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分米和毫米单元检测(含答案)
一、填空。(27分)
1、量教室的长度一般用(     )作单位;量数学书的厚度一般用(      )作单位。
2、直尺上1厘米中间每小格的长度是(    )3、常用的长度单位有(    )、(    )、4、写出下面物体的长度。
这支铅笔长(    )厘米,合(    )毫米。。
、。 (    )(    )
这根曲别针的长度是(   )毫米。
5、李霞的身高是80厘米,他再长(  )分米正好是1米。
6、张冬平时所走的一步长4(    );她的身高135(    );她睡的床2(    );她用的一支铅笔长12(    ),一块橡皮的厚约8(    )。 7、填一填。
6米=(    )分米        5分米=(    )厘米     500厘米=(    )米      40毫米=(    )厘米
2米=(    )厘米        10厘米=(    )毫米
8、
(1)这根直尺长大约是1(    ),厚大约是1(    )。 (2)这根木条长(    )毫米,大约是(    )厘米。
9、在立定跳远比赛中,小军跳了80厘米,小华跳了9分米,他们两人中,(   )跳得远一些。 二、判断。(5分)
1、王鑫身高135毫米。                            (    ) 2、课桌的高度大约是60分米。                     (    ) 3、测量一张纸的厚度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    ) 4、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    ) 5、
长约为20毫米。                      (    )
三、选择。(5分)
1、哥哥身高15分米,弟弟和哥哥差不多高,弟弟的身高可能是(    )。  A、10米            B、140厘米        C、14厘米
2、一颗大树高70(   )。
A、米               B、分米           C、毫米 3、一根跳绳长约(  )。 A、20厘米
B、20分米
C、 20米
4、下面哪个长度接近1分米?(  )。  A、一条裤子的长
B、大拇指的宽      C.粉笔盒的高
5、在立定跳远比赛中,小莉跳了9分米,小敏跳了100厘米,她们两个人(    )跳得远些。
A、小莉              B、小敏           C、一样远    四、按要求做题。(33分) 1、画一画。(6分)
(1)画一条比1分米短5厘米的线段。
(2)画一条比40毫米长2厘米的线段
2、在○里填上“>”“<”或“=”。(12分)
25米○350厘米   3200分米○230米   60毫米○6厘米 5分米○5米
720毫米○7分米        90分米○9米
3、把下面的长度按从短到长排一排。(6分) 1米、20分米、30毫米、3米、40厘米
4、我会量。(9分)
五、解决问题。(30分)
1、一条彩带用去28分米,还有35分米,这条彩带原来长多少分米?
2、本字典厚约4厘米,一本数学书厚约8毫米,这本字典比这本数学书厚
多少毫米?
3、张玲一个人用卷尺测量自己的身高,用脚踩着卷尺的开头一端,正好踩
去1分米长,在头顶的刻度是1米37厘米,张玲的身高是多少?
4、学校操场一圈400米,亮亮每天早晨沿着跑道跑两圈,他一共跑了多少 米?
5、每根跳绳长2米,现有19米长的绳子,能做几根这样的跳绳?还余下几 米?
6、一根彩带长5米,每6分米剪成一段,可以剪成多少段,还剩下多少分米?
参
一、填空。 1、米  毫米   2、1毫米
3、米  分米  厘米4、6  60  27 5、2
6、分米  厘米  米7、60   50  5   4  200   100 8、(1)分米  毫米   (2)69   7 9、小华 二、判断。 1、× 2、× 3、测√ 4、× 5、× 三、选择。
毫米 厘米  毫米
1、B  2、B 3、B  4、C 5、B
四、按要求做题。 1、画一画。    略段
2、在○里填上“>”“<”或“=”。  >  <   = =   >    =
3、把下面的长度按从短到长排一排。 30毫米、40厘米、1米、20分米、3米 4、略
五、解决问题。 1、28+35=63(分米)
2、4厘米=40毫米  40-8=32(毫米) 3、1分米=10厘米
1米37厘米-10厘米=1米27厘米 4、400×2=800(米) 5、19÷2=9(根)……1(米)
6、5米=50分米  50÷6=8(段)……2(分米)
一、培优题易错题 1.动脑筋,想一想。
在右面的方格中,每行每列都有1~4这四个数,并且每个数在每行、每列只出现一次。A应该是几?B应该是几? 4 A 2      2            B  1   3       【答案】 解:A是1,B是3。
【解析】【分析】观察A所在的第四行可知,A不可能是2、4,观察A所在的第二列可知,A不可能是3,则A是1;
第二列出现了数字1、2、3,则剩下的数是4,观察B所在的第二行可知,B不可能是1、4,观察B所在的第3列可知,B不可能是2,则B是3,据此推理。
2.猜一猜,画一画。
(1)
(2)
【答案】 (1)
(2)
【解析】【分析】(1)观察图可知,此题是按“
”两个图形为一组循环排列的,据此规律解
答;
(2)观察图可知,此题是按“
”三个图形为一组循环排列的,据此规律解答。
3.王老师带着阳阳、小宇、小力、小颖和贝贝围成一圈做游戏(如下图),贝贝在王老师对面,王老师的两边是小力和小颖,小宇在贝贝的左边,小力正好在小宇对面.你能把他们的名字写在括号里吗?
