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探讨护士APN排班模式

探讨护士APN排班模式

来源:九壹网
林医学2010年12月第31卷第34期 ·6333· 的晕倒,或者再发TIA,因发现不及时,治疗不及时致使肢体语 重做好家属的指导和宣教工作。 言等局灶症状再不恢复等,给大家造成终生的遗憾。对于现 今尖端的动脉瘤填塞术后和动脉支架术后的患者巡视病房更 2护理观察是临床护士应该具备的基本职业技能 是会很大程度的间接影响治疗效果,术后观察是重中之重。 脑卒中患者巡视病房时的观察要点:①观察生命体征:体 1.2 用药的特殊性:甘露醇是神经科最常用的脱水降颅内压 温、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②查看意识状态:嗜睡、昏 的药物,它的特点及要求是静脉滴注速度要快,2O一30 min滴 睡、昏迷;对声、光、疼痛等的刺激反应。③瞳孔:大小、两侧是 完,药物外渗时易造成皮下坏死。所以要观察输液速度,心脏 否等大、在同一直线上、有元偏移,形状,对光反应等。④一般 不好的还要适当的减慢输液速度,看液体有无外渗,静脉滴注 情况:皮肤颜色、温度,黏膜有元出血及水肿,营养,疼痛,面容 后是否排尿,有无尿潴留或尿失禁,记录尿量,并评价高颅压 与表情,体位、排泄情况等。⑤专科常见症状的评估:有无头 症状是否缓解;尼莫地平注射液是常用的缓解脑血管痉挛药, 痛、眩晕、抽搐与晕厥、语言障碍、肢体瘫痪、、吞咽障碍、感觉 使用该药过程中可能出现皮肤发红、多汗、心动过缓或过速、 障碍、认知障碍、视力障碍、共济失调等。⑥安全情况及措施: 胃肠不适等反应要适当控制输液速度 J,密切观察有无不良 对安全隐患充分评估并采取措正确、及时的护理措施。常见 反应发生及药物外渗等;使用溶栓抗凝药用药过程中可能出 的安全问题有:坠床、跌倒、烫伤、压疮、误吸、窒息、走失、自伤 现皮下出血点,皮肤瘀斑,眼结膜、牙龈出血或消化道出血等 及伤人、自杀等。⑦心理状态。⑧各种管路是否通畅,引流液 症状,后果严重,有时还易被家属忽略,所以除了平时做好宣 颜色、性质及量;置管、切开、穿刺部位皮肤情况;呼吸道是否 教外,巡视病房时也应多检查和询问。 通畅,对排痰情况的评估等。⑨用药情况:用药目的、效果、不 1.3人群的特殊性:脑卒中患者病情特点是多有语言肢体或 良反应观察、有无液体外渗,输液泵、微量泵使用情况等。 吞咽功能的障碍。有的患者自己能行走,但缓慢笨拙,有 脑卒中患者是一类特殊人群,只有掌握了脑卒中的相关 的行走需他人搀扶,有的在床上都需要他人帮助更换卧位;有 知识,了解脑卒中患者按时巡视病房的意义,才能更好的提高 的患者能听懂他人说话,但自己不能发音,有的能说话,但自 护理质量,密切护患关系,减少医患纠纷,使患者回归社会。 己也不知道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别人更听不懂其说话的意思, 有的患者既说不出话也听不懂别人说话的意思;有的患者吞 3参考文献 咽差,偶有呛咳,有的患者只有进流食时才呛咳,有的患者干 [1]李红玲.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的远期疗效观察[J].中 脆不能进食而需要使用鼻饲管维持生命;有的患者既有语言 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0,22(1):15. 也有肢体功能障碍或者三者皆有;加之患者记忆力下降所致 [2] 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 的痴呆症状,很容易让患者家属放弃。总之,它是一类极特殊 版社,2006:626. 的人群,最无助的群体,最容易发生意外,所以我们更要多去 [3]沈雅苏.实现临床护理从观察到本质的跨越[J].中华 巡视病房,了解他们的需要,他们的心理,要帮助他们翻身叩 护理杂志,2009,44(12):1221. 背,做好管道的护理,做好晨晚间护理,指导功能练习等,并着 [收稿日期:2010—01—08编校:李晓飞] 探讨护士APN排班模式 黎群足,莫桂英,安丽影(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新会中医院,广东广州529100) [摘要] 目的:探讨护士APN排班模式。方法:护士APN连续性排班,使用阶梯岗位编制。结果:排班时间段的改变,提 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体现了护理服务的科学性和人文关怀。阶梯式的层次管理,有利于阶梯队伍的培养与建设,保证了薄 弱环节的护理工作质量及护理人力资源充分使用,起到老带新,传、帮、带作用。讨论:人力资源得到了科学安排,从根本上改变和 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减少了对患者夜间睡眠的影响;有利于护理专业队伍的培养和梯队建设;保证了薄弱环节的护理工作质量 及护理人力资源充分使用。 [关键词] 护士;APN排班模式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士的工作量越来越大,目前各级 和均衡性护理服务,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医院普遍存在着护士缺编的现象。合理地利用护理人力资源 已成为解决护士工作量增加带来的人手短缺的主要方法,亦 1资料与方法 成为目前护理管理者所期待解决的问题。