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想象与作文
积累感悟 1、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这段话选自《史记 高祖本纪》,是刘邦论成败的一句话。意思是:筹划谋略,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在后方安定国家,安抚百姓,给前方输送钱粮,我不如萧何;率领百万大军,攻城拔寨,取得每一场战斗的胜利,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豪杰的人,我能够利用他们,这是我取得天下的原因.项羽有以为范增而不利用(他),这就是被我捉拿的原因。
2、
“滥竽充数”
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有个南郭先生听说了齐宣王的这个癖好,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王啊,我是个有名的乐师,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颤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齐宣王听得高兴,不加考察,很痛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
这以后,南郭先生就随那300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拿优厚的薪水和丰厚的赏赐,心里得意极了。
其实南郭先生撒了个弥天大谎,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先生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和别人一样吹奏得挺投入,还真瞧不出什么破绽来。南郭先生就这样靠着蒙骗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白拿薪水。
可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愍(min)王继承了王位。齐愍王也爱听吹竽,可是他和齐宣王不一样,认为300人一块儿吹实在太吵,不如独奏来得悠扬逍遥。于是齐愍王发布了一道命令,要这300个人好好练习,作好准备,他将让它300人轮流来一个个地吹竽给他欣赏。乐师们知道命令后都积极练习,想一展身手,只有那个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像南郭先生这样不学无术靠蒙骗混饭吃的人,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终逃不过实践的检验而被揭穿伪装。我们想要成功,唯一的办法就是勤奋学习,只有练就
一身过硬的真本领,才能经受得住一切考验。
第一节:联想与想象
你阅读过《西游记》吗?你知道孙悟空吗?你知道猪八戒吗?你喜欢沙僧、唐僧吗?你喜欢《西游记》里的神仙、妖魔鬼怪吗?告诉你吧,《西游记》可是我国古代最大、最好的想象作文呢!
你们知道什么是想象吗?你知道什么是想象作文吗?在写作文的时候,你能够展开合理的想象吗?
想象是在原有形象记忆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出从未接触过的甚至根本不存在的新的形象,比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情景,再如“未来的新世纪的科学发展后”的情景,又如科学家假想出的古代的黄河象的来历等等。你看,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来了——
春姑娘
悄悄地,悄悄地,好像一个害羞的 爱爬格子的小姑娘, 伸着小脚到处乱爬。 爬呀,爬呀, 给枝头 挂满了嫩芽。 给山坡 披上了绿纱。
啊,她居然爬进了校园。 看,
小伙伴们的小脸乐成了美丽的山茶。 悄悄地,悄悄地,她像一个害羞的 爱爬格子的小姑娘, 伸着小脚到处乱爬。
这首小诗想象奇特,比喻贴切。小作者竟然把春天比作一位“爱爬格子的小姑娘,伸着小脚到处乱爬”,这是春天在稿纸上写诗呢,是多么形象而又活泼啊!你明白了吗?这就是想象。
有的同学们常问我:“老师,我也很想在作文时想象,可就是不会写!甚至还把‘联想’误认为‘想象’,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想象也并不难。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联想,什
么是想象。一般说来,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过程,联想到的事物就是储存在记忆里的事物。
联想 →甲事物→乙事物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由床前的洁白的月光,联想到地上的白霜。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由秋天的红枫叶,联想到春天的红花。
想象则是大脑把许多记忆里的事物进行加工改造,形成一件新事物的过程。
