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辰山植物园景观总体方案与植物设计

辰山植物园景观总体方案与植物设计

来源:九壹网
CHENSHAN BOTANIC GARDEN本期专题·上海辰山植物园

1辰山植物园景观总体方案与植物设计

文·图 ◎ 胡永红 黄卫昌 彭贵平 田 旗

辰山植物园已于上海世博会召开前夕正式对外开放。从选择设计方案到开园的全部时间不过5年。对一个综合性较强的植物园来讲,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的成绩着实让世人叹为观止。

制约的因素比较多。如设计,要找到真正能够领悟植物园设计,并能和上海本地地域条件完美结合的设计大师与专家是很难的。在总体概念清晰与把握之后,需要的是能把一些好的设计理念反映到图纸上来,这才是最重要的,因为设计水准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植物园景观水平的高低。如果是想建一个“一流”而非“一般”的植物园,则应考虑对几个关键的专类园区别对待,请高手设计,应该允许新方案对专类园原方案进行合理的调整与提升。同时,要考虑施工图的进度能否跟得上工程的进度,当然要保证图纸的质量。

又如植物,对科研引种植物的规格不能要求过高,因为它毕竟是一个科研过程,需要时间。景观植物又分为两大类,一部分是已经储备的大规格非常规苗木和植物园可以应用到辰山的植物;另一部分是需要引进的大批量品种。这些,也将直接影响植物园的总体景观营造。

再如施工技术,从目前上海的绿化施工技术水准来看,也仅仅是一个中等的水平,加上如施工单位管理不严格或单纯是为追求利润、节省了大量改造介质的费用,那么,此将直接成为导致植物恢复缓慢的首要因素。

2010年第5期 初夏版

图片说明:1. 俯瞰辰山植物园

11

CHENSHAN BOTANIC GARDEN本期专题·上海辰山植物园

2图片说明:2. 木犀园3. 矿坑花园

克服上述因素,建设一流植物园,就需要一个详细的实施计划了。

在设计伊始,辰山植物园就以华东区系植物收集、保存与迁地保护为主,国内外其他植物收集为辅,融科研、科普、景观和休憩为一体,具有科学内涵和一流园容景观的综合性植物园为设计目标。在综合分析了7家招投标单位的方案后,独独挑中了德国瓦伦丁公司,不单只是其卓越的构思、富有创造性,更为重要的是其哲理和概念,符合科学发展观。“绿环”的构思充分体现了“缓冲带”的思想,满足植物园生态恢复、保护的要求。科研、展览、服务三部分也能够结合处理得好。建筑跟地形自然结合,形式简洁、美观。传统、自然、现代风格相结合,多元风格和个性特色相统一,探索海派园林与景观建筑设计新风格。

切实体现规划指导思想、规划原则、规划目标,在总体布局上充分考虑基地原有的景观资源和其它一些优势,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

因此把它① 辰山原有山体上植被良好,且已形成以上海松江乡土树种为主的自然生态群落。充分保护利用,形成“原生植物保育区”。

② 充分利用辰山山体采石留下的采石坑,形成有特色的沉床花园和瀑布水园。对景观效果不理想的悬崖峭壁加以改造,分别形成悬崖栈道、摩崖石刻和飞瀑等景观。

③ 充分利用全园原有水系水面,改造形成具有浓郁江南水乡水网水景的河、湖、港、汊、岛、涧、溪、堤以及海景。

的解析,即“”字的各部首中包含了“山、水、植物”和规划设计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对“”

12

2010年第5期 初夏版

CHENSHAN BOTANIC GARDEN本期专题·上海辰山植物园

围护界限等要素,勾画出能够反映辰山植物园场所精神的3个主要空间构成要素——“绿环”、山体以及具有江南水乡特质的中心植物专类园区。其附属区如林荫停车场、河水净化场、科研苗圃、果园及宿营地等则分布在“绿环”外围的4个角上,总体结构简洁明了,功能分区合理。符合中国传统的造园格局,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绿环”面积约45公顷,长度4500米,把被城市道路、河道分割的3个地块有机地连成一个整体,形成辰山植物园主次空间的分界以及主要外来植物引种区,且植物园的三个主要建筑——主入口综合建筑、科研中心和展览温室等巧妙地镶嵌在“绿环”上,丰富的竖向变化形成具有雕塑感的大地艺术景观。

南面主入口的综合建筑将主入口、科普中心、接待服务中心以及行政管理等多项功能巧妙地构筑在一个屋檐下,节省了用地空间。科研中心与地形完美结合,屋顶绿化在视觉上与“绿环”浑造型独然一体。展览温室采用单层铝合金玻璃网架结构,设3个展馆,展示8个不同气候区的植物。特、晶莹透彻的温室亦为植物园东入口大堂,和佘山主峰遥相呼应,构成一幅具有时代感的动人画卷。

