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56期考试周刊 幼儿园民间游戏的开发与传承 潘爱民 (宝应县实验幼儿园,江苏宝应摘 要:民间游戏是幼儿园游戏活动的重要内容.随着 225800) 不由自主地就玩上几次“跳小河”、“跳格子”等游戏。教师们为 社会的发展,民间游戏已经逐步淡出我们的视野。在幼儿园开 发与传承民间游戏,教师需要用心去收集、整理、组织与实施。 关键词:幼儿园民间游戏开发传承 记得在童年时代.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有时间便和小 伙伴们在蓝天白云下、青青草地上、悠悠小河边玩踢毽子、跳 皮筋、挑小棒的游戏。渐渐地,这些生动有趣的民间游戏离我 们越来越遥远,不再为孩子们所熟悉。他们更钟情于电视、电 脑、影碟等新奇的高科技电子玩具。在幼儿园里。自制玩具得 到大家的重视,但具有浓厚区域文化气息、玩法简单易学、趣 味性强、材料简便,不受人数、场地、环境等特点的民间游 戏却往往被忽视…… 民间游戏是幼儿园游戏活动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却渐渐 淡出我们的视线。我和同事们重新对其进行收拾整理.期望给 幼儿带去一份返璞归真的快乐。 一、收集整理游戏。形成初步概念 深入开展幼儿民间游戏,教师、家长是关键。首先,在教 师们中间进行如何开展民间游戏理论学习.让大家达成共 识,明白什么是民间体育游戏,充分认识到民间体育游戏在 幼儿中间开展的重要性,以及在促进幼儿身心发展方面的 教育价值。其次召开家长座谈会,让家长们重温童年生活, 回忆小时候都玩过哪些民间体育游戏.讨论的场面非常热 烈.大家一时都沉浸在幸福的美好回忆中,如“抓沙包”、“丢 手绢”、“我们都是木头人”等一系列民间体育游戏,展现在 大家面前 有的家长说:“以前只知道带孩子去买高档玩具. 玩上几天就没兴趣了,怎么就没想起教孩子玩一玩咱们小 时候的游戏呢,义省钱,又能让孩子多运动,又能使孩子身 心各方面得到发展。”大家一致赞成让民间体育游戏走人幼 儿生活.并表示一定全力支持与配合.保证给幼儿创造一定 的氛围和空问。 二、寻找自然材料,激发游戏兴趣 民间游戏的选材来自于自然,而游戏的材料也是自然物 品,所以首先我们就和幼儿一起收集和制作游戏材料,在寻找 和制作中有了一种神秘感和新鲜感.孩子们乐于参与.激情高 涨。如《跳房子》的游戏材料是小木块、小石块,放在画好的五 格房子里.用一只脚把它踢到另一个格子里.一直踢到最后一 格,不能压到线,再加盖小房子,谁占有的房子多就算胜利.幼 儿请家长把木块打磨好,或寻找扁形的石块.带来和同伴一起 游戏。而《抓沙包》的游戏则需要根据幼儿的手小的情况缝制 小型沙包,孩子们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在这个制作 的过程巾,孩子们锻炼了小肌肉动作和穿线的技能。再如:游 戏《拍火柴盒》已经很难收集到火柴盒了,我们就用衣服中的 硬衬纸裁出同样大小的纸片,让幼儿进行装饰。孩子们一起与 老师、家长收集和制作,就非常希望尽快玩这个游戏,所以在 设计、制作游戏材料的时候,幼儿的参与性很高.对开展游戏 更加积极向往。 此外,环境也是开展民间游戏的重要资源,它能给幼儿提 供便利的活动条件。我园户外场地宽阔,绿树成荫。我们充分 利用这一自然资源,在平整场地上,画上了富有情趣的房子 图、五颜六色的圆圈、弯弯曲曲的小河,在孩子们人园、离园时 250 了满足幼儿的不同发展的需要,还精心设计、筹划、丰富活动 区材料,供幼儿活动时采用。 三、积极开展游戏。促进幼儿发展 1.民间游戏的开展促进幼儿的能力发展 幼儿面对真实的物体、真实的现象,容易获得深刻的认 识,甚至会达到终身不忘的效果。为了让幼儿了解几月份开何 种花.我们选择了“荷花荷花几时开”(“荷花荷花几时开?”“一 月开”“一月不开几时开”……“六月荷花朵朵开。”)等具有游 戏性质的民间歌谣作为素材。幼儿在一问一答的游戏过程中 学习了知识,了解了植物的生长、节令、节气等一些科学知识, 激发了认识大自然的兴趣。 再如游戏《踢毽子》,幼儿一边踢一边数,数数的能力也随 之增强;《滚铁环》的游戏让幼儿的体能得到充分锻炼;《抱小 狗》的游戏有利于培养幼儿语言的韵律感…… 2.幼儿民间游戏有助于幼儿积极情感和良好个性的发展 民间游戏带有竞争性.这使幼儿在游戏中也面临着成功 与失败。当幼儿在游戏中获胜.便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满足 感,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当他们面临失败,则会产生挫折感, 但幼儿好胜心强,丰富有趣的民间游戏又深深吸引着幼儿,使 他们能承受失败和挫折带来的不安,自觉分析自己的不足,克 服自身的弱点.继续参加游戏。