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三步曲”

浅谈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三步曲”

来源:九壹网


浅谈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三步曲”

阅读是一种特殊的习惯,是一种自主与自发的学习,是一项长期的、日积月累的、潜移默化的精神活动,甚至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生命体验,影响着一个人的价值观、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阅读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人了解和思考世界,反省和提升自我,进而养成自省和深思习惯的过程。阅读于人的成长至关重要,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阅读史。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中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主要是通过阅读教学来完成,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主要是通过阅读教学的训练而逐渐形成的。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因此,如何搞好阅读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认真研究。鉴于此,结合自己在长期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思考和尝试,个人认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师必须奏好“三步曲”:(1)“教什么?”;(2)“为什么教?”;(3)“怎样教?”。

一、“教什么?”

“教什么?”,就是搞清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知识点,这是前提。

教学中,教师只有对这些知识点胸有成竹,才能根据阅读材料、学生情况、教学环境,灵活施教,因材施教,高效施教。

围绕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阅读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中,通过这样一些阅读知识的系统学习,为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阅读知识体系,帮助学生积累知识、培养习惯、加强合作,大胆创新、发展个性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为什么教?”

“为什么教?”,就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尤其是最终目的,这是根本。

新课标要求:“课文教学的着眼点应该是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不管是兴趣、习惯还是方法、技巧,归根到底是一个阅读品质的问题,所以,阅读教学的目的就应着眼于学生良好阅读品质的培养。

如何培养呢?我们主要是从七个环节(整合阅读资源→巧设阅读教案→传授阅读技法→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加强阅读管理→形成阅读品质)着手,或分步推进,或突出重点,或循序渐进。

三、“怎样教?”

“怎样教?”,就是采取什么具体措施达成目标,这是关键。

新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关于阅读教学部分明确提出:“阅读教学必须做好'读’的文章。不能把阅读教学等同于课文教学,把阅读局限于读课文。……要给予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和思维空间,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创设宽松自由的对话环境,鼓励学生对课文发表不同的见解,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在自由的阅读过程中学会阅读。”教学中,我们采取的一些做法具体如下。

1、亲近文本。文本是进行阅读教学的重要载体。我们十分重视中国传统语文教学一向强调的咬文嚼字、品味熏陶,注重言语的咀嚼琢磨。阅读文本,既要整体感知,又要局部分析;解读之中,既要钻研、推究“词眼”,又要品味那些连珠妙语。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情感的熏陶,语言的浸润,思想的启蒙,从而丰厚素养,滋养心灵。特别说明,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结合作品予以精当的分析讲解,不仅不是肢解文本,而是带领学生进入文章美妙境地的一种有效途径。教师应该通过自己对文本的赏析,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文本,尤其是纸质文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文章的隽永,还有墨的清香和纸的质感,带给人的那种舒心和美气。

2、名著导读。在古今中外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名家如群星璀璨。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正本的书”5,这是一个语文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典籍浩如烟海,印发一些名著的梗概发给学生读读又何尝不可!

3、引读时文。所谓时文是指近期各类报刊、媒体等上发表的各种精美千字文。内容越丰富越好,涉及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文学、宗教、体育等,尤其是那些源于生活,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文辞兼美,读之余香满口。我除自己搜寻外,也发动学生,学生家长一起找,然后印发给大家,配合课文,或自由读,或一起读,效果很好。

4、开办沙龙。我们一个月左右精心选出大家都心仪的几篇文章或一本书,利用自习时间大家在一起自由交流,对着文章从语言、构思、意境、思想、品位等方方面面加以评点。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在探讨中寻找共性,在倾听中分享快乐,在辩论中挖掘新意,颇有沙龙的味道。其实,课堂上学生的发言毕竟有限,如果再开辟一些让他们说话的机会,多给他们一点话语权,孩子们是很欢迎的。可惜,这种还有些茶馆情趣的学习形式一旦到了毕业年级就是奢望了。

5、课前三分钟演讲。主要讲自己读到的好文好书,说出其中的精华,谈出自己的体会,尤其是其中特别精美的句子和自己独特的感受。比如一个学生曾推荐过一个写老师的诗句“老师/你是栖在粉笔上/不知疲倦歌唱的小鸟”,让我久久不忘。

6、比较阅读。一是相同题材,不同作者、不同文体、不同时代、不同国别的文章的比较阅读;二是课内和课外同类文章的比较阅读;三是相同内容的文本和影视比较;四是有争议的文章和典范文章等。在比较中,学习鉴别、赏析和写作。不过,比较阅读要注意选好比较点,要注意引导。

总之,从教材到其他各种阅读材料,从课堂到家庭、学校、社区、社会,从

个体到群体,从方法习惯到形成品质,从技能技巧的需要到精神、思想、境界的追求,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可供选择的方式方法还有很多,不管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改革,不管你准备怎样创新,也不管你如何看待我所谓的“三步曲”,不过,要“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帮助他们形成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一定要抓住语文阅读教学的“牛鼻子”——多读书、多感悟、多积累、多运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