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论“两学一做”的现实意义

论“两学一做”的现实意义

来源:九壹网
2016年・8月・下期学 术理 论经营管理者

论“两学一做”的现实意义

肖 俊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摘 要:当前,党员队伍中存在着理想信念动摇、宗旨观念淡薄、政治意识模糊等问题,少数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名存实亡,这些问题的存在势必影响到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举措,对全体党员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强化党的宗旨意识、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两学一做 学习教育 从严治党*总在中国党第十八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强调,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党章规定:“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当前,有的党员存在着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模糊等问题,少数基层党软弱涣散、名存实亡。这些问题必须着力解决,否则可能会危害到党的执政根基,重蹈苏联覆辙。面对新问题和新挑战,党决定,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以下简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这对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保持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进一步树立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是全体党员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的重要实践,是强化党的宗旨意识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部署。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必须把激活基层党组织,增强基层组织活力作为重中之重,这对于深化党内教育,进一步树立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有利于坚定党员的理想信念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每个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全体党员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的重要途径。党章是管党治党的总章程,集中体现着党的基本原理和政治主张,集中体现着集体意志和原则要求。党章规定了党员的标准和条件、义务和权利,是全党遵循的根本行为规范。党规党纪是对党章的延伸和具体化,是规范党员行为的具体遵循。通过认真学习党内法规,党员干部将更加明确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筑牢思想防线,守住党员为人处事的基准和底线。*总的系列重要讲话,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深刻领会以*同志为总的党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入领会系列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深入领会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切实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当前,我们党正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而努力奋斗。党决定在全党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就是要唤醒大家党的意识、党员意识、党章意识、党规意识,引导全体党员尊崇党章、遵守党规,强化政治意识,保持政治本色,坚定理想信念,对党绝对忠诚,自觉用党的理论来武装自己,用党章党规来约束自己,牢记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树立崇高道德追求,养成纪律自觉,以重塑党员形象、夯实党的基础。用*总系列讲话精神武装党员干部头脑,用党章党规规范党员干部言行,引导党员落实到实际行动,推进思想政治建设常态化制度化,主动向党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看齐,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保持高度一致,自觉按照党员标准规范言行,提升实干能力和水平。坚持以知促行,将从严治党落到实处,从源头上保持党的肌体健康与生机活力,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二、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有利于强化党员的宗旨观念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也是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无产阶级政党的一贯宗旨和奋斗目标,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产物。“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对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具体实践,是重大政治任务,

401

是强化党员宗旨意识的重要途径。同志曾经说过:“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的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党员干部要通过“两学一做”教育,不断加深对党的宗旨的认识,真正在思想上、行动上和作风上强化宗旨意识,真正回归到党的宗旨上来,回归到“为什么要加入中国党”“党员的使命和职责是什么”“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党员”这些根本问题上来。因此,通过“两学一做”教育,党员干部通过学习党章党规,学习系列讲话,强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时时处处践行党的宗旨,保持公仆情怀,牢记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加强全体党员党性锻炼和道德修养,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各自的工作岗位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以党章党规约束自己的言行,以习总系列讲话精神指导工作,深入领会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不断提升理论水平、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廉洁从政、从严治家,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不断在实践中强化宗旨意识,转变工作作风,增强奉献精神,落实到为民谋福祉、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具体行动上,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宠辱不惊、去留无意,不争功、不求名、不图利,使每一名党员干部真正做到按党章办事,不越行为“底线”。只有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坚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赢得了人民的支持肯定,党的事业之树才能蓬勃向上、持久永恒。

三、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有利于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是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法宝,也是党员干部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用*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党员干部头脑,用党章党规规范党员干部言行,是党员加强党性修养的主休内容,其实质就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是从思想上确保全党一致看齐、维护党的集中统一的根本保证。党员政治意识强了,就能够自觉地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全局和战略部署上来,自觉地思考自身发展的不足,主动实践,积极进取。我国已经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和矛盾凸显期,这一时期,经济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在新环境影响下,个别干部以权谋私,搞权钱交易,以身试法,最后走上一条不归路。从这些案例中可以看出,一个党员干部腐化蜕变,常常是从无视党性修养、目无党纪法规开始逐步滑入泥潭的。党员干部只有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党性锻炼,才能做到拒腐防变。各级党组织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自觉把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为重大政治责任,牢牢抓在手上,引导党员更加通过认真学习党章党规和*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思想上筑起遵规守纪的坚固长城,自觉把自己的言行臵身在党章党规的框架之内,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更加主动自觉地向党看齐、向*总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看齐,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必须着力提高党员的党性修养,因为党员觉悟高了,党员队伍的素质自然就能上一个台阶,党员队伍的战斗力上去了,就能进一步推动党的各项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全面小康的实现。正因为这样,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对于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有着重要意义。