【答案】解:小颖,小宇,贝贝、阳阳、小力。(顺时针排列)
【解析】
4.在下面的方格中,每行、每列都有1-4这四个数,并且每个数在每行、每列都只出现一次。A、B
应该是几?其他方格里的数呢?
【答案】解:
【解析】
5.给下面钟面画上时针和分针
(2时30分)     【答案】解:
【解析】
6.给下面的钟面画上时针或分针.
【答案】解:  【解析】
7.一瓶油,连瓶带油重5千克,吃了一半油,连瓶带油还有3千克,瓶里还有多少油?瓶有多重?     【答案】 解:5-3=2(千克)    3-2=1(千克)
答:瓶里还有油2千克,瓶重1千克。
【解析】【分析】瓶和油总重-吃了一半油后剩下的油和瓶的总重=一半油的质量;剩下的油和瓶的总重-一半油的质量=瓶的质量。
8.选水果。
(1)如果一次拿2种水果,有多少种不同的拿法?     (2)如果一次拿3种水果,有多少种不同的拿法?     【答案】 (1)4×3÷2=6(种) 答:有6种不同的拿法。
(2)可以用列举法:桃梨香蕉、桃梨苹果、桃苹果香蕉、梨苹果香蕉共4种拿法。
【解析】【分析】(1)每种水果与其它三种水果有3种拿法,共有4种水果,因为是组合没有顺序,所以用它们的积除以2即可。 (2)可用列举法解答。
9.文文要参加文艺演出,下面的服装中有多少种搭配方法?(先连一连,再解答)
【答案】 2×3=6(种)
【解析】【分析】1件上衣和3种不同的裤子或裙子有3种搭配方法,共有2件上衣,因此用乘法即可解答。
10.在方框里填上1~9使算式成立,每个算式中的数字不能重复。
(1)
(2)
(3)
(4)
【答案】 (1)解:
(2)解:
(3)解:
(4)解:
【解析】【分析】(1)竖式中的和的个位是1,其中一个加数的个位是7,而且个位相加的和大于10,所以第二个加数的个位是11-7=4;
(2)竖式中的和的个位是2,可以猜想:1+1=2,2+0=2,3+9=12,4+8=12,5+7=12,6+6=12,因为填的数字不能重复,所以可以选的有5和7或3和9,那么第二个加数的十位是6-1-4=1;  (3)竖式中的差的个位是4,减数的个位是8,4+8=12,那么被减数的个位是2,而且被减数要从十位退1,那么减数的十位可以是1、3,当减数的十位是1时被减数的十位是5+1+1=7,当减数的十位是3时被减数的十位是5+1+3=9;
(4)竖式中的差的个位是6,被减数的个位是4,4<6,所以被减数要从十位退1,所以减数的个位是14-6=8,被减数的十位是1+4+1=6。
11.从1~9中选合适的数字填入下面的方框中。(每个算式中的数字不重复)
(1)
(2)
(3)
【答案】 (1)或
(2)或
(3)
【解析】【分析】(1)观察竖式可知,和的个位是4,一个加数的个位是6,则另一个加数的个位是:14-6=8,根据和的十位进位后是7,则进位之前和是6,根据1+5=6,可以确定两个加数的十位数字,据此解答;
(2)根据和的个位是2,可以想到:6+6=12,8+4=12,7+5=12,1+1=2,因为数字不能重复,所以满足条件的个位数字是7和5,则和的十位没有进位之前是7,3+4=7,据此可以确定两个加数的十位数字,据此解答;
(3)观察竖式可知,被减数的个位是2,差的个位是3,则减数的个位是12-3=9,根据差的十位是6,,可以推出:被减数的十位比减数多7,8-1=7,据此解答.
12.小明、小勇、小军三个小朋友,小明比小勇轻,小军是最轻的。请写出他们的名字。
【答案】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推理的知识,根据条件“ 小军是最轻的 ”,结合左边第1人的话“我是最轻的”,可以得到左边的第1个人就是小军;根据条件“小明比小勇轻”,结合右边第1人的话“我比小勇轻”,可以推断出右边的第1个人就是小明,那么中间的人就是小勇,据此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