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加快建立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投入保障机制

加快建立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投入保障机制

来源:九壹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19卷 第7期 2002年7月 辽宁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Educational Institute V01.19 No.7 Jul 20o2 加快建立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投入保障机制 王晓东 (沈阳市铁西区教师进修学校,辽宁沈阳110021) [摘要] 中小学教师培训是一项社会劳动,需要耗费一定人力和物力,需要投资——经费作为 - 物质基础。但是,当我们用人力资本理论对教师培训工作进行反思时,在制约培训工作健康发展的诸 多因素中,培训经费投入上的瓶颈状况实在令人担忧。因此,应建立一个以为主,学校、教师为 辅,互相补充,主动承担的培训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促进教师职后培训向经常化、有序化、正规化方面 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保障机制 [中图分类号]G46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3—191X(2002)07—0055—02 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既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当务之 这部分投资的使用结构情况可以看出,投资的大部分 急,又是保证基础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长远之计。当我 也主要用于基建、采暖、补助工资等硬性支出,用于教 们用人力资本理论对教师培训工作进行反思时,当前 师培训的支出比例很小(其中领导干部的学习、培训支 在制约培训工作健康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培训经费投 出又占较大比例)。下面是四所普通中小学2001年自 入上的瓶颈状况尤其令人担忧。 筹经费使用情况(四所学校教师289人,自筹经费总计 受现行的义务教育投资管理、义务教育投资 161.1万元) 的外部分配结构影响,地方对教师培训的经费支 基 采 公 补 撑不足.缺少长期、系统、明确的培训投入配套措施。 务 助 活 工 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整个教育投资总量不足, 建 暖 动 资 教育投资使用结构很不合理,培训支出更是捉襟见肘。 某城区,中小学校教职工6l12人(其中在岗专任教 师4134人),区财政2001年预算内对其投入(使用)情 况为:(单位:万元) 事业经费(支出)l1,046 人员经费(支出)10,801 公用经费 :支出)245 奖 书 进 设 其 金 修 福 培 利 报 训 备 它 23.9 28.2 19 37 19.5 5.3 4.1 15.7 8.4 ——在中小学教师自身方面,还没有完全树立起 “花钱买发展”的理念,舍得为自身和学校教师的终身 发展与成长进行投入并没有完全成为共识和自觉行 动。对上面四所学校教师的调查显示,自费参加过培 训的占28.8%;没参加过的占71.2%;愿意自费参加培 费学历进修的占88.8%。 工 资 补 助 社 会 其 公 业 没 基修 其 训的占32%;不愿意的占73%;看情况的占12%;而自 它 务 务 备 建缮 它 工 资 4,248 1,590 保 障 费 费 费 经经 费费 以上情况说明,虽然人力资本具有高效性,但由于 其问接性、迟效性和易流失性的影响,加强教师培训, 4,609 354 98 12 25 104 6 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发展是保证教育可持续发展 可见,教育经费投入仅仅维持了工资等人员经费支出, 的观念还没有牢固树立;“培训是教师的最大福利”的 个人功利的“学历主义”倾向依然存在, 而预算外只靠教委自筹,自筹的绝大部分主要用于补 思想没有形成;助基建、设备、采暖等经费的严重不足。 ——等等。因此,在解决好这些观念问题基础上,加快建立 面对庞大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建立一个培训经费 学校在这样一种“吃饭靠,发展靠自己” 培训经费投入保障机制是改变这种局面的关键环节。 的局面下,广开经费筹措渠道,但由于校际州发展的不 必须使、学校和教师个人三方面结 平衡,也使校际问的预算外收入存在很大差别。而从 投入保障机制,[收稿日期]2O02—03—12 [作者简介]王晓东(196卜),男,山东平度人,沈阳市铰西区教师进修学校中学高级教师。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56 辽宁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7期 合起来,形成以为主,学校、教师为辅,互相补充, 的人,而是教育的劳务或服务活动,这种活动(包括教 主动承担的格局,这样才能保证教师职后培训向经常 育、培训者所传授内容的知识产权)具有特殊的使用价 化、有序化、正规化方面发展,形成良性循环。