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黑龙江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问题及对策

黑龙江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问题及对策

来源:九壹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黑龙江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问题及对策

作者:张琪

来源:《农业与技术》2018年第05期

摘 要:作为我国农业大省,黑龙江省的农业正逐渐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方向转变。黑龙江省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健康发展是促进黑龙江省农业高效发展进步的有力保障。文章通过探究黑龙江省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意义,了解黑龙江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现状以及存在问题,进而提出建设黑龙江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对策建议,以期对有关部门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黑龙江省农业;现代农业;示范区;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S-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532070 引言

黑龙江省是我国农业大省,作为粮食主产区之一,其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对我国农业经济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目前,黑龙江省的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过度阶段,在这一关键时期,黑龙江省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建设尤为重要。农业结构发展应当遵循高效、优化、强竞争力这一系列特征,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十九大以来,我国对现代农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代农业不断发展壮大这一背景下,黑龙江省应当抓住机遇,不断迎接挑战,不断完善农业的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以期推动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与发展。

1 探究黑龙江省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意义

黑龙江省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无论是对黑龙江省农业的发展还是对我国农业整体发展而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代农业示范区,因其固有的标准化、专业化、科技化、质量高、效益高等特征,使得农业的引进、试验、生产、推广、示范均具有一定的带动性,能够调整农业的结构,促进农业更为健康、高效地发展。所谓现代农业示范区,即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之中,通过现代农业企业的带动,以高新技术手段为支撑,综合利用、整合各类自然资源以及社会资源,充分发挥各类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依托的指导,进行现代农业生产及管理的规范化示范,以期在生产、示范、带动和服务这4方面做出贡献。黑龙江省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健康发展是促进黑龙江省农业高效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 2 黑龙江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现状 2.1 现代农业示范区的类型

本文黑龙江省现代农业示范区的类型划分主要是依据其批准的部门不同而划分为科技部认定类型、农业部认定类型、国土资源部认定类型的国家级示范区以及黑龙江省按照国家标准自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行认定的省级类型示范区。首先是国家级类型示范区,黑龙江省自21世纪初期,由国家科技部认定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共有118个,由农业部认定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共153个,其他部门认定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共140个。从规模来看,黑龙江省农业示范区国家级示范区的数量众多,足以见得其农业地位的重要性。除此之外,黑龙江省省级认定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在省农业科学院的带动下,通过与哈尔滨、绥化、齐齐哈尔、黑河、佳木斯这5个市的联合,共同推动了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的较快、较好发展。黑龙江省现代农业示范区主要涵盖了种植业示、养殖业、新农村建设、现代农机建设等方面,还包括以及具体的有机大豆、小麦示范区、有机良种示范区等。

2.2 现代农业示范区运行的机制

当前黑龙江省现代农业示范区运行主要依托主导,科研院所与地方联合,龙头企业带动这样的形式。依据国家和黑龙江省及地方有关部门的职能及其工作,对现代农业示范区进行管理、投资、建设,是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主体,对黑龙江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起到直接管理作用;科研院所联合地方,将高科技含量、高新技术融入到现代农业示范区之中,同时提供高素质、高科技人才,为黑龙江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提供科技支持;龙头企业的带动,发展较好、较快的农业龙头企业,在市场竞争力较大的背景下,带动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发展,产业化龙头农业企业成为经营主体,推进农业示范区的建设。例如绥化市庆安县的大米,形成了高端特色品牌农业,对当地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3 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成效及作用

黑龙省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建设作用和成效较大,能够推动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建立,从农业的生产、加工、销售、运输以及物流、售后等各个方面均存在优势,农业形成了产业化,对农业结构的调整具有重要的意义。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建设,在省农业科学院的带动下,大力联合各地级市,并且与高校相结合,共同促进示范区的建设与发展。

3 当前黑龙江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3.1 以为主导的示范区缺乏市场竞争力

当前黑龙江省现代农业示范区以为主导,同市场的结合不够紧密,缺乏市场的竞争力,因此,现代农业示范区在市场中运行中发挥的作用不充分。 3.2 科学技术对示范区的支持力度不足

黑龙江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在建设方面存在科技支撑较为薄弱的问题,尽管已经与科研院所进行合作,但是科技成果较难转化为生产力,较难实现科技成果服务于农业现代化生产。除此之外,现代农业示范区的科技型人才较为缺乏,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4 建设黑龙江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对策建议 4.1 加强示范区市场主体建设

建设黑龙江省现代农业示范区,要保证对示范区的财政支持力度,提高对现代农业发展的补贴和奖励机制,对现代农业给予充分的财政支持。与此同时,加强市场为主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建设,提高示范区的市场竞争力,将现代农业主动融入市场竞争之中,保证市场的调节机制能够带动农业经济的发展,提高示范区的市场参与度。 4.2 创新示范区运行机制

加快构建黑龙江省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机制建设,创新运行的机制,解决以主导的现代农业示范区管理职责不明确、人员冗杂的问题,以期现代农业示范区高效、健康发展。与此同时,高度重视第一产业同二、三产业融合,互相促进,互相发展。建立健全现代农业示范区运行的机制,保证示范区运行的灵活性,形成示范区工作内部职能明确、分工合理、高效的体系。

4.3 加大示范区科技创新投入

我国当前农业正面临着国际竞争愈发激烈的现状,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成为衡量农产品是否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标准。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农产品日益得到消费者的青睐,对此,加大对现代农业示范区的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是推动现代农业示范区不断发展的重要举措。对此,科研院所应当主动承担起提供科技支撑的作用,联合高等院校、企业等,进行现代农业的科技研发,加大对科技人员的投资,以期为现代农业提供更多的人才。

4.4 加强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对黑龙江省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充分的灌溉工程,保证黑龙江省用水的便利性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性。同时,积极推动示范区形成“企业+示范区基地+农户”模式和“科研院所+高校+示范区+农户”模式,努力形成现代农业示范区的生产、加工、销售、运输、物流一体化的格局,不断形成产业化模式,加大农产品的附加值,促进农户经济效益的增加。 5 结语

黑龙江省作为我国第一耕地大省、第一商品粮食基地以及第一有机食品基地,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发展对我国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当前黑龙江省的农业发展正逐渐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黑龙江省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健康发展是促进黑龙江省农业高效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参考文献

[1]田鹏飞.黑龙江垦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模式选择[J].北方经贸,2011(11):22-23,2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