经营管理者 Manager' Journal思 政 建 设

“三个自信”视野下建构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研究

尚晓丽 李川川  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 要:当代大学生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后备军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依靠力量,对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政治理念是否有正确的认知和坚定的信仰,体现着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和政治立场。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也是建构政治认同的重要内容。本文以三个自信为理论基础,以建构大学生的政治认同为目标,结合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因素,分析并回答了认同的主体大学生群体要认同什么?为什么要认同?以及出现认同问题的原因何在?提出了关于建构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道路自信 理论自信 制度自信 政治认同提出的“三个自信”理念不仅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肯定,更包含了对新形势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和美好期待。当代大学生作为实现的依靠力量,应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社会主义与主义的信念,增强政治认同感,待学有所成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中,这建立在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理解和认同,只有认清三个自信的本质,才能深刻认识其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才能知行合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所谓“三个自信”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三个自信是对我国现代化发展历程的肯定,是立足当下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昂扬斗志,更是我国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决信念。党的报告指出:“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目前学界对政治认同的解释主要倾向于两方面:其一,认为政治认同是社会成员或团体在参与政治生活时对国家产生一种亲近,接纳的情感倾向和心理归属。其二,认为政治认同是一种政治态度,是对政治体系,政治团体,政治价值,政治绩效等权利体系的组成部分的承认和认可。

二、三个自信是建构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基本内容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自信是作为中国人的政治信念和基本的政治立场,当然也是建立政治认同的基本内容。我们研究政治认同首先要清楚我们要认同的内容是什么,谈到政治认同莫过于关注政治制度,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政治绩效、政治价值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在三个自信中皆有体现,所以基于三个自信来建构大学生政治认同可以全面深化政治认同的理念。

1.道路自信是国家和人民最默契的政治认同。道路自信回答的是我们要选择怎样的路子来发展中国,我们选择路子的合理性在哪里?只有回答了这个问题让大学生理解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铸就学生对道路自信。历史和实践证明,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对的,“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终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理论自信是政治认同的思想基础。理论自信回答的是我们要选择怎样的行动指南来引导中国实践才能走正道而非邪路。历史的伟大实践验证了面对时代的发展的新要求和新挑战,并不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即包括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第二次历史飞跃,它系统的阐述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

3.制度自信是政治认同最根本的内容。要坚持制度自信首先必须回答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相比其优越性在哪里?这是我们建

四、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有利于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治邦,根在基层;管党治党,重在基础。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党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依靠群众的基石,是党力量的源泉,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最直接的环节,夯实基层基础是党执政的永恒主题。加强党的基层组织是坚持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有效举措,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有力抓手,有利于夯实执政基础。每个党派执政,都希望能长久执政,中国党作为执政党,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党的自身建设也面临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比如某些党员干部在思想观念、能力素质与党的先进性要求还存在不适应、不符合的情况,一些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等等。同志曾经说过:“只要我们党的作风完全正派了,全国人民就会跟我们学。党外有这种不良风气的人,只要他们是善良的,就会跟我们学,改正他们的错误,这样就会影响全民族。”一名好的党员干部的基本准则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用先进理念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用自身的先进性改变基层的一切。党要想长期执政,必须立足中国国情,积极吸收和借鉴世界政党执政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有效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的执政方式。在当前社会阶层构成不断发生新的变化党的社会基础不断扩大的情况下, 要从根本上解决好影响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的矛盾和问题,有效解决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群众意识淡化、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等问经营管理者 Manager' Journal402

题。只有将全面从严治党的各项要求坚决落实到基层组织、落实到每一个党员头上,才能为全面从严治党奠定坚实基础,从而努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

总之,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基层党员是扎根在最底层的模范带头人,始终与老百姓同呼吸,共命运。通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加强党员干部对党章党规的学习,对*总系列重要讲话的学习,使党内政治生活更加健全、更加健康,真正使党的组织生活和党员教育管理严起来、实起来,帮助党员干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保持高度一致,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而努力奋斗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党章程》[M],法律出版社,2016年版,第24页.[2]] 钱均鹏、徐荣梅主编,《*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辅导读本)》[M],中国言实出版社,2014年5月,第179页.

[3] :《中国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选集》第2版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22页.

[4]《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12页.作者简介:肖俊(1971—),女,湖南长沙人,讲师,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