这一机 值,可以交换,而劳务或服务买卖关系的实质内容是教 保证质量和有偿培训是相辅相 制应由培训体系(投入指向机制)、经费投入方式(投入 育质量和特色。因此,, 负担机制)、培训基地建设和投入资源的拓展(资金筹 措机制)、培训制约制度和培训投入的检查、评估制度 (改变投入使用结构激励机制)等四个相互联系的部分 构成。 成的。 其四,《关于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 质教育的决定》要求“地方各级要多渠道筹资 设立骨干教师专项资金,在大中小学培养一批高水平 ・ 1.完善以校本培训为依托,充分发挥区(县)教师 的学科带头人和有较大影响的教书育人专家,造就一  进修学校主导作用。发掘、整合并放开各类进修培训 支符合时代要求、能发挥示范作用的骨干教师队伍。”教育投资只能来 资源与渠道相结合的教师职后培训体系,并不断提高 教育经济学认为,在任何社会条件下,源于国民收入,但它并没有回答由谁来负担,谁是投资 培训质量和层次,以保证投人的产出效益。 . 投资负担 2.、学校、个人应调整投资使用结构,按比例 主体,也未回答负担结构、份额如何。因此,谁受益谁负担;谁占有 负担培训经费份额,并逐渐增加教师人力资本教育费 必须坚持受益原则和能力原则,这样才能保证获 用。县区可按每年不低于教师工资总额的1,5% 国民收入,准就有能力负担教育投资, 建立培训专项资金;学校应按此额度多方筹措资金,单 得数量充足的教育投资,增加有效的教育供给。独进行培训经费预算,专款专用;对于教师个人,学校 其五,我国《教师法》规定:“各级教师进修学校承 要参照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做出应由教师个人承担培训 担培训中小学教师的任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指出:师范院校和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 费用的规定。 3.借助加入wro的契机,应进一步放宽教师 和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和培训机构要担负起基础教育 继续教育机构办学权限,加大对县区教师进修学 课程改革的培养、培训任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制 校的投入和倾斜。加强培训基地建设,使培训步 定有效、持续的师资培训计划,教师进修机构要以实施 人规范的有偿运做,增强其造血和发展机能,促进培训 新课程所必需的培训为主要任务,确保培训工作与新 一的扩大再生产:构建多元化教育投资格局,吸引个人、 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同步进行。”由于教师人数与目前 企业或国外资金,以保证教师培训经费的经常性投入。 师范院校比例不相适应的矛盾十分突出,市、省和国家 4.按照我国《教师法>规定,建立教师专业化资格 级教育、师范学院远远不能满足教师进修或培训的要 急需拓展区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功能,提高 认证制度。教师资格必须通过定期的由各个项目组成 求,因此,使其成为培训资源、信息中心,在课程改革 的相关培训,经考核达标后进行认定,而且要经过重新 办学质量,认定,以此刺激学校和教师个人的培训投入,建立对各 中,成为指导校本培训和进行通识与各种专项培训基 级、学校和县区教师进修学校培训经费投入和建 设的专项督导、评估制度,保证培训投入的经常化、制 度化,并促进其逐渐增长。 地。 其六,目前,对教师进修学校的投入仅能维持 培训的生产性支出(成本),即:(1)固定资产的价值消 建立上述这样一种机制的依据是:其一,现代人力 耗;(2)学校的经常性支出,如教学活动费、公务费、采 (3)教职工的工资支出。而想要 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凝聚在人身主体的知识技 暖、水电费、修缮费等;能及所表现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一种生产能力,是具有 培训升级进行扩大再生产,其成本还应包括:(1)培训 设备的更新费用;(2)培训者接受培训、进行研究 经济价值的资本。人力投资作用大于物力投资作用。 设施、人力资本理论同时认为,教育、培训资本是人力资本形 的费用、医疗保健、奖金、福利等;(3)扩大信息资源和 成的核心,只有通过教育、培训这样一个配置、开发过 聘请其他教学人员的费用。在此基础上可计算出每个 程,个体才能从人力状态达到资本状态。 接受培训对象的培训成本,如扣除投入,培训单位  其二,教育经济学认为,教育投资的使用结构反映 就能制定出相应的培训收费标准。当然,作为教育经费的一部分,培训经费投入有赖 着教育资源的配置、消耗和利用率。而在教育支出中 的个人部分支出中,只有学习、培训支出直接用于教师 于整个教育经费投资策略和投入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完 的人力资本形成,因此,必须改善使用结构.提高资源 善。地方、学校和教师应树立现代教育、培训理 念,科学决策,合理配置投入资源,使社会和教师个人 长效和最大的收益。 其三,在市场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下,教 的教育成本获得持久、(责任编辑:宁沈生) 育既有产业性又有公益事业性。教育商品不是培养出 利用效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