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培优补差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顺利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提高本学期的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教学目标,除了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定期评定学生成绩、优质完成每一节课的教学外,本人采取课内外培优补差措施,制定培优补差计划,以高度的责任心投入到紧张的教学及培优补差工作中,力争取得好成绩。
二、制定目标
在这个学期的培优补差活动中,培优对象能按照计划提高生物综合能力,成绩稳定在85分以上,并协助老师实施补差工作,帮助后进生取得进步。补差对象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好,成绩有一定的提高,争取在期末统测时取得及格分数。期末考试时争取优秀达70%,及格达100%。
三、定内容
培优主要是继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介绍或推荐适量课外习题,让优生扩大知识面,多给他们一定的指导。补差的内容是教会学生敢于做题,会做题,安排比较基础的内容让他们掌握,掌握《名师引路》的知识。
四、辅导时间
1、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鼓励和启发的方法。  2、每周专设一节辅导课。(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
五、具体措施
利用课余时间,对各种情况的同学进行辅导、提高,“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根据学生的素质采取相应的方法辅导。具体方法如下:
1.课上差生板演,中等生订正,优等生解决难题。  2.安排座位时坚持“好差同桌”结为学习对子。 3.课堂练习分成层次:第一层“必做题”—基础题,第二层 “选做题”—中等题,第三层 “思考题” 拓展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4.培优补差过程必须优化备课,功在课前,效在课上,成果巩固在课后培优。培优补差尽可能“耗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必要精力”。备好学生、备好教材、备好练习,才能上好课,才能保证培优补差的效果。要精编习题、习题教学要有四度。习题设计(或选编习题)要有梯度,紧扣重点、难点、疑点和热点,面向大多数学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巩固“双基”,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习题讲评要增加信息程度,围绕重点,增加强度,引导学生高度注意,有利于学生学会解答;解答习题要有多角度,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扩展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变通性;解题训练要讲精度,精选构思巧妙,新颖灵活的典型题,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题,练不在数量而在质量,训练要有多样化。
六、培优补差注意点
1、不歧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纵容优秀的学生,一视同仁。
2、根据优差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方案,比如优秀生可以给他们一定难度的题目让他们进行练习,学困生则根据他们的程度给与相应的题目进行练习和讲解,以达到循序渐进的目的。
3、经常与家长联系,相互了解学生在家与在校的一些情况,共同促进学生的作业情况,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对学习的信心。
4、对于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要及时地检查,并做出评价。 5、不定期地进行所学知识的小测验,对所学知识进行抽测。 6、要讲究教法。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研究不同课型的教法。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达成学困生转化,提高优生率。
八年级生物教学计划
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
一、指导思想
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渐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在合作和探究过程中真正体验学习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逐步养成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生命、关注社会发展的责任感。在此基础上,发现并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二、教学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八年级上册)课程的学习,逐步实现以下发展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特征。 2、了解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3、了解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4、通过活动体验生物的分类是根据不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上的相似程度来进行的。
5、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如:进行“饲养和观察蚯蚓”、“调查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制作甜酒”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动。
6、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如:进行生物学相关信息资料的查询和收集。
(二)过程与方法:
1、采取“目标激励、同伴互助、师生共勉”的教学策略,增强主动性,密切合作性,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可持续发展。
2、着意培养学生的问题能力、归纳能力和自我检测能力,将课堂学习的主动权尽可能让渡给学生。
3、注重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如:
(1)问题导向法。指导学生按照“生物有哪些形态结构特征?如何适应环境?与人类的关系如何?”等基本问题自主学习、自主解答、自主测试、自主反馈,辅以同伴互助和教师点评,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2)实验探究法。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实验操作)——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的科学探究的方法流程。
(3)理论联系实际法。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学到的生物学知识来解释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所遇到的生物学现象,提升学习兴趣,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
(4)比较法和归纳法。引导学生通过对知识的比较和归纳,找出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理顺知识脉络,形成知识结构,加深理解记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 2、了解生物科学技术在人们生产生活方面的重要作用和实践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投身生物科技的热情以及促进社会进步的使命感。
3、了解科学技术在促进人类进步的同时,往往带来人们预想不到的负面影响,认识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善用可以为人类造福,滥用则会贻害无穷,确立全面的技术观和价值观。
三、教材分析
八年级上册《生物学》内容包括: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共五章,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共三章。教材的编写注重从生活实践出发,内容编排图文并茂,有较强的可读性;栏目设置丰富多样,注重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本册书的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与七年级的《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同为《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圈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离不开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人、动物、细菌和真菌等有机组成部分的和谐共存,前后内容之间有很强的关联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要注意类别知识的横向对比,又要注意结构知识的纵向梳理,还要注意基本知识的多向迁移,搭建过渡桥梁、构建知识网络,力求做到形散神聚、融会贯通。
四、基本措施:
1、备课标、备教材。认真钻研新课标和教材,明确教学要求,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明确本单元本节课在整册教材中的地位,弄清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全面深入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同时挖掘教材固有的思想教育因素,寓思想教育于教学过程之中。
2、备学生。深入了解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能力水平,充分估计学生接受新知识可能遇到的问题。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
3、备教法、备学法。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瞄准教学目标,灵活采取自学指导法、谈话法、演示法、实验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手段,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同时,根据教学内容不同,指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实验探究法、小组讨论法、问题发现法、检测反馈法,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提高课堂实效。
4、备作业。注意控制好随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量,结合考点、突出重点、精选习题,把握好训练的质,除了少数课后实践性的作业之外,其他知识性书面作业尽可能当堂完成、当堂批改、及时反馈,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作业的效果。
5、 备教学流程。精细设计教学流程,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为学生自主学习做好引领,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提问,注意知识教学、分组实验和实践活动相结合,加强对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
八年级生物学情分析
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对初中生物学科有了大概的了解,并逐渐认识到下学期生物是中考的必考科目,从而根据以往经验探索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本学期教学内容包括八年级上册的知识和下册的第一章的知识,主要介绍各种环境上的动物、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认识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共8章,内容较多,探究实验减少了一些,增加了观察和思考,科学、社会、技术栏目。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扩大了知识面。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习使学生更清楚地知道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使学生更有意识地保护生物,促进社会发展;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如何健康地生活。
通过上一学年的学习,其中经历了月考和期中考,但不如理想。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1、学生学习不积极,不善于回答问题,师生互动困难,影响课堂进度。
2、课堂注意力不够集中,老师反复强调过的知识点,一些学生还是记不住。
3、作业不够认真,效率不高,甚至课下有抄袭现象。
为让学生尽快进入更好的学习状态,备课组将针对性的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具体措施如下:
1、继续深入学习有关的教育理论和转变教育观念,在继承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力争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提高和创新。
2、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加深记忆。例如,提供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或呈现生物标本、模型、生活环境;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或从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切入等等。
3、坚持课前复习提问及时巩固上节知识点。课堂精讲多练,留下较多时间让学生记忆当节内容。
4、多与学生交流,个别辅导,多鼓励,多表扬,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5、抓好合作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所提高。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达成课程目标。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生物教学进度计划表
周 次 一 二 教      学      内      容 第一章 第一节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第二节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第四节 鱼 第五节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第六节  鸟 第七节  哺乳动物 第二章   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 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第三节 社会行为 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四章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第二节    细菌 复习,准备期中考试 期中考试及其总结 第三节  真菌 第四节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第五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第五章   病毒 第六单元第一章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第二章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第三章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全面复习,准备期末考试 全面复习,准备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 课 时 1 2 备 注 集体备课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渭源县莲峰中学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学    科:____________
备 课组:____________
任课教师: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