联想是想象的基础,两者虽然有所区别,但又有联系。从心理学角度讲,想象是根据客观存在的事物或过去已经感知过的事物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出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总之,想象是客观现实的一种反映,想象的内容往往出现在现实生活之前。
请看下面的想象片段:
走进校门,他立刻被美丽的景色陶醉了。这所学校教室的屋顶是白色的,却像金银一样闪闪发光,墙壁像象牙一样光滑,像翡翠一样碧绿。啊!好像月宫里的琼楼玉宇搬到了人间。一棵棵长青树,环绕着整个校园,几个自动护花机器人,在五颜六色的花台边护理着花丛。校园还有一座假山耸立在水池中,池里栽了睡莲,活泼的金鱼在水中游来游去。
我想将来的中国,房子应往高处发展或利用人们不注意的地方,比如说在高山上,就可造房子。如果往高处发展的话,地震时,怎么办呢?不要紧,这房子底下有一层砖,有了这层砖,地震时一点儿也觉察不到。假如地裂开,那也没关系,楼房虽然在地底下,人却不会闷死,因为构成房子的砖在地下发生了化学变化,生成氧气供人呼吸。
一个橙红色的美丽的星球离我越来越近了,它就是我向往已久的火星!我降落在火星上一座环形山的旁边。那儿没有火星人欢迎我,阿西莫夫的火星人可能住在地下,因为火星表面温度变化太大了,所以我连忙动手在地下建立了一个实验室。白天,我冒着50℃的炎热行走在松散的沙漠上。没有水,没有植物,却有许多美丽的小沙石。火星的引力小,沙子很轻,有时一阵大风吹来,沙漠中的沙粒被大风卷起,形成黄色的浓浓的“云雾”,真叫人难辨方向。晚上,最低温度可降到零下100℃以下,这时我只好躲进地下实验室作矿物分析了。
有时候,想象和联想是一对孪生兄弟,联想离不开想象,想象也离不开联想,联想中有想象,想象中也有联想。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由眼前的瀑布,联想到天上的银河……想象到了神仙世界中的那美妙的境界…… 雨飘洒起来了。点点滴滴,淋淋漓漓,迷迷蒙蒙,淅淅沥沥。天湿地潮,眼帘里全是一朵朵斑斓的小花,在浑浑的雨季里穿行。雨会不知不觉地洒起来。雨下的淋淋漓漓,似乎没
有一点重量。微风拂过,便斜斜地轻扬,给俏然复苏的万物笼上一层朦胧的细纱。雨里带来些空气清新的气息,有些像薄荷的清香,浓郁时,竟发出泥土的腥气,毕竟是春天了啊。雨,更是女性。她在人家的伞上屋顶上草木的绿叶上、花瓣上,跳起轻盈的舞蹈,重复轻诉水的柔情。
在这里,既有联想又有想象,小作者把联想和想象巧妙地运用到了一起,水融,相得益彰,描绘了春雨的美妙景色和特点。
想象的种类很多。按照想象的范围,可分为整体想象和局部想象;按照想象的目的,可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按照想象的性质,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等。今天,我就先简单地向给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想象,供习作时参考。
1、有意想象。在写作前,先在我们头脑中构思出所要写这篇文章的情景,这种提前构思就是有意想象。有意想象是一种自觉的,有目的的想象。
例如,我们在作文时描写到某一处诱人的景色,作者为表达对这片景色的喜爱之情,可能会把自己想象成鲜艳的花朵;或是一只小蜜蜂,在花丛间飞来飞去采蜜,这就是有意想象。它和无意想象不同,无意想象是无目的的,不自觉产生的想象。比如听老师讲故事时,随着讲述的情节在头脑里浮现出故事中的情景,或者看到天上的白云而把它想象成地上的羊群等。但有时候,无意想象也会转化为有意想象的,比如梦幻就是无意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然而,作文中的梦幻就完全是有意想象了,因为它是作者按照预定的目的有意穿插进文章中去的。所以,作文中的想象都是有意想象。
2、再造想象。再造想象就是根据一定的社会生活、一定的语言文字描述、一定的图样示意等在作者头脑中再造出事物新的形象的过程。例如,写一篇有关南极的文章,可是我们没有去过南极怎么办?那就只好根据《中国少年报》和其它书上、报刊上发表的有关南极资料或某人的语言描述,自己再加工整理,展开丰富的想象,描绘出南极的天然风光。在头脑中形成的这一新的图景,就是再造想象。另外,根据小说改写电影,根据诗歌改写散文等,都属于再造想象的范畴。再造想象的特点是:都有一定的描述作为依据,它虽然是自己没有直接感知过的,但却是别人已经感知过了的事物的形象。写作中运用的大多是再造想象。
3、因果想象。因果想象就是从原因想象结果,或者从结果想象原因。例如,假如我们写《补图书》这篇文章,书要补,说明书是破损的,这就是结果。可是其破损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就可以从结果去想象原因:(1)这些书用的时间已经很长了;(2)这些书看的人太多;(3)有些同学不爱护书。
4、推测想象。推测想象就是推想、猜测事情的全过程。可以从时间、地点、情景等多方面展开。例如,课文《黄河象》中科学家假想古代黄河象的来历,为什么不假想老象饿死、冻死、病死……而偏偏假想失足落水呢?因为从“沙土”中发现了象骨化石,所以科学家以此为据,推测想象出二百万年前,黄河象失足落水于一条缓缓流动的弯弯的小河里。只有弯弯
的小河才容易形成泥沙的淤积。同样我们在学了《监竿充数》这则寓言后,也可推测想象一下南郭先生以后的结局有几种可能。
5、假设想象。假设想象就是设想一下,如果有这种情景或有这种可能将会怎样?例如,有一位同学的作文《假如我有一支神笔》,想象十分奇特。他要用它绿化西北荒沙,要用它使盲人恢复光明,要用它在海峡架起一座彩桥,实现和平统一祖国的愿望。这就是假设想象。
