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l4卷 第2期 2014正 中 国发展 Vol_14 No.2 4月 China Development Apr. 2014 产业创新系统理论下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研究 赵志田 ,杨坚争 (1.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上海200093;2.丽水学院商学院,浙江丽水323000) 摘要:该文依据产业创新系统理论,从产业创新系统视角分析了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要素及其联动关系; 构建了多主体协同推动,由环境、网络和知识技术等子系统通过相互作用而构成的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综合系统模 型;深入分析了该模型的各个子系统及其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创新系统;系统构建;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F0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404(2014)61—0025—06 1 研究现状 1.1跨境电子商务研究现状 网上争议解决方式目前被认为是解决跨境电子商务 争议的最佳途径。完善网上争议解决方式须结合消 费者跨境电子交易和网上争议解决的各自特点,解 决裁判结果的可执行性、国际合作等一系列法律问 题(陈剑玲,2012)。 基于跨境电子商务形成开放的多边的经济贸易 合作模式为国内企业快速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捷 径,也为国内民众带来了更多的低成本的消费选择。 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培育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 影响,因此需要多种力量共同驱动前进。 1.2产业创新系统研究现状 产业创新系统是国家创新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所谓产业创新系统(Sectoral Innovation Systems, 保持高速增长态势的电子商务已经成为经济发 展的亮点,受到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电子商务被确 定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发展的重点行 业。而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冲破了国界,使国际贸 易走向无国界贸易,在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贸易 全球化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所谓跨境电子商 务(eross—border electronic commerce),是电子商务 应用过程中一种较为高级的形式,是指不同国别或 地区间的交易双方通过互联网及其相关信息平台实 现交易。跨境电子商务是互联网发展到一定阶段所 产生的一种新型贸易形式,相比较于传统国际贸易 具有较多优势,应重点支持电子口岸建设机构,完善 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系统,支持外贸电子商 务企业建立在线通关、结汇、退税申报等应用系统, SIS),是指国家创新系统在产业层面上的具体化,它 将产业作为系统的边界,关注一个产业的专有因素 对创新的影响(Breschi&Malerbra,1997;Malerbra, 2002、2005)。 制定跨境电子商务相关基础信息标准规范、管理制 度,提高通关管理和服务水平(杨得芊,2013)。跨 境外汇电子支付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容易成为异常 产业创新系统理论运用系统的思想和方法,从 产业层面出发来研究知识和技术创新,产品和流程 创新,管理和营销创新等。中国汽车产业创新系统 由技术开发系统、创新环境保障系统以及创新绩效 外汇资金流出入的便利渠道,需完善相应的监管政 策,切实防范潜在的外汇管理风险(汪文进,2013)。 监测和反馈系统3个子系统构成(修国义,刘倩, 201 1)。从系统视角出发探究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 发展的集成架构,即由战略子系统、核心网络子系 收稿日期:2014—02—20 作者简介:赵志田,博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电子商务等方面 的研究;杨坚争,副院长,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电子商务 等方面的研究。E—mail:zhitian919@sina.eom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BJY127);上海一流学科建 设项目(S1201 YLXK);丽水市公益性技术应用项目(2012JYZB38); 统、知识技术子系统以及环境子系统所构成的复杂 适应系统,根据其相互间的功能特性与关系,继而提 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竞争优势的可行路径 (汪秀婷,杜海波,2012)。低碳产业创新系统包含 三大要素,即主体、资源和环境,其中主体是推动者 和执行者,具有不同的创新动力及创新行为规则,资 浙江省社科联重点课题(20137/51);丽水市高层次人才培养资助项 目(2013RC16)。 赵志田等:产业创新系统理论下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研究 27 共资源配置当中的优势作用,引导资源向电子商务 领域合理流动,发挥市场和两方面的作用。湖 南、省设立了电子商务专项资金,用于支持 湖南省国际电子商务平台的重点金牌会员企业和使 年,中国共有1 004所高校招收了电子商务和电子 商务与法律专业的学生。2013年的研究生招生中, 已有18所高校将将电子商务作为一个新的专业单 独列出,其中2所“985”学校和5所“211”学校。还 用诚商网、阿里巴巴等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增值服 务的企业。中国商务部出台《对外贸易发展“十二 五”规划》和《商务部关于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开展对 外贸易的若干意见》,加强了外贸电子商务发展的 推进力度。2012年12月,由国家、海关总署 共同开展的国家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全面启 动。