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学语文_《花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语文_《花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来源:九壹网


小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花钟》

教 学 设 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芬、芳”等9个生字,会写13个字,重点学习“修、

建”两个字。 2、

能借助关键语句说出第一、二自然段的大意,掌握借助关键语

句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 3、

能体会用不同的说法表达鲜花开放的好处,并借鉴课文的表达

进行仿写。背诵第一自然段。 【教学重点】

能借助关键语句说出第一、二自然段的大意。 【教学难点】

掌握借助关键语句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 【过程预案】 一、 借助插图导入。 1、

课本48页,除了有课文,书上还有什么?

预设:有满页的插图,

1

2、 这图片带给你的感受,能用文中的话来表达吗?

预设: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 师总结:插图能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课文。 3、齐读一下课题。板书:花钟 二、初读课文,认识字词。 1、

检查一下认字情况

出示:芬芳、一天之内、干燥、组成、灼伤、淡雅、吻合、适宜 质疑难理解的词语,能结合课文猜猜意思。

(预设:学生会读但是猜不出意思,准备好图片解释淡雅) 齐读一遍。 2、书写指导

(1)、出示:修建,观察这两个字,书写时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呢?

学生交流,师小结:修:中间短竖不宜长,三撇宜挺,走向一致,且依次渐长,间距均匀,纵向对齐

建:建字底不要写成走之底,右上部分,横画较多,注意长短。 (2) 、学生练写,同桌互评。

3、接下来我们请三个同学来读课文。读课文时,你要认真听每一句话,找到文中直接写什么是花钟的段落。 4、

什么是花钟?

(预设:找到文句,善于发现信息) 5、

你能想象到植物学家做的花钟是什么样子吧?

2

学生想象画面,描述画面。

师总结:一天之内,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花开放。 三、学习第一段,学习概括和表达。 1、过渡:课文哪一段具体描述了这个现象? 指生读第一段。第一段有几句话?数一数。(3句) 哪句话能概括这一段的主要意思?(思考)

(预设:第二句,老师:为什么是这句,学生要说出后文是围绕这句话来具体写的。)

我们懂了每句话的意思,找到了段落是围绕第二句话来写的。还要再概括一下,把关键句中无关的内容去掉。

(预设: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2、

交流体会花开的表达方式

(1) 本段具体写了哪些花?画一画,说一说。PPT出示句子。 (2) 这九种花的开放的什么不一样?时间。PPT出示时间词,读

一读,你又有什么发现?

(3)除时间不一样,还有什么不一样?PPT出示就九句话。 (4)同学们发表看法,所说的任何不同,都可以进行引导思考。 (预设:时间词的位置不同,花开的写法不同,花开的姿态不同) 小结:体会出文章的写法,有趣生动,符合花的特点,还能让人能想象画面,不同的姿态。你喜欢哪句? 3、

共同交流,读出写法的好,读出姿态。重点交流“怒放”“昙

花一现”

3

4、 熟读成诵:出示PPT(1)带着想象读一读本段(2)结合着课

文插图,背诵课文。 5、

练习表达:作者把不一样的花写出了不一样的开放姿态,我们

也来试一试。

课后题,这有三幅图片,先说说你喜欢的花,指生交流。 过渡语:植物学家发现了这个现象,利用这个现象,修建了花钟。 四、小结。

通过第一自然段的学习,我们知道文章用一个关键句概括了这部分的主要意思,然后按时间顺序列举了各种花开放的时间和开放的姿态。如果你也是一位植物学家,你发现了这个现象之后,你会思考什么?

预设: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 这个问题,我们下节课再一起学习吧! 板书:

吹起喇叭 绽开笑脸 欣然怒放 含笑一现

小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花钟》

学 情 分 析

4

本班的学生共59名,从语文测评练习中看出孩子之间的发展差异性较大。理解、表达能力有很大不同。大部分孩子的语文能力符合三年级的学生基本水平,但班内存在约四至六名学困生,这些孩子的在课堂上的能力发展,需要老师在课堂上多进行关注。

在三年级上学期第五单元学习过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学生已经对关键语句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本单元学习概括,同时体现了语文目标的螺旋上升的特点。

课前让学生充分预习课文,认读生字词语,查阅资料,对课文内容有初步的了解。在课上学生对难理解的词语提出质疑,课文中的“淡雅、灼伤、适宜、吻合”等词语需要学生采用近义词或联系课文内容来理解其意思,这是需要老师在课前进行学情的把握的。

本课的文本长度不算长,学生在预习中多读几遍课文,基本可以扫清楚字词的障碍。学生对图文都比较感兴趣,利于本课教学活动的开展。

小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花钟》

效 果 分 析

本次教学《花钟》,针对随堂评测效果分析如以下:

一、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习生字生字,通过同桌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检测,同桌之间互相教一教,然后请会读的同学做小老师,效果良好。

