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DNA的复制 教学设计
学科:生命科学 年级:高二(2) 教师:何秀娟
一、教材分析
DNA复制是生物遗传信息得以世代相传和延续的基础,也是生物变异的基础。本节内容在编排上先讲述科学家对DNA复制的推测,然后介绍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学习半保留复制的具体过程。本节是进行探究学习很好的一课,引导学生对该过程的演绎推理,帮助学生理解的同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逻辑思维。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具有了DNA双螺旋结构的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本课时将要从分子水平来探讨生命的本质,属于肉眼看不到的抽象知识。高中学生的认知体系基本形成,认知结构迅速发展,认知能力不断完善。他们能够掌握基本的思维方法,特别是抽象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造思维有了较大的发展。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有了明显的提高,认知活动的自觉性,认知系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也有了相应的发展。
由于本课时内容具有较深的抽象性,学生们会感到困难,因此在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以外,还通过启发式教学,设置大量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一步培养他们分析、归纳、概括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概述DNA分子的复制。 (2)探讨DNA复制的生物学意义。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DNA复制方式的推测,再次领悟假说—演绎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2)通过分组探究,增强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⑴认识到合作交流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2)认同技术的进步在探索遗传物质奥秘中的重要作用。 (3)认同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认识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
1
四、教学过程: 程 序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教 师 活 动 展示课件并提问: 1、 DNA化学组成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2、 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和性质是什么? 总结学生的回答之后,引出DNA复制的课题。 教 学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学生已有的DNA双螺旋结构的知识是学习DNA复制的基础,同时利用DNA结构与功能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过程。 思考回答: 1、DNA化学组成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每个脱氧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含氮的碱基组成。碱基有四种,它们是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胸腺嘧啶(T)。 2、 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是:DNA分子结构具有稳定性、多样性、特异性。 一个 DNA分子有两条链,复回答: 分制一次以后得到几个DNA分子,2个,4条 组几条链? 讨 学生分组分析讨论,提 论 如果最初的DNA的链我们用出DNA复制的两种假设:全 红色表示,新合成的链都用蓝色表保留复制和半保留复制。 提示,你能设想出得到的DNA分子 D 出有可能是什么样子吗? 学生根据假设讨论演绎N 假 并画图表示两种复制的结果 A 说 根据DNA分子的双螺旋结 复 构,你认为DNA复制的方式可能小组间相互补充作出评制 有哪几种? 价 方 式 请同学们根据假设分组讨论各小组继续探究并展示的 复制一代后的结果是什么?把手成果 推 中的短绳粘在垫板上表示结果。 测 及 教师展示部分小组的讨论结实 果。 验 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复制的方证 式有两种可能,根据刚才的假设,据 表示出子二代的DNA情况。 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的精神。并进一步运用假说-演绎法。 2
实验验证 D N A 复制的过程探讨 如何用实验证明假说: 根据刚才我们的分析,我们若是能看到DNA分子不同颜色的链就好了,可是一般情况下,我们是看不到DNA分子的,哪位同学能帮我们想个办法? 如果用15N标记亲代DNA的两条链,复制所用的原料为14N,亲代子代之间就会有差别。 可是单个的DNA分子是很小的,放在试管中,标记了我们也不可能区分开可以借用什么技术把不同的DNA分开? 介绍1958年Meselson和Stehl实验过程,让学生预测半保留复制和全保留复制各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并在垫板上画出各代的DNA带情况。 巡视学生的活动,记录学生出现的问题,然后展示部分小组的讨论情况。 教师展示科学家的实际实验结果。 组织学生观看DNA复制的动观画。 看 动让同学思考DNA复制的大体画 过程和需要的条件,比较新合成的DNA和亲代DNA,比较子链和母链,分析精确复制的条件 思考其他 问题 DNA复制的 概念 时间 主要场所 特点 DNA复制有什么意义? 概括总结 基础知识测评 回答: 用放射性同位素对DNA分子进行标记。 密度梯度离心 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们分析得出预期结果: 如果是全保留复制,则离心后DNA条带应该只有两条; 如果是半保留复制,则离心后DNA条带应该有三条,并画出条带的位置。 本模拟探索试验的设计和运用,旨在激发学生探索和协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证明是: 半保留复制 过程:解链——合成子链——螺旋 条件: 模板:两条链分别作为模板 原料:四种脱氧核苷酸 能量:由ATP提供 酶:解旋酶、DNA聚合酶等 双螺旋结构提供模板、碱基互补配对 结合课本知识回答 学生可能说不全,老师引导学生补充完整。 自主学习 DNA制的义 课堂结 当堂测
复意小检传递遗传信息 总结本节课知识要点 学生练习 巩固基础知识 检验学习效果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