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体系
1.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体系 2.高中语文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法 3.高中语文必修、选修模块一览 4.阅读能力培养目标和方法 5.写作能力培养目标和方法
高中学习和高中语文 尴尬的现状:二级学科
——足够的时间分配(态度、时间、精力) 课本和考试存在脱节
母语学习必须是连贯的学习 ✓ 内容
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体系剖析 ✓ 习惯
高中语文学习方法
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体系
2014 年北京市中考考试说明
一、考试范围
语文学科考试以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以“课程目标”规定的 内容为考试范围,从北京市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统筹兼顾北京市现行不同版本教材的内容。
二、考试内容和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认识3500 个常用汉字,其中3000 个左右会写。
2.正确规范地书写汉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掌握汉字的基本意义。
(二)阅读
1.现代文阅读
(1)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 (2)理解文章段落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思路。
(3)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4)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结合材料对相关问题进行探究。 (5)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在文章中的作用。 (6)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7)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8)阅读科技作品,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9)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能区分观点和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判断。
(10)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文章中的语言难点,并能够辨析、修改常见病句。 (11)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文章中的表达效果。
2019-4
2.文言文阅读
(1)背诵和默写规定的古诗文。(见附录三) (2)理解文章中文言词语的含义。
(3)了解句意,能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4)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3.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及作品。(见附录四)了解《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推荐的 课外读物。
(三)写作
1.根据题意和要求写作。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2.中心明确,思想健康,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3.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顺序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4.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 5.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附录三 词语表
爱戴 爱慕 安抚 安排 安适 安慰 安稳 安详 安置 暗礁 暗示 遨游 熬夜 傲骨 傲慢 奥妙 懊悔 把柄 摆渡 败笔 拜望 颁发 伴随 傍晚 包袱 包容 暴怒 卑鄙 悲哀 悲惨 悲凉 悲伤 悲痛 蓓蕾 奔驰 奔丧 本色 笨拙 逼迫 比较 比拟 鄙视 鄙夷 必须 必需 毕竟 庇护 碧波 碧绿 避讳 编造 匾额 辨别 辩论 标本 标致 濒临 播撒 驳斥 博学 薄弱 捕获 捕捉 哺育 布告 布局 布置 步骤 擦试 猜测 猜想 采集 彩虹 参天 惭愧 惨淡 苍白 苍茫 操劳 测验 恻隐 策划 参差 差别 刹那 差使 差事 拆散 搀扶 颤抖 敞开 敞亮 畅游 巢穴 嘲笑 潮汛 炒作 尘雾 沉淀 沉浸
安然无恙 拔苗助长 跋山涉水 百看不厌 班门弄斧 搬弄是非 变本加厉 变幻莫测 别具匠心 不耻下问 不可救药 不可思议 不期而遇 不屈不挠 不速之客 不屑置辩 不言而喻 不约而同 不折不扣 层峦叠嶂 畅所欲言 车水马龙 称心如意 承前启后 惩恶扬善 触景生情 触类旁通 春华秋实 唇亡齿寒 当之无愧 道听途说 得陇望蜀 滴水穿石 断壁残垣 风调雨顺 峰回路转 赴汤蹈火 高屋建瓴 远瞩 刚正不阿 各得其所 各行其是 根深蒂固 功亏一篑 骇人听闻 厚此薄彼 焕然一新 豁然开朗 鸡犬相闻 记忆犹新 家喻户晓 坚定不移 见异思迁 今非昔比 斤斤计较 津津有味 惊涛骇浪 精打细算 精雕细刻 井然有序 迥然不同 居高临下 举世闻名 举一反三 可歌可泣 刻舟求剑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吃一堑,长一智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初生牛犊不怕虎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独木不成林 磨刀不误砍柴工
2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
语文学习具有连贯性
这个暑假是对初中语文学习的总结和救赎
1.尴尬的语文学科——二级学科 ——
2.课程体系
课本和考试的脱节
学校语文课堂:单元为环节,阅读教学为本位 我的课堂:模块精讲的专题课 3.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体系
初中语文不好
高中怎么办——重新来过
考试内容 目标
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 内容和中心:客观上所写的人事物景
中心:客观上所写的人事物景+主观思想感情 通过——客观内容 表达 主观……
2019-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