撩叉/炙静就鸯 浅谈在文本阅读中渗透写作 文/谢玉轩 生动有趣还是平淡无趣,除了直接描写此时老师的动态,更 【摘要】在众多语文习惯中,写作习惯的养成难度最大, 费时最多。提起作文,大部分学生都深感头痛,拿起笔无从下 手。当然,这也是老师最棘手的事,因为语文课一个班一周只 要如何写学生的表现和反应。 另外是仿写文章。初中课文中有许多写人的好文章,如 胡适《我的母亲》,鲁迅《阿长与(山海经)》都是写人的典范。 有五或六节,作文课只能两周一次,有时因课程紧,老师忙于 赶课程,两周一次的作文课往往也被忽略了,何谈提高学生写 作水平。因此,全面提高学生作文能力还得将写作教学融入 日常的文本阅读教学中。 【关键词】仿写;扩写;对话;生活;想象力 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中较重 的一个项目,课堂作文教学的时间根本无法保证教学目标的 全面达成。提高写作水平不一定完全靠写作课,除了要求学 生平时多看课外书,多积累,多练笔外,更应将写作渗透在平 时课文阅读教学中。经过长期课内阅读教学,总结几点有益 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方法,以期抛砖引玉,与同仁共勉。 一、仿写 语文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祖国文字的能力, 叶圣陶曾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用好这 个例子,可以使学生举一反三,因此,对教材仿写,是一种行之 有效的方法。仿写的方法有仿写句子,仿写段落和仿写篇章。 首先是仿写句子。如人教版七年级冰心《观舞记》一文, 开头用一组排比句式“假如我是个诗人——,假如我是个画 家——,假如我是个作家——我就要——”表达对印度卡拉 玛姐妹舞蹈的由衷赞美。我就顺势让学生也用同样的句式, 再写一至俩个来赞美她们的舞蹈,此时学生表现踊跃,纷纷 提笔,有说,假如我上个歌唱家,我就要用最美的歌喉唱出她 们灵动而优美的舞姿,有说,假如我是个动漫家,我要用最梦 幻的画面来表现她们神奇般的舞蹈等等。然后,我又让学生 仿写“假如我是老师,我就要一,假如我是小草我就要——, 假如我是大树我就要——”这样训练既激发学生热情,也训 练他们语言表达能力。 其次是仿写片断。如八年级课文《列夫一托尔斯泰》是一 篇文字肖像画,作者茨威格用最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语句描 绘了这位伟人平凡而又伟大外表和气质。这时,我又让学生 仿照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也为你老师或班级某位同学写一 段肖像文字,抓住人物的特征,当然不仅要写出形,更要写出 神,让同学猜猜是谁。再如,鲁迅《社戏》一文,其中孩子们看 戏归来一节,因夜已深,孩子们归心似箭,于是划船飞快,作 者描写他们划船技术时,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其 中写道“连夜渔的老人也为他们喝彩”这一句侧面写出孩子 们驾船技术高超,此时,可以让学生学习用正面描写和侧面 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写一片段。如描写一老师上课的片段,是 尤其《阿长与(山海经)》先抑后扬的写法,作者笔下的阿长是 一个有很多缺点和陋习的农村妇女,但又不失可爱可敬,因 此展现在读者眼前是一个真真实实的“阿长”。学完这篇文 章,我也让学生说说身边有没有这样人,学生纷纷说道’,其实 我们很多亲人,包括爸爸,妈妈甚至老师也有或多或少的优 缺点,所以,我们写身边熟悉的人时,要改变每个人总是“高 大全”模式,应将这人写得真实,既写出他(她)缺点,更有值 得自己敬重之处。这么一点播,这次学生写一个自己熟悉的 人文章就不千人一孔,而是真实生动丰富得多了。 二、扩写 教学过程中抓住语文教材中文本背后的空白点进行多 方面、多层次的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在原文 基础上扩写可加深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激发学生的创作灵 感,有效培养学生的文学创新能力。如教学《木兰诗》一课时, 可以补充介绍相关的史料,讲解小说写作的技法,然后让学 生充分发挥想象,将木兰从军的故事改写成一篇历史小说。 同样还可将《石壕吏》扩写成小说,将《天净沙・秋思》、《枫桥 夜泊》等古诗扩写成优美的散文,将《皇帝的新装》改写为课 本剧,刻画出统治阶层与社会大众的丑陋嘴脸…一・扩写往往 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的奇思妙想得以展示,也能加深 对文本的理解,但扩写要遵循生活规律。教师若能引导学生 深人发掘写作训练的素材,无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 达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 三、与文章人物对话 常言道,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位哲人对话。看一篇好文 章,也一样可以与文中人物交谈,这种交谈可以将自己完全 融人作品中,将自己感受自然表达。如学习雨果的《给特 上蔚的一封信》一文后,我们都为雨果先生公平、公正、无私、 无畏和人道主义精神所感动,此时,以一个中国学生名义给 雨果先生写封信表明对他的敬意,对侵略者的态度。这样既 训练学生书信书写,又能真切表达读后感受,可谓一举两得。 又如读《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罗布泊过去是人间仙境, 而现在成为一片荒漠,面对人类种下这种恶果,学生有许多 感慨,此时就请学生以罗布泊最后一棵胡杨身份,给人类说 一段话。同学们各个义愤填膺,纷纷表达对人类只顾自己,不 顾生态平衡,环境意识淡薄造成恶果的谴责。其实与文本对 话,就是训练写读后感的最好方法。 四、领会主题,感・陪情感中联系生活。