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2年秋学期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水炉完小

2012年秋学期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水炉完小

来源:九壹网
2012年秋季学期小学六年级数学 学业水平检测试卷质量分析

乐丰乡水炉完小:宁德富

一、基本分析:

2012年秋季学期学业水平检测试卷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紧扣新课程理念,从概念、计算、应用三方面考查学生的双基、思维、问题解决的能力,全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试题做到了不偏、不难、不怪,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增加灵活性,考出了学生的真实成绩和水平,增强了他们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此次六年级数学期末考试题就总体而言,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试卷难易适中,知识面广,科学性与代表性强,强调了数学的适用性与生活化,重视知识理解与过程的考查,试题的呈现形式多样化,讲求方法的渗透与能力的培养。

二、本次检测结果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44人,全部参与这次的检测,总分:2183分,平均分:49.61分,及格率:31.82%,最高分:84分,最低分:10分,有14人及格。其中40分到49分人数有12人,30分到39分的有9人,30分以下3人,50分到59分的有6人,60分到69分的有9人,70分到79分的有3人,80分到分的有2人。

通过这次的测试,从考试结果来看,我班虽然大部分学生适应能力差,解题,分析思路不够清晰,不能很好联系实际进行答卷,少数部分学生思维活跃,思路清晰,能从不同角度去解决问题,但整体上计算准确率不高。有部分学生的考试成绩不容乐观,他们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且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欠缺。看到成绩不够理想的同时,我们更要把目光关注到试卷反应的各种问题上来,发现有很多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分析和反思。

三、试卷命题的理解及分析:

1、基本情况:试卷由六部分组成,第1部分为填空题(占22%),第2部分为判断题(占6%),第3部分为选择题(占10%),第4部分为计算题(占32%),第5部分为操作题(占5%),第6部分为解决问题(占25%)。整份试卷均以新课标为指导;命题立足课本,题材均是学生所学过的(熟悉的)内容;注重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考查,彻底地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做较全面的测评;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置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能体现综合应用的和创新思维的内容,有与生活相关的题,也有个别是能力提升题,做到“基础题、生活运用题、有一定难度的灵活题”各种不同层次的题目同时出现,既能考查学生的“双基”,又能有利于准确地查测出学生的能力水平层次,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调动其较深层次的思维;从题型上看,试题都是学生常见的,熟悉的题型。

2、知识点需要熟练掌握的地方:

(1)、能运用数对知识来确定位置;掌握了分数乘法与分数除法

的计算方法;理解了圆的相关知识;掌握折扣的意义;能读出并写出百分数,用百分数来计算某种的百分率;基本掌握了合理存款并能计算出利息;能理解扇形统计图的性质。

(2)、能正确地理解分数乘法与分数除法的意义,会灵活运用其解决一些简单的分数应用题,能根据圆的周长公式和圆的面积公式解决圆的相关应用题。

(3)、能熟练的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进行化简比,并能区分题目要求的到底是求比还是比值,以及能根据比的意义去解决相关应用题。

四、通过此次考试学生在卷面上出现的问题,对今后数学教学的体会:

1、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从卷面上,学生的审题不够认真,书写糊涂不规范,抄错数字,看错题目要求,计算粗心马虎等,是导致错误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些是长期不良习惯养成的后果,应当引起教师们的高度重视。平时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的一个基本的素质,它将使学生受益终生。

2、注意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让学生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促进其思维的深度、广度、灵活性及综合性。

3、应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让学生有不同层次的提高。学生处理灵活题能力比较差。在确保中等学生的水平、努力转化后进生的同时,也要注意调动学有余力的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使其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激起学生思维向深度、广度的延伸,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层次的提高。

4、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差,尤其是学困生的正确率太低,算理不明,不能灵活的运用简便方法。部分学生能列出应用题的相应的算式,但最后算错了。

5、两极分化严重。学生间的两极分化严重,学习程度参差不齐,优差悬殊,学困生很难跟上学习的步伐,给教学和辅导带来诸多不利。 今后改进措施:

1.加强概念教学,特别是概念的推导过程、归纳过程,要让学生自我感悟和自我完善,这是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灵活运用的重要前提。

2.加强数学基本功训练。例如口算、速算、计算中的巧算,常用数值的强记等。另外就是要经常性的的对学生进行查漏补缺,科学编制一些简易又能强化学习结果的材料,给学生解题设置一些障碍,让学生通过思考、探究,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提高学生解答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师要加强学生的日常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细心审题、认真做题和进行检验的良好习惯。

4. 注重拓展提高,强化思维训练,不能死教教材。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做到“一题多变”,平时多收集资料,特别是要多整理易错题、灵活题、实践题,在讲解时要讲清讲透,努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迁移类推、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5.培优补差,让所有学生都有发展。针对部分学困生,要经常和他们的个别交流,和家长达成教育的共识,齐抓共管,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自觉性

和自信心,从而使他们的成绩得到提高。同时也要让那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尽快脱颖而出,使全班的教学成绩有更大的提高。

2013年1月25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