5

二、课堂中我采取了联系上下文、找近义词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词义。学生根据老师的引导,不仅能够理解本课词语的意思,还能够掌握理解词语的方法。

三、落实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将语言能力培养融入课堂评价中,融入文字感悟中,学生通过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说清楚自己心中所感,能把语言表达清楚流利。

总之,我认为这堂课能够突破重难点,稳扎稳打,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课中有很好地展现与提升。

小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花钟》

教 材 分 析

一、教材简析

《花钟》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组中的一篇课文。本单元教材以“观察与发现”为主题来组织教学内容。

《花钟》讲的是对植物的观察发现,课文语言优美,描写生动,用不同的说法表达鲜花的开放,要知道学生做好语言积累;第1、2自然段都有揭示段落大意的句子,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和根据关键语句的提示,概括大意。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课时分配

《花钟》一课我设计两课时完成,我所执教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

6

教学重点及难点综合设置如下:

1、认识“芬、芳”等9个生字,会写13个字,重点学习“修、建”两个字。

2、能借助关键语句说出第一、二自然段的大意,掌握借助关键语句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

3、能体会用不同的说法表达鲜花开放的好处,并借鉴课文的表达进行仿写。背诵第一自然段。

三、教学突破

本课重点学习“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可以要求学生交流方法,老师进行梳理总结。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朗读,深入体会表达鲜花开放的不同姿态的好处,并借鉴课文表达进行迁移仿写。通过反复的读,达到背诵第一自然段的目标。

四、教学建议

本课教学可以从课题入手,引导学生联系第三自然段理解“花钟”在文中的具体所指。再次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再指导学生概括第一、二自然段的主要意思,了解不同的花开放时间的不同及其原因,激起学生观察与思考的兴趣。最后通过比较,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生动、准确的语言,并借鉴课文的语言表达仿写句子。

小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花钟》

评 测 练 习

7

本次教学《花钟》,“读”是手段也是目的,而“讲”只是手段,“读”的方式并不仅仅指默读,朗读,分角色读等,读的内涵更宽泛,而是要运用灵活多变的方式让学生多读、读好。这样子的语文课,我想应该是简约的,实效的。

这一节课的过程中,随堂评测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落实识字教学的重要地位。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读课文中所学的生字词,并进行理解,借助让学生尝试解释的方式,检测学生是否掌握在三年级上册时所学的理解词语的方法。

二是依托文本、想象画面、动作感悟。动作感悟是阅读教学的一个方式,如何把落到实处呢,我采取了联系生活、想象画面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到不同的花开放的不同姿态。并通过动情的朗读把花的开放姿态读出来。

三是时时处处落实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可以融入我们的组织教学中,可以融入课堂评价中,还可以融入文字感悟中,本课在感受到花的姿态后,学习本课的表达方式,对课后题的小练笔,先练说,再练写。关键在老师心中有学生。学生通过说话练习,说清楚自己心中所感,能把语言表达清楚流利。

小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花钟》

课 后 反 思

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三年级的教学重点之一。对于三年级的语文教学首先是从字词句段开始的,这样让学生从易到难,一步一步开

8

始,从字词句段到整篇课文,让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进而理解段落文章大意。先请学生读第1自然段,研究“不同花儿开放的不同时间”以及“为什么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本篇课文的语言优美,能轻易引起学生的朗读兴趣,通过充分朗读,读出对花的热爱,读出对修建奇妙花钟的赞叹。

在本课中,我充分重视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借助学生质疑进行较难的词语的理解。让学生选取自己最喜欢的花,表达自己的感受。这都是充分的关注了学生,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真正的对话,老师也与学生进行了真正的对话。

当然,本课存在不足,没有让学生把自己想表达的及时写下来,只能放到课后去写了,这是教学时间上安排的还不够从容。

小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花钟》

课 标 分 析

课程标准是国家教育的标准性文件,是编写教材的依据、实施课程教学的依据、教学评价的依据,只有依据课标进行教学,才能构建高效课堂。

一、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

课标提出: 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9

1、在本课中,通过对“修建”两字进行重点书写指导。先进行细致的观察,引导学生发现字的结构和关键笔画,按照正楷字的要求,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提醒学生写字姿势正确,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二、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1、在本课中,联系上下文理解“适宜、吻合”的意思,并引导学生用这种方法读书。在导入时,利用课本插图,体会课文第一段的第一句在文中的作用,将读者带入花的世界,仿佛有置身花海的感受。

2、能够引导学生判断第一段的关键语句是第二句话,这就要求学生能初步了解本段的三句话的内容。

三、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本课虽然没有直接进行习作,但在习作之前先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在本课中,练习表达时,引导学生借助本课所学的关于花开放的词语或者是自己的日常积累的语句进行表达。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