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小学数学学科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探讨
作者:于鑫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7年第10期
摘 要:小学数学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是对数学教师课堂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效果、教师素养以及对学生思想教育、意志品质、数学素养、个性发展等的一个综合性评价。
一是评价教师正确理解和把握三维目标,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完成三维目标的情况;二是评价教师是否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的实际情况;三是评价教师创设的情境是否合理以及凸显数学本质的教学过程情况;四是评价教师在教学课堂上是否能够灵活地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学习,建构数学知识体系;五是评价教师的教学评价是否具有准确性、激励性、过程性、导向性。
数学课堂的教学评价要能让教师在数学课堂的教学评价中不断发展自己的专业水平,不断提高教学能力,不断提升教学质量,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得到扎实、稳定、充分的发展。         关键词:三维目标 有效完成 情境创设 教学方式 激励导向
小学数学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是对数学教师课堂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效果、教师素养以及对学生思想教育、意志品质、数学素养、个性发展等的一个综合性评价。数学课堂的教学评价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导向、规范、激励的重要作用。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发现按照这样方式,评价教师的数学课堂,是提高教师以及数学学科教学质量有效途径。[1]
一、评价教师正确理解和把握三维目标,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完成三维目标的情况         三维目标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纬度。它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所期望达到的结果和标准;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在课堂教学中主导教与学的方法与过程,也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其中“过程与方法”又可以分解为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两个层面,并且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它离不开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评价的标准是:
一是教学设计上三维目标指向明确,以学生为主体,落实到具体的知识点上;二是教学过程中注重整体落实三维目标,突出学生完成目标的主动性上;三是教学重点突出,具体到学生怎样学上;四是教学难点切合学生实际,具体到教师怎样铺路搭桥,引领学生拾阶而上上。[2]         二、评价教师是否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的实际情况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学习起点是指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的逻辑起点与现实起点。逻辑起点是指按照教材学习进度,学生应有的知识、技能积累。现实起点是指学生在多种学习资源的共同作用下,已经具备的多于教材所提供的知识、技能积累。为充分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找准学习起点,教师应做到全面、深入地调查工作,弄清楚学生在这些方面储备情况。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有效地引领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评价的标准是:
一看教师对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是否把握全面、准确;二看教师怎样是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检验自主学习新的数学知识;三看教师运用怎样的教学手段引领学生到达知识的彼岸;四看教学任务达成情况;五看学生知识掌握、能力积累和提高情况。         三、评价教师创设的情境是否合理以及凸显数学本质的教学过程情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情境创设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有效手段。在教学中,教师应借助现实、创设有趣的情境,为学生架起生活数学与学科数学的桥梁,努力使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数学数学化、学科数学情境化。如果教师能把抽象的数学生活化,兴趣化,就能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就能较好地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形成数学能力,养成良好的数学素养。         评价的标准是:
一看教师教学情境创设是否生动有趣,能够让学生主动探求,乐于学习;二看教师手能够沟通学生生活数学与学科数学,让学生在饶有兴致中学习数学;三看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思维品质、学习意志是否得到训练和加强;四看学生交流、合作、分享、创新是否得到显现和展示。
四、评价教师在教学课堂上是否能够灵活地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学习,建构数学知识体系
数学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教学,注重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通过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基本的数学经验。         评价的标准是:
一看教师是否面向全体学生,做到阳光普照;二看教师是否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三看教师是否能够引导学生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学习到活的数学;四看学生“双基”、数学思想和方法是否得到有效的训练和提高。         五、评价教师的教学评价是否具有准确性、激励性、过程性、导向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课堂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方法、过程、效果等进行点评的过程。它的主要作用是反馈学习效果、激励学习兴趣、教学进度、引导学习方向、帮助后继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杜绝错误评价、无效评价以及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评价,减少简单的定性评价。倡导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以及张扬学生个性的评价。[3]         评价的标准是:
一看教师的评价语言是否准确、亲切,是否激励学生进步,张扬个性和有助于学生的发展;二看教师的评价是否能够起到课堂、导引方向、反馈效果的作用;三看教师的评价能否对学生的后续学习起到画龙点睛、帮助记忆和巩固积累的作用;四看教师是否尽量减少简单、定性、无效的评价。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的评价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融入教育教学新理念的过程,是一个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的导向过程,是一个在一段时期内基本内容相对稳定的评价过程,是一个不断调查研究的过程,不要让评价成为束缚教师的套子。评价的本质在于发展和提高,不能所有教师一把尺子,不要让它成为定性的标尺。要让教师在数学课堂的教学评价中不断发展自己的专业水平,不断提高教学能力,不断提升教学质量,让我们的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得到扎实、稳定、充分的发展,使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启权 崔允灏 张华主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1.8
[2]朱慕华主编 《走进新课程——育课程实施者对话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2.4         [3]珍妮特·沃斯 新西兰 戈登·德莱顿著 顾瑞荣 陈标 许静翻译 《学习的——通向21世纪的个人护照》 上海工联出版社出版 199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