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
一、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
1国家及行业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 单项选择题:
(1)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B),完 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中华人民共和全生产法》第 4条)
A: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C:应急管理制度 多项选择题:
(1)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的职 责包括(ABCDE)。(《中华人民共和全生产法》第17条)
A: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B: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C: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 隐患
D: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E: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判断题:
(1)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
B: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D:企业管理制度
负 责。(对)。(《中华人民共和全生产法》第5条) 2交通行业相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 单项选择题:
(1) 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逐级上报至(B )和负有安全生 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 例》第10条)
A: C:省
B: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D: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2)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 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A)小时。(《生 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11条)
A: 2
B: 3
C: 4 D: 5
(3) 客运经营者应当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职业道德教育 和业务知识、操作规程培训。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驾驶人员连 续驾驶时间超过(C)小时。(《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 第55条)
A: 2
B: 3
C: 4
D: 5
(4) 客运站经营者应当对出站客车进行安全检查,采取措施 防止(B )进站上车。(《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第67 条)
A:违禁品
B:危险品
C:毒品 D:管制刀具
(5) (C)地方交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领导本行政区
域的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工作。(《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 第7条) A:省级以上 C:县级以上 多项选择题:
(1) 生产安全事故的事故调查组应履行的职责包括
B:市级以上 D:区级以上
(ABCDE)。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25条)
A: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 B: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 C: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D: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 E: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2) 出请从事道路客运经营的,应当具备(ABC)等条件。(《中 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第)
A:有与其经营业务相适应并经检测合格的车辆; B:有符合规定条件的驾驶人员; C:有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D:有足够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3) 申请从事道路客运经营的,应有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
度, 包括(ABCD) o (《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第10条)
A: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C:安全生产监督检查
B:安全生产责任制D:驾驶员和车辆安全生产管理
(4)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或者单位应当聘用具有相应从业
资格 证的(ABC)。(《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第35条)
A:驾驶人员 C:押运人员
B:装卸管理人员制 D:安全管理人员
(5) 运输危险货物的专用车辆应当根据所运危险货物的性质
配 备必需的(A)和(C)。(《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第31条)
A:应急处理器材 C:安全防护设施设备 判断题:
(1) 省级接到发生特别重大、重大事故的报告后,应当 立即报告。时)。(《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 10条)
B:消防设备 D:救生设备
(2) 较大事故一般由事故发生地省级负责调查。
(错o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19条)
(3) 客运班车应当按照许可的线路、班次、站点运行,在规 定的途经站点进站上下旅客,无正当理由不得改变行驶线路,不 得
站外上客或者沿途揽客。(对)。(《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 规定》第47条)
(4) 可以使用罐式专用车辆或者运输有毒、腐蚀性危险货物的专 用车辆运输普通货物。(错)。(《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第29 条)
(5)在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过程中,除驾驶人员外,专用车辆上应
当另外配备装卸人员。(错)。(《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第36 条)
3交通行业相关安全生产的标准规范 单项选择题:
(1) 交通行业标准《道路旅客运输企业等级》(JT/T630-2005)规 定的一级客运企业上一年责任安全事故伤人率为不高于(C )人/ 车。
A: 0.03 B: 0.04 C: 0.05 D: 0.06
(2) 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应当定期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和例会, 分析安全形势,安排各项安全生产工作,研究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重大 问题。安全工作会议至少(C )召开一次。(《道路旅客运输企业 安全管理规范(试行)》第9条)
A:每月 B:每两月 C:每季度 D:每半年
(3) 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客运驾驶人信息档案的主要内容包括
驾驶 人基本信息、体检表、安全驾驶信息和(C )等。(《道路旅客运 输企业安全管理规范(试行)》第23条)
A:从业行为考核信息 C:诚信考核信息 多项选择题:
(1)汽车客运站的“三不进站”包括(ACD )o A:危险品不进站 C:无关人员不进站
B:衣冠不整不迸站 D:无关车辆不进站 B:驾驶技能考核信息 D:入职考核信息
(2) 交通运输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道路 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等规定,对客运企业安全生产进行源头 管理,即“三关一监督”,“三关”是指(BCD)o
A:安全设施设备关 C:营运车辆技术状况关 关、
(3) 道路旅客运输生产安全事故处理,必须严格按照
B:运输经营者市场准入关 D:营运车辆驾驶人从业资格
(ABCD), 严肃处理事故责任人,落实生产安全事故处理的有关工
作。(《道路 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规范(试行)》第16条) A: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 B:事故责任者得不到处理不放过 C: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 D:教训不吸取不放过 判断题:
(1) 《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规范(试行)》仅适用于从事班 线客运的企业。(错)(《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规范(试行)》 第2条)
(2) 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应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 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对)(《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规范(试 行)》第3条)
