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区之所以将物流业确定为⽀柱产业,原因就在于宝安拥有机场、港⼝等重要物流基础设施,占据区位优势,拥有庞⼤的产业资源⽀撑,物流业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这些优势为宝安⼤规模地发展物流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优势之⼀:拥有国内第四⼤航空港和设计吞吐能⼒1000万标箱的国际良港
  根据最新的机场发展规划,深圳宝安机场定位为海陆空联合中转的⼤型枢纽机场、中国南⽅货运门户机场。⽬前,深圳机场货运量处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吞吐量以平均每年18.2%的速度递增。根据《国家关于深圳机场飞⾏区扩建⼯程可⾏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深圳机场飞⾏区扩建⼯程到2015年年旅客吞吐量和货邮吞吐量分别可达到3600万⼈次和200万吨、飞机起降30万架次。届时,深圳机场的服务能⼒将较⽬前增长⼀倍多。深圳机场的货运枢纽功能将进⼀步提升,机场航空物流园区及周边物流产业将进⼊⼀个⾼速发展阶段。
  ⽐邻空港的是共有20个泊位、最终设计能⼒将达到1000万标箱的⼤铲湾国际良港。这种能⼒相当于盐⽥港现有的吞吐量。⼤铲湾港的建成将形成与盐⽥港、⾚湾港“三⾜⿍⽴”之势。⽬前,⼤铲湾港区⼀期⼯程建设已经完⼯,投⼊实际运营,年吞吐量达到250万吨。⼤铲湾港的建成不仅形成了海港物流产业,更将深圳空港携⼿形成延绵⼗公⾥的物流产业带,同时带动整个宝安的物流产业⾛上⼀个⾼速发展的轨道。
  优势之⼆: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决定其在经济发展战略中的突出地位
  宝安南接深圳经济特区,北连东莞市,东濒⼤鹏湾,前有国际⼤都市⾹港,后有华南⼤都会⼴州。福永、平州码头直通港澳;距皇岗⼝岸约15公⾥,距蛇⼝港、⾚湾港、妈湾港、西部通道仅8公⾥;⼴深、梅观、机荷⾼速、107国道纵贯全区;平南铁路穿境⽽过。形成了以机场、港⼝为枢纽,以⾼速公路、⼲线道路为框架,东西南北贯通的陆、海、空、铁多功能⽴体交通络。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完善的交通络决定了宝安在珠三⾓经济⾛廊中起着联系粤港、辐射珠三⾓和⼴⼤内地的桥梁作⽤,是珠三⾓经济发展轴上的重要节点,是珠三⾓制造业对外交流的重要通道,战略优势地位突出。   优势之三:庞⼤的产业群为现代物流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宝安的⼯业已经从⼯业化初级阶段过渡到了中期阶段。其经济总量超过海南、青海、宁夏、四个省(⾃治区),分别超过西安、厦门等⼤中城市和除深圳之外的四个经济特区,在珠三⾓城市群中,仅低于⼴州、佛⼭、东莞三市。⽬前,宝安区已经形成了以电⼦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为龙头,以电⽓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及⽂化办公机械制造业和塑料制造业为辅助的,由30多个⾏业门类、数千种产品组成的⽐较完善的⼯业结构。宝安的⼯业原材料供应在内地,销售市场在海外,是全球供应链的源头,⼜是国内物流供应链的核⼼环节。正是这样⼀个庞⼤的产业群为宝安现代物流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优势之四:强⼤的物流体系初步形成物流业发展规模
  在宝安区将物流业确定为⽀柱产业之时,其社会物流增加值为121.62亿元,占同期全区GDP的⽐重为8%,占全市物流业增加值的22.4%,在全市六区中排名第⼀。全区⼯商登记成⽴运输、仓储等相关物流企业(包括经营部、服务部、办事处等)9000家,其中从事第三⽅、第四⽅物流的企业70家。与此同时,各类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已经遍布宝安形成规模,⽬前,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中的有机场航空物流园区、⼤铲湾物流园区、华南国际物流园、观澜和记黄埔仓储区、宝安港区周边堆场、宝安物流配送中⼼等物流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