抒写生活 (下转第36页) 文掰铭蚤/ 魏镪 ‘‘ 中学英语教师词块教学行动策略研究” 问卷调查报告 文/蒋立耘 1、雅晴【摘要】词;r-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彭博 但对于广大老师和学生来说词汇还是一个难题。词块在自然 语言中使用频率较高,包含了语义、语法、语境的多词单位, 具有诸多优点,为中学英语词;r-教学带来了新思路。笔者就 湖南沙地区中学英语词汇(词块)教学的现状进行问卷 调查,发现当前中学英语词汇教学主要以单词的音、形、义为 中心,词块涉及程度不高;教师们对词块的认识也比较模糊, 但开展词块教学的意愿比较强烈。就目前中学英语词;r-教学 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词块理论提出了一些具体可行的建 议。 (马广惠,2011)。词块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逐渐形成的,在自 然语言中出现频率高。据统计,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交际是通 过词块实现的,而非单词的形式(杨玉晨,1999)。可见词汇教 学不能不触及词块。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国外就有语言 学者着手关于词块屙I生、特点及其教学意义的研究,譬如 Michael Lewis的The Lexical Approach f19931等。国内学者 自二十世纪初以来,也逐渐意识到词块教学对于外语学习的 意义,认为词块是有待开发的英语教学资源(吴静&王瑞东, 2002),甚至可以成为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切入点(李太志, 2004)。根据研究表明,词块作为一个多词结构,可以整体储 【关键词】词汇教学;词块;中学英语;现状调查 1.研究背景 存和提取,降低大脑的编码成本,提高记忆效率和使用的准 确率;并且,词块中的大量惯用语和语篇提示语等可以提高 学习者在语篇理解(包括听力理解和阅读理解)以及语篇输 (下转第37页) 词块即由多词构成,能够用于构成句子或者话语,可以实 现一定语法、语篇或语用功能的最小的形式和意义的结合体 (上接第35页) 还有一种是续写。续写就是在原有文章内容基础上,将 情节继续合理发展,这对于训练写小说是种很好的方法。如 科幻小说《喂——出来》一文,叙述了一场台风过后,有个村 庄一座庙被吹走,现出一个深不可测的黑洞,引来社会各界 人士关注,一填洞公司买下这个洞,让人们将棘手处理的城市 新课标指出“语文学习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注重知 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在 文本阅读中教师通过引导主题探究,情感领悟中,联系生活, 树立积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例如,在阅读著名作家汪真祺 《端午的鸭蛋》一文时,我们知道作者是想借助这一枚小小的 鸭蛋表达对家乡的自豪赞美热爱和对童年怀恋。因此,在学 习这文章时,为加深同学领悟作者自豪情感,也激发同学们 对家乡的热爱之J隋,我特别设置一个拓展延伸环节,“请大家 拟写一则广告词来向外界推荐高邮鸭蛋”然后,请同学们选 择一样家乡的名优特产写一篇抒情散文,来抒发对家乡的热 爱。同学们热情高涨,争先恐后说出家乡特产——肉脯干、淮 山、红豆杉,小吃如客秋包、淮山羹等,眉宇间含着自豪,文章 也有真情实感。 五、激发学生想象力,写想象作文 垃圾包括污水核废料动物尸体等扔进洞中,从此城市干净了, 可是有一天,洞里飞出一个石头(这是最初一年轻人探洞时扔 下的)故事就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无限遐想空间。学生就提 出为什么会这块石头从天而降,讨论明白后,我就让学生想 象,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学生思维活跃,纷纷说出原来被扔进 废物怎样接踵而处,原来小说中出现的人物又怎样粉墨登 场。这样,既调动学生兴趣,又训练小说的基本写法,即有完整 的故事情节,生动人物形象,同时对文章表现出环保主题有 更深刻的认识。 总之,在平时阅读教学中,老师不应仅局限于文本本身整 体感知,合作探究,还要借助文本阅读中以上几种形式拓展写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 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爱恩斯坦也曾说过,“想像 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 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这些都阐述 作,并始终贯穿在教学中。相信,坚持不懈在文本阅读中渗透 写作,定能有效激发学生语文兴趣,助力学生写作能力的大 幅提升。 了激发和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要。而激发想象力,写想象作 文是最好的方法之一。 扩写是想象作文最常见的一种方法。如一些诗词最适合 写想象作文。因为诗词语言简洁凝炼,意境深远,内涵丰富。 【参考文献】 f11张清其.《挖掘文本以读促写——谈三年级读写训练》 卟小学教学研究,2011年25期 f2]王小生《学会观察和积累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关键》Ⅱ】. 小学教学参考,2008年21期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只有短短28字,却是元曲思乡之 绝唱。若扩写成一篇记叙文,文中景物和主人公内心独白就 值得读者去想象。 (作者单位: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城关中学) 文缆导航20t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