6、观察想象。没有观察就没有想象。借助观察进行的想象,往往给人以真实感。观察想象就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再对原事物加以合理的想象、改造。因此,摹景想象、借事想象、依物想象等,都是借观察获得表象材料后的想象。例如,同学们在观察蚂蚁“大军”怎样齐心协力地把一小块肉骨头搬进洞里后,作文时就能对蚂蚁的外貌、行动和生活习性等进行具体描写,有的同学还具体想象了蚂蚁王国的生活环境、居住条件以及纪律要求等情景,虽属虚构,但能给人以真实感。看图作文也是观察想象的一种。一幅画、几幅画,内容都是有限的,而且画面上的人物等都是静态无生命的。小作者要想将无生命的静态人物等写活,就必须发挥丰富的想象,如果不去想象就不可能将无生命的画面变成生动感人的文章。
7、扩充想象。扩充想象是同学们经常训练的一种作文形式,它包括扩写和改写两种。 ①扩写:扩写就是将短文、片断或者提纲扩展成内容丰富、结构完整的文章。扩写的原材料大多是文章的开头,也可是文章任何一个片断,或是几句文章的轮廓。同学们在作文时,就是要在原材料的基础上加以想象、扩充,再创造出新的更加丰富的情节或形象来。扩写主要靠想象,而且必须在不改变原文基本内容和中心的前提下进行,否则,就是胡拼乱凑或节外生枝,那就不属于扩充想象的范畴了。
②改写:改写是把原作按照某种需要加以适当的改动,用与原文不同的表现形式将相同的内容表现出来。例如,把小说改写成电影剧本,诗歌改写成散文,寓言改写成故事等。要将短小的诗歌、寓言改成几百字,甚至上千字的散文、故事,如果不想象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它属于扩充想象的范畴。如果改写后的篇幅和原材料相等或大致相等,就不属于扩充想象的范畴了。
8、幻觉想象。幻觉想象又叫幻想。幻想和梦境不同,梦境是无意想象,幻想则是有意想象。这种幻觉想象是因自己的某种愿望在脑中产生的一种幻觉。这是作者表达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例如: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四次擦燃火柴,四次展开想象,这些想象使文章的内容更丰富,人物思想感情表达得更强烈,中心思想体现得更深刻。再比如同学们想象着将来当个宇航员,驾驶飞船遨游太空;或者想象将来要当个潜水员到海底勘探海洋的奥秘等。这种幻想充满了儿童对未来生活的向往,是儿童对未来所抱愿望的表现。
幻觉想象又分积极幻想和消极幻想两种。
①积极幻想:积极幻想可以成为推动少儿积极学习、钻研科学的动力。如,一个学生在作文中写道:“到了2020年,我要当个饲养员,弹起《催蛋曲》,就可以指挥千万只鸡生蛋。
曲子刚弹完,刹那间,鸡儿们就生下了千万只又大又圆的双黄蛋。”你看,这位学生的幻想多么神奇、多么有意义,所以称之为积极幻想。
②消极幻想:消极幻想能使少儿放松学习,甚至经常沉溺在有害的活动之中。如一位同学常幻想着自己将来能学会一种魔术,可从远处摄取财物,或者飞檐走壁,腾云驾雾,像孙悟空那样七十二变等,这种幻想是不积极的,也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因而要回避这种幻想的产生。
9、比拟想象。比拟想象就是在写没有生命的东西时,把它想象成人一样。例如一位同学描写“雨”的一段话:
“雨滴就像千万个伞兵,从空中跳下来,而且安全地降落在地面上。突然间雨停了,伞兵们都不见了,却见空中出现了一座七色桥,我想用笔将它画下来,但是它来去匆匆,仿佛在跟我玩捉迷藏一般。庭院中的花朵好像洗过了澡,显得生意盎然。泥泞的道路好像又抹上了一层润滑油,许多小动物都出来溜冰了呢!”
这段文字美妙动人,就是因为小作者采用了比拟想象的描写手法,写得多么形象、有趣呀!如果没有进行比拟想象,哪能有这样好的效果呢?推而广之,我们平常所说的比喻也属于比拟想象的范围。
10、创造想象。创造想象就是对事物进行大胆的夸张,显现出奇丽的形象,给人极深刻的印象。例如,课文《望庐山瀑布》中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人用夸张和比喻的手法,进行丰富的想象,把庐山瀑布烘托得更加奇丽壮观,使文章增强了情趣。但是,这种对事物进行大胆的夸张,必须以事实为根据,既要大胆又要合情合理,才能显现出奇丽的形象,给人深刻的印象。
总之,想象是丰富多彩的,其表达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果你善于妙用想象,就能使文章增添奇异而又绚丽的色彩,增添文章的感染力。不过,运用好也并不容易,它首先要有丰富的表象,才能具有想象能力,而表象的获得关键在于对生活的认识和观察,对生活观察面越广,认识越深刻,表象越丰富,想象能力也才越强。其次要敢于大胆想象,经常参加一些富于想象的活动,如音乐欣赏,智力游戏等,并力争在文章中运用。参加想象方面的活动多了,智力才能得到开发,想象能力才能提高。另外,想象要结合实际,要有意义,不要漫无边际地空想。因为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它能使思想插上理想的翅膀,它能把我们带向神彩奇丽、光明美妙的未来。
要点小结
1、想象是大脑把许多记忆里的事物进行加工改造,形成一件新事物的过程。 2、联想是想象的基础。联想可以与想象结合起来进行。 3、想象有多种方式和方法。
4、写作文需要想象。会想象才能写出好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