郑州、上海、重庆、杭州和宁波成为第一批试点 城市,将通过先行先试,依托电子口岸建设机制和平 台优势,解决制约其发展的瓶颈问题,制定跨境贸易 电子电子商务涉及到的通关、结汇和退税等方面的 管理办法和标准规范,促进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发展。 2.4法律法规保障 完善的法律法规对跨境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起 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对于一个新兴行业,除了应 该给予扶持鼓励其成长之外,还应该制定相应 法律法规去规范和引导其发展,适应和保障其健康 发展。由于跨境电子商务涉及到不同国家和地区, 再加上网络交易的一些自身特点,使得跨境电子商 务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都具有比较大难度和复 杂度。诉讼和国际商事仲裁、调节这些传统的 主要商事纠纷解决方式都不再适合跨境电子商 务争议的解决,境外法律判决执行难度、跨境诉讼成 本和复杂的司法程序都是其影响因素。目前跨 境电子商务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已经直接影响到消费 者和经营者参与跨境电子交易的信心,从而影响跨 境电子商务的发展。 2.5电商人才培养 电子商务属于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和人才密集 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提升其技术水平和行业竞 争力关键在于相关科技人才的培养,科技人才是跨 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最重要资源。科技人才属于高级 生产要素,与基本要素不同,高级要素是个人、企业 以及投资的结果,应通过刺激和鼓励高等 教育与科研机构来加强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目 前,中国已形成了涵盖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中职 生和网络教育5个层次的电子商务教育体系。2012 ②数据资料来源:商务部《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12)》 有众多院校将电子商务作为研究方向在工商管理、 国际贸易和计算机等专业中招生。② 3 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系统构建 3.1 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要素联动关系 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涉及到技术、人才、资金、政 府、法律法规和国际市场需求等要素,并且要素 之间存在着联动关系,如图3所示。电子商务技术 进步和创新需要大批研究机构及其研究人员大力推 进,同时,技术研发的高投人性和高风险性又需要大 量资金作为支持,因此,争取到金融贷款和风险投资 又显得十分必要,在推动技术创新方面起到重要作 用。此外,产学研结合也是技术创新和跨境电子商 务发展的核心推动力量,产学研结合能够使跨境电 子商务企业增强技术创新能力,通过掌握新技术在 贸易竞争当中获取优势,从而获得巨大利润,扩大规 模,加快自身发展。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快速发展自 然推动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增加跨境贸易量,促 进经济增长,也会增加科技和教育投入,制定相 关扶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促进跨境电 子商务良性快速发展。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j :!i j口一一一一一一一 赵志田等:产业创新系统理论下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研究 29 子商务地迅速高效转型。实践证明,企业技术和商 业模式创新已经成为跨境电子商务新的增长点,上 海市商务委员会主办的国际网络购物博览会,形成 展会商业流通模式,推动国内外优质供应商与知名 网购电商企业对接,构建EBCS(电商一供应商一消费 者一服务商)的商业流通体系,在扩大内需、拉动消 费和服务民生等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2努力提供优质资源和高质量服务 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必须投入资源和提供相应的 服务。构建电子商务平台、开拓国外市场和跨境交 易安全实现等都必须拥有知识、技术、人才、信息和 资金等各种资源。知识体系更新和技术创新都需要 相应资源投入才能实现。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对 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表现在人才质量和人才 类型两个方面。高级商务人才、技术人才以及复合 型人才等等都在需要之列。跨境电子商务活动过程 面临的技术和市场风险,因此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 及时准确地获取市场、等方面信息显得十分必 要。此外,跨境电子商务发展,除了需要电商企业发 挥其主体作用外,还需要其他相关机构和部门给与 高质量的服务,包括科技金融服务、信息服务、教育 培训和人力资源开发服务等。加强电子商务人才培 养力度,促进高层次电商人才科学有序流动;加快金 融改革,建设市场化的金融服务;加大国家 信心基础设施建设,为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信息 服务。 4.3切实营造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良好制度 环境 部门应采取相关活动和手段鼓励跨境电子 商务企业创新并促进其发展,加强制度建设,使企业 间形成公平有效的市场竞争,培育和引导跨境电子 商务行业发展。进一步落实鼓励跨境电子商务发展 的和措施,确保各项之间的协调互补,形成 合力,让电子商务企业以最低的成本获得相关 优惠支持。国际贸易法律的不健全以及对信息 技术发展的之后,是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收到了制约, 也受到电子商务的严重冲击和挑战。目前,跨境电 子商务相关法律法规、企业监管和消费者保护问题 是一个重要问题,除了需要中国自己努力之外, 还需要其他相关国家部门共同推进。 