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7年11月第4卷第33期 ・现代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 陈丽丽 (郑州市骨科医院,河南郑州450052) 【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问盘突出症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5年5月-2006年2月收治的69 例腰椎问盘突出症病人的围手术期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经围手术期护理,缩短病程,促进功能恢复,取得了良好 的效果。结论: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临床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681 【文献标识码】C 腰椎问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因椎问盘变 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和刺激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 现的一种综合征,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临床上对于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11(c)一057—01 及血压的变化。开始1次/30 min,稳定后1次/2 h。对合并糖 尿病病人应监测术后血糖变化。镇痛药最好在作用消 失后再使用,并且2次间隔时间不应小于6 h。 病程短、初次发作、症状较轻的年轻病人多采用非手术疗法。 但对于神经根核马尾神经受压明显或非手术治疗无效的合 并椎管狭窄的病人多采用手术治疗。我科自2005年|5月~ 2.2.2体位护理术后去枕平卧6 h,卧硬板床。术后翻身 1次/2~3 h,并按摩骨突出部位。翻身时动作轻巧,嘱病人挺 直腰,绷紧背部肌肉,由2名护士抬住病人的肩部、臀部、双 2006年2月共收治该类病人69例,67例经手术后痊愈出 院。现将护理方法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69例,男40例,女29例,年龄22~60岁,病程最长 16年,最短5个月。L4. 节段突出29例,L5~S 节段突出31 例, . 节段3例,合并椎管狭窄11例。单纯腰背痛5例,腰 下肢,同时翻身,保持躯干上下一致,避免脊柱弯曲扭转,术 后病人应尽量减少坐姿,最好4周后再坐。不宜过早行功能 锻炼,因为会增加神经根水肿。反之能达到松弛神经根粘连 的目的,半年内不可弯腰提重物。 2.2‘3保持各种管道畅通切13放置引流条,如有渗血、渗液, 应及时更换敷料,保持清洁,以免切口感染。如有切口渗液且 病人有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应警惕硬膜外脑脊液漏的可 能。 痛伴下肢放射痛64例,合并麻木19例,间歇性跛行12例, 马尾神经受损引起大小便功能障碍2例,合并高血压、糖尿 病8例,术后出现尿滞留15例,便秘16例,手术时间20--75min, 住院时间14~20 d,切口均I期愈合。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2_4双下肢感觉运动观察术后48 h内严密观察双下肢感 觉运动情况的变化及下肢末梢血液循环情况。如果出现双下 肢运动障碍,感觉消失,则怀疑有脊髓受损或硬膜外血肿压 迫。 2.1.1心理护理绝大部分病人对手术怀有恐惧心理,手术并 发症、后遗症和手术风险成为病人的心理负担。因此,护士术 2.2.5功能锻炼术后24 h以后做直腿抬高运动。防止神经 根粘连。每天3~5次,每次5-10 ̄mint”。术后第5天腰背肌锻 炼,每天3次,每次10 min。如果是开窗髓核摘除术,2周后 下床活动、半椎板髓核摘除术,术后3周下床活动,全椎板髓 核摘除术,术后4周后下床。 2.3出院指导 前要与病人及其家属多交流,向病人讲解与本病相关的医学 知识及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必要时请已恢复的病人现身 说法,消除术前病人的恐t具一 理,增强自侮 ,积极配合手术治疗。 2.1.2手术体位练习病人取俯卧位,头转向一侧,两臂上举, 手屈置于头部两侧,头下垫以软枕,胸部及趾骨联合部各垫 一抬重物时髓、膝弯曲下蹲、腰背伸直。3-6个月内不宜参 加重体力劳动。循序渐进地增加活动量,促进血液循环,避免 海绵垫,使腹部抬高,以利于呼吸和腹腔静脉回流。术前5 d 开始练习,每日3次,每次30~60 min,循序渐进直至能坚持 2 h以上。 并发症出现闭。保持良好的坐姿,坐与行走时脊柱保持直立, 向前挺胸,避免驼背及腹部前凸,合理饮食,控制体重等。 【参考文献】 【1】杜克,王守志.骨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96-197. 【2l吴在德,吴擎汉.外科学【M1.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O3.205— 206. 2.1.3床上大小便训练行腰椎问盘摘除术的病人术后一般 需卧床2周,所以术前3 d应训练床上大小便,使其手术后 能适应床上排便。 2.2术后护理 2.2.1监测生命体征术后应严密观察病人体温、脉搏、呼吸 (收稿日期:2007—09—10) 愈,排便正常,并已有性意识,阴茎可轻度勃起,基本达到了 手术的预期效果,对今后的性生活及生育功能也在观察随访 中。病人在长达3个多月的住院过程中未发生压疮、泌尿道 通过对这例特殊病人的护理使我们认识到,对于各个部 位的创伤病人,护理人员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具备责任 心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与技巧,在护理中才能得心应手,减轻 病人的疾苦,达到治疗要求,提高生活质量。 (收稿日期:2007—10-16) 感染等其他并发症。 4小结 CHINA MEDICAL HERALD巾■医药弓誓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