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堆载预压技术交底

堆载预压技术交底

来源:九壹网
技 术 交 底

工程名称 图纸编号 项目名称 交底部位 堆载预压技术交底 一、工程概况 本工点位于………………………段,地层主要为粉质粘土:黄褐色,硬塑,含少量角砾。砾砂:灰白色,中密,饱和。圆砾土:黄褐色,中密,稍湿~饱和。均质混合岩:褐灰色,全风化,岩心呈土状。下伏均质混合岩,灰黄色,节理发育,全风化。 路基段经过地基处理后,进行路堤填筑作业,当路基的基床底层填筑完成后,根据设计要求,应进行堆载预压、变形观测和路基沉降分析评估,待路基沉降稳定后,卸载预压土,进行路基基床表层级配碎石的施工。 二、堆载预压的设计要求 (1)对路基进行观测的仪器和原件应于堆载土方施工前埋设完成。 (2)堆载于基床底层施工完毕,基床表层施工前进行,先于路基基床底层顶面铺设一层CB150土工布,其上分层填筑预压土。确保每级荷载下的路基稳定性,碾压后平均重度应不小于18kN/m³,填筑第一层土时应采用轻型机具摊铺后压实,防止土工布破损。 (3)预压土高度3.0m,横向边坡坡度1:1。桥头未架设地段采用编织袋装土堆码,已架设地段以1:2坡度向桥上延伸。正线地段底宽13.4m。 (4)堆载期间及堆载完成后,应加强沉降观测,绘制填土--时间--沉降曲线图,并进行分析预测工作,为确定预压土卸载时间提供依据,堆载预压时间应不小于设计要求,卸载时间应根据沉降观测资料推算确定,当推算的工后沉降满足无碴轨道铺设要求即可卸除预压土,卸载过程中不得污染和破坏既有路基。 (5)卸除后,对基床底层进行修整,必要时补充填土,碾压达到设计要求后施工基床表层级配碎石。 三、堆载预压目的 列车与轨道荷载在工后沉降计算中占有相当的比重,不采用堆载预压地基处于欠载状态,路基在上部轨道结构与列车荷载加上后,势必要产生沉降。由于无碴轨道对路基工后沉降的要求相当严格,加之理论计算的可靠性不高,因此为有效控制工后沉降,准确确定铺轨时间,需对无碴轨道路基进行预压和沉降观测。 四、堆载预压的施工 (1)防污染层的施工 1)基床底层顶面处理 对经试验检测合格的基床底层的填筑顶层,进行路堤的高程、宽度、横坡、平整度等测量,整理后填报路基基床底层分项工程表,自评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进入堆载预压的施工。 清理合格的基床底层顶面,扫除凸出表面的坚硬物体,使基床表面平整、光洁、无坑洼现象,局部坑洼或不平顺处,应由人工修正,使其平顺。 2)防渗土工膜的铺设 在预压土填筑施工前,于路基顶面铺设一层CB150土工布,以防止预压土对基床底层造成污染和地表降水渗入基床底层,同时也为预压期满后的卸载提供分界依据,防止卸载时扰动基床底层结构,保证路基的整体性和稳固性。 基床底层顶面处理后即开始铺设CB150土工布,铺设时一般从路基的一侧到另一侧,沿路基横断面方向进行,土工布纵、横向接缝采用搭接,其搭接长度应不小于10cm,搭接的叠压方向要一致,把上预压土方向的一侧放在上面。土工布铺设应做到平整顺直,没有褶皱、扭曲、损坏等,同时还应注意尽量减少接缝,避免过量拉伸,损坏土工布的使用性能。 (2)堆载预压土的施工方法 堆载预压施工工艺顺序为:铺设土工布→分层填筑预压土→放置沉降板并观测→合格后卸载。 堆载预压施工工艺框图 施工准备 设置观测设施 测量划定堆载预压范围 铺设土工布 预压土运输 第一层预压土摊铺整平 沉降观测 第二层预压土摊铺整平 沉降观测 达到设计堆载高度 沉降观测 达到设计预压时间,工后沉降分析符合要求 卸载 按设计要求,路基填筑到基床底层后,测量放出堆载预压土的边线,开始进行预压土的施工。预压土利用施工前期清除的桩间土,不足部分取自附近的取土场,不得使用淤泥土或含垃圾杂物的填料,堆载土填筑成梯形断面,梯形顶部宽度为7.32m、底宽13.4m,高度为3m、边坡坡度1:1;过渡段采用砂袋预压,预压断面同相邻路基;桥头以1:2坡度向桥上延伸或采用编织袋装土堆码;堆载预压土顶面要做成2%的横坡,并做好相应的排水措施。 