4.4采取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的跨境电商发展策略 电子商务的市场区域空间、市场容量和市 场需求特征与国内电子商务市场都存在区别,跨境 电子商务企业不应该采取与国内完全相同的电子商 务策略,把拼“底价”模式照搬到跨境贸易市场,而 是应该根据贸易对象不同的国别、不同的消费习惯 和不同的需求特点,采取差异性和针对性的商务策 略(如不同的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等策略),做到 准确的市场细分和定位。同时,商家的信誉、产品质 量和服务质量在跨境贸易当中显得尤为重要, 应该对此加以规范和引导。 4.5 跨境电子商务发展需要度协同 度协同需求首先体现在参与培育和发展跨 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各主体之间紧密联系和协同。电 商企业是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的基础,网购消费 者也对电商行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研院 所的是新技术提供者和推进者,高校承担着电商人 才培养的重任,部门为行业发展起着引导和保 驾护航的作用。另外,跨境电商发展的还需要资源 投入实现协同,在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实现资源投 入合理有效。同时,要求行业发展过程当中各项活 动,如技术推广、产品研发、人力资源开发和资金投 入等活动开展协调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 汪文进.第三方支付机构跨境外汇电子支付管理问题 研究[J].华北金融,2013,(1):44—37. [2] 曹淑艳,李振欣.跨境电子商务第三方物流模式研究 [J].电子商务,2013,(3):23—25. [3]杨得芊.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水[J].中国海关,2013, (2):68. [4] 陈剑玲.论消费者跨境电子商务争议的解决[J].首都 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54—156. [5] 汤雨洋,邓少灵.基于系统动力学的RFID产业创新系 统构建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3,(1):15—18. [6]甘卫华,丁茹.基于自组织的物流产业创新体系主体 模式研究[J].物流技术,2012,(11):4-6. [7] 梁中.欠发达地区低碳产业创新系统要素构成研究 [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4):38—43. 『8] Maleraba。F.Sectoral Systems of Innovation and pmduc. tion[J].Research Policy,2002,31(2):247—264. [9] 卢涛,周寄中.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创新系统多要素联 动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1,(3):33—45. [10]汪秀婷,杜海波.系统视角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系 统架构与培育路径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2, (1):10—14. 30 赵志田等:产业创新系统理论下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研究 [13]黎苑楚,郑春白,王阿洁,徐东,盛建新.中国区域主导 [11]修国义,刘倩.我国汽车产业创新系统构建研究[J] 科技与管理,2011,(2):l6—20. J.Edler and L.gerorghiou,Public procurement and inno— 产业创新系统选择与评价[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 理,2005,(2):48—50. ration—ResmTecting the demand side[J].Research Poll— cy,2007,36:949—963. [14]王昌盛.产业创新系统的功能动态模型研究[J].现代 经济探讨,2013,(4):41—45.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ross—border e—commerce under the industrial innovation system theory Zhao Zhitian ,Yang Jianzheng (1.the Business School,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Shanghai200093,China; 2.the Business School,Lishui Academy,Lishui Zhejiang Province323000,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y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 system,authors in this paper analyze the elements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development and linkage relationship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 sys— tern and build a multi—agent collaboration.cross—border e—commerce development model of the integrated system through the interaction of subsystems such as environment,networks,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and then analyze .the various subsystems of the model and their mutual relations in depthOn the basis of this。authors put f0lp rard suggestions and strategies for developing cross-border e—commerce in China. Key words:cross—border e—commerce;industrial innovation system;systemic construction;development pa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