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幼儿能学 会自我控制,增强抗挫能力.提高明辨是非、正确评价的能力, 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而民间游戏的娱乐性,又能让幼儿在 游戏中充分享受到自由。在自然、自发的民间游戏中,幼儿没 有心理压力,情绪放松.自娱自乐,敢于大声说笑,大方地表 现,大胆地想象。因此,民间游戏的开展过程,可以说是幼儿逐 步形成良好个性心理和积极情感的过程。 3.民间游戏促进幼儿之间的团结团结协作 民问游戏一般需要2—3名以上儿童共同合作才能进行。 如“老鹰捉小鸡”、“捉迷藏”等都需要多人参加,这些游戏能满 足儿童合群的需要。幼儿在游戏中通过玩具或材料等结成现 实的伙伴关系。有利于培养合作精神。民间游戏使儿童三五成 群地一起游戏,通过相互协调、模仿、学会与别人友好相处,使 儿童助人合作等心理品质得到发展。学会自己解决人际关系 中的矛盾,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有机会对那些“处于 沮丧或不幸状态”的伙伴给予同情和帮助.这对现在“独生子 女家庭”是尤为重要的。再如“过家家”游戏,在游戏中,儿童分 担不同的角色,有的当爸爸、有的当妈妈……这些可充分培养 幼儿的责任感和组织能力.促进幼儿积极交往能力的发展。同 时.在这种愉快的活动中,孩子自己动脑、协调的能力得到了 提高。 4.民间游戏增进亲子感情 民间游戏是促进和改善亲子关系的载体,是一座架起孩 子与家长之间心灵交流的桥梁。民间游戏的趣味性唤起了家 长的童心,产生了家长陪孩子玩的兴致。通过一定的交流以 后,家长的做法有了改变。以往,当孩子们在家里要求爸爸、 妈妈和他们一起做游戏时,家长们会说:“爸爸妈妈不会做游 戏,我们给你买了那么多玩具.你自己去玩吧。”孩子们只能 默默地独自玩耍。而当孩子在幼儿园学会玩民间游戏,并在 家中游戏时,父母唤起了对童年的回忆.兴奋地告诉孩子: 考试:FlJ 201o-/cr-g564 ̄ 论 自 然美与社会美 卓 霞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金华321000) 美.对于一般人来说,不但不是陌生的,反而是非常熟悉、 十分亲近的。或许可以说,一谈起美,就会唤起我们一串串美 好的回忆.就会使我们沉浸在那亲身体验过的美感所带来的 愉悦之中。但美究竟是指什么呢?或许我们能举出难以胜数的 连串的实例、各种美所带来的愉悦感,但是却不能给出一个 很确切的定义。美即是美,“美并不是一种实体性存在:它既不 是一种主体性实体,也不是一种客体性实体”。…这正意味着 美只是自身.而不是其它什么。因此,这也正意味着我们不能 询问“美是什么”,而只能询问美的种类有哪些,都有些什么特 性。如果我们总是询问“美是什么”,并力图回答“美是什么”, 那么这已经包含了一种危险,即美自身的遗忘。当我们说“美 一也即由社会的必然所规定,故社会美是社会关系的美。由于社 会的实体是人.而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的,因此 社会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主要是人和人的关系,以及相关 的由人和人的关系所引起的物和物的关系。因此,社会美作为 社会关系美。它的具体所指或者是人的行为美,或者是人的性 格美,或者是社会环境美,等等。社会美的产生根本上是由社 会的必然所规定.受社会的必然所规定的人不是消极的、被动 的.而是积极的、主动的,是充满了思虑、激情和行动,追求着 定目的的。当这种积极性、能动性符合社会的必然,或者是 在认识社会必然的基础上,发挥这种主观能动性,就可能产生 一是什么”时,美已经不是美了。 我们也许可以说美的概念是自明的;这个概念有一种普 遍性,一种类的普遍性;每一类的概念是具体的,可以给出一 个相对贴切的定义的。在这个各种物质、文明已经发展到了一 定的程度的世界上。美也已经不是单纯的~种一类了。传统美 学一般将美分为自然美、社会美、技术美和艺术美四大类。如 果从宏观的角度、从欣赏美的具体对象来分,客观存在的现实 的可以欣赏的美对象可以分为自然美和社会美,这正如一般 所说的现实既包括自然界又包括人类社会一样。不过有的美 学家认为:自然美“只是社会生活的美的一种特殊的存在形 式”。“是一种客观社会性的存在”。_2_也就是说,自然美既没有 的品格.又不能离开社会生活而存在:自然美不是现实的 审美对象的一个重要部分或类别,而是社会美的一种特殊的 形式。按照这个说法,自然美就要被社会美所吞并。十分明显 这种见解完全混淆了自然美与社会美的区别,以社会美吞并 自然美、否定自然美,这是我们所不敢苟同的。 关于社会美 实际上,自然美和社会美既相互联系.