堆载预压分层填筑碾压,第一层预压土铺设厚度为30cm,推平后必须用轻型压路机进行压实,防止土工布的破损,第一层以后的填层厚虚铺厚度为45~50cm,每层按要求压实度应不小于18KN/m³,经检测合格后再进行下一层的填筑。堆载预压横向边坡坡度为1:1,预压土填筑过程中,特别对沉降观测埋设的监测元件加以明显的标记,加强对监测元件的保护。 堆载时严格控制加载速率,边堆土边推平,填筑预压土过程中,要对路基沉降观测板和侧向位移观测桩按规范规定的频次进行观测,确保每级荷载下的路基稳定性。当路堤中心线地面沉降速率大于每昼夜10mm,坡脚水平位移速率大于每昼夜5mm时,应立即停止填筑,待观测值恢复到限值以内再进行填筑。填筑后表面要求平整,横坡不小于2%,以防止表面积水,浸蚀路基。当预压土方达到设计填筑高度后,便开始进入静载预压期。 (3)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 堆载预压质量控制要点 检测项目 预压土底宽 预压土顶宽 每立方重度 预压土横向坡度 设计要求值 13.4m 7.32m 18KN 1:1 检测方法 钢尺 钢尺 灌砂法 坡度尺 预压土检验方法、频次 检测方法 灌砂法 检验标准 湿密度≥1.8KN/㎡ 自检频次 每层沿纵向每100m检测6点,梅花形布置,距边坡1m处4点,中间范围内检查2点。 每层填筑压实度质量按规定检验,达到设计要求后才可进行下一层填筑施工。 预压土外形尺寸检验标准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 频率 顶面高程 中线 宽度 横坡 边坡 平整度 ±50mm ±50mm 大于施工图标示值 ±0.5% 小于3%的施工图标示值 ≤15mm 每100m水准仪检查5点 每100m经纬仪检查5点 每100m检查5点 每100m检查2断面 每100m检查2处 每100m,2.5m直尺检查10点 五、堆载预压的沉降观测 (1)沉降观测桩的埋设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路基全线约每50m左右设置沉降观测断面进行沉降及位移观测,上堆载预压土时应将线路中心沉降观测板接至堆载预压土顶面以上10cm,并在靠近沉降观测板大里程方向沿线路中线在基床顶面重新埋设一组沉降观测板,至堆载预压土顶面10cm,并用红油漆做好标识,以用来观测路基面的沉降。上土时要做好对沉降观测管的保护,先将沉降观测管周围用土围起来,再上其余土,防止机械碰撞沉降观测管。 (2)沉降观测 在预压土分层填筑过程中及填筑完成后的预压期内,按照设计要求的频率进行详细的沉降观测,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工后沉降分析,分析评估沉降稳定并且工后沉降满足要求后进行卸载。沉降观测由测量队负责完成,预压期的沉降观测从加载施工开始时起。 六、卸载及沉降补填 (1)卸载 当经过沉降资料评估,堆载预压土可以卸载后,用装载机装土,自卸汽车运输至弃土场,机械施工时预留20cm厚度,剩余部分由人工清除,以防污染基床底层和破坏基床底层整体性及稳固性,最后清理土工布。 (2)沉降补填 对卸去预压土的基床底层顶面进行测量,测量结果与设计高程进行比较,对于沉降后高差在10cm以上的,可以用AB组料进行补填。当沉降后高差在10cm以内时,不得用AB组料进行补填,应施工砂垫层隔断层,差额部分用基床表层级配碎石进行补填。 七、安全保护措施 (1)强化安全法制观念,严格执行安全工作书面交底,双方认可,坚持特殊工种持安全操作证上岗制度等。 (2)施工机械的使用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无关人员严禁使用。 (3)加强施工管理人员的安全考核,增强安全意识,避免违章指挥。 (4)专人指挥机械操作,自卸车行走时按统一路线。 (5)现场电气设备均作漏电保护装置,配电线采用三相五线制。 (6)夜间施工配足够的照明设备。 附:图纸 交底人: 复核人: 接受人: 日期: 日期: 日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