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旧唐书校对——高宗

新旧唐书校对——高宗

来源:九壹网
10世界史 李阳 20101104

新旧《唐书》高宗本纪校对

内容摘要:在二十四史中新旧唐书共同叙述唐朝的历史。由于两本书的成书时代背景不

同,所以在史料的选取,历史事件的分析看法,编纂的具体方法与侧重点均有所不同。本文就以唐高宗本纪为例,具体介绍一下两唐书的不同。

关键词:新唐书 旧唐书 高宗本纪

在我国现存的“二十四史”中,有两部史书是叙述唐朝的历史的,它们是《新唐书》、《旧唐书》。《旧唐书》开修于后晋天福六年(941),成书于后晋开运二年(945),先后用时4年。后来由于宋人不满意《旧唐书》的编撰,所以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下诏重修,宋嘉佑五年(1060)书成,前后共17年。这样现在才有新旧《唐书》之分。两《唐书》作为历史典籍,在流传中不断翻刻,又几经战火,差错难免,所幸的是,自两《唐书》问世以来,一直就有学者对此不断研究,加以校勘、补正。有清钱大昕《廿二史考异》、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清赵翼《廿二史札记》等著作。此处主要是介绍1975年中华书局出版(点校本)的两《唐书》中有关唐高宗本纪中存在的不同。 一、幼年及太子时期的唐高宗(628-9)

对于高宗皇帝的出身介绍两书相似,只是对长孙皇后的称号有所不同,旧唐书叫“德顺圣长孙皇后”而新唐书则叫“文德皇后长孙氏”。旧唐书中介绍高宗幼年时期的事情较多“初授《孝经》于著作郎萧德言,太宗问曰:“此书中何言为要?”对曰:“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君子之事上,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太宗大悦曰:“行此,足以事父兄,为臣子矣。”及文德皇后崩,晋王时年九岁,哀慕感动左右,太宗屡加慰抚,由是特深宠异。寻拜右武候大将军。”在新唐书中则只字未提,可见新唐书比旧唐书言语简练。

及至高宗被太宗立为太子,旧唐书介绍“太宗与长孙无忌、房玄龄、李勣等计议,立晋王为皇太子”而新唐书则未加以说明,只是说“乃立子治为皇太子”。这里旧唐书说明太宗经历废太子、逐魏王的伤痛之后,对立太子这种军国大事慎之又慎。在与亲信大臣讨论之后,立高宗为太子是众望所归,也是那时期的最佳人选。高宗既得到太宗的赏识,又得到大臣们的拥护,可以说是为以后继承大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对太子的培养上,旧唐书“十八年,太宗将伐高丽,命太子留镇定州。及驾发有期,悲啼累日,因请飞驿递表起居,并递敕垂报,并许之。飞表奏事,自此始也。”新唐书“太宗每视朝,皇太子常侍,观决庶政。”这里旧唐书介绍的事情表面上看似乎很全面,但是贞观十八年伐高丽之事在太宗本纪中已有详细记载,在此处出现略显重复,而新唐书叙述简练,并且给读者回忆之前内容的机会。

在关于太子即位上,旧唐书“二十三年五月己巳,太宗崩。庚午,以礼部尚书、兼太子少师、黎阳县公于志宁为侍中,太子少詹事、兼尚书左丞张行成为兼侍中、检校刑部尚书,太子右庶子、兼吏部侍郎、摄户部尚书高季辅为兼中书令、检校吏部尚书,太子左庶子、高阳县男许敬宗兼礼部尚书。辛未,还京。”新唐书“二十三年,太宗有疾„„四月,从幸翠微宫。太宗崩,以羽檄发六府甲士四千,卫皇太子入于京师。”这里旧唐书主要是侧重于介绍太子即位后朝廷的人事变化,而没有介绍即位前后的细节。新唐书说明太子登基是件重大的事情,需要有军事力量的支持。四千甲士不光护送太子,也是护卫着太宗的灵柩,由翠微宫回到京师长安。

二、登基称帝后的高宗(永徽年间9-655)

高宗皇帝登基后改元永徽,永徽年间共六年。下面就以永徽年间两唐载的不同加以比较。

10世界史 李阳 20101104

1内政

新唐载“永徽二年十一月,癸酉,禁进犬马鹰鹘”,旧唐书则未提及。这很能说明新皇帝高宗上台一时就想要树立一个新的气象,减少享乐,励精图治。永徽四年旧唐载“三月壬子朔,颁孔颖达《五经正义》于天下,每年明经令依此考试。”这就是当时科举考试的官方教科书,而新唐书并未录入。永徽四年十一月旧唐书“十一月„„颁新律疏于天下。”与之前永徽二年“闰月辛未,颁新定律、令、格、式于天下。”共同构成中国古代法律的典型代表《唐律》,也即《永徽律疏》。新唐书在高宗本纪中未作叙述,但在《刑法志》中有所介绍“高宗初即位,招律学之士撰《律疏》。又招长孙无忌等增损格敕„„”两唐书均记载了永徽五年修都城这一事件旧唐书“冬十一月癸酉,筑京师罗郭,和雇京兆百姓四万一千人,板筑三十日而罢,九门各施观。”新唐书“十月癸卯,筑京师罗郭,起观于九门。”这里两唐书关于修建的具体日期记载不一致,旧唐书介绍较详细,说明了工匠的来源(京兆)和性质(和雇匠),修筑的时间(一个月)。使我们能更加清楚的了解这次加固都城长安的工程。永徽六年新唐书“九月庚午,贬褚遂良为潭州都督”而旧唐书说的更清楚“九月庚午,尚书右仆射、河南郡公褚遂良以谏立武昭仪,贬授潭州都督。”原来褚遂良是因为得罪了武则天而被贬官的。旧唐书“三月壬戌,昭仪武氏著《内训》一篇。”“冬十月己酉,立仪武昭氏为皇后,大赦天下„„十一月己巳,皇后见于庙。癸酉,追赠后父故工部尚书、应国公、赠并州都督武士为司空。”而新唐书则简单一句“十月,乙卯,立宸妃武氏为皇后。”可见到了宋代,士大夫阶层已经很看不上这一段女人当皇帝的历史了。 2外交

旧唐书“永徽四年夏四月戊子,林邑国王遣使来朝,贡驯象。”如此重要的藩属国来朝事件在新唐书中毫无记载。永徽五年旧唐书“八月辛未,吐蕃使人献马百匹及大庐可高五丈,广袤各二十七步。九月丁酉,至自万年宫。”对于与少数民族的外交往来的录入新唐书并不像旧唐书那样的重视,这也许跟当时北宋与北方少数民族关系紧张有关。 3军事

永徽四年十月旧唐书“戊申,睦州女子陈硕贞举兵反,自称文佳皇帝,攻陷睦州属县。”新唐书“戊申,睦州女子陈硕真反”这里两唐书对该女子姓名记载不一致。永徽六年旧唐书“三月,营州都督程名振破高丽于贵端水。”新唐书“二月,乙丑,营州都督程名振、左卫中郎将苏定方伐高丽。五月壬午,及高丽战于贵端水,败之。”这里出现了少有的新唐书叙述多于旧唐书,主要是因为左卫中郎将苏定方,正是这位将军成为了以后消灭高丽政权的功臣。这也从侧面体现出,宋人军事表现欠佳,极度崇拜提倡前辈将领的心理。 4天文地理

在高宗在位初年,晋州不断发生地震,两唐书均有详细记载,这是地理现象,但对天文现象五代之人就不像宋人那样的关注了,比如新唐书多次记载“永徽元年„„五月巳未,太白昼见”“永徽二年„„十二月乙未,太白昼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