通过“绿环”上下起伏的地形塑造,形成平均高度约6米、宽度为40~200米不等的环形带状地形,改变原场地多为平地、仅有一处山体——辰山的地貌特征,构筑延绵的大尺度山水格局,为植物的生长创造了丰富多样的生境,形成乔木林、林荫道、疏林草地、孤赏树、林下灌丛以及花境等多层次植物生长空间,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为植物园引种驯化奠定了良好的立地基础,基本解决了园区地形缺乏变化、生境过于单调的矛盾。“绿环”上的各段将按照与上海相似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分别配置欧洲、非洲、美洲、澳洲及亚洲等不同地理分区具代表性的引种植物。

中心植物专类园区面积约63.5公顷,被“绿环”围抱,由西区植物专类园区、水生植物展示区以及东区华东植物收集展示区等构成。和“绿环”大尺度的地形塑造不同,该区基本保持原有农水网的尺度和肌理,仅作微地形处理。专类园相对高程控制在0.8~1.2米,改善地下水位偏高田、

的立地条件。西区专类园边缘由块石垒砌而成,构成能反映江南水乡景观特质的岛屿状植物专类园,具有浓郁的地域风貌。并且专类园内外空间的植物景观形成精致与粗放、多样与简单的强烈对比。

在空间布局上,综合运用空间分隔手段和处理手法,形成各种空间形态:或高耸入云、或宽广似海、或疏可走马、或密能藏针、或深远、或浅显;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形成多变的、富有趣味和特色的景观空间。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是方案所力求的。顺主轴线和主园路灵活运用空间组合和收放手法,自然而又有序地将各种不同空间串联起来,使人行其中,小中见大、咫尺天涯,趣味无穷。各景点又星罗棋布于园中,互为对景、连绵不绝。山上林深不见天日,水边清风拂面,烟波浩淼,心旷神怡。看远山红叶层林尽染,嬉水中落日浪花似雪,听林中秋虫唧唧私语,闻梅兰竹菊阵阵飘香。登高凭栏

2010年第5期 初夏版

313

CHENSHAN BOTANIC GARDEN本期专题·上海辰山植物园

远眺,佘山天文台翼然卧于峰顶,天马山护珠塔朦胧处于雾中……枫林听涛、木樨闻香、寒江垂钓、湿地悟谛、花前柳下、桃李芬芳。身处深林,氤氲之气相呼应;独临镜湖,生思古凭吊之悠情,何等快慰人生。

尽管有了优秀的设计方案,还是可以想见,开园时的辰山植物园应该是什么样的植物景观:有几株大规格乔木,但是稀稀拉拉,更多的是一些中等乃至小规格的乔木,而且都是处在刚刚恢复的状态,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新园子。如何能让兴致而来的游客忘记这是一个新园子,而又不靠大规模地种植大规格乔木来解决?如何糅合中西设计、克服植物水土不服?这个难题抛给了上海植物园、上海市园林设计院等中方设计单位。

首先,设计单位认为不应给游客的概念——雷同于老园子的景观,新园子就是新园子,是一个客观规律,不要轻易去打破。

其次,给游客的概念是到植物园看什么?是一株一株姿态优美、树形,引导游客来植物园是欣赏和学习植物学知识,而非单完整的“标本树”纯享受自然。

再则,在重点位置布置一部分大规格乔木,来保证主体景观需要,是十分有必要的。这些植物将有助于形成植物园大的总体框架。

同时,要考虑到植物园的骨架部位,如外围标志绿化、“绿环”绿化、行道树,以及各个专类园的骨架布置。

最后,要吸引游客的应当是一些用球根、宿根、灌木等结合园林小品而创造的一个个景点,让人的视线一直在近点,而不是大的远景。

本着打造世界一流植物园的宗旨,新的上海辰山植物园在功能与内容、历史传承与文化积淀、园容与园景、景观空间及细部处理、学术研究和科技普及、技术发展与时代气息、造型特质与审美情趣、地方性与人情味、和谐社会与民族精神等方面,既要有广度,又要有深度,还需要有特色。

随着各项建设的完工和各类植物资源入园种植,辰山植物园的景观风貌渐臻完美。如今,在植物园内花木繁茂、水鸟飞翔,春之物华、夏之葱美不胜收;徜徉其间,可享受植郁、秋之丰实、冬之寒韵;四季纷呈献彩、物世界清新宜人的绝妙佳境。N

图片说明:

4. 岩石和药用植物园

414

胡永红 上海植物园园长,博士。

黄卫昌 上海辰山植物园副主任。

2010年第5期 初夏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