又有显著的区别, 在产生条件、性质、表现形态与所引起人们的美感等方面都各 有独自的特点,是不能混为一谈的。社会美与社会事物的发展 是分不开的,而社会事物及其发展都是由社会关系所规定的, 一社会美。也就是说,社会美的产生不仅在根本上受社会的必然 所规定.而且有相对的自由性。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社会美 的产生既是必然的又是自由的。而社会美既然是人为产生的, 是自由与必然的统一,那么社会美就不仅与社会的真是一致 的,而且与社会的善是根本一致的。不过,并不是大凡善的就 都是美的,大凡真的都是美的,大凡美的都是永恒的。这是因 为,社会毕竟是社会,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每个历史阶段的真 善美的衡量标准都是不一样的。社会美根本是社会的关系美, 反映在表现形态上,无论足人的行为美、性格美,还是社会环 境美,等等,都偏重于社会事物的内容或本质方面,所以对社 会美的认识往往需要联系社会历史进行理性的深思,社会美 所给予人们的美感也往往是不伴随感性的快乐和舒适的,而 更突出地给人以理性的收获、精神的满足。_3 自然美与上述的社会美有着十分明显的区别,虽然它们 都是现实的。那种以社会美吞并、否定自然美的观点,实质上 是把自然美排除于美学科学的范嗣之外。自然美是现实的、客 观存在的审美对象的一大类.是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对象。它 是的.自主自足的 二、关于自然美 大家都知道自然,因为它几乎无处不在;不过,对于自然 这个概念也许就没多少人可以说清楚。A然的概念一般具有 两重含义:其一是指事物自身具有的本性,即它所固有的趋势 、“我们小时候也玩过这样的游戏。”“不信不信,老师又没教 你.你怎么会做呢?”“不信?那爸爸玩给你看。”家长主动要 求和孩子一起玩。 在幼儿园举行的亲子运动会上,家长和孩子其乐融融地 同游戏.一起比赛。在活动中.他们配合默契、互相关心,那 种亲密无间的亲情令人羡慕。民间游戏极大地感染了家长,通 过民间游戏.调皮的孩子变得听话了,以前沉默寡言的孩子似 一命的健康存在又是从事其他一切学习活动的必要前提。”民间 游戏来自于自然,来自于民间。它的玩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但 也不能想到做什么就做什么游戏。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进 行、因此,在尝试开展活动一段时间以后,我们将不同类型的 游戏根据各年龄阶段,制订了一套民间游戏计划,有针对性地 开展游戏活动。如《木头人》适合小班幼儿;《丢手帕》、《城门几 张高》、《石头、剪子、布》适合中大班幼儿,但是对幼儿的组织 要求不同.中班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游戏,大班幼Jill独 立自主地游戏;《抓沙包》、《跳皮筋》、《滚铁环》等适合大班幼 儿;《挑小棒》兰个年龄段都适合,但是我们在材料投放的数量 乎也变成另一个人,愿意和父母说话、交流了 父母和孩子一 起玩、一起笑、一起“疯”,一起动脑筋解决游戏过程中碰到的 问题,亲情得到加深,觉得孩子很可爱,而孩子也把父母当成 了游戏的伙伴、知心的朋友。 四、制订有效计划。适时开展活动 上进行控制.从而增加或降低游戏的难度。 总之.民间游戏不仅可以走入幼儿园,而且可以通过各种 措施提高游戏活动成效,让孩子们感受一种自然的心境、纯朴 的味道和熔融的乐趣。民间游戏是通过口耳相传留下的宝贵 遗产.且在实践过程中得到改进和完善,这种传承的过程需要 你、我、他的共同携手,做个有心人,让这一份资源得到开发和 利用。相信我们会有更多的收获,同时也期待能有更多的同行 加入研究的队伍 25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正式 颁布,标志着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进人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纲要》明确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 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儿的生长发育十分迅速但未完善; 幼儿的可塑性很强但知识经验匮乏;幼儿的流动欲望强烈但 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幼儿的心灵稚嫩但特别容易受到伤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