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如何提高四年级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

如何提高四年级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

来源:九壹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如何提高四年级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

作者:孟珊

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8年第22期

摘 要: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包含数学抽象、数学建模、逻辑推理、数学计算、直觉想象力和数据分析六个方面。之所以确定数算这一突破口,国内外许多教育专家对“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关键词:兴趣 习惯 算理 能力

上学期期末,我们辽阳市进行了四年级通考,结合统考的数学卷纸和小学阶段各年级考试试卷来看,有关计算的内容所占的比例很大(约80%),而学生计算的错误率却非常高,约占分值的20%至25%之间。所以这些学生在计算方面丢分很严重,并且这些学生平时普遍存在速度慢、方法不灵活等因素,从而造成学习质量有较大的参差。因此,我决定这学期结合所教两个班的数学教学,针对四年级小学生计算能力培养开展研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对计算的兴趣,能灵活运用各种运算定律,快速、准确地完成各种有关的计算。 一、形式多样,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计算教学中,各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提高了学生对计算的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1.注重课堂上的口语训练。为了增加学生对计算的兴趣,结合日常教学内容,学生可以练习一些口语计算。每节课开始都进行口算练习,以达到孰能生巧的目的。

2. 学生之间互问互解,这种口语计算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计算水平,而且有助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

3.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合确实能带来成功的教育。家长希望让孩子有更快的反应能力,在饭前和饭后聊天时,抽出几分钟的时间,和孩子进行对答试口算练习,然后用适当的奖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合理训练,全面引导 1.全面引导

(1)让学生充分“说话”,并将操作与语言结合起来。改变过去的计算教学是学生“算”的方法,让学生能够完全“说”,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并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交给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同时,重视师生示范的功能,将操作与语言相结合,增强学生的直观理解,有效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发展学生的思维。例如:在教授小数乘法时,让学生充分“说”的同时,边表达,边思考,让学生体会口算和小数数位确定过程。

(2)使学生的直觉思维活跃起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例如:教学小数乘法《蚕丝》,先出示主题图,一条秋蚕吐丝长约1.2千米,春蚕吐丝大约是秋蚕吐丝的1.25倍,一条春蚕吐的丝长约多少千米?先让学生估算,集体反馈。①把1.2看作1,把1.25看成1.3,1×1.3,②把1.2看作1.5,把1.25看成1,1×1.5,这些估算方法,学生都有一定的道理,所以在教学时我便给予肯定和表扬,让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

当然,估算只能发现在计算中明显的错误。他们不能取代验算和计算。只有将估算、计算和检验结合起来,才能保证计算正确、迅速、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和能力。所以接着让学生求出到底一条春蚕吐丝长约多少千米?并与估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 2.增强简算能力,鼓励灵活运用。

笔者认为简便计算应该是灵活、正确、合理地运用各种定义、定理、定律、性质、法则,改变原有的计算顺序进行计算,通过简便计算要大幅度地提高计算速度及正确率,使复杂的计算变得简单。也就是说:变难为易,变繁为简,变慢为快,尤其要强调“灵活”、“合理”。 例如:在教学小数乘法《手拉手》时,有这样一道题:2.6+1.4×3当出示这道题后,我先要求学生自己计算,我在下面一个一个地看学生的计算方法,结果很多同学与乘法分配律混淆了。这时,笔者便提示学生:请大家观察这个算式,能否发现2.6+1.4×3和2.8×5+7.2×5的不同之处。我再次下去看时,孩子们发现了不同,改正过来。最后,再次强调:简便计算的思路会有很多,但是,只要把握“简便”这个解题关键,正确、合理地使用定律、法则,就应该是正确的。

又如:简便计算420÷35,有的学生直接用竖式计算,有的学生想到了420÷7÷5,请他们说说为什么可以这样算,做完后,再让小组学生合作交流自己的思维过程,小组长进行纠正和补充,以便学生学会科学的计算方法。 三、克服粗心,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来看,缺乏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数学计算容易出错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必须注意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使学生对学习养成认真的态度。老师必须严格要求学生,学生不能有“因为马虎的问题,什么错都没有”的观念,而要树立“会做的题,绝不能错”的观念。 1.注意书写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学生被要求在格式中小心地书写阿拉伯数字和算术符号。字必须端正,这样才能有效避免“看错”问题的发生。教师要带头,对学生有明确的要求,作业设计要谨慎,避免学生产生应付心理。 2.审题清楚

笔者认为这是正确计算的第一个条件。我们必须检查这些数字和符号,看看它们之间是否有联系。还要审运算的顺序,弄清楚什么是先算,什么是后算,可以简便运算就简便运算,在做题之前先做到心里有数。 四、重视对错题问题的分析

学习是一个反复理解和实践的过程,错误总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计算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并进行针对性教学。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我们可以用语文教师修改作文的方法——写评语。在学生的错误中,加上注释指出的错误原因,让学生知道错误的原因,是因为他粗心,或是什么方面知识没有掌握好。就像我们学校倡导孩子认真写“错题本”,教师也必须分析因人和因题造成错题的原因。大多数学生都会做错的题。教师必须集中解释和分析错误的原因。对于基础差、经常答错题的学生,教师需要在课后花更多的时间辅导。学生们必须反省作业中自己的错误。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本,记录日常作业中的错误,并写下错误和纠正方法。 结语

总之,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教学中,要抓住每一个环节,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践为主线、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学理念,以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李培.提高四年级孩子数学计算能力的有效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6(20):60-60. [2]岩冰.如何提高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J].内蒙古教育,2014(22):68-6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