爪自定心卡盘夹持Ф30×165mm的毛坯外圆,伸出卡盘长度为40mm, 找正并加紧工件。 2.粗车 (1)车端面,端面车平即可。 (2)以端面为基准用钢直尺在距端面34mm处刻线。 (3)车Ф28 0-0.03mm的外圆至Ф29mm,长度35±0.1mm至34mm(外圆、长度均留1mm精车余量)。 (4)以端面为基准用钢直尺在距端面19mm处刻线。 (5)车Ф25 0-0.05mm的外圆至Ф26mm,长度20 0-0.2mm至19mm(外圆、长度均留1mm精车余量)。 (6)倒角1×45°。 (7)调头,车端面,控制总长160mm至161mm。(总长留1mm精车余量) (8)车外圆,操作步骤如工步1)~6)。 3.精车 (1)车端面 (2)利用大滑板和小滑板刻度盘,控制长度尺寸。 0车外圆Ф28 -0.03mm,长度35±0.1mm至尺寸,表面粗糙度Ra3.2mm达到图纸要求; 车外圆Ф25 0-0.05mm,长度20 0-0.2mm至尺寸,表面粗糙度Ra3.2mm达到图纸要求。 (3)倒角1×45° (4)调头,车端面,控制工件总长160mm至图纸尺寸。 (5)车外圆,操作步骤如工步2)。 (6)倒角1×45°。 4.检验各部尺寸。 例4:车阶台轴(如图所示) 0.83×0.50.83.22×45°0.8+0.015φ30+0.002其余未注倒角1×45°φ178113×0.5φ18-0.034-0.016φ20-0.041-0.020146380热处理:T235 一、分析图纸 1.根据图样该工件有三个阶台组成,其中该工件还有一处Ф17×8mm的沟槽。 +0.015-0.020-0.0162.工件中主要尺寸有Ф30 +0.002mm、Ф20 -0.041mm和Ф18 -0.034mm;表面粗糙度为Ra0.8um,工件在车床上加工完成后必须留磨削余量(须经磨削加工才能保证其精度要求)。 6
3.工件需经热处理,所以选择毛坯直径为Ф35×85mm的45圆钢。 二、刀具、量具的选择: 刀具的选择:45°端面车刀;90°外圆车刀;3mm宽的切槽刀。 量具的选择:0~150mm的游标卡尺;0~25mm;25~50mm的外径千分尺。 三、加工工艺 1.三爪自定心卡盘夹持毛坯Ф35×85mm外圆、并找正。 2.车端面,端面车平即可,钻Ф2mmA型中心孔。 3.工件调头 粗车大外圆至Ф33mm,长度为40mm。 4.工件一夹一顶 粗车阶台外圆Ф23mm,长度方向保留大外圆长20mm。 5.热处理:调质T235。 6.粗车(夹住阶台外圆Ф23mm,找正) (1)车大外圆处端面,端面车平即可。钻Ф2mmA型中心孔。 (2)半精车大外圆Ф32mm。 7.工件调头,夹住大外圆。控制工件总长80mm至尺寸。 8.精车(两顶尖装夹) (1)精车大外圆Ф30 +0.015+0.002mm至尺寸。 (2)倒角2×45° (3)工件调头车阶台外圆Ф20 -0.020-0.041mm至尺寸,长63mm (4)车阶台外圆Ф18 -0.016-0.034mm,长保留Ф20 -0.020-0.041mm,台阶14mm。 (5)车削头部Ф17×8mm的沟槽并保证尺寸11mm。 (6)车大外圆处退刀槽3×0.5(应除去磨削余量),并保证尺寸63mm。 (7)车另一条退刀槽3×0.5(应除去磨削余量),并保证尺寸14mm。 9.倒角2×45°、1×45°。 10.磨削(两顶尖装夹) (1)磨Ф20 -0.020-0.041mm,长度为14mm的阶台外圆至尺寸。 (2)磨ФФ18 -0.016-0.034mm,长度为11mm的阶台外圆至尺寸。 (3)工件调头磨Ф30 +0.015+0.002mm的外圆至尺寸。 11.检查工件各部尺寸。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