我院护理部2009 1.1 一般资料:我科为普通内科病房,开设59张床位,配备 年8月开始在我科推行护士APN连续性排班制度,重组和细 19名护士,其中护士长1名,护理组长1名,主管护师3名,护 化护士工作职责和流程,最大程度的满足了患者24 h连续性 师4名,护士6名,助理护士3名。主要收治心脑血管、内分 ·6334· 泌、肿瘤、风湿科患者,床位使用率达99%,患者具有危重、高 龄、周转次数高等特点,基础护理、专科性工作量大。 1.2 方法 1.2.1 排班方式:传统的排班方式与APN连续性排班模式 上班时间、交次数的对比如表1:①传统的排班方式:每天 24小时分5个班时段(上午、中午、下午、上夜、下夜),而APN 排班模式分3个班(上午、下午、大夜班)。②传统的排班方式 夜班分上夜、下夜,每班只有1名护士值班,而APN排班模式 夜班有2名护士值班。③传统的排班方式交5次,而 APN排班模式交3次。 1.2.2 护士不同层级护理岗位,优化护士层级管理 1.2.2.1 APN框架结构图。 1.2.2.2 A班组长:带领护师、助理护士、实习护士整个团 队,指导她们完成本班治疗、护理工作,负责组织患者抢救工 作,并承担危重患者护理记录书写,护士长与护理组长不在班 时要承担科室当天管理工作,处理科室事务。P班与N班组 长:负责本班所有护理记录书写,并指导本班护理工作。助理 护士:承担基础护理工作。 表1传统的排班方式与APN排班模式的对比(例) 2结果 排班时间段的改变,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体现了护 理服务的科学性和人文关怀。阶梯式的层次管理,有利于阶 梯队伍的培养与建设,保证了薄弱环节的护理工作质量及护 理人力资源充分使用,起到老带新,传、帮、带作用。 3讨论 3.1 APN排班模式人力资源安排科学,从根本上改变和提高 护理服务的质量:实行APN排班模式后,护士班次由原来的 5个班次变成3个班次,减少了交次,避免因频繁交 而引起护理缺陷,增加了护士实际工作时问…。同时,通过减 少交次数,有效地减少了交占用的间接护理时数,使 原来交占用的时间更多地为患者提供直接服务,有利于 以人为本护理服务的开展,护患人性化服务的供需将会不断 加大,只有不断增加护士直接护理时数的投入,才能从根本上 改变和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 J。 吉林医学20lO年12月第31卷第34期 3.2 APN的排班方式减少了对患者夜间睡眠的影响:人性化 服务就是要关注细节,实实在在为患者着想。由于工作任务 繁重,以前临床护士考虑最多的是抓紧时间完成工作,至于为 患者提供的服务是否适时、是否影响患者休息等考虑得较少。 传统的排班方式夜间交安排在1:00,此时患者经过1天 的各种治疗,多数患者刚入睡不久,护士床边交的查核势 必对患者的睡眠造成干扰。而APN后的排班方式,夜间交接 班时间安排在22:00,此时段大部分患者已基本结束治疗并开 始休息,采用新的夜间交时间,明显减少了护士夜间床边 交对患者休息的影响,体现了护理服务的科学性和人文 关怀,深得患者认同。 3.3 APN的排班方式保证了薄弱环节的护理工作质量:传统 的排班方式因高年资护士排两头班(7:3O一11:30,14:00— 17:00),中午时段及夜班(17:00—1:00,l:oo一7:30)大部分由 低年资护士承担,隐含了中午、晚上对患者护理的不安全因 素;而且夜班只有1名护士负责全病区患者的护理治疗和抢 救,工作强度大,出现错误的机会也相对增加。而APN后的 排班方式,每个班次至少有2名护士值班,新的排班模式保证 了人力安排与每个工作时段工作量的一致性,在日常护理工 作中一般不会出现繁忙时人力不足的情况,有利于各项护理 工作的完成 J。 3.4 从APN框架图可看出连续性APN排班有利于护理专业 队伍的培养和梯队建设:连续性APN排班将传统班种整合成 3班,建立以护士长一A班组长~A1、A2责任护士一A3、A4 班责任护士、助理护士、实习护士不同层级护理岗位。A班护 士的任职条件参考《护理工作管理规范》中高级责任护士的任 职要求 ]。A班组长参与病区业务和部分行政管理,有权根 据当班工作情况灵活调配护理人员,以确保完成工作,也有利 于自身组织协调能力的锻炼,为培养护理骨干创造条件。同 时,A班组长与医生直接进行沟通,并参加医生三级查房,以 增长专业知识,及时发现问题或隐患,提出和落实解决方案, 并及时对下级护士提出技术性指导。年资高和能力强的护士 充分体现自身价值,对下级护士进行传、帮、带,避免了因专科 操作难度大、护理不到位而引起患者不满。 4参考文献 [1]张细銮,周惠芬,杨衬.分组连续(APN)排班模式在 急诊科的应用效果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0) (下半月版):6. [2]苏兰若,王爱平,谢淑娟.对我院护理工作量的3次调 查及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04,4(9):16. [3] 高明榕,成守珍,王越秀,等.可行性论证方法在护理排 班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08,8(9):46. [4]李亚洁,彭刚艺.护理工作管理规范[M].广州:广东 科技出版社,2001:17—20. [收稿日期:2010—02—22编校:刘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