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多元化
作者:张伟华
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7年第26期
摘 要:作业是巩固和检测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应该多元化,利用不同类型的作业,让学生巩固学过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形成一定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作业 多元化
小学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如果作业形式单一,学生容易对数学产生厌倦情绪。为了激发小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中,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我们在设计作业时,应灵活而多样。一言以蔽之,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应该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小学数学多元化的作业具体有以下几种常见类型:         一、实践型作业
操作实践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是培养技能技巧,促进思维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孩子们都喜欢有趣的事物,要想将孩子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就必须引起他们的兴趣,这样才会使他们主动保质保量的的去完成作业。
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余数一定要小于除数”这一概念,我让孩子回家分别用13.14.15、16、17、18、19、20根小棒搭房子,并把搭的过程记录下来,这样一来,孩子们通过自己动手体会到了不管有多少根小棒,搭完房子(每个房子五根小棒)后如果有剩余,总是比每个房子需要的小棒根数少,上升到数学的高度就是余数一定会比除数小。假如在学习这课时,我只是布置让学生回家练习除法竖式的计算,也许孩子们一个个都会成为计算的高手,但是他们可能并不理解为什么余数一定要小于除数。有时一次看似简单的实践作业起的作用反而很大。
学数学是为了更好地在生活中去运用数学。根据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的特点,让孩子把课堂上学的数学知识用到生活中,既进行了数学知识的复习巩固,又培养了孩子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再如学了确定方向后,我让学生辨认自己家四周的方向并绘制出简易地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感到了方向在生活中的作用,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绘图能力。这些生活化的作业激起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真正的感受到了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如何布置有价值的实践作业还需要我们新一代的数学教师不停地探索,不停的研究,但我们一定要遵从一个原则,那就是一切以孩子为主,让数学回归生活,这样才能发展孩子的综合素质。
二、探究型作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探索。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兴趣是学生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巨大推动力。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以学生的需要和动机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对数学知识探究的热情。教师可以把数学作业设计成故事、童话、游戏等形式,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经验,让学生在活动中去学习、观察、体验、发现,使学习“由苦役变成乐事”,让他们能“跳一跳,摘果子”。如学习了“长方体表面积计算”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把3个长5dm,宽3dm,高2dm的长方体包装起来,有几种包装方法?哪种包装方法最节省包装材料?”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教学要能够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来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教师可以设计技能型探究作业,让学生在观察、调查、假设、实验等多种形式的探究活动中掌握数学技能。教师可以设计实践型探究式作业让学生走进社会生活,使学生的思维更具广阔性和敏捷性。如在学习条形统计图时,可以让学生去调查统计商店里若干种零食的日销售量,再把数据整理成一张表格,然后画出一张统计图进行分析,让他们在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中经历统计的过程,领会运用数据进行推断思考的方法,感受到数学的实用价值,深化对知识的意义建构。
要设计数学探究式作业,我们教师首先要具有良好的探究能力,我们要发掘出教材里和教材外适合学生探究的数学练习,让学生在摆一摆、移一移中动手操作,在想一想、试一试中观察思考,让学生在完成探究式作业的同时,能经历探索、倾听、交流、反思的过程,让他们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成为一个个有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人。         三、创新型作业
长期以来,“完成作业”一直是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要求,但片面地强调“”,否定合作的重要性,这显然不利于学生合作精神、合作能力的培养。教师可适当安排需要通过学生合作或者家长协助来完成的作业,改变以往的单一形式。如教学“统计”时,要求调查统计某繁华路段各种车辆的出入情况,如果单凭一人就难以统计好,让几个学生分组进行合作统计,既简单又高效。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体会到团队的力量。
低年级学生年级小,有时当天学习的内容需要回家后家长督促巩固,家长往往采取的形式就是“考”。我把这种“考”的形式改变为亲子互动形式,既让学习变得有趣,又融洽了亲子关系。比如学习了乘法口诀后,让家长和孩子玩接龙游戏,你一句、我一句,孩子不会感觉厌烦。又如学习了“时、分、秒”以后,我改变了以往让孩子们在书上、练习册上认读时间的方式,而是让孩子与家长进行互动比赛:用钟表拨出时间考一考对方。作业的目的同样是让孩子正确地认识时间,可是通过改变形式,不但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大大增加了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我和家长之间也有个“小秘密”:让家长偶尔“输”给孩子,让他们体验成功,增加自信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心。形式多样的数学作业,是学生再次学习、再次创造、再次发展的乐园。我们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兴趣、创新意识、质疑能力、动手能力等融入作业中,使每一个学生喜欢数学作业,在数学作业这个乐园中全面发展。
新课程环境中的作业设计策略还有很多,但万变不离其宗。我们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以《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学生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毓珍.小学数学多元化作业设计与探究[J].青海教育,2017(04):40-41.         [2]慕刚刚.探析小学数学多元化作业设计[J].中华少年,2017(02):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