(3)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应当建立安全生产内部评价机制,每年至 少进行1次安全生产内部评价。(对)(《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管
理规范(试行)》第73条)
二、安全管理基础知识 1安全管理与基本策略 单项选择题:
(1)安全生产管理,坚持(A)的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全 生产法》第3条)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C:安全第一,综合治理 多项选择题:
(1)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以下统称建设
项 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ABC)。(《中华人民共和全 生产法》第24条)
A:同时设计
C: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判断题:
(1)现场“三点控制”强化管理,即对生产现场的危险点、危害 点、事故多发点要进行强化的控制管理。时。
B:同时施工 D:同时竣工
2危险源辨析与安全隐患排查方法
单项选择题:
(I)(B)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 的隐患。(《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第3条)
A:轻微事故隐患 C:重大事故隐患
B: 一般事故隐患 D:严重事故隐患
(2) (C)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安
全生 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第3条)
A:企业法人 C:生产经营单位
B:法人代表 D:法定代表人
(3)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化学品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危险
化 学品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则该单元定为(A)。(《危险化
学品重 大危险源辨识》3.3)
A:重大危险源 C:较大危险源 多项选择题:
(1)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危险化学品的
B:普通危险源 C:特大危险源
(A)及 其(C)。(《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4.1.1)
A:危险特性 C:数量
B:毒性 C:体积
(2) 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内容应当包括(BCD)。(《安全生
产事故隐 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第14条)
A:隐患的涉及面
B: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
c: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 D:隐患的治理方案。
(3)事故隐患分为一般(A)和(C)。(《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 治理暂行规定》第3条)
A: 一般事故隐患 C:重大事故隐患 判断题:
B:较大事故隐患 D:特大事故隐患
(1)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 面负责。时)。(《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第4条)
(2) 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
经过 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属于特大事故隐患。(错)。(《安 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第3条)
(3) 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应当每季、每年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 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隐患形成的原因、特点及规律,建立事故隐患 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对)。(《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规范(试 行)》第6)
3安全应急预案与管理 单项选择题:
(1)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B ),结合本单
位的危险源状况、危险性分析情况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特点,制定相应
的应急预案。(《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第7条)
A:《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B:《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C:《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规定》 D:《中华人民共和全生产法》
(2) 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
级 别,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 分为一为、二级、三级和四级,一级用(B)标示。(《中华人民共和 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42条)
A:橙色 C:黄色
B:红色 D:蓝色
(3) 应急预案的管理遵循(B)的原则。(《生产安全事故应
急 预案管理办法》第3条)
A:分级负责、属地为主
B: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 C:统筹兼顾、分级负责、属地为主
D:统筹兼顾、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属地为主
(4)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根据 本单位的事故预防重点,每年至少组织(A)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 专项应急预案演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第26条)
A: 1次 B: 2次 C: 3次
(5)生产经营单位风险种类多、可能发生多种事故类型的,应
当编制本单位的(A)。(《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第)
A:综合应急预案 C:现场处置方案
B:专项应急预案 D:总体应急预案
多项选择题:
(1) 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按照针对情况的不同,分为
(ABC)。(《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第7条)
A:综合应急预案 C:现场处置方案
B:专项应急预案 D:总体应急预案
(2) 突发事件预警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
和可 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一•级用(B)标示, 二级用(A)标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42条)
A:橙色 D:蓝色
B:红色 C:黄色
(3)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
危 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ABCD)。(《中华人民共和 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3条)
A:自然灾害 C:公共卫生事件
B:事故灾难 D:社会安全事件。
(4) 生产经营单位申请应急预案备案,应当提交的材料包括
(ABC)。(《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第20条)
A:应急预案备案申请表; B:应急预案评审或者论证意见; C:应急预案文本及电子文档; D:应急预案修改记录;
(5)应急预案的要点和程序应当张贴(B)和(D),并设有明显的 标志。(《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第24条)
A:生产经营场所 C:办公室 判断题:
(1)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每半年 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 理办法》第26条)
(2) 周围环境发生变化,形成新的重大危险源时,生产经营单位 应当及时修订应急预案。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第30条)
(3) 生产经营单位风险种类多、可能发生多种事故类型的,只需 编制本单位的专项应急预案。(错)。(《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 法》第)
(4) 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 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三级。(错)。(《中华人民共 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3条)
(5)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与本级及上
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制定的相关应急预案衔接一致。(对)。(《交通运
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规定》第10条)
B:应急地点 D:应急指挥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